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习惯见到、使用的物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容易被忽略的。沈继光却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用相机专心记录百姓人家里的「寻常物件」。
人们很容易陷入生活的“固定状态”,每天吃饭的碗碟,洗刷干净随手放在固定的地方;下地回来,锄头轻轻靠在门边摆放,除下蓑衣抖落雨水挂到木门的背后;磨豆子的石磨,用的时候才想起用清水冲洗……也许是这些物件,融入生活太深,除非“粉身碎骨”,否则定是稀疏平常得熟视无睹。沈继光从2001开始用相机记录民间物件,直到2006年因身体原因暂停,脚步涉及燕赵、中州、三晋、巴蜀等地的村落古镇,将镜头对准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琐碎物件:褡裢、火镰、鞋拔子、烟丝袋、煤油灯、犁、耙、锄、镐、石磨、碾子……他说这并非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在这些照片中读出存在于民间,耕植在寻常百姓生活里的“创意”:看上去的简简单单,实际也是生活的一种能力。
生活的旁观者
沈继光,1945年生于北京的羊房胡同。他童年时期的北京,还能看到“叮叮当当的驼队从街上缓慢走过。运蔬菜粮食或煤柴的牛车、马车、骡车,乡人赶着,手持竹竿皮鞭。”大到宫殿城垣,小到胡同四合院子,那时的北京城还完好地留有市井生活味道浓郁的风骨,没有被钢筋水泥所割裂。可惜,还没来得及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味道里回味过来,这股味道就成了记忆里才有的乡愁。沈继光赶在这个味道快要完全消失前,开始自发拍摄北京城,从1983年开始,前前后后一拍就是30年。舒乙曾说:“沈继光是个奇人。他很普通,他不富裕,他默默无闻,但是他有一个好脑子,他有思想,他很执着,他有韧劲,他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抱定‘苦干’二字,一直不改初衷,25年下来,他终于做出了惊人的事迹。而且,他动手很早,趁着还没拆,赶快去,真聪明。”
2001年,56岁的沈继光决定拍摄寻常百姓赖以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时,沈继光并没有想得很远,也没有想很深。只是在实际做的过程中,渐渐发觉和发现了很多关于这些物件可以挖掘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照片的平面化表现。
当沈继光和搭档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一个村落一个村落走访的时候,这实际也是关于自我的一个寻找、积累、发现和自省的过程。虽然拍摄的老物件大都是农村里常见的生活器物,但却是个人内心的写照。沈继光说:“一个人的内心若是追求平静的、经久的、朴实的、淳厚的世界,一旦具有这种情感和信仰后,就会在自己所看到的村落里去发现那些朴素的、坚实的、宁静的东西。因此,与老物件的相遇,既丰富了个人的内心,同时其内心又反过来烛照了这些老物件。也就是说,老物件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是个人赋予的,并兼有相互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关于物的语言
最初的拍摄,源于沈继光去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的一次写生。2000年,沈继光去爨底下村画画,看到老乡家旁边的茅草棚里摆放着马镫、油篓等物件,每一件都因为频繁使用,而泛着亮光。摆放在墙角的木犁,把手的位置更是光滑,这些都让沈继光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他将镜头从北京城、老建筑转移到山里、村子里,专门拍摄、记录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物件”。仅爨底下村,沈继光就去了好几次。去的次数多了,在乡里乡亲间也混了个脸熟。还有热心的乡亲,邀请沈继光去自己家,专门打开多年不曾进去的房间,挑出自己的老物件让沈继光拍摄。后来,爨底下村村委会干脆直接出面帮沈继光收集了村子里各家各户的“老物件”。当洋洋洒洒的“老物件”摆在沈继光面前,他觉得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宝藏。“正是从那里开始,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做起来,所以才有了后来到四川、山西、河南、浙江各地去拍摄的计划。”沈继光说。
拍摄的这些照片,被沈继光整理、集结,有了《物语三千》这本书。之所以取名《物语三千》,是因为当年沈继光认为,至少要拍摄3000张关于老物件的照片。但当沈继光拍摄了2000多张时,拍摄工作就无法继续下去了。“仅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拍摄停止时,沈继光已过花甲之年,仅靠微薄的退休金维系着,无论是精力还是物力都难以支撑。尽管拍摄停止了,但仍然能够在已经出版的《物语三千》里读出,沈继光在长期拍摄过程中“看到的”关于“老物件”的意义:时代在快速向前发展,人世间千丝万缕的情意,变与不变,只在人心。
“从城市老建筑到古村落的老物件,我不仅是在拍这些东西,也是在抚摸历史的时光和人性的辉光。”沈继光说:“老物件的记录收集,对普通人来讲,是贴近的、亲切的、虔敬的、温厚的,是对人性的抚摸和吟唱。”
采访手记:
时下流行的自媒体,被包装,沈老好像离这些都很远,只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用相机做着记录。想想我们56岁时会做什么?大抵是不会愿意背着又笨又重的老式相机进山下乡的。面对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记录的人,心底只有敬佩。
