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国际形势大事述评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a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克里就职美国国务卿,奥巴马发表2013年国情咨文
  2月1日,约翰·福布斯·克里接替希拉里成为美国新一任国务卿。克里就任国务卿曾遭到来自保守共和党的反对。美国保守政客批评克里对反美国家的外交立场偏软,尤其是在对以色列态度和伊朗核问题上,认为克里的政策可能会过于放纵伊朗,而对盟友以色列却不温不火。美国总统奥巴马力挺克里,主要是看重克里丰富的从政经验、广泛的国际人脉关系以及志同道合的外交理念。可以预见,克里就任国务卿后不会对奥巴马政府成形的外交政策推倒重来,但势必将个人独特风格和外交理念融入美国的外交实践中,可能会对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的外交政策进行微调,尤其是将新的外交思路融入美国中东战略、亚太战略、欧洲战略。克里也将面对朝核问题、打击恐怖主义、阿富汗问题等一系列挑战。
  2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第二任期内首个国情咨文演讲,在很大程度上是未来四年执政的“风向标”,因而备受关注。咨文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既有削减赤字、税制改革、就业、教育、移民等内政问题,也包含了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警惕网络攻击等外交层面的问题。纵观国情咨文,有关经济等国内问题所占比重较大。在深陷金融危机、经济发展迟缓的阴霾下,奥巴马政府将解决千头万绪的内政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总体看国情咨文虽未提出宏远目标,却体现出务实的基调。另外,奥巴马在国情咨文的外交篇幅中重点强调外交面临的挑战,并未在“重返亚太”和涉华问题上过多着墨,反映出奥巴马政府在此方面趋于谨慎。
  二、韩国跻身“太空俱乐部”,朝鲜强行第三次核试验
  1月30日,韩国成功发射“罗老号”卫星,经历两次发射失败后终圆“太空梦”,成为世界上第11个“太空俱乐部”国家。在朝鲜半岛局势趋紧的背景下,韩国取得太空科技领域突破的影响不仅限于其初步具备开发太空的能力。在韩国看来,“罗老号”卫星发射成功是对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回应,是对朝鲜“挑衅”的有力回击,也是李明博总统离任前留下的遗产。对朝鲜而言,将韩国发射“罗老号”卫星同样视为极大的挑衅。朝鲜指责美西方国家在发射卫星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更加认为任何针对朝鲜射星的制裁均为无理之举。韩朝两国在太空领域的竞赛,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月12日,朝鲜成功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向国际社会展现了超强硬的反制裁姿态。此次核试验是对联合国关于朝鲜发射卫星的2087号决议的回应,表明朝不会屈服任何外来压力,将坚定地推行拥核战略。核试验对朝而言有两层意义,一是进一步巩固金正恩的执政地位,向国内展现其具有领导朝鲜走向“强盛大国”之路的魄力;二是抓住大国不希望朝鲜半岛局势失控的心理底线,利用各方在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利益诉求的不同,在各方利益博弈中求生存。然而,朝鲜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美西方国家不会任由朝鲜的行动,将加大制裁力度,半岛安全局势再次陷入美西方国家强硬制裁——朝鲜超强硬回应的恶性循环中。相关各方均以强硬的方式显示国家的意志,将妥协和退让视为软弱表现。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在以硬对硬的较量中不可能实现,各方只有通过政治对话的方式,切实关切对方利益,建立东北亚安全和平机制,才可以打破朝核僵局,真正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三、安倍晋三访美试图巩固日美同盟,奥巴马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态度谨慎
  2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美国。安倍此次访美的最大目标是表达对美国的忠诚,巩固日美关系同盟。安倍上台之初,便阐述了日美同盟的重要性,将日美同盟称为日本外交政策的基石。安倍访美期间,在军事基地搬迁、日本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谈判等方面向美方做了积极表态。日本“献媚”美国不仅是为了延续二战以来日美之间的同盟关系,更是为获取现实利益而需要美国施以援手,拉拢美国遏制中国。尤其是在安全问题上,日本需要美国明确支持,以增强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威慑能力。
  尽管美国也非常重视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奥巴马甚至将美日同盟视为“确保亚太安全和美日合作的关键基础”。然而,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会为支持日本过分得罪中国。虽然美国在各种场合明确了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但在安倍此次访美期间,奥巴马刻意回避钓鱼岛问题,并以一种安抚的态度回应日本。究其原因,一是美国显然不愿明确支持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以免刺激中国,以在中日之间维持平衡;二是美国不愿被日本“牵着鼻子走”,避免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被日本“绑架”;三是中日之间如因钓鱼岛争端擦枪走火不符合美国利益,它不仅将对发展缓慢的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可能导致美国被迫直接介入中日之间的军事冲突,这种后果是美国极力避免的。
