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中远期预后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 3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CAS组和CEA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年龄(t=0.098,P=0.023)、饮酒情况(χ2=8.055,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A组合并不稳定斑块较多(χ2=4.392,P=0.038),CAS组合并较多双侧病变(χ2=9.673,P=0.038)。围手术期,CEA组应用甘露醇较多(χ2=78.614,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不同抗体克隆SP142和22C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抗体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治疗的259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患者手术组织样本切片进行SP142和22C3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评估肿瘤细胞及肿瘤浸润免疫细胞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2种抗体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D-L1表达与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
目的探讨皮动蛋白(cortact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为结直肠癌并接受治疗的患者319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芯片中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中cortactin的表达,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cortactin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195/319)和5.6%(18/319,P
目的系统汇总2012—2021年中国胃癌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及上市药物概况,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及决策证据。方法基于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数据库及国产药品及进口药品数据查询系统,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胃癌药物临床试验、涉及试验药品及上市药物信息,比较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在试验范围、试验分期、治疗线数及药物类型、作用和机制研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012—2021年间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在中国注册数量为114项,占同期全部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3.7
目的探讨整合素α6(ITGA6)蛋白、基因和miR-4484与胃癌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手术治疗(未经辅助治疗)的3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胃癌及癌旁(距离瘤体>5cm)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484和ITGΑ6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ITGA6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ITGΑ6与miR-4484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miR-4484与ITGA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用于结直肠癌(CRC)寡转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选取原发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CRC、肝或肺转移灶数目为1~5个、单个转移灶最大长径≤5cm的患者。所有转移病灶均接受SBRT,主要研究终点为3年局部控制率(LC),次要研究终点为≥3级急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1、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选取2016—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CRC患者48例,共60个转移灶(37个肝转移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19年9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11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及其肿瘤结局和妊娠结局。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11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62例)和子宫内膜癌(48例)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有效率为94.5%(104/110),完全缓解率为84.5%(93/110),部分缓解
目的研究和肽素(COP)及肌钙蛋白I(cTn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纳入北京医院急诊科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1例老年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来诊首次血清标本,测定COP和cTnI并完善其他相关检查,随访6个月评估各因素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程度,并比较各指标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COP、cTnI、动脉血乳酸(LA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D-二聚体(D-Dime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差异均有统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的颈动脉血运重建方法在同期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行颈动脉和冠状动脉同期血运重建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颈动脉内膜剥脱组(CEA组)及颈动脉支架组(CAS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CEA组42例,平均手术时间(288.81±43.28)min,出血(419.05±127.33)ml;CAS组11例,平均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