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不是“分析”——让学生充分地、深刻地、一致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首先是“唤醒”,即“唤醒”学生对言语文字的敏锐感觉,形成“感”的积淀,进而形成语文能力。
黑格尔指出:“敏感一方面涉及存在的直接的外面方面,另一方面也在涉及存在的内在本质。充满敏感的关照并不很把这两方面分别开来,而是把对立的方面包括在一个方面里,在感性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和概念。”①也就是说,敏感具有“在感性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和概念”的特点。那么,可以说对言语文字有敏感,就能使人通过对言语文字的感性直接观照,了解或感悟到某些本质的东西。
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言语文字的感觉,本来就在网络、电视、快餐文学、时尚潮流的不断电击之下,变得越来越迟钝,而铺天盖地的“分析”,更是加剧了这种迟钝。甚至有的老师认为是对学生的言语兴趣的无情摧残和扼杀。连兴趣都被摧残和扼杀掉了,更何谈会对言语文字产生新鲜感与敏锐感了。马克思说:“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②,对言语文字没有敏锐感觉,言语文字就成了对“我”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我”又怎能从言语作品中获得丰富、深刻、细腻的独特体验?又怎能写出富有独特个性的文章?
笔者试以讲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例,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我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回答一个问题:“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读完之后,同学们都能回答出是“渴望平等和自由的到来”。我接着说:“文章的这个意思并不难读出,除此之外,你们在读课文时,还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鸦雀无声,一会儿有几个小声嘀咕着:“没感受到什么。”我说:“再读一遍,注意语言。”之后,有几个学生说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就再也没声音了。这时,我对他们谈了我第一遍读这篇文章的感受:“我本以为这篇政治性质的演讲读起来会很枯燥,也不好讲,但一开始读,第一段中的‘犹如灯塔的光芒’、‘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第二段中的‘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就吸引住了我,再到后来的‘种族不平等的流沙’、‘兄弟情谊的磐石’、‘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等等,让我有一种新鲜感觉。我感到这些用词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新奇,令人耳目一新。你们再读一读,找一找这些地方,体会一下。”同学们又翻开书读起来,有的说:“真的是这样!”有的说:“感觉这些用词真好!”我说:“把这些地方画出来。”同学们读完之后,我接着说:“语言是内容的载体,我们读文章首先接触到的是语言,所以我们要关注语言,关注语言的表达,学习这样新奇的语言表达。”接着我又举了一个2006年高考作文的例句“黎明咬破夜的唇,将那抹血迹留于天际”,同学们也都觉得对“天亮了”的表达很新鲜。我接着说:“同学们再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的妙处。”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我觉得,这堂课通过我的点拨,“唤醒”了学生们对言语文字的敏感意识,使他们开始去关注语言,关注语言的表达,引起了他们的读书兴趣。
我认为,正是对言语文字的敏锐感、新鲜感,才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言语殿堂的大门,再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去增强这种感受力,形成积淀,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有较强的对言语文字的敏感。如果没有或缺乏这种对言语文字的敏锐的感觉,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正如“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我们可以同样说,对于言语文字缺乏敏锐感觉的心灵,再好的文章对他也是没用的。课堂教学就应该首先去“刺激”学生已钝化了的对言语文字的感觉神经,唤醒他们对言语文字的敏锐感觉。这种“唤醒”,不一定是非要老师多讲。1972年叶老在给江一多的信里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是的,“开窍”就行,“窍”开了,剩下的读书就是学生的事了。这种教师的“三言两语”,就起到了“唤醒”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才实现了自己的真正价值。
语文能力的获得靠的是“习得”而非“学得”,“习得”的基本规律其线性过程可表示为:感悟—积淀—升华。③汉语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课堂教学就应该首先“唤醒”学生对言语文字的敏锐感觉,形成自己的体验与积淀,进而使之升华,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63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9页。
③吴言明《语文习得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策略》,《语文学习》1998年第11期。
[作者通联:山东滨州一中]
黑格尔指出:“敏感一方面涉及存在的直接的外面方面,另一方面也在涉及存在的内在本质。充满敏感的关照并不很把这两方面分别开来,而是把对立的方面包括在一个方面里,在感性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和概念。”①也就是说,敏感具有“在感性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和概念”的特点。那么,可以说对言语文字有敏感,就能使人通过对言语文字的感性直接观照,了解或感悟到某些本质的东西。
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言语文字的感觉,本来就在网络、电视、快餐文学、时尚潮流的不断电击之下,变得越来越迟钝,而铺天盖地的“分析”,更是加剧了这种迟钝。甚至有的老师认为是对学生的言语兴趣的无情摧残和扼杀。连兴趣都被摧残和扼杀掉了,更何谈会对言语文字产生新鲜感与敏锐感了。马克思说:“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②,对言语文字没有敏锐感觉,言语文字就成了对“我”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我”又怎能从言语作品中获得丰富、深刻、细腻的独特体验?又怎能写出富有独特个性的文章?
笔者试以讲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例,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我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回答一个问题:“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读完之后,同学们都能回答出是“渴望平等和自由的到来”。我接着说:“文章的这个意思并不难读出,除此之外,你们在读课文时,还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鸦雀无声,一会儿有几个小声嘀咕着:“没感受到什么。”我说:“再读一遍,注意语言。”之后,有几个学生说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就再也没声音了。这时,我对他们谈了我第一遍读这篇文章的感受:“我本以为这篇政治性质的演讲读起来会很枯燥,也不好讲,但一开始读,第一段中的‘犹如灯塔的光芒’、‘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第二段中的‘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就吸引住了我,再到后来的‘种族不平等的流沙’、‘兄弟情谊的磐石’、‘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等等,让我有一种新鲜感觉。我感到这些用词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新奇,令人耳目一新。你们再读一读,找一找这些地方,体会一下。”同学们又翻开书读起来,有的说:“真的是这样!”有的说:“感觉这些用词真好!”我说:“把这些地方画出来。”同学们读完之后,我接着说:“语言是内容的载体,我们读文章首先接触到的是语言,所以我们要关注语言,关注语言的表达,学习这样新奇的语言表达。”接着我又举了一个2006年高考作文的例句“黎明咬破夜的唇,将那抹血迹留于天际”,同学们也都觉得对“天亮了”的表达很新鲜。我接着说:“同学们再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的妙处。”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我觉得,这堂课通过我的点拨,“唤醒”了学生们对言语文字的敏感意识,使他们开始去关注语言,关注语言的表达,引起了他们的读书兴趣。
我认为,正是对言语文字的敏锐感、新鲜感,才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言语殿堂的大门,再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去增强这种感受力,形成积淀,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有较强的对言语文字的敏感。如果没有或缺乏这种对言语文字的敏锐的感觉,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正如“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我们可以同样说,对于言语文字缺乏敏锐感觉的心灵,再好的文章对他也是没用的。课堂教学就应该首先去“刺激”学生已钝化了的对言语文字的感觉神经,唤醒他们对言语文字的敏锐感觉。这种“唤醒”,不一定是非要老师多讲。1972年叶老在给江一多的信里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是的,“开窍”就行,“窍”开了,剩下的读书就是学生的事了。这种教师的“三言两语”,就起到了“唤醒”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才实现了自己的真正价值。
语文能力的获得靠的是“习得”而非“学得”,“习得”的基本规律其线性过程可表示为:感悟—积淀—升华。③汉语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课堂教学就应该首先“唤醒”学生对言语文字的敏锐感觉,形成自己的体验与积淀,进而使之升华,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63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9页。
③吴言明《语文习得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策略》,《语文学习》1998年第11期。
[作者通联:山东滨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