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课堂中开展经典阅读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ea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经典阅读的意义、经典阅读的内容选择,通过巧用教材、运用活动、精心选择等办法开展经典阅读,从而探讨如何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经典阅读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经典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
  近两年来,随着对民族经典越来越关注,特别是更加重视经典文化的作品,呼唤人们对于“经典阅读”的声音也越来越高涨。《百家讲坛》中就推出过一档关于“读经典”的节目,此外《于丹讲论语》等节目也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促使各种国学班、读经班的兴起,这股“经典阅读”的热潮。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一系列的反响,更是促使小学语文经典阅读能够有效开展,真正落实了经典进课堂的举措。
  从小学开始读经典,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古典文化,才能让经典课堂点亮孩子的一生。经典阅读给予孩子的是一座健康成长的知识宝库。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精神文化层面的审美情趣,也有利于老师教学,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
  要把经典引进课堂,首先,教师必须阅读经典。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选择阅读种类上的选择更偏向娱乐休闲的刊物,而忽略了经典的著作,阅读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内容,没有进行拓展阅读,并且更注重教参类的书籍,将阅读与成绩和考核挂钩,因此,教师阅读经典是经典阅读能否胜利进课堂的关键。其次,选择怎样的经典内容进入课堂,又以怎样的方式进入课堂,都是值得大家探讨的。
  那么,何谓“经典”?经得住时间和意识形态变化,凝聚了本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的就是经典。翻开小学语文课本,经典的例子随处可见:国外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路旁的橡树》、托尔斯泰的《七颗砖石》、巴金的《鸟的天堂》、叶圣陶的《荷花》、朱自清的《匆匆》、……单是教材里的经典已让人沉醉不已,还有那朗朗上口、清纯明洁、欢快流畅的儿童诗文,读后更使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老师如何开展经典作品的阅读,让学生能够做到“经典阅读”,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引导:
  一、巧用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一)引进名著名篇的影视,让小学生轻松愉快的感受经典的艺术。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下经典影片可以随堂引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徐光耀的《小兵张嘎》……
  (二)串联成语故事,探寻成语背后的经典。
  从中段教材开始,每册教材上均安排了两个成语故事。例如:三年级教材中的“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四年级教材中的“胸有成竹”、“鹏程万里”;五年级教材中的“水滴石穿”、“程门立雪”;六年级教材中的“竭泽而渔”、“邯郸学步”等等之类的成语,挖掘成语背后的含义,为他们的经典阅读打开一扇可以眺望的窗。
  (三)名言警句
  无独有偶,小学教材中的每个园地里都有“日积月累”,这些编排的内容大多是经典名言警句,有人生哲理的,有传统美德的,有爱国的,有立志惜时的……以教材为引子,让学生感受名言警句的经典,从中感受经典的精髓思想。
  (四)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备浓郁生活气息的“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构思巧妙,十分耐人寻味。单是具有谐音特点的歇后语,如“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等等,在小学教材里就出现了好几例。
  (五)谚语
  谚语的内容纷繁,涉及到社会、历史、生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教人修德养性的“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蕴含人生哲理的“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有学习谚语“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至于生产谚语,包括天气、时令的“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等……这些谚语流传千百年至今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实用性很强。
  (六)對联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它文字精炼含蓄,妙趣横生,读起来富有音乐美。人们诸多喜庆或哀悼的时间和场合,都要张贴对联;各行各业都镌刻或悬挂对联,作为建筑艺术或商贸宣传的组成部分。小学教材中也例有几处对联或对联故事,如:回文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叠文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
  (七)谜语
  小学生对猜谜特别感兴趣,引进这一经典,既能让学生感受经典的艺术,又能得到思维的训练。谜语的特点就是语言短小朴实,深入浅出,而且扣合贴切,妙趣横生。比如字谜“鸟落山头不见脚,四处皆水无处找”的谜底是:“岛”,这个字谜就描绘的是一个生动的场景。
  (八)经典古诗词
  小学教材的古诗文内容广。有感情类、有爱国类的、有自然景物类等,代表人物有李白,有杜甫、有白居易、有毛泽东、有李清照等。
  二、利用活动,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课外阅读活动有益于语文课堂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开展各种经典阅读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思想教育。如:学校开设朗诵课,组建朗诵队,举行“古诗文经典诵读”、“弟子规表演”、“古诗词名句比赛”、“话说名著人物”……又如,我在六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通过改编诗集、古诗归类、朗诵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对于我国古典名著有更深的了解。
  三、精心选择,熏陶学生的品位。
  借用经典营造校园文化,如:选用经典的背景音乐作为校园背景音乐、校园广播经典的诗文故事、寒暑假的经典诵读推荐……为学生开展经典阅读,在小学阶段,完成几部经典内容不是神话,如:《唐诗三百首》、《论语》、《弟子规》
  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足够打动人心,从而达成的深度与广度才构成了我们现在所认为的经典,在讲究仪表和包装的今天,读经典将是“生命的美容”,我坚信读经典对任何人都是受益终身的。
  参考资料:
  [1] 教师阅读的现状.中国教育报,2010.6.10.
