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浦发银行移动金融部部分员工近日已手持SIM卡内置支付功能(NFC)的手机开始进行内部测试使用,这距离招商银行率先发布手机钱包近4个月的时间。
2012年9月,招商银行与HTC合作率先推出内置支付模式的手机钱包,并在两个月后又宣布与运营商联通展开合作。
这令在移动支付领域被业界寄予厚望的浦发银行有些被动。因此,浦发银行加快了与中国移动共同研发和推广近场支付手机的速度,并将2013年视为与中国移动深入合作的重要一年。
在银行业为近场支付竞争打得火热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正在为手机客户端的远程支付跑马圈地,一场依附手机技术革命开展的移动支付大战正酣。
两种模式交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市场开始逐渐完善。移动支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
近场支付主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在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刷手机就能消费的模式代替了刷卡消费。
远程支付则是指通过手机上安装的客户端来实现支付购物、充值、转账等功能,属于线上行为,需要接入移动网络。可以将此类的手机支付看作是网上支付的一种衍生。
2012年9月,招商银行推出的手机钱包便是近场支付的一种模式,也开启了招行意欲替代信用卡的第一步。
“银行零售业务中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业务是重要的支付手段。近场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信用卡和借记卡的替代,因此,银行启动近场支付的动力更大一些。”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的相关负责人向本刊记者指出。
艾瑞咨询2012年末报告认为,商业银行在资金账户介质、终端受理布局、金融风险控制、资本实力以及商户和用户群体数量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在近场支付领域更具优势。
浦发银行是国内最早开展近场支付的商业银行。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浦发银行在试水近场支付时首选联名卡模式。这是一张由“标准卡”和“手机卡”组成,包含电子现金、贷记账户和借记账户三个相互独立的账户,拥有挂卡和贴卡两种形态。
招商银行手机钱包研发团队的相关人士向本刊记者指出,浦发银行联名卡以手机挂坠的形式存在,并不能算是准确意义上的手机支付,而要真正实现手机支付是需要对手机内部进行改造。
因此,招商银行率先发布了手机钱包,通过将银行卡加载在内置了安全芯片的3G手机上。后续又联手联通宣布推出内置SIM卡模式的手机钱包,两种不同的NFC移动支付方案都实现了手机与银行卡的“合二为一”。
随后,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中国移动合作,利用运营商手机SIM卡作为银行账户载体,借助银联TSM平台实现空中发卡,开卡成功并圈存或转账资金后,在银联“闪付”终端上刷手机消费。
尽管在联名卡上抢先占有了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但是面对汹涌而来的各种近场支付手机的推出,浦发银行也早有准备。浦发银行移动金融部副总经理薛建华向本刊记者指出,由于产业链比较长,浦发银行前两年主要精力都放在手机研发上。由于受手机使用限制,所以才推出了联名卡。
薛建华指出,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共同开发的NFC内置SIM的手机不久就会上市,现在已经处于内部测试和工厂生产环节。
与银行的着力点不同,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支付公司开启了远程移动支付的竞争大战。这些互联网公司借助庞大的客户基础数据,借助二维码加速移动支付创新,由线上向线下渗透。
至此,中国移动支付两大路径开始逐渐显现:一是银行、通信运营商、央行和银联主推的NFC近场支付模式;二是互联网公司主推的二维码识别+远程支付的架构模式。
抢占市场
目前,NFC手机的使用范围主要在有“快闪”标识的POS机上,与国外普遍应用于交通、门禁、名片交换等广阔范围相比还相去甚远。
“移动支付还没有到市场爆发的拐点,发展前景如何还要看受理环境的成熟度和手机终端的发展。”薛建华认为,现在眼下各家机构都在铺路移动支付是为了更快的抢占市场,而未来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还很难判断。
薛建华指出,目前移动支付最大的挑战是应用渠道推广还比较难。“因为商业银行的收单问题掌握在各家银行手中,所以目前只能依靠银行和商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来推广NFC手机的受理范围。但是,如果没有监管层统一的强有力政策,这个推广速度会比较慢。”
前景并不十分明朗的移动支付领域,为何引起金融机构的普遍关注,并声势浩大的投资推广呢?
