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艺术中人物形象塑造方式辨析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_l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与“丑”这对概念内涵丰富,绘画艺术主要以塑造形象来表现“美”与“丑”的内涵,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章以西方美术史当中几个著名的绘画艺术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例,分析其塑造和表现方式,对艺术中“美”与“丑”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巨大影响展开思考辨析。
  关键词:绘画艺术;人物形象塑造;“美”;“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等有关省厅局科研一般项目“基于西方绘画艺术中‘美’与‘丑’艺术形象的文化思辨”(18c1021)的研究成果。
  绘画创作的主题是多元的,历史画、人物画、景物画、风景画、花鸟画等均是常见的主题绘画。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虽然人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要晚于动物,但自出现起,人就成为了绘画艺术最为重要的主题,具有崇高的地位,中外艺术家都有相关的描述。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依据顾恺之的理论,对绘画主题进行了主观划分:“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然而人与风景、动物相比,后者单纯,而人具有的情感性和特殊性使其在绘画创作中被表现得最为复杂。艺术作品对人物的特性的描绘当中,对“美”的追求具有最为悠久的历史,古希腊艺术中就充满了对人体美的追求。然而艺术创造对人的塑造之所以比其他主题更为高深,原因在于人物塑造具有丰富性和对比性,既然有对“美”的追求,也就少不了对“丑”的表现。正是这种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对“美”与“丑”各式各样对比性的表现,成就了西方美术史上众多的经典人物形象。
  一、内涵丰富的“美”与“丑”
  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的“美”,都有丰富的内涵。优雅的形象会让人觉得美,符合科学比例原理的形象会产生美感,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艺术形象是美的,反映时代积极向上的主流精神的艺术形象更能产生巨大的美感。如此看来,美与善似乎是一回事。而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美丽与善良本来就紧密相连。这就使人物形象塑造从表面深化到内心,从行为升华到道德,从对外形美的表现提升到对人性美的追求。与“美”相对,“丑”有了更丰富的含义,“美”与“丑”在形象塑造中强烈的对比使得这些形象被表现得铿锵有力。这样的例子在西方绘画艺术当中并不少见,而“美”与“丑”在人物形象塑造当中的对比的表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可以依据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来理解。
  二、同一画面中不同人物形象塑造中“美”与“丑”的对比
  在以人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当中,不同人物可以具有“美”与“丑”、“善”与“恶”的区别,将这些不同的人物整合在同一個画面当中,美与丑相互衬托,表现出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以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为例,来看看画面当中不同人物形象“美”与“丑”的对比表现。
  达·芬奇在这幅艺术史上最经典的作品当中描绘了基督受难前与自己的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的场景。画面中共有13个人物,基督在中间,12个门徒6人一组分布在其两侧。所有的人物都身着古希腊标志性的衣袍,遵循文艺复兴所推崇的古典之美。画面以标准的平行透视的方式将中心点落在基督沉静而平和的面部,他摊开双手,整个人物散发着古希腊古典艺术静穆和伟大之美。与基督相对的是身处画面左侧的犹大,其人物形象虽然与其他11位门徒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达·芬奇在处理这个人物形象时却是煞费苦心的,身体向后躲闪,面部表情充满着惊恐和不安,最精彩的是犹大右手那紧紧捏着的钱袋,将这个背叛者的丑陋身份用一种看似平淡的方式表现出来,与画面中心的基督形成了神态和动态上的鲜明对比。相较于历史上其他描绘“最后的晚餐”题材的绘画作品,达·芬奇的这幅代表作,无论是画面的构图安排,还是人物形貌及动态的设计都高明得多,“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看似表现得不紧不慢,实则扣人心弦。
  三、同一画面中同一人物形象塑造“美”与“丑”的共融
  上文中所描述的绘画作品当中采用的同一画面中不同人物形象“美”与“丑”对比的表现方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接下来我们以西方现代艺术标志性人物毕加索代表作当中的人物形象来研究“美”与“丑”对比表现的另一类方式。
