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教材在必修教科书中选入多篇名家文学文本,这些文学文本进入高中教材之后,其性质就兼具了课程教学价值。这些选入教材的文学文本如何转化成具有课程内在需求的教学功能?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面对此类文本所应思考的。在教师与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新型理论引导下,语文教师如何在师生共同体学习过程中真正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的“美的表达与创造”,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课程;文本;艺术之美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9)03-0145-01
在备讲《荷塘月色》一文时,我对此文本有了新的理解:
从文本的整体结构上看,此文作者在叙述上采用了环形的结构,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起笔,后“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小煤屑路。”又“路上只我一个人”再“曲曲折的荷塘上面,………”又“荷塘的四面,……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最后“……——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很久了。”这一圆形结构从家出发最终又回到家里,中间的路程恰是作者一个人独处时,走到月夜下荷塘,联想起从前江南采莲的趣事,其间就是他挣脱现实的不宁静而带来烦闷的,寻找到暂时的超越,从而获得白天里所没有的精神愉悦的过程。这个过程从传统抒情模式上讲是“融”与“隔”的交替。
与《故都的秋》不同的是,都是寻找一个精神的栖息地,郁达夫在故都的秋天里有着直率地全融式的情感表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朱自清的找寻从隔(散文抒情模式)慢慢进入荷塘与自我融入,处处流露出仍是不可全然超脱现实之自我。如写到荷塘四面时,他不忘写道:”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又转着一写”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第一段写自己”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满月的夜晚,月并不皎洁——月仍然也还是淡淡的。
我以为文章第三段是全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灵在现实与理想境界下挣扎的痕迹。你看他怎写: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者应该是在月夜下荷塘边找到“一片天地”“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从这里你不难读出作者的精神在这里得到释放,他还说在这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但作者始终无法真正超越,还有一种理性声音在耳边,他说“好像”便觉得”即使是享受这美好,也是”我且受用“,这里“且”是暂且之意。而在《故都的秋》里郁达夫想表达爱时,他便象孩子一样全身心投心投入“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秋的秋味。”
朱自清即使是在受用这无边荷香月色时,他仍不忘说”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说到这里,他于是辩称“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可是今晚作者是来到荷塘边的。于是下文就这样写道:“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显然作者对“丛生的灌木”是不喜欢的,而对于杨柳较钟情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即使在受用这荷香月色时,朱自清还是分清“灌木的黑影”,显然他仍在用自己的判断作理性思考。所以再到下文时,他听到树上的蝉声时写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所以我说今夜的独处所获得的自由并在月夜荷塘下找到美的享受,那个部分他着实获得短暂的超越,被如此柔美的、幽静的、淡雅的、清新的、朦胧的月夜和荷香带到日日走过而没有感受到美好里,但这样的美好是非常短暂的,作者处处流露仍时现实不宁静的愁绪。就是在想起采莲这一江南旧俗,而这一旧俗充满了男、女之间的欢快之情。他仍不忘自己的处境:“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又想象有采莲的女子更好的,这样想着时,一抬头却是现实的家门前了。
全文的圆形构思恰好体现了作者从现实到理想再回到现实的心路旅程,而这一过程也是充满了现实与理想的挣扎。作者并没有全然投入的享受荷香月色之美好,而是在现实苦闷里挣扎着。
朱自清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着种种情缘,既有大时代的背景也有一个人的生活困惑,在这样现实里人自是受到各样“刚性”逼迫,有时局的不安定,有工作或是家庭或是周围人事等等的现世里的压力。于是就有那晚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之乐,虽短暂却也难得,再者一个男人在现世的压力下寻找一种女性的柔美之氛围也是非常正常,于是就有月夜下荷塘在他笔下充满了女性的柔和,就是“灌木”之与“杨柳”的对比也能略见一斑。
有了此番自我的品读,那么如何把这一篇散文所传达出的艺术之美通过课程设计进入学生的情感认知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及审美表达能力?针对此教学难点,我作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同类阅读追溯。先从学生已有的初中阅读感性体验出发,回溯《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感知写景散文中作者情感的抒发方式。其次,要求学生分小组从“我”角度探求全文情感表达句子,梳理出作者的思路。再次,围绕“月夜下的荷塘”主题之景,在同一小组中另找出描写不同景物(如煤屑路、灌木等)的句子,分列比较不同形容词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体现出作者的不同情感。最后,由小组派代表从文本结构及作者审美情趣角度写出阅读感受交流。教师提供相应的美学文章,如宗白桦的《美的散步》及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总之,散文教学应该在文学读本与课程要求间找到教学的契合点,既不把文学艺术读本简化为应试答题指导,也不能忽略课程培养学生自我审美体验与表达的需求,变成教师的自我欣赏。因此语文课应是教师艺术与匠心的双重追求。
参考文献
[1]张义生.语文教材文本与文学文本的解读差异[G].宜春学院学报,2013.
