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华 情痴民族歌剧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k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飘飘,年来到,风卷雪花,在门外,风打着门来门自开,我盼爹爹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欢欢喜喜过个年……”今年正值歌剧《白毛女》首演70周年,记者见到了第二代白毛女的扮演者李元华。在她位于北京通州的家中,这位已经69岁的我国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表演艺术家坐在三角钢琴旁,与记者重温歌剧《白毛女》六个选段之一的经典曲目《北风吹》。刹那间,伴着歌声,这段悲欢离合、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仿佛就呈现在眼前。
  李元华虽然年龄已近七旬,但是容颜依旧,声音亦年轻。唱罢,她的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意,温婉地说道:“70年了,可以说我是听着歌剧《白毛女》长大的。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牌式的作品,是中国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的基础上,为民族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70年来,歌剧《白毛女》被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演绎着,在不同年龄段的中国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爱上歌剧,爱上喜儿
  李元华生于上海的书香世家,8岁即开始登台表演,“我的艺术生命和我的年龄几乎同步。母亲说我从小就喜欢嚷嚷,喜欢喊叫,也喜欢模仿,听听广播就会唱。”
  12岁那年,李元华被上海少年宫推荐到上海戏曲学院,在我国著名梅派青衣言慧珠校长的亲自指导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登台演出了梅兰芳的代表曲目《宇宙峰》,获得在场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自此,她作为学校重点培养对象,除了系统地学习京剧以外,又转学了昆曲,演唱了著名昆曲《游园惊梦》。
  到1966年毕业时,李元华已经出演几十部中国传统京剧、昆曲,可谓家喻户晓。此时,“文革”开始,“家庭出身不好”的她凭借出类拔萃的艺术功底被选入样板戏剧组,在《龙江颂》里,李元华一身演两个角色,一号女主角江水英和团支部书记阿莲。
  而在电影京剧《龙江颂》中李元华饰演了朝气蓬勃的团支部书记阿莲,著名京剧表演大师袁世海看了《龙江颂》后曾说:“角色不在大小。《龙江颂》里的阿莲只有一两个小唱段。因为人物塑造生动可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李元华的演唱,透着阵阵清新,充分释放出她作为京剧演员最具实力的歌唱魅力。听声音,委婉、细腻、刚柔相济,感情激越,一看就是一个能镇得住场的演员。”
  “我很感谢这段唱革命样板戏的生涯,在那样一段特殊的岁月里,其他剧种都被禁止演出,而我却有机会站在舞台上,没有荒废所学。”为了演好现代人物,李元华又开始学声乐。正所谓艺不压身,经过长期的学习,她的戏路越来越宽,她的名字也不断出现在广播里、报纸上。
  1977年,随着“四人帮”被打倒,受到10年禁锢的中国歌剧和其他文化艺术门类都获得了新生,歌剧《白毛女》恢复排演。
  然而,此时,歌剧《白毛女》第一代喜儿、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已经将近50岁,中国歌剧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需要物色一个马上能够演歌剧又能唱歌的人。李元华此时被选中,她被调到中国歌剧舞剧院,与郭兰英同时来完成喜儿这个角色。“我是在1977年1月17日从上海来到北京的,那时我很年轻,无知者无畏吧,我只是觉得中国歌剧舞剧院是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所以我来了。北京的冬天很冷,但是老艺术家们的热心帮助温暖了我的心。”
  初到北京的李元华没有时间去慢慢适应北方的天气和生活习惯,立即投入到了歌剧《白毛女》的排演中。“我从小可以说是喝着糖水长大的,没有经历太多生活上的艰辛,与喜儿的生存背景截然不同,所以我演得比较‘文’,在与野兽搏斗的那场戏中少了泼辣劲儿。”于是,她起早贪黑地练习,再加上郭兰英的亲自指导,仅仅一周后,在北京天桥剧场,李元华登台演出了。
  当人们时隔10年再次观看歌剧《白毛女》时,台上台下,哭声连成一片。“在我演出的过程中,我就能听到来自前几排观众席的那种隐忍、细微的抽泣声,当演出结束后,观众的哭声立刻就放开了。”郭兰英与王昆更是一起走上舞台向她表示祝贺,老一辈艺术家当看到李元华对白毛女形象的完美塑造,深感欣慰,激动地说:“中国歌剧事业后继有人了。”
  第二天,《人民日报》便对歌剧《白毛女》的成功演出进行了大篇幅报道,更把李元华的照片与郭兰英的照片并列刊登出来。而喜儿这个角色也深深地吸引了李元华,“我真的爱上了歌剧,爱上了喜儿”。
  歌剧入冬,一心救“活”
  歌剧《白毛女》开始在很多城市上演,去厂矿、油田、农村等地演出,一片盛况,观众将“文革”时期压抑的情感和长期思想禁锢的解放一并抒发在看戏的过程中,“台上台下感情融为一体”,这也是李元华和中国歌剧的一段幸福时光。
  此外,李元华不仅活跃在歌剧舞台上,还饰演了电影音乐故事片《北斗》的女主角桂兰子和电视剧《天宝轶事》中的杨贵妃等。然而,这短暂的中国文艺活跃期很快就被如潮水般涌来的外来流行音乐所冲击,她看到,“整个社会被轻音乐、流行音乐、港台歌曲充斥了,受到10年文化闭塞和精神压抑的人们开始喜欢轻的、暖的、欢快的抒情歌曲。”而她所喜爱的歌剧演不动了,歌剧进入了冬天。
  “歌剧演员是靠大环境生存的。1984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自此,赛出了无数青年歌手,却冷落了一些歌剧人和成熟中壮年歌唱人才。”李元华认真地说道。