  四、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给中国“找茬”,妄图引燃新一轮“中国威胁论”
  美国媒体不断发表诬陷中国向美国发起网络攻击的文章,其中包括《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报。2月19日,美国曼迪昂特网络公司更是发表恶意中伤中国军队发起网络攻击的报告,将这场围绕中国的无端指责推向高潮。美国媒体和公司之所以如此密集地以网络安全为由头给中国扣上“黑客源头”的“帽子”,具有深层原因。首先,美方对中国网络攻击的非议,为美国政府推出相关网络安全报告营造了氛围,舆论认为,不排除美国政府与媒体、公司上演针对中国“双簧戏”的可能。就在该公司发表报告后的一天,美国白宫“不失时机”地发表了题为“减少商业秘密遭窃的行政战略”报告,将矛头指向中国。二是美方点名中国来热炒网络安全问题,是美国打压中国的又一伎俩。在“重返亚太”的背景下,美国针对中国的意图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网络安全问题不过是美国与中国“叫板”的又一新增点。
  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对中国指手画脚,很容易令人将之与炮制“中国威胁论”联系起来。曾几何时,美西方国家面对中国的发展,诚惶诚恐,各种关于“中国威胁”的论调经常见诸于美西方国家报端。网络安全是美西方国家为“中国威胁论”增添的新内容。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既不会发动现实战争,也不会发起虚幻的网络战争。美方在缺乏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指责中国,是不负责任和有失公允的。此类“中国网络威胁”论调丝毫不利于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美国应在拉近中美安全战略互信距离上释放正能量,而不应为两国关系发展“添堵”。
  五、以色列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伊朗总统历史性访问埃及
  1月30日,以色列空袭叙利亚,这是自2011年初“阿拉伯之春”蔓延至叙利亚以来,以色列首次军事打击位于叙利亚的目标。以色列在“阿拉伯之春”风暴中奉行谨慎的中立政策,未持明显的偏向立场,但对深陷“阿拉伯之春”涡旋中的叙利亚采取带有先发制人的军事攻击,主要原因是担忧以色列的国土安全。为保证国土安全,以色列不允许其周边敌国由于叙利亚危机的外溢效应而坐大,因此严密监控叙利亚境内的武器,尤其是严禁化学武器流向其他国家。据有关媒体分析,伊朗是叙利亚的铁杆支持者,以色列在核问题上与伊朗角力正酣,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难以撇开向伊朗示威的嫌疑。此次袭击反映出叙利亚危机的外溢效应进一步“挥发”,以色列因素在叙利亚危机中的显现使得叙局势更为复杂。
  2月5日,伊朗总统内贾德赴埃及参加伊斯兰合作组织首脑会议,成为34年来第一位访问埃及的伊朗总统,此次访问也是对2012年埃及总统穆尔西德黑兰之行的回访,伊埃关系将迎来新的转机。1978年,埃及“冒中东国家之大不韪”与以色列签署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戴维营协议”,随后伊朗中断了与埃及的外交关系,两国停滞的关系一直持续到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下台。伊埃关系的改善是两国所处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结果,就伊朗来说,与埃及修复关系有利于打破美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外交孤立。作为埃及版“阿拉伯之春”后的第一任总统,穆尔西修正了穆巴拉克时代亲美的立场,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在适当疏远美国的同时,修补与伊朗之间的关系。作为中东地区的两个大国,伊埃关系改善将对中东力量格局的分化组合产生一定影响。
  (执笔:郑东超)
  (责任编辑:魏银萍)
其他文献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三亚文化软实力,不仅有利于增强三亚市民和国外华侨、华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国外投资者与三亚在旅游经济的交流中开展合作,进而不断增强三亚区域的竞争力、吸引力,推动三亚走向世界。由此,三亚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国际交流为载体,努力弘扬崖州文化,促进三亚建设多民族团结的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大三亚市的国际影响力。  当今世界,具有较强宣传效果
进入新千年以来,随着国际软实力竞争的加剧,文化外交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基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的需要,中国也在积极探索自己的文化外交模式。其中,孔子学院的运作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外交的代表模式之一。因此,考察孔子学院的运行模式,探究其经验与不足,对于中国文化外交模式的建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孔子学院的成功运行  自2004
