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改革画院,将其置于国子监之下,并正式面向社会招生。在科举制度实施了近400年后,艺术生们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科考。
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画师李唐的耳中。无论他当时是已经来到汴京卖画,还是在老家河阳(今河南孟州),都不可能对这个新闻全然不知。
作为一名年过五旬的无名画师,也许是对自己当时的水平不够自信,李唐克制住激动的心情,又准备了七八年才报名参加了朝廷举行的考试。
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考生,再想到往年那低得令人发指的录取率,满头华发的李唐或许曾感到一丝忐忑。“图画院四方召试者源源而来,多有不合而去者”,全国各地的考生“源源而来”,但每年新生的名额只有20个。而且宋徽宗常常亲自出题,除了常规的传神摹写,还要求考生根据他摘出的一句唐诗进行即兴创作,以考察考生们的诗学造诣。
比如之前的一个考题——“踏花归去马蹄香”。用视觉来表现嗅觉,很不容易。当年的大部分考生都画马、画花,第一名是在马后画了数只蝴蝶来暗示花香。
李唐考试那一年的试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看到诗句,大部分人提笔就画了酒家和竹林。李唐却别出心裁,不画酒楼,只在桥头竹林外添上一幡随风扬起的酒帘。
诗、书、画的结合是宋徽宗的拿手好戏,他认为李唐抓住了这句诗的诗眼——“锁”字,深得诗歌的含蓄之美,故徽宗钦点李唐为头名。
宋徽宗时期,由于皇帝的喜好,以及大规模新建宫殿、道观的需要,宫廷画师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腰间佩戴鱼饰,朝会时站在众艺官的前面,俸禄跟文官的一样被称为“俸直”,而在以前,他们只能跟别的工匠一样领“食钱”。
半生穷困潦倒的李唐终于等来了春天。然而,画院名家荟萃,他感到压力很大。那位比他小了40多岁的“学长”王希孟,不久前完成了一幅近12米长的《千里江山图》。此图的用色取法唐代,构图和山林的造型则取自北宋大家,得到了皇帝和大臣的一致赞赏。
李唐没有王希孟的天赋,但他沉得住气,肯下苦功,而且长寿。自进入画院,昔日的民间画师得以尽览皇家珍藏。在王希孟去世5年后,李唐画了《万壑松风图》,黑色的石壁深沉厚重,层层褶皱像是被巨斧劈开的裂痕。如今看来,尽管绢的颜色因为年代久远变暗了,松针之间的排列組合、树石流泉的衔接依然清晰可辨。
在这幅画里,李唐回归了宋初范宽的传统画法,锋利如剑的远山则学自唐人。但他并没有一味模仿范宽,塑造令人生畏的自然奇观。此时的李唐,笔下分明有劈山裂石的千钧之力,却将它小心地控制在一个游刃有余的范围内。他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内部:一个有松林流水、云影变幻的深邃山谷。
李唐学不来王希孟的恣意纵横,就像王希孟做不到李唐的沉稳内敛。这中间有年龄和阅历的差距,也有性格的迥异,但并不妨碍这一老一少、一收一放的画风成为徽宗画院中不朽的山水双璧。
如果岁月静好,李唐大概会继续在画院混到一个不错的职位,领着优渥的养老金安度晚年。可是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在《万壑松风图》完成3年后,金兵攻陷汴京,在城中大肆搜掠,掳走徽宗、钦宗及皇族、百官、工匠无数。
李唐侥幸逃过一劫。他带上谋生的纸笔,经太行山逃至南京,又因金兵南下逃到明州(今宁波),一度在海上漂泊。后来他辗转至越州(今绍兴),最终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来到临安。
4年多的东逃西窜、风餐露宿,很难想象这位80岁的老人是怎么挺过来的。虽然他在汴京的上流圈子里受人尊崇,但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杭州,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街头卖画的日子。
