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行为的影响,运用教学实验等方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目标态度得分较高,但体育锻炼行为得分较低.(2)行为意向、行为控制和情感体验对体育锻炼行为有着直接影响.(3)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行为意向、行为习惯和情感体验指标影响不明显.(4)“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建立明确的行为意向.(5)“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对锻炼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上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7A0900),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支持计划一般项目(gxyq20192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行为的影响,运用教学实验等方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目标态度得分较高,但体育锻炼行为得分较低.(2)行为意向、行为控制和情感体验对体育锻炼行为有着直接影响.(3)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行为意向、行为习惯和情感体验指标影响不明显.(4)“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建立明确的行为意向.(5)“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对锻炼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上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采用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对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晰扬掌的起源、发展进行了考察,分析了晰扬掌引进高校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了晰扬掌引进地方高校的路径.旨在为保护、传承晰扬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为了探究晋江市浅层地下水NO3--N的污染特征,分析其受影响因素,采用地统计方法可视化了研究区内地下水NO3--N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其受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指数函数模型为最优的变异模型,通过普通克吕格插值的空间分布图显示晋江市NO3--N含量值大于20 mg/L的区域占全区的82.4%.利用因子分析表明地层岩性、海水入侵、p H值与人类活动是晋江市浅层地下水
GIS是一门理论抽象、技术复杂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拓宽非GIS专业学生的就业广度和深度,GIS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打破常规.以地方应用型大学——邵阳学院为例,阐述了其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GIS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为地方院校非GIS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针对《化工原理》这门课程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做了简单探索,主要包括:“互联网+”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以及应用实例,为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思路.
乡村旅游是我国兴起的新形态旅游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品竞争力不够,产业待优化、待升级等问题.因此,笔者以三亚市中寥村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多角度分析乡村旅游与创意旅游融合的可行性、融合机理和实现路径,即通过乡村创意展示、乡村创意空间和乡村创意活动三个阶段,引导游客直接参与到旅游活动过程中,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潜力,使游客形成深刻的“中廖印象”,打造独一无二的乡村旅游体验.
为提高游客对黄山市漂流旅游项目的满意度,促进黄山市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黄山市漂流旅游项目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了解到服务可触及性和服务保证性方面,游客满意度较高;服务保证性方面,对安全员是否详细指导方面满意度较低;服务响应性方面,及时解决问题的情况不佳;服务移情性方面,该因素得分低于服务其他因素.
通过对社会公共体育供给与需求的辨析,厘清了社会公共体育供给侧改革价值取向、性质属性和模式类型,分析其供给侧改革理论支撑与现实基础,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社会公共体育供需结构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在总体思路的引导下,从供给侧的视角,对社会公共体育供给结构体系改革形成5个基本判断,第一是政府权力下放,提倡社会组织自治;第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政府购买;第三是政府注重宏观调控,撤出微观干预;第四是提升供给精准度,扩大供给的规模;第五是依据环境条件,调整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相互关系.
“1+x”证书制度下“课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以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为例,从“课证互融”课程体系创新、“育训结合、课证融通”实训基地建设、“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究,实现校、行、企的深度融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编者按:尉小珑校长虽已年过五旬,却是一个活力四射、极富感染力的人。他由一名英语教师到副校长,再到校长,始终痴情教育。担任西城外国语学校的校长后,他构建以“和谐·发展——爱 阳光 幸福”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用智慧的管理带领干部教师,实现了西城外国语学校的跨越发展,由一所基础薄弱校成为北京市普通高中示范校。 尉校长不太用长篇理论去描述他的管理,而喜欢用例子去说明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他会经常把自己
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在延续传统节日晚会风格的同时,要呈现出艺术与科技并存、传统与现代相融的节目效果,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影响力。本文立足于电视媒介仪式角度,从仪式情境、仪式场地、仪式宣传方面研究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的节日主题塑造、地方文化传播和传受交流功能,探究其对主流媒体仪式性节目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