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326例(632眼)近视患者施行LASIK手术。随访6个月以E gg察其并发症发生,分析其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术中主要并发症是角膜瓣制作不良所致,术后主要并发症是视觉光学质量问题包括屈光回退,眩光不适等。结论:LASI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LASIK 近视 并发症
随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临床上普及开展,众多的近视患者通过手术获得了预期矫正视力。但该手术是在健康眼角膜上施手术,其术中术后及潜在的任何并发症都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在我院施行LASIK矫正近视326例患者(632眼)的并发症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4月-2008年4月在我院施行LASIK手术326例(632眼),其中男177例(341眼),女149例(291眼)。年龄18~38岁,平均27岁。屈光范围一1.75D~-12.00D,根据术前屈光度分为A组(-1.75D~-6.00D)426眼,B组(-6.25D~-12.00D)206眼。
手术方法:美国VISX准分子激光仪Moria微型角膜切开刀,制作角膜瓣的厚度为130μm,基质床上根据预期矫正屈光度计算机自动控制切削深度,预留基质床厚度≥250μm。术毕角膜瓣复位对合后眼罩包盖。
检查及复查:系统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度、眼压、眼底、角膜地形图、角膜超声测厚等,术后1、7天,1、3、6个月复查,对出现并发症者重点随访观察。
结果
术中并发症:角膜瓣形成不全4眼占0.63%,上皮浅层角膜瓣3眼占0.47%,角膜层间异物11眼占1.74%,角膜血管翳出血23眼占3.64%。
术后并发症:高于-1.00D屈光回退的A组11眼占2.58%,B组25眼占12.13%,两组相比X2=23.59,P<0.01。眩光、虚影、夜间视力下降,A组15眼占3,52%,B组18眼占8,74%;两组相比,X2=7.6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伤性角膜瓣错位2眼。无角膜感染、圆锥角膜、上皮细胞植入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讨论
术中主要并发症是在制作角膜瓣这一环节上,从本文来看多发生于小睑裂和精神紧张者。发生上皮浅层角膜瓣的3眼是由于病人精神紧张,眼球转动负压吸引环松动所致;4眼不全角膜瓣是病人睑裂小眼窝深配合又较差,在刀头行进过程被开睑器和鼻梁阻挡所致。提示我们在术前检查时对小险裂和精神紧张病人要有思想准备,并向患者说明可能引起并发症发生的环节以使其配合,并且做好表面麻醉以减少不适感。上述7眼将不良角膜瓣复位后包盖手术停止,3个月后重新手术未影响手术效果。角膜血管翳出血多与术前长期戴隐型眼镜有关,经妥善处理对手术不影响,角膜层间异物为纤细棉丝和金属碎屑,金属碎屑一般不易冲洗,因异物细小随访观察未见不良反应。
接受LASIK手术的人群主要是中青年近视患者,对手术期望值比较高。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日趋标准化以及微型角膜切割刀、激光设备不断改进,角膜炎性感染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在减少,其视觉光学质量问题成为术后主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屈光回退和眩光虚影、夜间视力下降等。本文资料显示屈光回退比率在中低度近视的A组为2.58%,高度近视的B组为12.13%。眩光虚影的比率两组分别为3.52%和8.74%。两组相比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度近视术后发生屈光回退及眩光虚影几率较高,疗效相对欠佳,这可能与高度近视本身稳定性差或者切削范围较小,在暗光环境下瞳孔散大超过切削边缘所致。因此对高度近视者要适当降低期望值,在保留安全角膜厚度同时尽量扩大切削直径。另外LASIK术后角膜瓣与基质相当板层分离其抗张力较弱,要注意保护。本文2眼角膜瓣错位就是术后外伤所致。如处理不及时可使视力下降。
总之LASI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好,但同其他手术一样存在有一定的并发症,要做到术前严格筛选病人,术中重视每个手术步骤,术后严密随访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LASIK 近视 并发症
随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临床上普及开展,众多的近视患者通过手术获得了预期矫正视力。但该手术是在健康眼角膜上施手术,其术中术后及潜在的任何并发症都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在我院施行LASIK矫正近视326例患者(632眼)的并发症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4月-2008年4月在我院施行LASIK手术326例(632眼),其中男177例(341眼),女149例(291眼)。年龄18~38岁,平均27岁。屈光范围一1.75D~-12.00D,根据术前屈光度分为A组(-1.75D~-6.00D)426眼,B组(-6.25D~-12.00D)206眼。
手术方法:美国VISX准分子激光仪Moria微型角膜切开刀,制作角膜瓣的厚度为130μm,基质床上根据预期矫正屈光度计算机自动控制切削深度,预留基质床厚度≥250μm。术毕角膜瓣复位对合后眼罩包盖。
检查及复查:系统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度、眼压、眼底、角膜地形图、角膜超声测厚等,术后1、7天,1、3、6个月复查,对出现并发症者重点随访观察。
结果
术中并发症:角膜瓣形成不全4眼占0.63%,上皮浅层角膜瓣3眼占0.47%,角膜层间异物11眼占1.74%,角膜血管翳出血23眼占3.64%。
术后并发症:高于-1.00D屈光回退的A组11眼占2.58%,B组25眼占12.13%,两组相比X2=23.59,P<0.01。眩光、虚影、夜间视力下降,A组15眼占3,52%,B组18眼占8,74%;两组相比,X2=7.6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伤性角膜瓣错位2眼。无角膜感染、圆锥角膜、上皮细胞植入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讨论
术中主要并发症是在制作角膜瓣这一环节上,从本文来看多发生于小睑裂和精神紧张者。发生上皮浅层角膜瓣的3眼是由于病人精神紧张,眼球转动负压吸引环松动所致;4眼不全角膜瓣是病人睑裂小眼窝深配合又较差,在刀头行进过程被开睑器和鼻梁阻挡所致。提示我们在术前检查时对小险裂和精神紧张病人要有思想准备,并向患者说明可能引起并发症发生的环节以使其配合,并且做好表面麻醉以减少不适感。上述7眼将不良角膜瓣复位后包盖手术停止,3个月后重新手术未影响手术效果。角膜血管翳出血多与术前长期戴隐型眼镜有关,经妥善处理对手术不影响,角膜层间异物为纤细棉丝和金属碎屑,金属碎屑一般不易冲洗,因异物细小随访观察未见不良反应。
接受LASIK手术的人群主要是中青年近视患者,对手术期望值比较高。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日趋标准化以及微型角膜切割刀、激光设备不断改进,角膜炎性感染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在减少,其视觉光学质量问题成为术后主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屈光回退和眩光虚影、夜间视力下降等。本文资料显示屈光回退比率在中低度近视的A组为2.58%,高度近视的B组为12.13%。眩光虚影的比率两组分别为3.52%和8.74%。两组相比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度近视术后发生屈光回退及眩光虚影几率较高,疗效相对欠佳,这可能与高度近视本身稳定性差或者切削范围较小,在暗光环境下瞳孔散大超过切削边缘所致。因此对高度近视者要适当降低期望值,在保留安全角膜厚度同时尽量扩大切削直径。另外LASIK术后角膜瓣与基质相当板层分离其抗张力较弱,要注意保护。本文2眼角膜瓣错位就是术后外伤所致。如处理不及时可使视力下降。
总之LASI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好,但同其他手术一样存在有一定的并发症,要做到术前严格筛选病人,术中重视每个手术步骤,术后严密随访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