  《蓝色时期的自画像》是西方现代艺术标志性人物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在欣赏画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之前,我们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这幅画创作于1901年,是毕加索绘画艺术“蓝色”时期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这一时期,年轻的毕加索经历了艺术家的迷茫,目睹了当时巴黎底层人民困苦的境况,他关心、同情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失望和不安,这些蓝色系作品苦涩地表达着这个年轻人当时的情感。
  《蓝色时期的自画像》从表面上看简洁单纯,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整个画面除了蓝灰色的背景以外,只有一个身着黑色大衣的年轻人。从色调来看,整个画面是灰色的、阴郁的。从人物形象来看,整个人并没有完全出现在画面当中,而是从右侧突破了画面,与画面左侧蓝色的空间对比,画面整体并不是那么协调。宽松的黑色大衣使观者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年轻人身躯的孱弱。整个画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年轻人的头部,高高的颧骨,深陷的面颊,参差的胡须,醉酒般惺忪迷离的眼神,配上青色的肤色和不加修整的头发,邋遢颓废之感油然而生,搭配那件黑色的大衣和灰蓝色的背景,让观者面对此画深感沉闷和忧郁。然而毕加索偏偏要给这样一个被“灰色”笼罩的年轻人画上整齐的眉毛和红色的嘴唇,在忧郁、深沉的画面中那么惹眼,似乎在暗示画中人物内心深处涌动的情感。
  与其说这是毕加索的自画像,不如说这幅作品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这个时期年轻的毕加索内心的真实情感和状态。透过画面可以感受到,当时这位年轻的艺术家为巴黎社会底层人民窘迫的境遇和自己孤独的生活所困惑,并努力通过绘画艺术展现那个在他看来充满了丑陋的社会。笔下的形象也许是颓废丑陋的,暗指的背景是荒唐不堪的,但作品所表达的人物形象以及艺术家本人的深层情感却是自我反省的、积极的以及博爱的。可以说,“美”与“丑”、“善”与“恶”在画面当中的这个年轻人体内进行着激烈的碰撞。这幅作品绝对称得上毕加索针对“丑陋”一词进行的革命性创造。《蓝色时期的自画像》那些苍白忧郁的颜色以及对病态生活的深刻体悟,却被认为是高于凡·高和塞尚的,或许那些“丑”的表面背后蕴藏着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四、艺术家对画面人物形象塑造中“美”与“丑”的主观改造
  通过上文的描述可知,在画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中,“美”与“丑”的概念可以在画面当中进行直接的对比,亦可以互相衬托。当然,如前文所说,符合科学比例的形象会产生美感,反之会让人感到难以接受。我们可以从其他的绘画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发现,为了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态度,“美”与“丑”的既定概念是可以被主观改造的。让我们以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凡·高的创作经历为例来进行分析理解。
  在谈到肖像画的时候,凡·高曾描述过自己的创作经历:“我要替我的朋友画一幅像,一位艺术家,他做着伟大的梦,这人是金发的,我想把我的全部赞叹画进画里,画我对他的一切爱……我现在将是一个放肆的色彩画家。我夸张他的头发的金黄色,用橙黄色调。在头脑后我画着无限的天空,代替一般所画的普通的房间的后墙。我画出我能做到的强烈的蓝色。这样,金发发亮的头脑在丰盛的蔚蓝的背景上产生神秘的印象,像一颗亮星在深蓝的天上……”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怎么可以用明亮的柠檬黄的头发,这明显是违背常理,不可能存在于现实当中的,是难以被接受的,但从凡·高的描述来看,他进行这样创作的原因是要将他对这位艺术家朋友最强烈的赞叹和爱表现出来,是一次违背客观现实的极为主观的创造,表达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感觉。如果我们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凡·高的创作行为,就很容易理解并接受了。伟大的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们:艺术高于现实,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每个艺术家的艺术都是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五、结语
  从康斯坦布尔到德拉克洛瓦,再到拉斐尔前派,对古典主义艺术的反叛是美从古典主义艺术审美中剥离而产生的结果之一。“美”可以表现在对立事物的趋同之中,因而“丑”不再是“美”的否定,而是“美”的另一张脸。
  参考文献:
  [1]丁宁.美术鉴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丁宁.西方美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艾柯.美的历史[M].彭淮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美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与优化发展。文章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以国画艺术赏析课为例,以小班制教学为依托,将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的模式应用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创新中,提出将理论与笔墨实践相结合应用于高校国画艺术赏析公共选修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以期能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画艺术
