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在寻找敌人,美国还在塑造敌人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3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马伟宁: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决策项目部主任,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曾在中国求学多年,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美国军队中著名的中国通。
  戴旭:空军大校,国防大学教授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有本叫《五角大楼的新地图》的书,其中讲道:五角大楼里贴了一个寻人启事,寻找敌人。请问,谁是美国的下一个敌人?
  马伟宁:寻找敌人是各国军队的责任。军人必须保卫他们的国家,应该搜寻敌人在哪儿,冲突在哪儿。美国现在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对我们最大的潜在威胁就是实力第二的国家。
  戴旭:美国人的思维是一种对抗性的思维。他不看你有没有这个意图,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力量。只要你实力够了,他就认为你会与他对抗,会成为他的敌人。所以,美国不仅在寻找敌人,他还在塑造敌人,迫使他人成为敌人。
  判断对方对自己是否有威胁,除了实力以外,还要考虑意图。也许一国实力强大,可是他愿意和你做朋友,那你为什么一定要把他当成是敌人呢?美国认为一国也许想打我,但他实力不行,那就可以不管他,但是,只要一国实力很强大,那我就要压制你。这符合美国一贯的思维。美国的这种思维,是导致“9·1l”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拉登的“基地”组织连个政权都没有,但他对美国的实际伤害比一个国家大多了。
  所以,在这种思维方式下,美国就一直把中国向着“敌人”的方向推。中国GDP刚刚超过日本,美国就以“防范中国”为借口,马上搞一个“空海一体战”,和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搞各种联盟,包围中国。美国并没有想要了解中国意图的意思。
  马伟宁:首先,关于日本,“二战”后,我们基本上认定日本不会威胁美国了。我们一直在日本驻军,这是一个“杠杆”。并不是说控制他们,而是我们很了解日本要做什么,而且我们也在限制他们。不管日本的GDP有多大,在宪法里是限制他们的军事发展的。我们不用在军力上太担心日本。如果他们突然要让我们军队离开,然后要发展他们自己的军队,那可能就会出现新的美日关系。
  其次,关于对抗思维,也有可能是文化问题。因为在美国看来,竞争不是不好的事情,因为竞争往往会让双方做得更好。所以,如果说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竞争,或成为对手,不一定就说中国是我们的敌人。以前我们曾说过,越南是美国的敌人,但我们从来没有说中国是我们的敌人。一般来说,我们对中国的首要问题就是缺乏了解。中国发展那么快,花了那么多钱搞军力现代化,美国老百姓和军官们对此有点儿不舒服。大多数美国军人都不会去想,中国军费的起点其实很低,防御压力很大,等等。
  王文:那中国成为美国敌人的可能性有多大?一方面,美国没有说中国是敌人;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的实力正在赶超美国,不得不将中国视为敌人。
  戴旭:不仅美国军方人士这样认为,美国的一些学者和外交官也这样认为:“为什么我们美国要来包围你呢?因为你强大了。”实际上,根据美国近20年的做法,这个逻辑是说不通的。伊拉克、利比亚并没有美国强大,他们并没有威胁到美国,美国为什么要打他们呢?伊朗、叙利亚都没有美国强大,美国为什么要包围他们?
  美国人不看你有没有这个意图,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力量。这种思维虽有缺陷,但如能彻底贯彻下去,至少不会乱杀一气,因为很多国家并没有对抗美国的力量。但是在对抗性思维之外,美国还有一种特殊的心态——“世界帝王”的心态。他要征服全球、管理世界、巡视天下。事实是,只要美国看谁不顺眼,认为他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或者这个地区很重要,美国就会把他拿下(像美国当年对巴拿马)。
  美国就是按照这个逻辑对中国进行角色定位的。共同反苏的时候,共同反对恐怖主义的时候,美国觉得中国对他有用,所以把中国当朋友。现在苏联和本·拉登都没有了,美国便觉得中国没什么用了,开始把中国视为敌人。这与中国的GDP排名没有直接关系。中国GDP超过日本也就是前几年的事情,在此之前美国也一直是在包围中国。
  对于中国,美国想做的事情就是把中国纳入他自己设计和领导下的一套国际秩序,像对待日本一样,避免中国有太多的自主性。中国有自己的民族利益、国家目标和自己的价值观。中国不是“二战”战败国,不可能像日本那样做美国的“小跟班”。所以,美国感到不好驾驭。这就是问题的根源和矛盾所在。
  马伟宁:关于“重返亚太”这个政策,美国应该做一些解释和外交沟通。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会毁掉两国的交流。我们没有很好地解释,很容易让中国产生担忧。
  戴旭:马先生这个话说得非常好。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建交时就已经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说以后美国会逐年减少对台军售。但我们也知道,美国仍屡次卖给台湾武器。尽管美国后来并没有遵守约定,引起过中美争端,但始终没有引起过重大的国家级对抗,那是沟通的结果。现在美国做的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沟通,突然一个行动、连续几个行动以后,那中国肯定会有本能的自卫反应。如果中国不跟美国沟通,就把军队调到古巴、调到加拿大去,你们的反应会如何?比起美国来,中国现在要温和得多。
