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大美院是上海地区唯一的一所美术类高等学府,尽管历史不长,但实力雄厚,文脉悠久。值此美院附中作品展览之际,就美院附中的文化含义、教学模式与未来发展等问题,《新民周刊》记者邀请了原上大美院院长、著名画家邱瑞敏,以及上大美院教授、著名画家王劼音两位当年的学生代表,与上大美院现任院长汪大伟进行了一次三人谈。
强调基础
《新民周刊》:邱院长是附中第一届毕业生,又曾担任学院领导多年,王老师则是第二届毕业生的代表,至今活跃在教学岗位与艺术创作上,成绩斐然。想必二位对附中的感情都很深。在你们看来,上大美院附中的教学特色在哪里?
邱瑞敏:的确,我是附中第一届学生,因此对附中的感情特别深。时至今日,回忆我们成长过程中在附中的教育,仍感受益匪浅。可以说,56年来美院的附中是经历了坎坷的历程,而且一直坚持着办下去,有很强的生命力。记得以前我当美院院长的时候,附中也经历了一些波折,我跟校领导说,这个附中不能在我的任期内关掉,我知道附中对整个美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以附中一直在搬家,在我们念书的时候也是如此,这也算是附中的经历吧。
附中56年来确实出了不少人才,我曾经参加过全国各大美院的一些活动,那些院长们现在都五十来岁,他们说他们当初学画的时候看到我们这拨人的作品成长出来的,可以说那段时间我们出了不少作品,在全国颇有影响。1980年,我在北京和靳尚谊搞创作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上海美院办的历史不长但是出了一批人,他说他很想到上海来与老师们交谈交谈,交流一下美院是怎么培养学生的。
我觉得我们上海美院的发展过程,首先很注重艺术发展的规律,我曾经在美国跟美国一些美术学院的教授们交流的时候我也把这个跟他们说,我说其实世界上艺术教育的规律都是一样的。附中的教育主要是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很广阔的空间,我记得清华大学曾经好像邀请过八位诺贝尔获奖者跟学生进行讲座,主持人让诺贝尔获奖者们写两条他们成功的经验,结果他们每个人写的基本上都是基础和想象力(或创造力),科学发展的轨迹就是这样,首先掌握基本的东西,然后进行创造,艺术应当也是如此。基础不仅是技巧,还是一个人的素质,他的基本素养、精神、品格,会对他今后的发展起很重要的作用。
王劼音:艺术这种东西,熏陶很重要,有了这个气氛以后是不一样的。在我的感受里,浙江美院稍微偏传统,而上海美院附中则很欧化,教堂、草坪,这两个学校有点不同,上海还是比较海派。我主要的基础还是在附中打下的,我是很感恩的,我很希望这个附中能够继续办下去。
我们老人经常会讲我们当时怎样用功啊,其实我们现在这个大环境确实变掉了,想要完全复制过去的教学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小孩兴趣都很广,为什么我们现在画画还能有点成就?就是喜欢。那个时候也不是为了利益,就是喜欢画画,正好附中给了我们这个空间。我们每个星期要速写观摩。就算现在的环境不一样了,肯定也是有小孩喜欢画画的,所以附中要给这些人一个空间。
技艺结合
《新民周刊》:正如王老师所言,附中所面临的生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喜爱美术、拥有特长并希望求学的人数并不很多,但很纯粹。而到了今天,艺术考成为某种逃避中考、高考的方式,艺术院校所招收的生源就会产生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何培养新一代美术人才,成了一个新的教学问题。
王劼音:要仔细分析现在的状况,跟我们那个时候完全不一样,现在很多孩子喜欢电脑,不喜欢画画,你不能讲他一定不对。我认为不能复制我们过去的经验,也不能复制中央美院的经验,要考虑到上海的特点。
当初的美院附中是从苏联的模式过来的,苏联为什么要办附中?因为他们要为大型的创作服务,要从附中办起。我们现在还是有重大题材主题创作,这是有需要的,也很好。附中在这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另外,现在有个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学生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他们和老师崇拜的对象不一定一样,多元化的时代,很难归入一个共同的模式,这也是摆在附中面前的一个难题。我想的是,第一,基础的技术的东西要学习,但是要有一个宽松的空间,不能卡得太死。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但前提是拥有一定的基础。
邱瑞敏:在教学中你会发现,附中里面的学生你教他,他会按照正确的道路走。但如果一个人已经成型了,再拉回来重新走,是很累的。附中有这个特点就是都是小孩,向往艺术,你可以正确引导他们,把他们带上正确的路,以后他们会走得很快。我也遇到这样的同学,有的在画室里画很长时间,但是进来以后他进步慢了,因为他接受的那套东西不大“学院”式,反而有些不大会画的人进步很快,所以附中这个阶段是很有必要的。
《新民周刊》:当年附中的毕业生曾经流行一句话:“附中解决技术问题,美院解决创作问题”,对此汪院长是否认同?
汪大伟:其实美院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一个主线大家都很清楚,就是都知道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却面临各种干扰,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干扰。
艺术教育的背后是人的创造力的培养,严格来说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培养。为什么要办附中?音乐学院有附中,美术学院有附中,戏剧学院有附中,为什么艺术类的院校一定有附中甚至附小?因为技和艺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创造力的培养。我们不是纯粹为了教个技艺,而是让艺术回归人的创造本质,一定要让你从小开始就有一种创造的培养。人类现在文明了,物质也丰富了,但是忽略了创造的启蒙教育,附中应该教会学生从生活当中、从自然当中去提炼成符号的过程,这个才是美术学院也好、附中也好要牢牢抓住的东西。
我们常常认为技术从小学起,而把附中看成一个技术的学校,再往下走一点,对接着就业,越显示出其功利的方面。其实,作为艺术类的学校,不单纯是一个“就业”的问题,是要做一个全面的真正的人的培育,这种人将艺术反哺给社会一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附中不是技校,不是文化课不好的人选择的救命草,向这方面引导的话,附中教育是没法办好的。我们附中遇到的困境,就是整个社会都是用这种眼光看待的,不管是央美附中还是国美附中,先看升学率。如何挣脱功利的绑架,我想关键在教师,教师能够认识到他那种崇高的职责,应该有一份自信,这份自信来源于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对人的创造的认识,还要应该来源于圈内人对他们的认同。我相信任何事物走到极限就会转向,否极泰来,现在是在反思我们教育的时候,不光是艺术教育,我们不是培养工具,将人工具化对社会来说后患无穷。
坚守自己的阵地,重新迎回人们对艺术院校的尊重和敬意,这在当下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