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执教的一堂写作课,阐述了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写前、写中、作业等教学环节活动设计如何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探讨了在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在写作课教学活动设计上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品质;高中英语;英语写作
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展开。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2015)指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笔者将结合课例,探讨如何在高中写作课堂有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八Unit 2 Cloning的写作板块Writing an argument,内容为议论文的写作。由于学生在此前的英语学习中已经对议论文的结构有相当的了解,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使议论文更有说服力的写作技巧,并能使用这些技巧独立完成一篇议论文。
1.写前活动
1 . 1 呈现真实运用的写作任务
写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激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愿望,也就是写作兴趣。真实生活中的写作活动都是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的。教师呈现真实运用的任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然后参与到有真实交际意义的活动中去,这样可以激发起学生“想写”的欲望,随后才能实施后续“如何写”的教学活动(何广铿 2011)。同时,学生也会因此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和身边的时事,并通过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探究问题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优化其学习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
1 . 2 头脑风暴
明确了写作任务后,笔者让学生对“克隆人类的好处”这一话题进行头脑风暴,并把学生的看法列举在黑板上,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要写一篇文章支持克隆这一做法,但是你只能写三个原因,你会选择哪几条作为你的论据?为什么?
学生在讨论中必然要去思考,究竟什么样的论据才更有说服力。所以,这一热身活动的设计意图就是要学生主动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恰恰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前提。
写作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是写作的模板灌输和模仿。所以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需要在互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构建师生信息沟,找准切入点来展开教学活动。头脑风暴是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有效途径,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所需的知识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1 . 3 通过文本对比总结写作技巧
针对同一个论据,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两组不同的文字表述,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比较文本,归纳并总结出使论据更有说服力的写作技巧。
与传统写作课堂不同的是,学生不是从教师的讲授中直接获得写作技巧,而是需要自己阅读文本和对比文本,最后达成本节课的语言目标——有效运用数据、举例和引述反方观点并驳倒这三个提升议论文说服力的写作技巧。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提取、概括、推理、批判等思维活动。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有效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
同时,其中一个论据谈到了同性伴侣可以通过克隆人这一技术获得自己的后代这一观点。考虑到同性婚姻在中国是不允许的,而在美国的部分州,同性恋是合法的,因此笔者便引导学生去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虽然是很小的一个细节,但是可以体现出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知识之外,还需要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这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前提,也是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这一环节的体现。
2.写中活动
笔者给出关于克隆的反方观点的两个论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对这一段落进行修改,使文字更具说服力。写作活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检验学生在课程学习后,能否积极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寫前概括写作技巧的环节,学生接触的文本材料是支持克隆人的观点,而这一写作环节学生看到的是反对克隆人这个观点的材料。通过这两个环节,教师旨在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到这一话题的相关语言表达和语言范式,以促进学生对议论文这一文体的认知构建。换一种设计方案的话,教师也可以通过范文的语篇分析来帮助学生进行认知构建。
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依托语篇,通过活动有机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在提炼、整合、分析、比较、概括、评价语篇意义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形成结构化知识,促进学生的认知建构与发展(王蔷 2015)。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正是符合改革中教学模式上变化的要求。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似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都包含有预先存在的记忆结构,都对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并且都包含有理解和创作的行为。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有效阅读活动,不把英语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篇章知识、文化知识等信息输入自己的“资料库”并不断对其内化的话,写作者是不可能写出内容翔实感人、意义连贯、结构完整,既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又符合英、美文化习俗的、地道的英语作文(盛一英2005)。 3.写后活动
3 . 1 同伴互评