  (摘自《读好书》)
其他文献
城市内涝,汽车被水浸泡,给车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汽车被泡的主要原因是水变深了而车主没有及时将汽车开走。我想,如果能研制一种支撑杆,安装在汽车轮胎上,把汽车架高起来,不就可以避免被水泡了吗?  我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提升汽车设备的信息,发现有电子类和充气类两种提升装置。我觉得,有水的状态下,这些设备都有不足,得研制一种能在有水、潮湿环境下工作的机械式提升装置。  基本原理  
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梦境明明栩栩如生,可一睁眼,细节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难道这是因为做的梦太多才记不住?  其实,人并非整晚做梦。大概在睡熟90分钟后,人会迎来第一个快速动眼期,此时眼睛会快速运动,并伴有梦境,但仅持续一段时间,接下来进入新一轮熟睡阶段。  那梦境为什么总记不清楚呢?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科研团队对一类特殊的神经元展开了研究。这類神经元与大脑负责记忆的海马区关联紧密,能分泌一种黑色
寒冷漫长的冬季。南极,一望无际的冰原上,远远看去,有一片小黑点。走近,再走近,看清楚了,那些小黑点是聚在一起的雄企鹅。  雄企鹅全都穿着黑色燕尾服,一个个挺着圆滚滚的胖肚子站在那里,像绅士一样。  一阵刺骨的寒风裹着大雪铺天盖地扑来,雄企鹅慢慢地靠在一起,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好像在呵护着一件珍贵又易碎的宝贝。偌大的企鹅群竟然一片寂静。大家仿佛都有一个默契:安静点,不要说话。  不好,一只雄企鹅在挪动
研究背景  暑假里,一篇关于“长沙公交车迎面撞上限高龙门架致使1 5名乘客受伤”的新闻报道,吸引了我的注意。报道说,事发当天,原限高3.5米的龙门架突然变成2.5米,司机反应不及,造成车祸。  能否可以发明一个主动预防龙门架被撞的装置,既能保障设施安全又能保护驾驶员生命财产安全呢?  研究过程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了目前常见限高架的种类、结构和形式。限高架一般为钢结构,标有限高米数以提示过往车辆
迪士尼出品的电影《奇异博士》,以迷幻的奇境给人带来了盗梦般的震撼。影片中,奇异博士那件具有超音速飞行、抵御魔法和物理攻击、变形等功能的悬浮斗篷,让观众久久难忘。其买,它的原型或者说灵感来源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那就是终生游荡在大海中的毯子章鱼,它的学名叫水孔蛸。  不是章鱼的“章鱼”  水孔蛸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水孔蛸科水孔蛸属下所有动物的统称。它们的腕足之间生长着如同毯子一般的肌肉膜。每当
太平洋上的怪物  2016年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浩瀚澄碧的大西洋洋面上,一个钢铁制成的庞然大物在幾艘小拖轮的牵引下,浩浩荡荡地向前驶去。它的外形十分古怪:既没有万吨巨轮那样高耸的船首,也没有远洋客轮那种漂亮豪华的舱房。它那长方形的身躯独具一格,宽阔的甲板上矗立着积木式的高大厂房;四通八达的管道就好像盘绕着的银蛇,球形的钢塔在阳光下闪烁着眩目的光芒。过往船只上的人都瞪大了好奇的眼睛,猜测着,
科技新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一些医疗新技术在未来10~20年内将全面普及,极大地改善我们的健康生活。  随身式超声波医疗  随着穿戴式医疗器械和远程医疗的逐渐普及,未来我们不必经常跑医院,一些小病的治疗和疾病预防都可以通过穿在身上的薄片状的智能仪器得到解决。这些设备依赖超声波而实现主动性或被动性工作。  主动性诊治疾病是:它先发出低能量的超声波,检测人体内是否有血管破裂,一旦发现了伤口,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雄蚊吸食植物的汁液,雌蚊以血液为食物,吸血的同时会给人类带来近80种疾病。全世界约有3500种蚊子,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按蚊、库蚊和伊蚊。  按蚊多为灰色,双翅大多有斑纹,多在夜间活动,主要传播疟疾,俗称疟蚊。库蚊体色棕黄,是室内最常见的蚊子,一般称为家蚊。它们也大多在夜间活动,以传播丝虫病和乙型脑炎为主。伊蚊双翅没有斑,身体大多黑色,且有
你能记住多少张面孔,1000张?3000张?研究显示,成人可以记住的面孔数量平均可达5000张。  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大学生,平均年龄24岁,让他们回忆在生活中和媒體中见到的面孔。研究中,要求参与者花1小时写下尽可能多的面孔。结果参与者发现一开始很容易想起大量面孔,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难想到新面孔。研究者根据这种节奏变化推算出参与者面孔记忆的数量。推算结果显示,参与者记忆中有1000到10000
Q: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人的行为分别受它们控制,能解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吗?  A:一百多年前,“杰克博士”诞生于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笔下。博士将药物注射进手臂,将自己变成“海德先生”,这两个分身一善一恶,互相角力。这个《化身博士》的故事,显示同一个人可能拥有两种性格、两股意识,用后世心理学家创造的术语,叫“双重人格”。  再来看一种情况,“裂脑人”。这是人为制造的“分身人”,目的是为了治疗癫痫症。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