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信息官陈立明向本刊记者指出,IT方面的许多“新”的趋势其实并不新。大数据、移动设备甚至云计算都不是新技术,只是最近市场接受力不断增强,技术也逐渐成熟到一个临界点,可以预见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会出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移动设备和大数据将带给金融业新机遇。
“作为一家外资行,我们的分支行网络比本地银行要小很多,这使得我们在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方面的努力更为引人注目,也使得我们更致力于发展那些完善客户金融生活方式、金融使用渠道的解决方案。”陈立明给记者的理由同样也能印证多数股份制银行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初衷,即更有效地利用非物理网点渠道来开展业务。
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指出,技术的进步给银行带来了另外一个可能,在兼顾商业利益和服务大众客户之间取得平衡。新技术的出现使银行在不造成经济利益巨大损失的同时还能为客户提供很多增值服务。
与招商银行的手机钱包仅适用于信用卡客户相比,浦发银行的移动支付业务要在信用卡和借记卡上全面铺开。目前,浦发银行的联名卡累计发行55万张。
不过,薛建华指出,即使浦发银行已经准备推出内置SIM卡的NFC手机支付模式,但是并不会停止联名卡的推广应用。“因为受手机使用限制,联名卡还存在过渡的作用。”
“未来在手机上和移动金融发展的道路,可能是之前十年网上银行业务走过历程的翻版。”薛建华说。
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
如同网上银行发展以来面临的安全问题一样,目前发生移动支付行为是基于手机号上绑定的银行卡、信用卡与商家之间完成支付,或者基于手机SIM卡与POS机近距离完成。故此,类似于密码破解、信息复制、病毒感染等都有可能对移动支付造成重大的损失。
据《2012年度手机安全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手机病毒总量达到177407个,是2011年的6.98倍,其中Android平台为159333个,占据病毒包总量90%以上,且相对上半年,第三、四季度呈现突增暴涨的趋势。
陈立明认为,在线和移动渠道的变革给客户带来了极大便利,银行的首要工作是不断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以领先于市场。
此外,消费者意识以及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协作对于推动移动支付普及也同样至关重要。
2012年12月14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5大类35项标准。
基于安全的考虑,现在应用的移动支付无论是近场支付还是远程支付基本属于小额支付范围内。以招行的手机钱包为例,支付的金额仅为1000元。
为了应用范围更广,以及适应更新速度飞快的网络技术发展,移动支付的安全难题需要更快得到解决。
2012年9月,招商银行与HTC合作率先推出内置支付模式的手机钱包,并在两个月后又宣布与运营商联通展开合作。
这令在移动支付领域被业界寄予厚望的浦发银行有些被动。因此,浦发银行加快了与中国移动共同研发和推广近场支付手机的速度,并将2013年视为与中国移动深入合作的重要一年。
在银行业为近场支付竞争打得火热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正在为手机客户端的远程支付跑马圈地,一场依附手机技术革命开展的移动支付大战正酣。
两种模式交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市场开始逐渐完善。移动支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
近场支付主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在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刷手机就能消费的模式代替了刷卡消费。
远程支付则是指通过手机上安装的客户端来实现支付购物、充值、转账等功能,属于线上行为,需要接入移动网络。可以将此类的手机支付看作是网上支付的一种衍生。
2012年9月,招商银行推出的手机钱包便是近场支付的一种模式,也开启了招行意欲替代信用卡的第一步。
“银行零售业务中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业务是重要的支付手段。近场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信用卡和借记卡的替代,因此,银行启动近场支付的动力更大一些。”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的相关负责人向本刊记者指出。
艾瑞咨询2012年末报告认为,商业银行在资金账户介质、终端受理布局、金融风险控制、资本实力以及商户和用户群体数量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在近场支付领域更具优势。
浦发银行是国内最早开展近场支付的商业银行。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浦发银行在试水近场支付时首选联名卡模式。这是一张由“标准卡”和“手机卡”组成,包含电子现金、贷记账户和借记账户三个相互独立的账户,拥有挂卡和贴卡两种形态。
招商银行手机钱包研发团队的相关人士向本刊记者指出,浦发银行联名卡以手机挂坠的形式存在,并不能算是准确意义上的手机支付,而要真正实现手机支付是需要对手机内部进行改造。