[2]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ISBN978-7-5675-2466-8/G.7578.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7-107-16559-3/G.9649.
【关键词】课程;文本;艺术之美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9)03-0145-01
在备讲《荷塘月色》一文时,我对此文本有了新的理解:
从文本的整体结构上看,此文作者在叙述上采用了环形的结构,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起笔,后“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小煤屑路。”又“路上只我一个人”再“曲曲折的荷塘上面,………”又“荷塘的四面,……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最后“……——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很久了。”这一圆形结构从家出发最终又回到家里,中间的路程恰是作者一个人独处时,走到月夜下荷塘,联想起从前江南采莲的趣事,其间就是他挣脱现实的不宁静而带来烦闷的,寻找到暂时的超越,从而获得白天里所没有的精神愉悦的过程。这个过程从传统抒情模式上讲是“融”与“隔”的交替。
与《故都的秋》不同的是,都是寻找一个精神的栖息地,郁达夫在故都的秋天里有着直率地全融式的情感表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朱自清的找寻从隔(散文抒情模式)慢慢进入荷塘与自我融入,处处流露出仍是不可全然超脱现实之自我。如写到荷塘四面时,他不忘写道:”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又转着一写”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第一段写自己”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满月的夜晚,月并不皎洁——月仍然也还是淡淡的。
我以为文章第三段是全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灵在现实与理想境界下挣扎的痕迹。你看他怎写: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者应该是在月夜下荷塘边找到“一片天地”“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从这里你不难读出作者的精神在这里得到释放,他还说在这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但作者始终无法真正超越,还有一种理性声音在耳边,他说“好像”便觉得”即使是享受这美好,也是”我且受用“,这里“且”是暂且之意。而在《故都的秋》里郁达夫想表达爱时,他便象孩子一样全身心投心投入“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秋的秋味。”
朱自清即使是在受用这无边荷香月色时,他仍不忘说”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说到这里,他于是辩称“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可是今晚作者是来到荷塘边的。于是下文就这样写道:“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显然作者对“丛生的灌木”是不喜欢的,而对于杨柳较钟情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即使在受用这荷香月色时,朱自清还是分清“灌木的黑影”,显然他仍在用自己的判断作理性思考。所以再到下文时,他听到树上的蝉声时写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所以我说今夜的独处所获得的自由并在月夜荷塘下找到美的享受,那个部分他着实获得短暂的超越,被如此柔美的、幽静的、淡雅的、清新的、朦胧的月夜和荷香带到日日走过而没有感受到美好里,但这样的美好是非常短暂的,作者处处流露仍时现实不宁静的愁绪。就是在想起采莲这一江南旧俗,而这一旧俗充满了男、女之间的欢快之情。他仍不忘自己的处境:“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又想象有采莲的女子更好的,这样想着时,一抬头却是现实的家门前了。
全文的圆形构思恰好体现了作者从现实到理想再回到现实的心路旅程,而这一过程也是充满了现实与理想的挣扎。作者并没有全然投入的享受荷香月色之美好,而是在现实苦闷里挣扎着。
朱自清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着种种情缘,既有大时代的背景也有一个人的生活困惑,在这样现实里人自是受到各样“刚性”逼迫,有时局的不安定,有工作或是家庭或是周围人事等等的现世里的压力。于是就有那晚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之乐,虽短暂却也难得,再者一个男人在现世的压力下寻找一种女性的柔美之氛围也是非常正常,于是就有月夜下荷塘在他笔下充满了女性的柔和,就是“灌木”之与“杨柳”的对比也能略见一斑。
有了此番自我的品读,那么如何把这一篇散文所传达出的艺术之美通过课程设计进入学生的情感认知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及审美表达能力?针对此教学难点,我作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同类阅读追溯。先从学生已有的初中阅读感性体验出发,回溯《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感知写景散文中作者情感的抒发方式。其次,要求学生分小组从“我”角度探求全文情感表达句子,梳理出作者的思路。再次,围绕“月夜下的荷塘”主题之景,在同一小组中另找出描写不同景物(如煤屑路、灌木等)的句子,分列比较不同形容词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体现出作者的不同情感。最后,由小组派代表从文本结构及作者审美情趣角度写出阅读感受交流。教师提供相应的美学文章,如宗白桦的《美的散步》及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总之,散文教学应该在文学读本与课程要求间找到教学的契合点,既不把文学艺术读本简化为应试答题指导,也不能忽略课程培养学生自我审美体验与表达的需求,变成教师的自我欣赏。因此语文课应是教师艺术与匠心的双重追求。
参考文献
[1]张义生.语文教材文本与文学文本的解读差异[G].宜春学院学报,2013.
[2]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ISBN978-7-5675-2466-8/G.7578.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7-107-16559-3/G.9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