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经济区略论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i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贵州是全国贫困面最大的一个省份,是典型的欠发达、欠发展,欠开发区域。贵州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达15年。贵州应紧紧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区域性的增长极,形成黔中经济区,发展黔中城市群,带动全省经济奋力崛起,实现贵州三化建设历史性跨域。本文重点分析归纳了黔中经济区的基本情况和优势,论证了打造黔中经济区的必要性,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黔中经济区;增长极;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41-02
  黔中经济区这个概念并非新近才有,陈钊(2004)①在其《发展西部经济核心区的对策》一文中,已经对比分析了包括黔中经济区在内的西部10个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10个经济核心区的实力。然而,黔中经济区由理论概念变为政府决策却是发生在最近两年。
  2010年6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黔中经济区名列其中,成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2010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黔中经济区被列为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布局的12个重点经济区之一,被定性为第三层次的区域性增长极。2011年3月,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黔中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2012年,国发二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层面对贵州发展经济,建立黔中增长极的高度重视。文件指出要把黔中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巩固贵州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地位,打造三个示范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贵州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全省上下必须紧紧把握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奋力推进贵州奋力崛起。
  一、黔中经济区基本情况
  对于黔中经济区的界定,存在多种说法。主要分歧在于对“黔中”二字的理解不一样。部分学者从地理区域角度出发,认为黔中代表的是贵州中部是以贵阳市为中心的贵州中部城市群。另一部分则认为,黔中代指的是贵州经济的中坚的意思,选取贵州省内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组成的新的增长极。这两种划分,有很大的一致性。贵州省内较为发达的贵阳、安顺等地市基本都位于贵州中部,因而我们采用区域划分法,这也是目前政府采用的通行的黔中经济区的定义。
  按照贵州省制定的《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黔中经济区地理范围包括贵阳市全部和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新近又加入了毕节市的织金、黔西等地。经济区是以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为纽带核,建设1小时经济圈,增强贵阳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距贵阳环城高速50公里以内的带动圈,距贵阳环城高速约100公里的辐射圈。经济区包括32个县(区、市),土地面积约5.1万平方公里,2009年末总人口约1568万,计划到2020年达到2000万。
  省委省政府明确地指出,“黔中经济区”应当成为推动贵州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黔中经济区的核心战略在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必须大力培育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为构建黔中经济区奠定重要基础和支撑平台。
  黔中经济区涵盖了贵州省基本所有的经济发达区域,经济强县基本划入其规划圈。黔中经济区人口、经济、财政比重在全省均占较大比例,2009年末,其地区生产总值占贵州省的59%,人口约占全省的41%,人均1.47万元。
  黔中经济区除了拥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外,区位交通优势也十分的优越。就省内而言,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地理环境优越,生态承载力强,全省坡度低于6度的平坝地一半左右集中在这个区域。随着贵阳—安顺一体化已经提上日程,和高速公路逐渐覆盖全省,贵阳作为省会城市的带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就全国层面而言,贵州省地处西南数省之间,历来为西南地区南下的交通要道。黔中经济区更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交汇地带,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黔桂、贵昆、川黔、湘黔线在境内交汇,随着即将投入运营的内昆线、水柏线、渝怀线、隆黄线和贵广线的相继建成,贵州作为西南大十字的作用将会更加突显。
  黔中经济区另一个优势在于具有丰富的电力资源。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大量的电力作为支撑,电力匮乏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弊端已经显现,拉闸限电会极大的损耗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非生产性损失。而贵州省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电资源,水火并济,电力资源十分的充足。自2000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只有500万千瓦,2010年同期则达到了30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则有望进一步达到4500万千瓦,在满足西电东送的前提下,完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供应园区内的企业,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贵州省是矿产资源大省,除煤炭储量高居长江以南数省之冠以外,其他矿产资源诸如磷矿和铝矿等的存量在全国位居名列。2009年,贵州黄磷产量居全国第二,约占全国产量的25%;铝储藏量达4亿吨,是全国三大铝生产基地。这为贵州发展与这些资源相关的重化工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前提。目前,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和铝及铝化工已经成为了贵州省的支柱产业,是黔中经济区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集群。
  此外,该区域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以及磨料磨具、矿山机械、农业机械、电工仪表、轴承、机床工具、汽车零配件等行业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尤其在航空、航天和电子三大国防军工基地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势。
  二、建设黔中经济区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东部区率先崛起,中西部也不甘落后。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具有潜力的还有成渝经济区、大武汉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等。其他各省也在积极酝酿本省的区域性经济区规划,推动其经济战略获得国家首肯。如2010年1月,安徽《皖江城市带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2010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2010年6月, 跨越内蒙古和宁夏自治区的“呼包银”重点经济区获得国家正式认定;2010年12月,江西《鄱阳湖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级战略;2011年5月,山西省《太原经济区》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7月,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获准。
  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进去了各省区独立或联合作战的“战国时代”,群雄逐鹿,争取本区域经济规划成为国家级战略,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贵州地处西南边陲,远离经济中心,如果不适应形势,无所作为,必然会在未来的省际竞争中落败,与其他省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而,推动黔中经济区建设是适逢其时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从理论上来讲,加快推进黔中经济区建设,形成增长极,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过程。现代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都因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 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是不平衡发展理论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该理论自提出以来,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较为成功的有巴西和马来西亚等国。我国在改革过程中,基本上遵循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贵州作为全国最为落后的区域,必须加快构建以黔中经济区带核心的增长极建设,带动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并加强与周边经济区特别是成渝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联动机制,形成区域分工,从而带动全省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进一步建设黔中经济区的思路和建议
