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多样性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o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临床表现多样性、非特异性以及误诊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4例EG患者的病史、l临床表现、生化和特殊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分析EG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  EG患者多以消化不良为首发症状,可伴腹泻。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肠梗阻和/或腹水。症状与嗜酸细胞浸润所累积的部位和深度有关。误诊原因:(1)对EG认识不足,缺乏内镜下足够部位和深度的黏膜活检;(2)对腹水患者未行腹水涂片检查嗜酸细胞;(3)腹腔镜检查不普及。结论  EG多以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胃肠道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关键,浆膜病变应查腹水嗜酸细胞,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此类患者的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解决张力带内固定中的支持克氏针易于脱针而影响术后的早期功能训练问题 . 方法通过在张力带中对通过骨折线的双克氏针折弯部进行 " ? ”处理 , 同时结合选择钢丝的双点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4个月。生后即发现头面、躯干及上肢多数淡红色斑片,表面尚光滑。2个月后皮损逐渐高起皮面,头面部分叶明显,躯干部表面粗糙,有瘙痒感(患儿以头磨擦衣被),于19
期刊
1998年7月20日我院收治1例经静脉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安装7个月之内电击达87次,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6岁,因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晕厥7年伴双下肢水肿14个月,
为了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抑制对大棕蝠(Eptesicusfuscus)听皮层(auditory cortex,AC)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影响,采用多管微电极电泳方法,观察了8只大棕蝠AC神经元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73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术前均明确诊断。B超诊断符合率为 6 9 9%。
目的:探讨—氧化氮(NO)对孵育的肾组织块细胞增生和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取正常Wistar大鼠组织块40-70mg,置于Krebs-Henseleit溶液中,放入37℃恒温并带有摇床(频率100次/分)的孵
急性肾衰(ARF)因病情危急常需急诊床边血液透析。通过对18例患者108人次床边无主机血透,用3台血泵分别对血流量、透析液流量、超滤总量的可控性设置,达到单位时间内按需、有效
根据5668例次院前急救记录,分析家属行为对院前急救的影响,提出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体谅家属的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急诊病人及其家属,注意做好与病人家
目的 研究体外超声辅助巴曲酶和复方丹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方法 发病48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第1、2、3、4天分
目的 建立大鼠意识障碍模型,研究神经电刺激对意识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立体定向电解毁损大鼠中脑网状结构的方法造成意识障碍的实验模型,然后采用脉冲电经皮肤分别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