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的境界与事业规划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aini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听一位老板朋友说:“老板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而且是高危的职业。”非常赞同此说而且“高处不胜寒”!
  
  我的心路历程
  
  我创业的心路历程很简单,那就是从理想出发到责任使然,再到使命驱动,贝因美集团周年庆口号“理想、责任、使命”其实是我创业心路历程的写照。怎么理解呢?—开始的创业动机,完全是抱着实业强国的理想,书生意气,激扬下海,跳下海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苦不堪言的我陷入了困境,但书生死要面子,不好意思上岸,到发现理想可以放弃的时候,却被责任套牢。在责任面前,只好硬着头皮坚持,施出浑身解数。后来,我忽然想起禅修的境界,遂大彻大悟!反正没有了退路,与其被动应对,不如当作使命,乐此不疲地去做。如此一转念,果然状态很不相同,从此贝因美发展也便驶上了快车道……
  记得三十年前初步接触到禅修的境界,觉得蛮有意思,便记了下来,开始体会不深,直到2001年左右豁然开朗。我意识到禅修的几个阶段——境界,其实就是人生发展——职业发展的阶梯,从此便视此为圭臬。
  
  禅修的境界
  
  所谓禅修的境界,就是先入静/入定,再入门/入流,然后出师/入世,共三组六重境界。禅者讲究慧根,我理解就是天赋或日悟性,有些人可能永远到不了最高境界,也就是说出不了师,也就无法人世,普渡众生。人静讲的修禅者,首先要静得下来,然后入定,即下定决心,义无反顾,谓之定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入得了门,进入修行阶段,体会禅的意思,然后在了解所有的禅意并能身体力行,跟上师傅及同门师兄的修行,谓之人流,俗称跟得上潮流是也。然后当你能独立准确判断发展趋势及对号入座讲述禅理,就算出师。这样,师傅就要赶你下山,就是让你回到世俗社会,人世去做功德。前面所有的阶段也可以概括为做功课,修禅者只要做足功课做好功德,这就是我现在理解的禅修的境界!
  