  [2] 莫让阅读成奢侈.教育信息报,2010.3.25.
  [3] 浅谈经典阅读.语文学习,2001.第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幸福课堂、打造幸福课堂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开始有了活力,呈现出改革的多样态势。通过幸福教育的实施,推进课堂的根本性变革,学校走上办学品质提升之路。  关键词:幸福课堂;内涵;实施策略;  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交流、
期刊
语文教学,究其根本是对人的教育与培养,其人文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关注人的成长与心灵塑造。也就是说,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教师只是幕后的导演,一切课堂的艺术都由学生自我生成、自我提升,这样的教学才更贴近于新教学背景下的课堂实际,也必将带来教与学的新立场。  一、抓住关键,从教学文本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
期刊
摘 要:化学学科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其学习的难点在于理论知识丰富,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又包含较多的实验操作,因而,化学学科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再者,在初中三年级才开始开设化学科学,因此,初中化学教学的关键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授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非常关键。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化学教学 
期刊
摘 要:民族院校是我国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地。本文基于民族院校辅导员工作对象的特点,归纳民族类院校辅导员在人才培养和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关键角色定位,深入分析辅导员角色所对应的基本工作职责,以期为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生培养提供参考。  關键词:辅导员;民族院校;工作职责  一、民族院校辅导员工作对象特点  (一)民族文化背景与地域特点各异  民族院校的学生来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多媒体设备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要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分析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难题,结合多媒体技术与新型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有很大的要求,需要学生依照文本内容加以推理、思考和判断,原因就在于论述类文本内容比较抽象、难以深入理解。然而,当今时代的高中生为了取得较好的高考语文成绩,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论述类文本的能力。本文就关于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及答题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当前高中生在进行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时所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一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答题策略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是学生道德素养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内容应该以学生的科学观、价值观养成为目标。本文就以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道德教育的资源渗透进行分析,通过对道德教育内容与数学课堂的现状的阐述,从而为道德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渗透提出有效措施,旨在为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提供更多的创造性教学资源。  关键词:小学数学;道德教育;资源渗透  一、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内容
期刊
摘 要:图片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直接的特点,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利用图片呈现一些学生课堂上接触不到的事物,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形象生动地感知事物,减少学习抽象知识的困难,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本文通过实例说明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巧妙利用图片,能够达到激发兴趣、建构新知、培养能力、升华情感等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科学;图片;优化;课堂教学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日渐丰富,对任意事物都追求更高的水准。近代以来,学前教育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核心所在。父母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的重视随着时间推移只增不减。在当代社会,双语教学已成为优质学前教育的标志,对于幼儿语言天赋的良好启蒙,是学前教育双语教学的目的所在。在心理学领域也有研究证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该阶段的学习效果比之其他任何时候都要来的显著。因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高中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在进行地理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们进行知识普及之外,还要尽可能对学生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展开培养,以此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们的综合水平,为未来各类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在高中教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意义,并对于具体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综合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