李唐重操旧业,“货楮画以自给”。然而,市井小民看不上他那有古人之风的高雅山水,当年宋徽宗钦点的“艺考第一”潦倒街头。他调侃自己:“雪里烟村雨里滩,为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如果早知山水画“不入时人眼”,李唐是否会“多买胭脂画牡丹”?多半是不会的。在民间卖画半生的他怎会不知道世人对浓妆艳抹的偏爱?即使现在才发现,要改也还来得及。
他画了一幅《采薇图》,讲的是伯夷、叔齐“宁可采薇充饥,也不食周粟”的故事。悬崖之上,峭壁之下,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炯;叔齐右手手指抵地,倾身向前。二人虽然瘦得面色发青,却悠然自得,谈笑如常。世人多以为李唐此画是讽喻那些投降金人的汉奸,其实这更是他对画师生涯的明志。有些事不是不会做,只是不愿做。
还好李唐没有改画牡丹。随着南方局势稳定,朝中旧人认出一幅市场上的李唐山水画,再次将他从民间发掘。被起用的李唐绘制了《晋文公复国图》《文姬归汉图》等一系列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故事画作,其中承载的,是南宋君臣对中兴的美好期望和自我激励。
然而,大饼即使画得再美,也无法为骨感的现实充饥。此时的朝廷百废待兴,一大批重要机构等待重置。朝廷连像样的宫殿都没有,皇帝的御膳也不过“面、饭、煎肉、炊饼而已”。为了节省开支,再考虑到徽宗一朝因艺废政,南宋始终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实体画院。
李唐和其他来南的同僚们虽被称为“御前画师”,实际上不过是平日里在街头卖画,轮到值日再入宫听从皇帝调遣的“移动照相机”。赐予他们的所谓“金带”,也并非什么特殊的荣宠,只是频繁出入禁中所需的证件。 刘松年因居住在清波门(暗门),故被称作“暗门刘”,降薪降级是难免的,危机面前没有被裁员已经是万幸。失去豪华住所的御前画师们和平民百姓一起生活在市井和田野之间,耳濡目染之下,心境和绘画的主题也发生了转变。李嵩尤其钟爱那走街穿巷的商贩,马远则喜画手舞足蹈的农民。
史书记载,李唐南渡以后“善作山水人物,最工画牛”。可见在当时,李唐画牛的名气已超过了他的山水。初春时节,燕子飞回,冬天凋尽绿叶的树枝上开出了淡淡的红花。躁动的水牛不听指挥,瘦弱的牧童只得骑上牛头,努力掰转牛角,逼迫其转向。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是那些幽居深宫的画师不能想见的。
画牛是李唐晚年的一大乐趣,但真正奠定他南宋第一画师地位的,还是他出神入化的山水画。他的《长夏江寺图》完全可以当作琴谱来欣赏。打开这幅近3米长的手卷,从右至左,除了开头处短暂的静谧,紧接着就是疾风骤雨般的连音。青绿色的高大山峰高低起伏、连绵不绝,不给观者一丝喘息之机。
在画卷结尾处,云烟缭绕、巨峰隐没。视线下移,只见两个小人坐于大树之下,似在低声私语。正是在这里,“琴师”李唐手指一扬,急促的琴声戛然而止,只剩下颤动的琴弦在空气中留下嗡嗡余响。演奏完毕,宋高宗在结尾处题下“李唐可比唐李思训”的跋语。李思训又称大李将军,被誉为“盛唐第一”青绿山水大师。这样高的评价,后世的收藏家不但不认为是过誉,反而皆称“名下无虚士”。
就像那疾风骤雨后戛然而止的琴音,历尽大起大落的李唐终于耗尽了最后的力气。然而,他留给后人的绝不止是一個“艺考状元”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他的传奇如同震颤不止的琴弦,在接下来900多年的历史中余音不绝。
萧照,那个在太行山中打劫李唐的强盗,拜了李唐为师,并一路跟到杭州进了画院。他的画里林木苍茂,山石坚硬,一如老师的风格。只是他把原本居中的山体推到了一边,这是后来“马一角”“夏半边”的先声。
“李唐画法,古厚中有生气欲动,不必专以界画为工。后人则步步邯郸,虽以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为之,犹有遗恨,况其下焉者乎?”后世学李唐的人不计其数,大多数人只是邯郸学步,少部分人得其真传。即使是唐寅一般的少部分杰出者,也因终难与之匹敌而怅惘叹息。
在全国艺考中拿过第一,在市井街头卖过字画:画得了崇山绿水,也能将水牛描摹得传神。这就是李唐。
