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与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教材内容难以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的弊病;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政治教学。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
1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时期的教学观、学生观和价值观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应具备开放的气魄,永不知足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和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同时要不断地学习和尝试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更新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促使自己的业务素养更加完善,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同时也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2 注重加强与生活、政治时事的联系
教师要重视材料的运用,贯彻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原则。时事政治热点材料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现实性、具体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在教学工作中,对材料的运用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引进材料时要做到:1)要精选材料,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鉴别和筛选;2)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保其逻辑关系的严密性,切忌勉强、生硬地引用;3)引用的材料与教材结合时,应有一定的知识跨度,不局限于某一框或某一课。
3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地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政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辩论、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政治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教师应把程序式课堂教学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地引导,教师的导向更重要。
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什么事都是学生说的算,在民主的基础上还要集中,否则是另一个样子(混乱的,无头绪的)。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4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人性化”“个性化”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要打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垄断地位,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打破对学生的等级偏见,努力创造广大学生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达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位置。教师即使表演得再精彩,如果学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培养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节失败的课。教师必须认真考虑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5 要树立“人人平等”意识,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学生需要教师的抚慰,盼望教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教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平时要经常找学生谈心、交流思想、以诚相待;要尊重、爱护、关心学生,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爱来帮助他们摆脱消极、自卑的心理;在教学中做到转换角色、充分相信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必须确立教师应有的威望,否则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引导。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第一中学)
1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时期的教学观、学生观和价值观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应具备开放的气魄,永不知足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和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同时要不断地学习和尝试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更新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促使自己的业务素养更加完善,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同时也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2 注重加强与生活、政治时事的联系
教师要重视材料的运用,贯彻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原则。时事政治热点材料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现实性、具体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在教学工作中,对材料的运用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引进材料时要做到:1)要精选材料,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鉴别和筛选;2)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保其逻辑关系的严密性,切忌勉强、生硬地引用;3)引用的材料与教材结合时,应有一定的知识跨度,不局限于某一框或某一课。
3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地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政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辩论、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政治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教师应把程序式课堂教学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地引导,教师的导向更重要。
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什么事都是学生说的算,在民主的基础上还要集中,否则是另一个样子(混乱的,无头绪的)。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4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人性化”“个性化”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要打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垄断地位,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打破对学生的等级偏见,努力创造广大学生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达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位置。教师即使表演得再精彩,如果学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培养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节失败的课。教师必须认真考虑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5 要树立“人人平等”意识,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学生需要教师的抚慰,盼望教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教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平时要经常找学生谈心、交流思想、以诚相待;要尊重、爱护、关心学生,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爱来帮助他们摆脱消极、自卑的心理;在教学中做到转换角色、充分相信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必须确立教师应有的威望,否则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引导。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