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LHQC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打我记事起,每年清明节家里的上坟扫墓,除了大学四年,因路途遥远不能赶回,我基本上都要去的。
  爷爷奶奶在世时,我们给爷爷的父母亲上坟。我家每年都要给老太公上坟,不像有些人家,故世的先人,由其直系后代轮流上坟,因此每年的清明祭供只能享受一次。
  我爷爷有三兄弟,大伯公只有一个女儿,嫁往别的村子,不可能常给老太公上坟。二伯公死于日本人轰炸,先亡于其父母前,一个女儿出嫁后,与我们家断了来往,连二伯公的坟也没有人上了。父亲也有三兄弟,因为我家每年都给老太公上坟,如果我的二叔、三叔家也给老太公上坟,老太公每年就可以享受多次祭供。
  小时候上坟由父亲操持,我们小孩跟着去凑热闹,爷爷奶奶也跟我们一起去。
  老太公的坟在邻村大岙,走完我们村的田埂,沿着白云山脚走半里多路,再从大岙人的后门山坡往山坳里走半里路。这是原始的土坟,坟地是解放以前购买的,新政权土改时,将这片山地分给了大岙人,因此大岙人在坟地周围种满了胆竹筻。竹子旺盛的生命力,常将其领地扩展到坟头。当年老太公坟并没有立坟碑,满眼茂密的秀竹遮挡,让人一时难以找到先人的坟墓,好在爷爷总能一眼就能认出来,大概爷爷与他的父母有心灵感应的缘故。
  竹筻满坟地,坟前再无一席之地给我们放置祭品,父亲拿出带去的柴刀,砍去坟前的一些竹子,又将戳在太公坟头上的竹子也斫掉。当年胆竹是农家制作筲箕、篰篮等农具的廉价材料,大岙人心疼被斫掉的胆竹,总要跑来我们村里骂上几句。但我们顾不了那么多,谁叫他的竹子竹孙侵占我们祖宗的安息地呢。
  坟前开出一块空地,铺上油纸,摆上荤素八碗祭品,摆上八个酒盅,八双筷子。
  老太公的坟茔地里,只埋了太公太婆和死于非难的二伯公三位先人,为何要摆上八个酒盅八双筷子呢?起先,我心里是有疑问的。爷爷说,先人们还要邀请同在仙界的亲朋好友一起来赴宴的,因此要多摆上几副碗筷。
  摆好祭品,点上香蜡烛。香要点三支,蜡烛两支,另外在边上给土地爷还要点三支香,以感谢土地爷一年来的照顾。
  酒要斟三巡。上香后,我们依次拜上三拜。爷爷奶奶合掌祭拜时,口里还念念有词,十分虔诚的样子。我们学着大人的模样,也拜上三拜,由于没见过太公太婆,也就没有了悲伤的感觉。
  大约香蜡烛快要燃完,行将熄灭前,每人又依次拜上三拜,表示恭送先人重回天界。准备撤供,点燃千张福寿纸,福寿纸就是仙界或者冥界使用的钞票,供先人们在那边花销的。近年来,一些富贵人家与时俱进,也将美钞、手机、汽车等仿制品,烧给逝去的亲人,让远去的亲人也享受现代文明的物质成果。
  父亲照例用畚箕和锄头,挖几捧黄土覆在坟头上。我们则乘着祭奠的间隙,跑到附近的山坡上采折红色的柴爿花,白色的荆鹊花(檵木)。在回家的路上,跑到田里采摘开花的红花草和地梅。地梅拿回去,成为母亲做青圆的材料,是永远难以忘却的舌尖记忆和乡愁元素。
  奶奶去世时,我已参加工作。奶奶的坟地在我们自己村靠近大岙的一侧山坡上,第二年的清明上坟,我们就准备了两份祭品,上两处坟。我们总是先上太公坟,返回再给奶奶上坟,十年前,爷爷故世了,与奶奶合葬在一起。后来我又参加了舅舅主持的给外公外婆上坟,结婚后,偶尔也去给妻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上坟。
  妻子家的上坟每三年轮到一次,三年前岳父去世了,每年又要给岳父上坟。岳父从发病确诊到去世只有三个半月,这对我们一家人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岳母的悲伤至今没有平复,妻子和女儿每到岳父坟前,总是泪水涟涟,痛哭不止。女儿对于她外公的离世,曾写过一篇《目送》的短文,纪念与外公永别,读来令人涕下。
  这些年,恢复了传统节日的过节活动,清明有了一天法定的假期,清明三天的小长假,我基本上都奔波在上坟的路途中。碰上撞日的,基本的原则是,先自家,再妻子的娘家,再舅舅家,再次是妻子的舅舅家。清明掃墓上坟,不仅是为了祭奠先人,缅怀先人,也是兄弟姐妹、姑舅表亲们难得的一次聚会,一个重温亲情的日子。
  对于远出的游子,遥望故乡,遥祭先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想,哀思与亲情的灵光,不会因关山重重而阻断。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第一次见到你是中午,你还吊在你妈奶头上,走近你们母子,你划拉着小短腿,想跑,歪歪扭扭跑了几步,随看我的脚步靠近,你把头埋在草丛中,鸵鸟一样,我停下来,想转身走开,你却抬起头来,两枚黑眼珠儿泛着光泽。  我想我有点走不动了。  我揪着你后颈把你拎起来,你四条小腿自然下垂,不挣扎,可能还嗅了嗅我的鼻子。而你妈妈却远远地站着,不理不睬,不吠不凶,似乎是打酱油围观的,这一切与它无涉。毕竟你是有妈的孩子,轻