杨晋(1644-1728年),江苏常熟人。擅画农村景物,尤长画牛,多表现郊牧之风,兼及人物写真、花鸟草虫。
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画师李唐的耳中。无论他当时是已经来到汴京卖画,还是在老家河阳(今河南孟州),都不可能对这个新闻全然不知。
作为一名年过五旬的无名画师,也许是对自己当时的水平不够自信,李唐克制住激动的心情,又准备了七八年才报名参加了朝廷举行的考试。
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考生,再想到往年那低得令人发指的录取率,满头华发的李唐或许曾感到一丝忐忑。“图画院四方召试者源源而来,多有不合而去者”,全国各地的考生“源源而来”,但每年新生的名额只有20个。而且宋徽宗常常亲自出题,除了常规的传神摹写,还要求考生根据他摘出的一句唐诗进行即兴创作,以考察考生们的诗学造诣。
比如之前的一个考题——“踏花归去马蹄香”。用视觉来表现嗅觉,很不容易。当年的大部分考生都画马、画花,第一名是在马后画了数只蝴蝶来暗示花香。
李唐考试那一年的试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看到诗句,大部分人提笔就画了酒家和竹林。李唐却别出心裁,不画酒楼,只在桥头竹林外添上一幡随风扬起的酒帘。
诗、书、画的结合是宋徽宗的拿手好戏,他认为李唐抓住了这句诗的诗眼——“锁”字,深得诗歌的含蓄之美,故徽宗钦点李唐为头名。
宋徽宗时期,由于皇帝的喜好,以及大规模新建宫殿、道观的需要,宫廷画师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腰间佩戴鱼饰,朝会时站在众艺官的前面,俸禄跟文官的一样被称为“俸直”,而在以前,他们只能跟别的工匠一样领“食钱”。
半生穷困潦倒的李唐终于等来了春天。然而,画院名家荟萃,他感到压力很大。那位比他小了40多岁的“学长”王希孟,不久前完成了一幅近12米长的《千里江山图》。此图的用色取法唐代,构图和山林的造型则取自北宋大家,得到了皇帝和大臣的一致赞赏。
李唐没有王希孟的天赋,但他沉得住气,肯下苦功,而且长寿。自进入画院,昔日的民间画师得以尽览皇家珍藏。在王希孟去世5年后,李唐画了《万壑松风图》,黑色的石壁深沉厚重,层层褶皱像是被巨斧劈开的裂痕。如今看来,尽管绢的颜色因为年代久远变暗了,松针之间的排列組合、树石流泉的衔接依然清晰可辨。
在这幅画里,李唐回归了宋初范宽的传统画法,锋利如剑的远山则学自唐人。但他并没有一味模仿范宽,塑造令人生畏的自然奇观。此时的李唐,笔下分明有劈山裂石的千钧之力,却将它小心地控制在一个游刃有余的范围内。他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内部:一个有松林流水、云影变幻的深邃山谷。
李唐学不来王希孟的恣意纵横,就像王希孟做不到李唐的沉稳内敛。这中间有年龄和阅历的差距,也有性格的迥异,但并不妨碍这一老一少、一收一放的画风成为徽宗画院中不朽的山水双璧。
如果岁月静好,李唐大概会继续在画院混到一个不错的职位,领着优渥的养老金安度晚年。可是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在《万壑松风图》完成3年后,金兵攻陷汴京,在城中大肆搜掠,掳走徽宗、钦宗及皇族、百官、工匠无数。
李唐侥幸逃过一劫。他带上谋生的纸笔,经太行山逃至南京,又因金兵南下逃到明州(今宁波),一度在海上漂泊。后来他辗转至越州(今绍兴),最终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来到临安。
4年多的东逃西窜、风餐露宿,很难想象这位80岁的老人是怎么挺过来的。虽然他在汴京的上流圈子里受人尊崇,但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杭州,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街头卖画的日子。
李唐重操旧业,“货楮画以自给”。然而,市井小民看不上他那有古人之风的高雅山水,当年宋徽宗钦点的“艺考第一”潦倒街头。他调侃自己:“雪里烟村雨里滩,为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如果早知山水画“不入时人眼”,李唐是否会“多买胭脂画牡丹”?多半是不会的。在民间卖画半生的他怎会不知道世人对浓妆艳抹的偏爱?即使现在才发现,要改也还来得及。
