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观人类艺术历史,艺术美和现实美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孰高孰低是从古至今中西方艺术家、文艺理论家、哲学家以及众多学者一直讨论的话题。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艺术美,认为艺术美是高于现实美的,而车尔尼雪夫斯基则非常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本文在众多学者的学术基础上论述现实美和艺术美。
关键词:现实美;艺术美;孰高孰低
我们认为从宏观广阔的角度思考,艺术美是不如现实美的,但是从精妙的角度思考,现实美是不如艺术美的,艺术美是更高一级的美,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是经过艺术家的再创造,它比现实美更加集中了理想,更加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更加具有永久的审美价值。
一、现实美与艺术美的概念
1.现实美的概念
现实美又被称为“生活美”,它是与艺术美相对的概念。现实美是产生于人类长期社会劳动实践过程中的,是客观存在的能为人类所认识和反映到艺术中的生活本身的美。现实美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自然界中还是人类的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美。因此,我们将现实美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美,二是社会美。
自然美,顾名思义,就是指自然事物的美,它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例如高山、飞瀑、日月、星辰、云霞、江河、大海、风雨、飞雪等这些美的自然现象,又有花鸟、虫鱼、雄鹰、孔雀、奔马、蝴蝶等这些美的动物,还有苍松、翠柏、幽兰、牡丹、芙蓉等美的植物。正如唐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指的就是自然之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以及人类社会关系中存在的美,它与社会中的事物相关。它广泛且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实际经验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体现人类进步的重大历史和社会事件,也有体现着人类之间的相互友爱的亲情关系、劳作关系,还有体现人类的社会品德和受人崇敬的人物等,它是人类所能经常看到、感受到的人或社会事物以及社会关系的美。
2.艺术美的概念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创作者(创作主体)在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界中体会到的美(现实美)在其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是其审美意识产生的,并根据美的规律,为了美的目的而创作出的事物的美。艺术美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它源自于自然美和社会美(即现实美或生活美)。创造艺术美是艺术创造中的最高指标,是艺术家艺术造诣发挥极致的表现,也是艺术作品价值的最高标准和体现。
艺术美是一种观念形态上的美,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人的第一性是自然性,所以人本身的美是一种自然美,在西方绘画以及雕塑中,有众多的艺术家都有创作过关于人体美的艺术作品,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所作的《大卫》,他在创作这个雕塑时,难道没有醉心于人体美吗?这个作品在体现了人体美的同时,不也是米开朗基罗对于自然人的总结与思考吗?它是米开朗基罗在基于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对于人的一种认识、评价、感情、理想等,审美的再创造。
二、现实美高于艺术美
根据旧唯物主义的观点,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美是高于艺术美的,现实美是真正的美、彻底的美,艺术美是生活美的粗糙拙劣的模仿。
我们都知道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性,人的精神意识是第二性的。我们也知道,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而艺术作品则是艺术创作者在根据自己认识、体会、感悟到的社会生活,形成在脑海中的一种审美的意识观念,再利用自身高超的艺术技法创造出来的作品。这种存在于艺术创作者脑海里的还未外在物化为艺术作品时的审美的意识观念便是艺术美。因此它是意识的,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美,是第二性的,它是由创作者在现实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得来的。由此,现实美决定了艺术美,如果没有现实美,创作者也就没有办法根据现实美创造出艺术美,艺术美也就不会形成和存在了。
现实美是艺术美的基础和源泉,是艺术美的根据,它要先于艺术美。艺术美只能来源于生活美,是生活美的集中反映,是对生活美的再现或表现。因此就广阔而论,现实美是绝对高于艺术美的。例如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他虽然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其影子,他是一个毛脸雷公猴,其猴脸人身,不正是猴子和人的结合的化身吗?可见艺术作品是离不开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同样说过,“艺术源于生活”,此观点在这里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艺术美一旦离开了生活美,就像是鱼离开了水,只能死亡。艺术美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依赖于现实美,就像是鱼依赖水一样。
现实美是生动的,具有强大蓬勃的生命力。自然界是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的,这一点,无论艺术如何模仿和再现,都是不可比拟,也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就生命力这一点来说,现实美也是高于艺术美的。
由此,我们认为现实美是高于艺术美的。
三、现实美高于广阔,艺术美高于精妙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是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还是认为艺术美高于现实美,都是片面的,不够完整的。我们就广阔而论,艺术美是不如现实美的,但就精妙而言,艺术美又可以是绝对高于现实美的。如齐白石所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简练的笔法,极力突出虾的眼睛,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生命力,此虾则具有了典型性,但是齐白石也不能凭空创造出一副艺术作品,需要来源于生活。因此现实美和艺术美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他们各有所长,是不同的美的形态,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具有审美价值,不存在孰高孰低。“横看成岭侧成峰”诚如是。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体验生活,感受现實美,用这些审美经验,合乎美的规律,为美的目的,创造美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2]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3]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邈(1995—),男,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14级本科生,旅游管理专业。