人们很容易陷入生活的“固定状态”,每天吃饭的碗碟,洗刷干净随手放在固定的地方;下地回来,锄头轻轻靠在门边摆放,除下蓑衣抖落雨水挂到木门的背后;磨豆子的石磨,用的时候才想起用清水冲洗……也许是这些物件,融入生活太深,除非“粉身碎骨”,否则定是稀疏平常得熟视无睹。沈继光从2001开始用相机记录民间物件,直到2006年因身体原因暂停,脚步涉及燕赵、中州、三晋、巴蜀等地的村落古镇,将镜头对准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琐碎物件:褡裢、火镰、鞋拔子、烟丝袋、煤油灯、犁、耙、锄、镐、石磨、碾子……他说这并非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在这些照片中读出存在于民间,耕植在寻常百姓生活里的“创意”:看上去的简简单单,实际也是生活的一种能力。
生活的旁观者
沈继光,1945年生于北京的羊房胡同。他童年时期的北京,还能看到“叮叮当当的驼队从街上缓慢走过。运蔬菜粮食或煤柴的牛车、马车、骡车,乡人赶着,手持竹竿皮鞭。”大到宫殿城垣,小到胡同四合院子,那时的北京城还完好地留有市井生活味道浓郁的风骨,没有被钢筋水泥所割裂。可惜,还没来得及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味道里回味过来,这股味道就成了记忆里才有的乡愁。沈继光赶在这个味道快要完全消失前,开始自发拍摄北京城,从1983年开始,前前后后一拍就是30年。舒乙曾说:“沈继光是个奇人。他很普通,他不富裕,他默默无闻,但是他有一个好脑子,他有思想,他很执着,他有韧劲,他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抱定‘苦干’二字,一直不改初衷,25年下来,他终于做出了惊人的事迹。而且,他动手很早,趁着还没拆,赶快去,真聪明。”
2001年,56岁的沈继光决定拍摄寻常百姓赖以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时,沈继光并没有想得很远,也没有想很深。只是在实际做的过程中,渐渐发觉和发现了很多关于这些物件可以挖掘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照片的平面化表现。
当沈继光和搭档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一个村落一个村落走访的时候,这实际也是关于自我的一个寻找、积累、发现和自省的过程。虽然拍摄的老物件大都是农村里常见的生活器物,但却是个人内心的写照。沈继光说:“一个人的内心若是追求平静的、经久的、朴实的、淳厚的世界,一旦具有这种情感和信仰后,就会在自己所看到的村落里去发现那些朴素的、坚实的、宁静的东西。因此,与老物件的相遇,既丰富了个人的内心,同时其内心又反过来烛照了这些老物件。也就是说,老物件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是个人赋予的,并兼有相互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关于物的语言
最初的拍摄,源于沈继光去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的一次写生。2000年,沈继光去爨底下村画画,看到老乡家旁边的茅草棚里摆放着马镫、油篓等物件,每一件都因为频繁使用,而泛着亮光。摆放在墙角的木犁,把手的位置更是光滑,这些都让沈继光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他将镜头从北京城、老建筑转移到山里、村子里,专门拍摄、记录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物件”。仅爨底下村,沈继光就去了好几次。去的次数多了,在乡里乡亲间也混了个脸熟。还有热心的乡亲,邀请沈继光去自己家,专门打开多年不曾进去的房间,挑出自己的老物件让沈继光拍摄。后来,爨底下村村委会干脆直接出面帮沈继光收集了村子里各家各户的“老物件”。当洋洋洒洒的“老物件”摆在沈继光面前,他觉得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宝藏。“正是从那里开始,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做起来,所以才有了后来到四川、山西、河南、浙江各地去拍摄的计划。”沈继光说。
拍摄的这些照片,被沈继光整理、集结,有了《物语三千》这本书。之所以取名《物语三千》,是因为当年沈继光认为,至少要拍摄3000张关于老物件的照片。但当沈继光拍摄了2000多张时,拍摄工作就无法继续下去了。“仅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拍摄停止时,沈继光已过花甲之年,仅靠微薄的退休金维系着,无论是精力还是物力都难以支撑。尽管拍摄停止了,但仍然能够在已经出版的《物语三千》里读出,沈继光在长期拍摄过程中“看到的”关于“老物件”的意义:时代在快速向前发展,人世间千丝万缕的情意,变与不变,只在人心。
“从城市老建筑到古村落的老物件,我不仅是在拍这些东西,也是在抚摸历史的时光和人性的辉光。”沈继光说:“老物件的记录收集,对普通人来讲,是贴近的、亲切的、虔敬的、温厚的,是对人性的抚摸和吟唱。”
采访手记:
时下流行的自媒体,被包装,沈老好像离这些都很远,只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用相机做着记录。想想我们56岁时会做什么?大抵是不会愿意背着又笨又重的老式相机进山下乡的。面对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记录的人,心底只有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