在牧场的侯斌 图/侯斌  春耕节刚过,雅叶高速路两旁,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农田,当地藏族妇女正在弯腰辛勤地播种着。修通高速后,曲水到拉萨不超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刚好又是工作日,这个仅有三万七千多人口的小县城,经过规划的街道整洁安静,几乎看不到人。  侯斌站在路边迎接我们,他身着整洁讲究的大衣,头发梳得很精神,瘦削的脸庞透出一份精干,俨然一位江浙沿海商人的形象。要不是鞋面上的灰尘来不及拂去,你一定猜不到
2013年,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简称“当研中心”)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动力,继往开来,奋发进取,统筹谋划,锐意创新,高度重视与国外智库开展交流合作,全年对外交往工作不断开拓,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高效出访 拓宽渠道广交友  2013年,当研中心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精心选择出访对象,广泛同往访国各界人士接触晤谈,阐释中国外交新理念,拓宽对外交往渠道,深化与多国智库之
近年来,2004年底“橙色革命”后上台的乌克兰当局与俄罗斯在乌克兰加入北约、天然气价格、2017年后俄海军在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基地的驻留等问题上产生的争端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围绕相对鲜为人知的1932~1933年乌克兰大饥荒的定性问题也是双方外交折冲的重要战场之一。    饥荒使大量人失去生命    1932~1933年,苏联的北高加索、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及其他大片地区,爆发了一次严
中国和拉美、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于2015年1月8—9日在北京举行。拉共体方面有30个成员国的外交部长或政府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主持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巴哈马总理克里斯蒂出席开幕式。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与会代表围绕“新平台、新起点、新机遇——共同努
记者:能否请两位介绍一下此次访问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印度观察家基金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它的关注重点和研究方向是什么?  贾瓦戴卡:此次代表团对中国的访问是在印度观察家基金会的组织下进行的,代表团成员包括基金会成员、媒体和政界人士,因此是一个多元化的代表团。此次访问我们期望与中国各界人士积极对话,探讨中印关系等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萨兰:观察家基金会是印度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非营利性政策性智库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问题。国外主要执政党为应对金融危机,都对原来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变革。对当今国外主要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其经验,吸取其教训,对于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国外主要发展模式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表明,发展观及其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第一,
二十国集团(G20)圣彼得堡峰会是全球经济治理史上的里程碑  俄罗斯担任轮值主席国的G20第八次峰会于2013年9月6日结束。如同以前的峰会,这次峰会也发表了《声明》,即《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声明》。  对这次峰会,新闻“快餐”式的政治评价很多。许多并非全球经济治理角度的评论,大多就事论事。虽然这些评论敏感地意识到这次峰会受到美国和叙利亚冲突的严重影响,但不应该对这次峰会的中心正题——确认
2010年5月10日,菲律宾迎来了新一轮总统选举。根据菲律宾宪法,2004年当选的现任总统阿罗约不得竞选连任,因此引来众多重量级政治人物竞争总统宝座。在登记的10名候选人中,呼声最高的是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之子、自由党候选人阿基诺三世,他在大选前的民调中一直领先。此外,前总统、著名影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和前参议长、富可敌国的地产大亨、国民党候选人曼努埃尔·比利亚尔等都是其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