  但是,执着的李元华并没有随波逐流,她对中国歌剧一直持乐观态度。她把两岁的儿子交给自己已经80岁的父亲和小保姆来照顾,放弃许多商业演出的机会,一头扎进湖南湘潭歌舞团,进行歌剧《深宫欲海》的排演。演出费一分不要,问及原因,她说:“我看到同行在创作歌剧时的艰难,他们给我机会让我演歌剧,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以春秋战国时期为题材的歌剧,在全国歌剧汇演中获了一等奖。
  “在所有戏剧跌入低谷的时候,歌剧应该是最有条件崛起的剧种。因为歌剧自上世纪20年代产生以来,它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它可以广泛地吸收中华大地56个民族的音乐素材,也可以吸收国外的,也可以吸收戏曲的,这就说明歌剧还有望突破。”可此时,让李元华最为头疼的有三件事:“一是好的歌剧创作不出来;二是创作出来了,市场不接受;三是再创造的歌剧拍一部,‘流产’一部。”


  出于对歌剧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李元华萌发了自己做歌剧的想法。改剧本,找资金,招兵买马,她和丈夫高育发一起创意、策划、筹资,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继续在舞台上成功主演了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窦娥冤》《鸣凤》等几十部大型歌剧。
  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国歌剧人,李元华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上有机结合科学的发声法,保持浓厚的民族风格,她创新地把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和现代表演理念融会贯通,生动演绎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并历时4年策划、主持、录制电视系列片《中国歌剧欣赏》,填补了中国歌剧史上的空白。“这部系列片共7集,每集45分钟,在仅有50万元经费的情况下,组织了十几部歌剧的舞台恢复,再到成立录像摄制班子,的确十分艰难。人们可以从中欣赏到中国歌剧的辉煌岁月,领略到中国歌剧艺术真正的魅力。”
  这时,中央电视台有一位台长的话触动了李元华,他建议在拍摄以往历史题材的片子时,也要活跃国内的歌剧市场,拍新歌剧。“好,我们就创拍新歌剧,排《鸣凤》。”只要能弘扬中国民族歌剧,她义无反顾。
  歌剧人生,人生如歌
  经过多少曲曲折折
  走过多少坎坎坷坷
  看过多少幕起幕落
  唱过多少悲歌欢歌
  几番番风雨有多少苦乐
  一代代耕耘从不问收获
  路,依然是那样漫长
  心,依然是那样执着
  涓涓溪流聚成大海
  点点星光汇成银河
  这是电视系列片《中国歌剧欣赏》的主题歌《当下的歌剧人》,李元华说“这正是我们歌剧人的真实写照”。


  为了歌剧《鸣凤》,1983年,李元华找到作家刘书彰,专门创作剧本。鸣凤是巴金先生的小说《家》中的一个人物,她认为鸣凤的不幸遭遇,很适于歌剧的表现题材。
  德高望重的巴金先生看过剧本后,高兴地说:“我的作品曾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在不同的艺术舞台上,惟独没有歌剧。”说罢,巴金先生向李元华谈起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改编的剧本《家》中的一些情节,他说:“曹禺先生在鸣凤投河前的处理上,用大段的台词不足以表现鸣凤的心声,这里要用咏叹。”可见,巴金先生对李元华、对歌剧《鸣凤》都寄予了很大希望。
  然而,因为经费原因,歌剧《鸣凤》这一剧本被搁置了9年,之后终于在广东惠州找到了“婆家”。1992年,李元华到惠州演出,找到时任惠州市市长谈成了这个项目。于是,她拿着和惠州实验剧团签订的合作协议书,与丈夫高育发几次南下物色演员,为了节省开支,她和演员们一起住进手脚架还未被拆除的毛坯房,自己生火做饭、搞卫生,到了晚上还要忍受蚊子的攻击。
  终于,歌剧《鸣凤》拉开了大幕,李元华饰演鸣凤,她唱出了天真、善良的鸣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明天的向往。歌剧《鸣凤》在广东上演了十几场,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好评。《中国文化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李元华为了繁荣歌剧事业,不辞辛劳深入到正在开发的广东惠州,带领一个30人的市级小剧团,成功地排演了歌剧《鸣凤》,创出了一条名演员利用基层剧团的班底,生产出高品位艺术品的新路子。”
  “人们常说歌剧是舶来品,但中国民族歌剧是土生土长的,与我国近现代以来的斗争史、发展史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在这期间,老一辈歌剧人可敬可佩,功不可没。我有幸和第一代歌剧事业的开创者们有过亲密的合作和学习,他们对歌剧事业的执着,感化了我、影响着我、教育了我。”李元华接着说,“这几十年,我们曾经度过了寂寞、倍受冷落的歌剧时光,歌剧队伍中也有人转入文艺晚会等,但是中国歌剧事业仍然有很多守望者,因为热爱、因为痴迷,我们依然坚守,契而不舍”。
  如今,李元华,这位国家一级演员、享有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已经退休多年的艺术家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并且在生活中找到了更大的舞台。“现在每次演出,我还会唱歌剧《白毛女》选段,也唱中华传统诗词。”
  有一年冬天,李元华漫步在公园里,走着走着,她被彩旗飘扬、歌声嘹亮的场面吸引了,原来是有很多老年人聚在一起唱歌,激情飞扬,就好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把周围的人烤得暖暖的。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迎着北风,李元华演唱了歌剧《白毛女》选段之一《扎红头绳》。这时,呼啦啦上来一大群“杨白劳”围在她身边,齐声高唱:“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下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
