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上中年级,教师和学生最头疼的均是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有诗云:“提起作文直摇头,看见题目皱眉头,打开本子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教师也对作文指导深感棘手。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起步作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丰富学生的词汇。
要写好作文,首先必须注重词语的学习和积累。
(一)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证实了阅读的重要性。诚然并不是所有同学都会去读,一要在平时帮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如睡前20分钟阅读,师生互读,坚持晨读、晨背等;二是经常开展读书活动,例:举行图书推介会、故事会、朗读比赛、、演讲赛、成语接龙游戏、古诗诵读等有趣有益的活动以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二)写。自编“词语手册”,将所积累的词语分门别类地抄录在本子上,可以将它的读音、含义在后面注明。在这基础上,选取其中的常用词语,各写一二个句子,或者小段落,作为小练笔。撰写在“词语手册”上,做为“例句”。可以从三年级开始完成,每天只要求学生摘抄两个好词,写一句话,还可以每周选自己喜欢的词写一个小段落。
(三)听。孩子说话,大多数是从大人们说话中“听”会的。所以,词语的积累,还是靠平时有心地“听”。诸如广告、新闻、曲艺等节目中,都有不少美妙的词语可以吸取、积累。
(四)说。除了“读,写,听”外,还要说。主要是放在课堂练习,比如在教学《花钟》一课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充分感知书上例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花整点开放,并试着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学生在经过课前搜集和课堂思考讨论之后,举手了:下午五点后,紫茉莉送来了缕缕香味,芍药花在清晨七点和太阳一起醒来,中午12时,太阳花绽出了鲜艳夺目的花瓣。蒲公英则在早晨7时左右才開, 睡莲八时睁开睡眼……学生畅所欲言,把他们知道的都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了。然后再让学生把观察花的情景写出来就是一次练笔。我认为像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想象能力。这样的练笔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如学完《秋天的雨》可以让学生也来做一首小诗、学完《小摄影师》可以接着续编故事……我们不能错过课本中提供说、写的好机会。
总之,对于刚步入作文大门的中年级学生来说,积累是关键,要长期不断地积累,记忆,并会运用。
二、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笔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而,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太阳花,通过视觉了解太阳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触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
由于观察是习作的基础,因此我有意识地领着学生走进大自然,指导学生去观察千变万化的事物。春天到了,引导学生留心校园的一草一木,到田野里去找春天;夏天到了,让学生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让学生到田野参加里去观看收割的场景,还可以帮父母劳动让他们分享丰收的喜悦;冬天,要求学生关注动物冬眠的的情形……并要求学生及时将心中的所思所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三、培养学生写的良好习惯
1、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首先要上好日记指导课,其次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日记内容,三是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共同鼓励孩子写日记,还有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不要挫败学生日记兴趣,及时给与表扬。学生前一天晚上的日记,无论多忙,都要争取在第二天中午之前批改完。给他们句子画上一面小红旗或五角星、点出他们日记的得失、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回答他们那刁难的问题、安慰他那受伤的心灵、评价他们得意的图画等等。还要积极抓住日记时机,如:节日活动、校会、班队会、运动会等等。
2、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
3、培养参与办小报的习惯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鼓励同学们办各种小报。不同形式的小报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反映了他们搜集知识、语言积累的能力。
四、激发兴趣,快乐习作
学生只有想写、愿写时,才会觉得习作是一件乐事。鼓励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一次活动,我特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钉纽扣》的活动进行指导。活动前我讲清了要求:边活动边观察:观察活动过程,观察同座、邻座……同学动作、神态、语言,看谁的观察最仔细。活动中,学生特别开心。最后,引导学生详细地回忆了活动过程,特别指导学生回忆刚才活动印象最深的片段,并尝试着让学生加进好词好句,让学生表达更生动。这时学生会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习作自然是水到渠成。
