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交往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其基本特征与实施模式决定了它能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和良好心理环境。文章阐述了教育交往的三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交往;教育交往;
人有着社会存在和自我存在二重性,这决定了在教育活动中的人,必须首先通过交往活动在自身的双重存在状态之间建立联系,然后才能作为主体的“人”来发展自我,建构自我。[1](p20)教育交往首先是一种存在的生存方式。弗罗姆指出,存在的生存方式意味着“去自我更新,去成长,去不断地生成,去爱,去超越孤独的内心自我之牢笼,去关心,去倾听,去给予”。[2](p77)在这种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共享、情感共鸣、智慧共建;在这种情境中,共在的主体会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这就是人在教育交往中“存在”的生存方式。据此看来,教育交往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在教育交往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以教育客体为中介的主体性交往关系,是一种地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传统教育是一种灌输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知识的权威,是教育过程的主宰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是一种盛装知识的“容器”。在传统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不但得不到凸显,反而沦为一种工具性的客体,一种对教师来说的“为我”存在。[1](p25)教育交往则强调主体之间的精神沟通,“在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都把与自己有关的其它交往者的主动性、自主性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交往意味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主体。”[3](p160)因此,教育交往是一种主体之间的交往,它消除自我中心意识,生成主体交往关系。
第二,教育交往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素质的自我建构。教育交往把学生看成是最具有主体性的人,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传授”的简单客体。受教育者置身于教育情境中,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学习,其学习的动力是基于内在成长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升学、分数、激励。这种教育,要求学校教学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完满学生的人格,使学生通过教育达到成熟,最终能够摆脱教育,达到“不教”的境界,从受教育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这种教育,主张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创设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尽可能地在交往中获得生命的体验,智慧的成长,人格的完善,从而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教育目标。
第三,教育交往理论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即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教育客体为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主体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而前者又可分为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间的交往和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后者则有五种交往形态:个体间的交往、三人以上小团体的交往、小团体之间的交往、小群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个体与团体的交往。”[3](p161)整个课堂是师生群体在教学活动中多边多向、多种形式交互作用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个网络体系中的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构成了有利于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背景和条件。当然,师生之间的交往与生生之间的交往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教师的学识和人格修养等闻道在先,教师的话语对学生的发展更具有深刻性和长久性,学生要取得与教师平等交往的自由,他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具备各种才干与自我负责的态度等素质,而这种素质的获得正是被教育交往理论称之为“解放”的教学目标。[4](p122)与师生之间的交往相比,生生之间的交往更具有平等性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对于促进学生社会知觉的发展、交往技能的形成以及克服自我中心等方面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参考顶贤明:《泛教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弗罗姆:《占有或生存》,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3]肖川:《教育的视界》,长沙:岳麓书社,2002
[4]参见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关键词:交往;教育交往;
人有着社会存在和自我存在二重性,这决定了在教育活动中的人,必须首先通过交往活动在自身的双重存在状态之间建立联系,然后才能作为主体的“人”来发展自我,建构自我。[1](p20)教育交往首先是一种存在的生存方式。弗罗姆指出,存在的生存方式意味着“去自我更新,去成长,去不断地生成,去爱,去超越孤独的内心自我之牢笼,去关心,去倾听,去给予”。[2](p77)在这种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共享、情感共鸣、智慧共建;在这种情境中,共在的主体会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这就是人在教育交往中“存在”的生存方式。据此看来,教育交往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在教育交往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以教育客体为中介的主体性交往关系,是一种地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传统教育是一种灌输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知识的权威,是教育过程的主宰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是一种盛装知识的“容器”。在传统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不但得不到凸显,反而沦为一种工具性的客体,一种对教师来说的“为我”存在。[1](p25)教育交往则强调主体之间的精神沟通,“在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都把与自己有关的其它交往者的主动性、自主性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交往意味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主体。”[3](p160)因此,教育交往是一种主体之间的交往,它消除自我中心意识,生成主体交往关系。
第二,教育交往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素质的自我建构。教育交往把学生看成是最具有主体性的人,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传授”的简单客体。受教育者置身于教育情境中,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学习,其学习的动力是基于内在成长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升学、分数、激励。这种教育,要求学校教学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完满学生的人格,使学生通过教育达到成熟,最终能够摆脱教育,达到“不教”的境界,从受教育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这种教育,主张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创设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尽可能地在交往中获得生命的体验,智慧的成长,人格的完善,从而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教育目标。
第三,教育交往理论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即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教育客体为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主体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而前者又可分为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间的交往和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后者则有五种交往形态:个体间的交往、三人以上小团体的交往、小团体之间的交往、小群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个体与团体的交往。”[3](p161)整个课堂是师生群体在教学活动中多边多向、多种形式交互作用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个网络体系中的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构成了有利于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背景和条件。当然,师生之间的交往与生生之间的交往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教师的学识和人格修养等闻道在先,教师的话语对学生的发展更具有深刻性和长久性,学生要取得与教师平等交往的自由,他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具备各种才干与自我负责的态度等素质,而这种素质的获得正是被教育交往理论称之为“解放”的教学目标。[4](p122)与师生之间的交往相比,生生之间的交往更具有平等性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对于促进学生社会知觉的发展、交往技能的形成以及克服自我中心等方面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参考顶贤明:《泛教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弗罗姆:《占有或生存》,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3]肖川:《教育的视界》,长沙:岳麓书社,2002
[4]参见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