关键词:现实美;艺术美;孰高孰低
我们认为从宏观广阔的角度思考,艺术美是不如现实美的,但是从精妙的角度思考,现实美是不如艺术美的,艺术美是更高一级的美,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是经过艺术家的再创造,它比现实美更加集中了理想,更加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更加具有永久的审美价值。
一、现实美与艺术美的概念
1.现实美的概念
现实美又被称为“生活美”,它是与艺术美相对的概念。现实美是产生于人类长期社会劳动实践过程中的,是客观存在的能为人类所认识和反映到艺术中的生活本身的美。现实美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自然界中还是人类的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美。因此,我们将现实美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美,二是社会美。
自然美,顾名思义,就是指自然事物的美,它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例如高山、飞瀑、日月、星辰、云霞、江河、大海、风雨、飞雪等这些美的自然现象,又有花鸟、虫鱼、雄鹰、孔雀、奔马、蝴蝶等这些美的动物,还有苍松、翠柏、幽兰、牡丹、芙蓉等美的植物。正如唐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指的就是自然之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以及人类社会关系中存在的美,它与社会中的事物相关。它广泛且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实际经验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体现人类进步的重大历史和社会事件,也有体现着人类之间的相互友爱的亲情关系、劳作关系,还有体现人类的社会品德和受人崇敬的人物等,它是人类所能经常看到、感受到的人或社会事物以及社会关系的美。
2.艺术美的概念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创作者(创作主体)在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界中体会到的美(现实美)在其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是其审美意识产生的,并根据美的规律,为了美的目的而创作出的事物的美。艺术美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它源自于自然美和社会美(即现实美或生活美)。创造艺术美是艺术创造中的最高指标,是艺术家艺术造诣发挥极致的表现,也是艺术作品价值的最高标准和体现。
艺术美是一种观念形态上的美,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人的第一性是自然性,所以人本身的美是一种自然美,在西方绘画以及雕塑中,有众多的艺术家都有创作过关于人体美的艺术作品,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所作的《大卫》,他在创作这个雕塑时,难道没有醉心于人体美吗?这个作品在体现了人体美的同时,不也是米开朗基罗对于自然人的总结与思考吗?它是米开朗基罗在基于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对于人的一种认识、评价、感情、理想等,审美的再创造。
二、现实美高于艺术美
根据旧唯物主义的观点,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美是高于艺术美的,现实美是真正的美、彻底的美,艺术美是生活美的粗糙拙劣的模仿。
我们都知道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性,人的精神意识是第二性的。我们也知道,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而艺术作品则是艺术创作者在根据自己认识、体会、感悟到的社会生活,形成在脑海中的一种审美的意识观念,再利用自身高超的艺术技法创造出来的作品。这种存在于艺术创作者脑海里的还未外在物化为艺术作品时的审美的意识观念便是艺术美。因此它是意识的,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美,是第二性的,它是由创作者在现实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得来的。由此,现实美决定了艺术美,如果没有现实美,创作者也就没有办法根据现实美创造出艺术美,艺术美也就不会形成和存在了。
现实美是艺术美的基础和源泉,是艺术美的根据,它要先于艺术美。艺术美只能来源于生活美,是生活美的集中反映,是对生活美的再现或表现。因此就广阔而论,现实美是绝对高于艺术美的。例如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他虽然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其影子,他是一个毛脸雷公猴,其猴脸人身,不正是猴子和人的结合的化身吗?可见艺术作品是离不开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同样说过,“艺术源于生活”,此观点在这里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艺术美一旦离开了生活美,就像是鱼离开了水,只能死亡。艺术美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依赖于现实美,就像是鱼依赖水一样。
现实美是生动的,具有强大蓬勃的生命力。自然界是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的,这一点,无论艺术如何模仿和再现,都是不可比拟,也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就生命力这一点来说,现实美也是高于艺术美的。
由此,我们认为现实美是高于艺术美的。
三、现实美高于广阔,艺术美高于精妙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是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还是认为艺术美高于现实美,都是片面的,不够完整的。我们就广阔而论,艺术美是不如现实美的,但就精妙而言,艺术美又可以是绝对高于现实美的。如齐白石所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简练的笔法,极力突出虾的眼睛,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生命力,此虾则具有了典型性,但是齐白石也不能凭空创造出一副艺术作品,需要来源于生活。因此现实美和艺术美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他们各有所长,是不同的美的形态,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具有审美价值,不存在孰高孰低。“横看成岭侧成峰”诚如是。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体验生活,感受现實美,用这些审美经验,合乎美的规律,为美的目的,创造美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2]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3]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邈(1995—),男,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14级本科生,旅游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