期刊
刘万鸣,1968年生于河北,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任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创作指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委,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以中西方艺术(美术)为线性载体,从笔墨的阐释、时代的概念与发展历程的梳理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来阐述笔墨与时代的关系,结合中西历史案例,探讨梳理当代艺术发展的路径。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作者应着眼于环境、种族等空间属性,将其与对当代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相结合,以创作与时俱进、表现艺术文化思想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笔墨;时代发展;艺术;创新  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
期刊
摘 要:美与爱是一对亲姐妹,她们相偎相依、形影不离。正因为“爱得深沉”,才会有艺术美的再现和创造。大爱正是打开大美的万能鎖,心怀大爱,就会具有“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就会创作出世间最感人动听的乐章和最美最新的画卷。美和爱相伴而行,大美吸引和滋润着大爱,大爱为到达大美的目的地而永不停息地前行!  关键词:爱与美;王学忠;《爱得深沉》  我与河南著名诗人王学忠的相识、相交,算来已有10余年。虽然
期刊
摘 要:徐芳教授是一位有才情有追求又率真的女画家,画面没有浓烈的色彩,而五色俱现,没有勾细酌的物象写真,却深得其意,其作品简雅的审美情趣,面貌清幽、洁净、静谧、恬淡,对我们影响甚大。  关键词:写意;工笔画;徐芳;艺术风格  一、徐芳艺术风格及形成背景  笔者认为,写意性是徐芳教授工笔花鸟画艺术风格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谓“写意”,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论,这就与西方古典绘画以“摹
期刊
摘 要:欧姬芙的艺术创作,追寻的是契合她心灵的那种感觉。无论是创作花朵、广漠,还是动物头骨,她都将真我的感受融入作品。不管是放大微观体量,还是削弱和柔化空寂、辽阔和苍莽,她都把领悟到的本真感受,无尽地展现于画中。  关键词:乔治亚·欧姬芙;艺术家;艺术创作  花是什么?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器官,是大自然的天然装饰品,也是人类许多场合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点缀物。画家笔下描绘的花是什么?是具象,是抽象,还是意
期刊
韩天雍,1957年6月生,辽宁沈阳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導师,日本文化研究学者。1984年获辽宁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士,1992年获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文学硕士,师从沙孟海、刘江教授,2001年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文学博士学位,师从欧阳中石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博学位论
期刊
摘 要:北欧的当代艺术画坛中,拉斯·艾琳游走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艺术风格受到全世界当代艺术家的广泛关注,他让挪威的油画艺术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章对拉斯·艾琳游走在具象与抽象艺术之间模糊地带的梦境艺术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理论研究,并通过其作品的色调、材料技法的运用、绘画艺术主题的神秘性去分析拉斯·艾琳现实与梦境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在拉斯·艾琳艺
期刊
摘 要:宋高宗一生致力于翰墨,从束发起开始学习书法到最后的书法创作,其间至少有六十年的跨度,其在书法上花费的时间是非常惊人的。正是因为他对书法的喜爱和坚持不断实践的精神,才使南宋初期书坛从低迷中走出来,使得南宋书法在复古之风下蓬勃发展。在南宋150年的历史上,宋高宗称得上是一代帝王书家。  关键词:宋高宗;赵构;书法;复古  提及宋高宗,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就是一个性格懦弱、残害忠良的昏君。作为
期刊
摘 要:道家哲学为中华文化之精华,“自然”则是道家哲学的思想中心。老子“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为“天然”“天成”“自然而然”,在于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与追求,反对雕饰、造作与浮华,且提出“素”“朴”“淡”“拙”等美学观点,与南宋审美艺术具有直接渊源关系。这种哲学思想亦反映在中国绘画艺术上,“自然”作为传统审美思想,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高品位。文章从南宋时期的美学观点入手,以“成竹在胸”“道”“气”“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