教好小学生的起步作文,关键是教师如何为他们过河“搭桥”,给他们入门的“钥匙”,使学生走有路、看有形,有章可循、化难为易,增强作文的信心和勇气。
一、丰富学生的词汇。
要写好作文,首先必须注重词语的学习和积累。
(一)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证实了阅读的重要性。诚然并不是所有同学都会去读,一要在平时帮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如睡前20分钟阅读,师生互读,坚持晨读、晨背等;二是经常开展读书活动,例:举行图书推介会、故事会、朗读比赛、、演讲赛、成语接龙游戏、古诗诵读等有趣有益的活动以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二)写。自编“词语手册”,将所积累的词语分门别类地抄录在本子上,可以将它的读音、含义在后面注明。在这基础上,选取其中的常用词语,各写一二个句子,或者小段落,作为小练笔。撰写在“词语手册”上,做为“例句”。可以从三年级开始完成,每天只要求学生摘抄两个好词,写一句话,还可以每周选自己喜欢的词写一个小段落。
(三)听。孩子说话,大多数是从大人们说话中“听”会的。所以,词语的积累,还是靠平时有心地“听”。诸如广告、新闻、曲艺等节目中,都有不少美妙的词语可以吸取、积累。
(四)说。除了“读,写,听”外,还要说。主要是放在课堂练习,比如在教学《花钟》一课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充分感知书上例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花整点开放,并试着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学生在经过课前搜集和课堂思考讨论之后,举手了:下午五点后,紫茉莉送来了缕缕香味,芍药花在清晨七点和太阳一起醒来,中午12时,太阳花绽出了鲜艳夺目的花瓣。蒲公英则在早晨7时左右才開, 睡莲八时睁开睡眼……学生畅所欲言,把他们知道的都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了。然后再让学生把观察花的情景写出来就是一次练笔。我认为像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想象能力。这样的练笔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如学完《秋天的雨》可以让学生也来做一首小诗、学完《小摄影师》可以接着续编故事……我们不能错过课本中提供说、写的好机会。
总之,对于刚步入作文大门的中年级学生来说,积累是关键,要长期不断地积累,记忆,并会运用。
二、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笔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而,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太阳花,通过视觉了解太阳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触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
由于观察是习作的基础,因此我有意识地领着学生走进大自然,指导学生去观察千变万化的事物。春天到了,引导学生留心校园的一草一木,到田野里去找春天;夏天到了,让学生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让学生到田野参加里去观看收割的场景,还可以帮父母劳动让他们分享丰收的喜悦;冬天,要求学生关注动物冬眠的的情形……并要求学生及时将心中的所思所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三、培养学生写的良好习惯
1、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首先要上好日记指导课,其次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日记内容,三是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共同鼓励孩子写日记,还有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不要挫败学生日记兴趣,及时给与表扬。学生前一天晚上的日记,无论多忙,都要争取在第二天中午之前批改完。给他们句子画上一面小红旗或五角星、点出他们日记的得失、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回答他们那刁难的问题、安慰他那受伤的心灵、评价他们得意的图画等等。还要积极抓住日记时机,如:节日活动、校会、班队会、运动会等等。
2、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
3、培养参与办小报的习惯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鼓励同学们办各种小报。不同形式的小报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反映了他们搜集知识、语言积累的能力。
四、激发兴趣,快乐习作
学生只有想写、愿写时,才会觉得习作是一件乐事。鼓励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一次活动,我特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钉纽扣》的活动进行指导。活动前我讲清了要求:边活动边观察:观察活动过程,观察同座、邻座……同学动作、神态、语言,看谁的观察最仔细。活动中,学生特别开心。最后,引导学生详细地回忆了活动过程,特别指导学生回忆刚才活动印象最深的片段,并尝试着让学生加进好词好句,让学生表达更生动。这时学生会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习作自然是水到渠成。
教好小学生的起步作文,关键是教师如何为他们过河“搭桥”,给他们入门的“钥匙”,使学生走有路、看有形,有章可循、化难为易,增强作文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