  回忆那时的情景,李元华高兴地说:“他们热爱生活,他们才是生活的强者。看他们载歌载舞的样子,那不就是在歌唱生活、追求幸福的表现嘛。”
  2013年,李元华与四川交响乐团合作,再次把歌剧《鸣凤》搬上了舞台。她尽可能遵循中国传统大写意的美学理念,改变传统舞台格式,首次运用环形天幕扩大舞台空间,更加有利于引导观众联想,发挥舞台的感因效应,她带领年轻歌剧演员们经过半年多的刻苦排练,最终成功上演,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我的人生、命运始终与歌剧事业联系在一起,我已把歌剧艺术当成我的恩人,我有责任去呵护、关心、爱护她。”李元华还创办了北京宏华环球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聚海内外资深艺术家、优秀文化创意人、传媒人、艺术经纪人才于一堂,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多年来,中国歌剧人都在思考——中国歌剧生存用什么理论指导,我常听老一辈歌剧艺术家们讲‘歌剧必须是歌剧的’,这是他们实践后精辟的总结,但并没有来得及形成理论体系,我们都还在探索。”回忆过往,有苦也有甜,但是李元华始终抱着理解、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一切。她说:“我最在乎的是这一方舞台。”或许,这就是她保持年轻的“秘诀”。
其他文献
梅花针治疗小儿咳喘证80例余淑芬,曾颂美(四川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641000)1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小2月,最大3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2年。其中支气管哮喘20例;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12例;上呼吸道感
事业上,她是女汉子  西安人苗圃,身上有着这片土地赋予的倔强和刚烈。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她都扮演性格强硬、不轻易妥协的女性。苗圃出生于演艺世家,父母都是戏曲工作者,从小的耳闻目染使得苗圃的镜头感极强。5岁时,苗圃跟父母所在的剧团四处演出,因为扮相可爱,一下子成名了,每次演出散场之后,剧院门口都有“粉丝”专门找苗圃签名。从那时候开始,她似乎与演艺道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苗圃顺利参与了
大量试验表明,钻井泥浆会对地层裂缝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从而大大降低油井产量。但是,如果在钻井泥浆中加入颗粒状纤维物质则能明显降低钻井泥浆对地层所造成伤害的程度和深度。
2011年2月24日,国家林业局与中国农林水利工会第十次联席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10年度的各项合作工作,通过了2011年合作工作方案。10年来,国家林业局与中国农林水利工会的合
[摘 要]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际,而语法的学习为的是掌握语言,以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以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藏英翻译班的英语语法教学为例,对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英语语法教学为同行们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藏英翻译班 英语语法教学    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际。语言有三要素,即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帮助实现交际目的的手段。在英语教学中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的临床与CT检查结果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儿科关敏,胡宛如,王巍,张新生放射线科张久强,聂良晏辽阳市一五三医院儿科(111001)李素娥CT的问世,大大提高了颅内病变的诊
Li Baoquan,a Beijing citizen,envies carown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their vehicles can be recalled upon discovery of a defect.Chinese consumers arenot so
从长安逸动到比亚迪F3速锐再到奇瑞即将下线的新一代产品,中国自主品牌提升品质的速度和能力已经显现我们来看2012年夏天接连公布的两份自主品牌碰撞成绩单。先看7月6日中国
小儿心肌病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350001)陈新民1小儿心肌病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将原发性心肌病分为三型,其中扩张型约占70%80%,肥厚型约占10%20%,限制型在10%以下。现将近年来临床诊断
利用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36例患儿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基因频率的分布;其中9例为IgA肾病,27例为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分别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