在笔者点评之前,学生以两人小组形式分享习作,并给出评价或建议。互评活动中,学生首先要对同伴的文章做出正面评价,发现文章的优点,然后再针对文章提出具体问题,并尽所能及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比如,语言如何润色?表达如何更地道?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互评策略,维护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相比起教师一次性评定这一传统的评改模式,同伴互评这种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积极的功效。一方面,它能提供真正的读者,减少学生对分数和语言错误的焦虑;另一方面,它是合作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也是符合教改所提倡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同时,对于评价者而言,评价同伴的习作也是一个发展个人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分析文本、运用所学知识、总结评价的理由和提供相关证据等思维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其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相关性也得到相应的训练。研究表明(杨俐 2004),同伴互评反馈机制对我国学生二语写作能力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它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二语写作构建能力。
3 . 2 教师点评
笔者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从学生的习作中找出典型的文章,投影出来与学生共同分析,回顾本节课所讲的主旨内容,最后给出点评意见。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意见应该是建设性的,而非批判性的。也就是说,表达的流畅性应重于准确性,在教師心中,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兴趣远比修改一两个语言错误更重要。其实,同伴互评已经基本解决了简单的词汇和语法问题,教师点评时可以更多地关注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流畅等问题,指导学生做好文章的修改与定稿。
有两种学生容易在写作的过程中半途而废。一种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学习动力的学生;另一种是上进心很强、对自己的写作要求十全十美的学生(杨俐 2013)。既然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学“树人”,学生学外语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那么学生的情感态度因素就不能被忽略。所以,教师要在评价的过程中,积极地去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和积极性,适时缓释学习压力,从而为学生的学科能力发展提供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4.作业
在作业环节,笔者重现了这节课一开始所布置的写作任务,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文本素材,在写作前进行阅读。
笔者通过报纸片段摘抄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关于“克隆人”的数据和观点的文本,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能有更多的语言积累,在输出之前有更多的语言输入,做到读写结合。
阅读是语言的输入,而写作是语言的输出。在语言学习和习得上,输入能够保证习得,而输出能够强化学习并使学习更加有效。把写作的教学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用带有目的的阅读指导写作,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与作者对话、沟通,形成自己的理解,成为主动的信息接收者,并进一步成为有自己的判断力的读者,从而做到在写作时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且有话能说,写作能力因此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读写结合这一写作教学法正是粘连语言学习和运用断层面的黏合剂(于洪伟 2013)。
笔者所执教的这节课是2016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的“与北京名师面对面”的同课异构活动中的观摩课。该课获得听课教师的高度好评以及有幸得到特邀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宝贵的点评意见。从学生的课后评价和反馈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但是作为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究,一节课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它无法涵盖所有写作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笔者还需要不断反思和实践,切实着眼学生核心素养并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以总结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何广铿.2011.英语教学法教程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35.
邓郦鸣,岑粤.2010.同伴互评反馈机制对中国学生二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功效研究[J].外语教学(1):63.
盛一英.2005.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一项英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44.
王蔷.2015.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16):7.
杨俐.2004.过程写作的实践与理论[J].世界汉语教学(1):92.
于洪伟.2013.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34):137.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品质;高中英语;英语写作
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展开。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2015)指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笔者将结合课例,探讨如何在高中写作课堂有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八Unit 2 Cloning的写作板块Writing an argument,内容为议论文的写作。由于学生在此前的英语学习中已经对议论文的结构有相当的了解,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使议论文更有说服力的写作技巧,并能使用这些技巧独立完成一篇议论文。
1.写前活动
1 . 1 呈现真实运用的写作任务
写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激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愿望,也就是写作兴趣。真实生活中的写作活动都是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的。教师呈现真实运用的任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然后参与到有真实交际意义的活动中去,这样可以激发起学生“想写”的欲望,随后才能实施后续“如何写”的教学活动(何广铿 2011)。同时,学生也会因此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和身边的时事,并通过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探究问题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优化其学习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
1 . 2 头脑风暴
明确了写作任务后,笔者让学生对“克隆人类的好处”这一话题进行头脑风暴,并把学生的看法列举在黑板上,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要写一篇文章支持克隆这一做法,但是你只能写三个原因,你会选择哪几条作为你的论据?为什么?