期刊
我家的柿子树,栽种在老屋猪圈的北墙脚下,已经有42年的树龄。  大侄儿出生那年,父亲喜滋滋地栽下了这棵柿子树,他选了一棵一年多的软枣做砧木,割出个倒“T”字形的切口,接芽切成倒“盾型”,把接芽严丝合缝于切口处,叶柄朝上,这种嫁接法为“倒接”。最后,父亲从口袋掏出捆绑切口的布条,谨慎地从上往下缠起,叶柄和叶芽留在布条的外边。阳光慢慢躲过沟边的椿树,越过南墙头,正好落在软枣树上,新接的芽片儿便闪着细小
期刊
年轻的时候,我曾怀疑母亲和父亲之间是否真有爱情。  母亲和父亲的婚姻,是他们的父辈在抗日的腥风血雨中“许下”的。当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到胶东这片土地,我的姥爷和爷爷双双投身到抗倭的斗争中。他们一起制土雷炸敌寇,一起夜袭日伪炮楼,也相约,革命胜利后让彼此的儿女结亲。  淮海战役后,再度负伤的父亲拖着一条残腿转业到地方,他第一次见到了小他五岁的母亲。第二次见面,他俩是结为夫妻。母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
期刊
随着命运的波动,我换了工作。跟在一个中年男人后面学写材料。  他中等身材,黑黑的脸庞不苟言笑、稀疏的已经快要盖不住头顶的灰发,更让我印象深的是他有一双犀利的眼神,在那眼神里,我能读出威严,不,更确切点说是让人不寒而栗。我是在极热的三伏天的上午报到的,可是,自见他以后,我心里就生生跳出个“冷”字来。他让我想起了包公。  介绍我来的领导,临走时不断地叮嘱我说:“你要勤快些,比他早一个小时到办公室,打扫
期刊
春蚕为什么吐丝?春风为什么溫柔?春燕为什么呢喃?春水为什么奔流?啊,心中有锦绣。  丹青为什么挥洒?歌声为什么温柔?山花为什么盛开?大地为什么丰收?啊,心中有锦绣。  责任编辑:蒋建伟
期刊
祖母生于民国初年,裹着一对三寸金莲,举手投足间尽显民国范儿。祖母十八岁嫁给祖父后,为我们家族诞下了四儿二女,可谓劳苦功高。祖父英年早逝后,便跟随我叔父生活,我们与叔父虽不在同一屋檐下吃喝拉撒,却共同生活在一个镇上,所以,我幼时隔三岔五由父母带着去看望祖母。我自幼长得头大脸圆,白净勤快,加之嘴甜,甚得祖母宠爱。每次去看祖母,祖母总会柔柔地拉着我的手,关切地嘘寒问暖。而后,挪动着碎步,蹒跚进房间,从古
期刊
大地安睡,她的身体里藏满风暴。  百香果在里面蕩秋千,一种声音进入她的血液,甜蜜而又强烈。我听到自己的灵魂被敲响——那些笨拙的诗句,就像脆弱的骨头,穿过小花园,裹挟着琐碎和积存已久的温暖。  它们在语言之外,帮我呈现出诗的体温。  责任编辑:青芒果
期刊
双休得空回老家,便带儿子去了一趟他父亲的母校——春晖中学。  他带我们去他原先上课的教室,告诉我们放学后怎样溜到后面的小山坡上摘杨梅,怎样在春晖桥上大声背书。但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感兴趣的是这儿曾经出现过的那些如星星般在文学夜空闪烁的名字:夏丏尊、朱自清、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蔡元培、李叔同、柳亚子、张闻天……我好奇,这样一个小小的远离都市的学校是怎样如一个巨大的磁场,把这么多的名人吸引到这儿
期刊
在一次整理标有“永久”存期档案的时候,我发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县级领导的手稿,令我倍感一个时代的真实。  翻开发黄的书页,一股几乎是发霉的味道从档案袋中透过来。最上面的卡片上赫然标明年代、卷宗、内容、标题、作者等文字,用黑色钢笔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就。后面就是相对应的一些打印文件。上个世纪50年代的打印稿,還是繁体字,我看了几眼,有些都不认识。我们今天使用最广泛的简体字就是从这些繁体字中简化而来
期刊
一  一望无际,漫山遍绿,成片的麦子随风舞动。  我的童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这充满回忆的麦田里度过的。每次放松时间,这块土地是我们必去的地方。我们一起嬉戏打闹,一起堆砌属于我们的“泥土世界”,我们赤脚在松软的泥土上面肆意奔跑,累了随地一趟,饿了树上的果子便成了我们的干粮。泥土已然成为我童年生活中的一部分。  尽管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但每次回到家乡,看见那一堆堆熟悉的泥土,身体里一股幼稚的劲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