因此,招商银行率先发布了手机钱包,通过将银行卡加载在内置了安全芯片的3G手机上。后续又联手联通宣布推出内置SIM卡模式的手机钱包,两种不同的NFC移动支付方案都实现了手机与银行卡的“合二为一”。
随后,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中国移动合作,利用运营商手机SIM卡作为银行账户载体,借助银联TSM平台实现空中发卡,开卡成功并圈存或转账资金后,在银联“闪付”终端上刷手机消费。
尽管在联名卡上抢先占有了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但是面对汹涌而来的各种近场支付手机的推出,浦发银行也早有准备。浦发银行移动金融部副总经理薛建华向本刊记者指出,由于产业链比较长,浦发银行前两年主要精力都放在手机研发上。由于受手机使用限制,所以才推出了联名卡。
薛建华指出,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共同开发的NFC内置SIM的手机不久就会上市,现在已经处于内部测试和工厂生产环节。
与银行的着力点不同,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支付公司开启了远程移动支付的竞争大战。这些互联网公司借助庞大的客户基础数据,借助二维码加速移动支付创新,由线上向线下渗透。
至此,中国移动支付两大路径开始逐渐显现:一是银行、通信运营商、央行和银联主推的NFC近场支付模式;二是互联网公司主推的二维码识别+远程支付的架构模式。
抢占市场
目前,NFC手机的使用范围主要在有“快闪”标识的POS机上,与国外普遍应用于交通、门禁、名片交换等广阔范围相比还相去甚远。
“移动支付还没有到市场爆发的拐点,发展前景如何还要看受理环境的成熟度和手机终端的发展。”薛建华认为,现在眼下各家机构都在铺路移动支付是为了更快的抢占市场,而未来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还很难判断。
薛建华指出,目前移动支付最大的挑战是应用渠道推广还比较难。“因为商业银行的收单问题掌握在各家银行手中,所以目前只能依靠银行和商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来推广NFC手机的受理范围。但是,如果没有监管层统一的强有力政策,这个推广速度会比较慢。”
前景并不十分明朗的移动支付领域,为何引起金融机构的普遍关注,并声势浩大的投资推广呢?
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信息官陈立明向本刊记者指出,IT方面的许多“新”的趋势其实并不新。大数据、移动设备甚至云计算都不是新技术,只是最近市场接受力不断增强,技术也逐渐成熟到一个临界点,可以预见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会出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移动设备和大数据将带给金融业新机遇。
“作为一家外资行,我们的分支行网络比本地银行要小很多,这使得我们在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方面的努力更为引人注目,也使得我们更致力于发展那些完善客户金融生活方式、金融使用渠道的解决方案。”陈立明给记者的理由同样也能印证多数股份制银行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初衷,即更有效地利用非物理网点渠道来开展业务。
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指出,技术的进步给银行带来了另外一个可能,在兼顾商业利益和服务大众客户之间取得平衡。新技术的出现使银行在不造成经济利益巨大损失的同时还能为客户提供很多增值服务。
与招商银行的手机钱包仅适用于信用卡客户相比,浦发银行的移动支付业务要在信用卡和借记卡上全面铺开。目前,浦发银行的联名卡累计发行55万张。
不过,薛建华指出,即使浦发银行已经准备推出内置SIM卡的NFC手机支付模式,但是并不会停止联名卡的推广应用。“因为受手机使用限制,联名卡还存在过渡的作用。”
“未来在手机上和移动金融发展的道路,可能是之前十年网上银行业务走过历程的翻版。”薛建华说。
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
如同网上银行发展以来面临的安全问题一样,目前发生移动支付行为是基于手机号上绑定的银行卡、信用卡与商家之间完成支付,或者基于手机SIM卡与POS机近距离完成。故此,类似于密码破解、信息复制、病毒感染等都有可能对移动支付造成重大的损失。
据《2012年度手机安全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手机病毒总量达到177407个,是2011年的6.98倍,其中Android平台为159333个,占据病毒包总量90%以上,且相对上半年,第三、四季度呈现突增暴涨的趋势。
陈立明认为,在线和移动渠道的变革给客户带来了极大便利,银行的首要工作是不断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以领先于市场。
此外,消费者意识以及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协作对于推动移动支付普及也同样至关重要。
2012年12月14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5大类35项标准。
基于安全的考虑,现在应用的移动支付无论是近场支付还是远程支付基本属于小额支付范围内。以招行的手机钱包为例,支付的金额仅为1000元。
为了应用范围更广,以及适应更新速度飞快的网络技术发展,移动支付的安全难题需要更快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