学生在讨论中必然要去思考,究竟什么样的论据才更有说服力。所以,这一热身活动的设计意图就是要学生主动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恰恰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前提。
写作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是写作的模板灌输和模仿。所以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需要在互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构建师生信息沟,找准切入点来展开教学活动。头脑风暴是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有效途径,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所需的知识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1 . 3 通过文本对比总结写作技巧
针对同一个论据,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两组不同的文字表述,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比较文本,归纳并总结出使论据更有说服力的写作技巧。
与传统写作课堂不同的是,学生不是从教师的讲授中直接获得写作技巧,而是需要自己阅读文本和对比文本,最后达成本节课的语言目标——有效运用数据、举例和引述反方观点并驳倒这三个提升议论文说服力的写作技巧。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提取、概括、推理、批判等思维活动。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有效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
同时,其中一个论据谈到了同性伴侣可以通过克隆人这一技术获得自己的后代这一观点。考虑到同性婚姻在中国是不允许的,而在美国的部分州,同性恋是合法的,因此笔者便引导学生去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虽然是很小的一个细节,但是可以体现出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知识之外,还需要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这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前提,也是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这一环节的体现。
2.写中活动
笔者给出关于克隆的反方观点的两个论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对这一段落进行修改,使文字更具说服力。写作活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检验学生在课程学习后,能否积极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寫前概括写作技巧的环节,学生接触的文本材料是支持克隆人的观点,而这一写作环节学生看到的是反对克隆人这个观点的材料。通过这两个环节,教师旨在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到这一话题的相关语言表达和语言范式,以促进学生对议论文这一文体的认知构建。换一种设计方案的话,教师也可以通过范文的语篇分析来帮助学生进行认知构建。
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依托语篇,通过活动有机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在提炼、整合、分析、比较、概括、评价语篇意义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形成结构化知识,促进学生的认知建构与发展(王蔷 2015)。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正是符合改革中教学模式上变化的要求。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似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都包含有预先存在的记忆结构,都对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并且都包含有理解和创作的行为。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有效阅读活动,不把英语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篇章知识、文化知识等信息输入自己的“资料库”并不断对其内化的话,写作者是不可能写出内容翔实感人、意义连贯、结构完整,既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又符合英、美文化习俗的、地道的英语作文(盛一英2005)。 3.写后活动
3 . 1 同伴互评
在笔者点评之前,学生以两人小组形式分享习作,并给出评价或建议。互评活动中,学生首先要对同伴的文章做出正面评价,发现文章的优点,然后再针对文章提出具体问题,并尽所能及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比如,语言如何润色?表达如何更地道?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互评策略,维护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相比起教师一次性评定这一传统的评改模式,同伴互评这种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积极的功效。一方面,它能提供真正的读者,减少学生对分数和语言错误的焦虑;另一方面,它是合作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也是符合教改所提倡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同时,对于评价者而言,评价同伴的习作也是一个发展个人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分析文本、运用所学知识、总结评价的理由和提供相关证据等思维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其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相关性也得到相应的训练。研究表明(杨俐 2004),同伴互评反馈机制对我国学生二语写作能力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它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二语写作构建能力。
3 . 2 教师点评
笔者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从学生的习作中找出典型的文章,投影出来与学生共同分析,回顾本节课所讲的主旨内容,最后给出点评意见。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意见应该是建设性的,而非批判性的。也就是说,表达的流畅性应重于准确性,在教師心中,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兴趣远比修改一两个语言错误更重要。其实,同伴互评已经基本解决了简单的词汇和语法问题,教师点评时可以更多地关注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流畅等问题,指导学生做好文章的修改与定稿。
有两种学生容易在写作的过程中半途而废。一种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学习动力的学生;另一种是上进心很强、对自己的写作要求十全十美的学生(杨俐 2013)。既然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学“树人”,学生学外语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那么学生的情感态度因素就不能被忽略。所以,教师要在评价的过程中,积极地去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和积极性,适时缓释学习压力,从而为学生的学科能力发展提供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4.作业
在作业环节,笔者重现了这节课一开始所布置的写作任务,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文本素材,在写作前进行阅读。
笔者通过报纸片段摘抄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关于“克隆人”的数据和观点的文本,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能有更多的语言积累,在输出之前有更多的语言输入,做到读写结合。
阅读是语言的输入,而写作是语言的输出。在语言学习和习得上,输入能够保证习得,而输出能够强化学习并使学习更加有效。把写作的教学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用带有目的的阅读指导写作,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与作者对话、沟通,形成自己的理解,成为主动的信息接收者,并进一步成为有自己的判断力的读者,从而做到在写作时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且有话能说,写作能力因此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读写结合这一写作教学法正是粘连语言学习和运用断层面的黏合剂(于洪伟 2013)。
笔者所执教的这节课是2016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的“与北京名师面对面”的同课异构活动中的观摩课。该课获得听课教师的高度好评以及有幸得到特邀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宝贵的点评意见。从学生的课后评价和反馈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但是作为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究,一节课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它无法涵盖所有写作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笔者还需要不断反思和实践,切实着眼学生核心素养并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以总结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何广铿.2011.英语教学法教程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35.
邓郦鸣,岑粤.2010.同伴互评反馈机制对中国学生二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功效研究[J].外语教学(1):63.
盛一英.2005.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一项英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44.
王蔷.2015.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16):7.
杨俐.2004.过程写作的实践与理论[J].世界汉语教学(1):92.
于洪伟.2013.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