  透过禅修,看职业发展阶梯
  
  对应当下现代人的职业发展阶梯,窃以为颇为相像。现代人的职业发展阶梯应该从进校门起算(不管你什么学历),从学校门进入社会门/行业门,再到专业门/职业门,然后到组织门/事业门,合三组六门。多年观察体会,这是一个规律,通常一组门从进去到出来至少3年,而且不可跨越,有些人甚至根本进不了门,有些人进了某个门却出不来,职业化发展道路也就中止,那就永远无法取得理想的职业成就。第一组门要解决的是从学生变成社会人并入行懂行,其标志就是知道一般人情世故,了解所在行业的规则及行业价值属性。第二组门是在行业的某个方面,掌握核心专长,知道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比如你是搞财务管理的,专长是核算管理,那就可以说你是一个专业的成本会计。又比如你是做营销的,擅长于消费品的渠道及分销,知道什么品类走什么渠道,以怎样的分销策略阻击竞品,建立最有效的分销标准及体系,那你就是个专业的销售经理。同时,你还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比如专业的分析思维,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当然还有守时守约的基本职业习惯,才算完成职业化。顺着职业发展阶梯,在职业化完成职业门出来后,顺理成章应该向事业经理人发展,那就是要进入组织门和事业门。遗憾的是很多人往往从职业门出来后始终进不了或不愿进入组织门和事业门,无法到达人生职业发展的最高阶段。纵有才而空悲切,常叹怀才不遇的人,其实是掉进了职业发展的误区,撞到了天花板。事业人和职业人的根本不同在于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前者视自己为组织人,谋求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统一及最大化,后者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给多少利益,干多少事。但愿有更多职业经理人能够向事业经理人转变发展!中国太需要优秀的事业经理人!
  有问职业与事业的区别?窃以为前者只是谋生的手段,永远只能是工具,后者可以名利双收并传承,体现的是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最大化。我以为真正感兴趣,愿意一辈子干下去的工作就可以当是事业,但不要急于求成,每道门里还有很多道坎。
  有志者,事竟成!多年以来,观察干事业的人都有如下共同特质:精力充沛、意志坚强、头脑清醒、坚持原则、灵活变通、信念与使命驱动、专注、锲而不舍,最终有志者事竟成!各位不妨对号入座……编辑 徐晓浪
其他文献
古往令来,多少名医大士,钻研经方药理,尝百草采真药,实践科学养生防病良方。“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中华养生要义在于贵生长生,让生命生生不息。养生的核心不在治疗已病,而更多在于防治未病。药饵养生法则:  防微杜渐。    简易防病四法    有病去医院是必要的措施,但没病防病才是养生的明智之举。如何防病强身呢?古人发明了很多简单实用的防病小招数。    一、刮痧法    刮痧是正统中医六法中的第一法,
期刊
一提到宗教或者信仰,人们总会联想到上帝、天使、神、佛、仙、道、鬼、灵、精、怪、魔等,并认为这些都是超自然的存在。其实,“上帝”“灵魂”“天使”“神鬼”等所谓的非人范围,都是人自己的智慧所设的圈套。  关羽死后封神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关羽是汉末三国人,是我们河东(解梁)的乡贤前辈。他与刘备和张飞结拜兄弟,即昕旧“桃园三结义”。左边一个“关羽”关云长,右边一个“张飞”张翼德,这一关一张,便是刘备腾飞
期刊
何谓“告老还乡”    “告老还乡”真实的意思是:“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  我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是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退而致仕”,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把俸禄和职位还给君主。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
期刊
精者,天地之灵,人生元气。固本聚元涵养生机,是生命的大课题。在动荡、聚变的时代,如何内观、静心,收敛外溢的光芒,是养生的上则。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韬光养晦凝聚精华、人生是奋斗的生命,更是凝聚的人生,是蓄养内在自我的过程。养生上法:归根。      内观:养生主    中国古人所讲的养生,主要是指“内养”,也就是说要从改善身体的内环境人手,通过内观人静、呼吸调节、意念冥想、肢体导
期刊
提起庄子,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庄子高深莫测、想像诡奇,庄子思想深奥玄妙、不可捉摸,可见,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神秘的一位了,  其实,庄子身上的神秘外衣是我们给披上去的,庄子思想并不难领会,看懂了《逍遥游》,我们就明白了庄子的圣贤境界;领悟了《逍遥游》,就知道庄子是在点化我们,指导我们学习他的伟大成功学。实现人生的“逍遥游”。    点化转境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期刊
中国古人追求的是君子人格,个人的修养,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为治学做人最高境界。中国的历代文人都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规划。而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在以人为本。个性张扬的同时,更强调的是团队的建设。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无人回答。释迦牟尼说:“把他放到大海里去。”  一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
期刊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流、享乐主义大行其道。人们在享受着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发现很难安顿好一颗日益失落的心灵。失去了安祥的人们,又使生命陷于枯涩、暗淡,让自己活得挫折、无奈。    古时候人心纯朴,每个人都能安分守己。从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资料来看,古圣先贤们行不言之教,天下没有纷争,人人都过着安乐的生活。往后,知识水准逐渐提升,于是人就有心计、有巧诈,用现代的话来说,就叫时代潮流。这个潮流愈
期刊
对曾国藩一生的概括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对曾国藩一生的概括。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一种最高理想境界。“立德”和“立言”于曾国藩而言,以他的个人努力及发展情形来看,这些似乎都不在话下,流传于世的《曾国藩家书》就是其立德、立言的鲜明写照。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
期刊
养生之道根本在于能够最高明而道中庸,最博大而尽精微,最灵虚而彻人天,最圆通而极神化。长命修道贵能自强不息,贵能生生不已,贵能法天行健,贵能神韵默化。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好生长生人之常情,因此天下人莫不千方百计使己长生。长生之道,在能于天地同流,与宇宙同住,寿自我修,命自我立。综观历史长河无数千金妙诀养生大方曰:重生轻物。   
期刊
张伯苓的父亲一把琵琶弹败家道。艰辛的生活却造就了张伯苓刚直的性格,再加聪敏上进,师从严复,受新风熏陶,开心智亦开了民智。  一八九八年英国借日本从威海撤军之际,强行迫使清政府将此一带转让于己。目旗降而清旗升,所谓转让,就是再降清旗而升英旗。两天内“三易国帜”,目睹了近似闹剧的真悲剧,张伯苓悲愤不已:  “悲楚和愤怒使我深思,我得到一个坚强的信念:中国想在现代世界生存,唯有赖一种能够制造一代新国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