他画了一幅《采薇图》,讲的是伯夷、叔齐“宁可采薇充饥,也不食周粟”的故事。悬崖之上,峭壁之下,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炯;叔齐右手手指抵地,倾身向前。二人虽然瘦得面色发青,却悠然自得,谈笑如常。世人多以为李唐此画是讽喻那些投降金人的汉奸,其实这更是他对画师生涯的明志。有些事不是不会做,只是不愿做。
还好李唐没有改画牡丹。随着南方局势稳定,朝中旧人认出一幅市场上的李唐山水画,再次将他从民间发掘。被起用的李唐绘制了《晋文公复国图》《文姬归汉图》等一系列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故事画作,其中承载的,是南宋君臣对中兴的美好期望和自我激励。
然而,大饼即使画得再美,也无法为骨感的现实充饥。此时的朝廷百废待兴,一大批重要机构等待重置。朝廷连像样的宫殿都没有,皇帝的御膳也不过“面、饭、煎肉、炊饼而已”。为了节省开支,再考虑到徽宗一朝因艺废政,南宋始终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实体画院。
李唐和其他来南的同僚们虽被称为“御前画师”,实际上不过是平日里在街头卖画,轮到值日再入宫听从皇帝调遣的“移动照相机”。赐予他们的所谓“金带”,也并非什么特殊的荣宠,只是频繁出入禁中所需的证件。 刘松年因居住在清波门(暗门),故被称作“暗门刘”,降薪降级是难免的,危机面前没有被裁员已经是万幸。失去豪华住所的御前画师们和平民百姓一起生活在市井和田野之间,耳濡目染之下,心境和绘画的主题也发生了转变。李嵩尤其钟爱那走街穿巷的商贩,马远则喜画手舞足蹈的农民。
史书记载,李唐南渡以后“善作山水人物,最工画牛”。可见在当时,李唐画牛的名气已超过了他的山水。初春时节,燕子飞回,冬天凋尽绿叶的树枝上开出了淡淡的红花。躁动的水牛不听指挥,瘦弱的牧童只得骑上牛头,努力掰转牛角,逼迫其转向。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是那些幽居深宫的画师不能想见的。
画牛是李唐晚年的一大乐趣,但真正奠定他南宋第一画师地位的,还是他出神入化的山水画。他的《长夏江寺图》完全可以当作琴谱来欣赏。打开这幅近3米长的手卷,从右至左,除了开头处短暂的静谧,紧接着就是疾风骤雨般的连音。青绿色的高大山峰高低起伏、连绵不绝,不给观者一丝喘息之机。
在画卷结尾处,云烟缭绕、巨峰隐没。视线下移,只见两个小人坐于大树之下,似在低声私语。正是在这里,“琴师”李唐手指一扬,急促的琴声戛然而止,只剩下颤动的琴弦在空气中留下嗡嗡余响。演奏完毕,宋高宗在结尾处题下“李唐可比唐李思训”的跋语。李思训又称大李将军,被誉为“盛唐第一”青绿山水大师。这样高的评价,后世的收藏家不但不认为是过誉,反而皆称“名下无虚士”。
就像那疾风骤雨后戛然而止的琴音,历尽大起大落的李唐终于耗尽了最后的力气。然而,他留给后人的绝不止是一個“艺考状元”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他的传奇如同震颤不止的琴弦,在接下来900多年的历史中余音不绝。
萧照,那个在太行山中打劫李唐的强盗,拜了李唐为师,并一路跟到杭州进了画院。他的画里林木苍茂,山石坚硬,一如老师的风格。只是他把原本居中的山体推到了一边,这是后来“马一角”“夏半边”的先声。
“李唐画法,古厚中有生气欲动,不必专以界画为工。后人则步步邯郸,虽以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为之,犹有遗恨,况其下焉者乎?”后世学李唐的人不计其数,大多数人只是邯郸学步,少部分人得其真传。即使是唐寅一般的少部分杰出者,也因终难与之匹敌而怅惘叹息。
在全国艺考中拿过第一,在市井街头卖过字画:画得了崇山绿水,也能将水牛描摹得传神。这就是李唐。
杨晋(1644-1728年),江苏常熟人。擅画农村景物,尤长画牛,多表现郊牧之风,兼及人物写真、花鸟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