  (一)进一步深入、科学的制定区域规划
  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的规划区,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概念或构想上。要把它付诸实施,变成事实上的区域增长极,就必须通盘考虑,合理规划,在发展新型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两大核心思想下,科学的制定发展近期和远景规划,重点考虑黔中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及那些新兴的具有较强带动效益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促进经济区内产业联动,分工协作,形成规模效益。
  (二)切实做好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政策落实
  经济区作为全省的发动机,需要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方面给予照顾,必要时开辟绿色通道,保证其得到全面的支持,较快的形成规模。省政府应加强引导,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在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优先保证黔中经济区相关项目建设用地。财政支持方面,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同加大投入,按照人均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完善经济区内的基础设施,给经济区发展奠定结实的硬件基础。金融方面,在鼓励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银行放宽对园区企业的支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积极争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保障其筹集资金渠道多元化。
  (三)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贵州的工业化表现为重工业特点,其支柱产业是以原料开发为主的资源消耗性工业,产业链较短,与其他产业联系薄弱,带动能力十分有限。重化工型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差,消耗资金多,对于我们这个资金十分匮乏,而劳动力相对充裕的西部省份来说,走重化工的工业化道路是十分不明智的。对比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其增长来源大多来自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既能保证其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产业链也较长,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网络型产业结构。可喜的是,近年来,各地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起来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才产业(如民族医药业,茶叶、烤烟等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对于经济的贡献率在逐渐增加,应给予充分重视。
  (四)加强经济区域内分工协作
  黔中经济区不是某一个地市的规划,而是跨越了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和毕节市的大型经济区。如果只是单兵作战,将很难培养黔中经济区的内生增长动力。只有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下,各种经济要素才能得到更充分的流通,区域间的地方保护、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壁垒也才能大幅减小,经济发展的成本才会降低。省级政府应加紧构建各地市定期商讨会商机制平台建设,打造黔中经济区协同委员会,实现共享信息,利益共赢,在区域内部加强分工、完善针对那些做出牺牲的区域进行适当补偿的机制。最终形成各地市之间产业分工明确、区域分工协作良好的态势。
  注释:
  ①陈钊.发展西部经济核心区的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1期,P10.
  【参考文献】
  [1]张晓阳.推进黔中经济区的建设思路和政策建议[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1):102-106.
  [2]白明,王孝平.黔中经济区现状、问题与对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5):100-104.
  [3]廖洪泉.黔中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重大机遇[J].安顾学院学报,2011,13(2):5-8.
  [4]蒙珺.黔中经济区:大手笔谱写大文章[N].当代贵州.2010
  (23):23-25.
  [5]白明,刘庆和.贵州“十二五”发展思路研究报告——西部蓝皮书(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17-227.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的新的问题,尤其是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其形势日益恶化,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环境问题的民法应对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简单探讨了民法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环境问题 民法应对 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刘坤华,中国海洋大学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现在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民营企业来讲,2009年的金融危机以及这两年的经济形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一批老民营企业的破产,一大批新民营企业在逐步的创立成长起来。对于新创的民营企业来讲,只有了解了创业阶段所面临的动力与障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使企业创立与成长的更加顺利。  [关键词]民营企业;创业;动力;障碍  [中图分类号]F276
欧债危机已持续两年有余,尽管欧盟出台了各种救助措施,且救助规模不断加大,但仍未能遏制住危机的不断深化。欧元区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债务危机就必须严格财政纪律,完善制度建设
今年是我国现代外科创始人之一和器官移植科学奠基人、人民医学家恩师裘法祖院士诞辰100周年。先生乘鹤仙去,已有六个春秋了,但先生那熟悉的“杭州话”和慈祥可亲的笑容犹如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 从人权保障和程序正义的角度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立并不是仅仅为了把非法取得的证据在经司法机关具体考量之后予以排除,确保证据的真实合法性与相关性,而是想要借此来将侦查机关在行使侦查权,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注重对公民人权的尊重,控制侦查人员的程序性违法行为,以此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关键词 非法证据 人权保障 程序正义  作者简介:祝立忠,密云县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
摘 要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确立了未成年人案件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该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法学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应在不断的实践中继续摸索和完善这一制度。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宽严相济  作者简介:区志娟,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0-048-02  一、附條件不起诉的概念  附条件不起诉,也称暂缓起诉
交通肇事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报道,分别归纳阐述了交通肇事罪的概念、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和责任认定,最后分析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摘要]上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企业开始流行采用绩效审计。与之相比,国内部分企业实行绩效审计工作的时间较晚,还处于摸索前进阶段,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工作也停留在浅层次表面上,因而国内企业推行绩效审计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在本文中,试图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开展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应对措施,以促进国内企业更好更快的普及和应用绩效审计工作。  [关键词]难点;绩效审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