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新课标不断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入,新课标要求我国现代的初中生可以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和動脑,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初中语文专题教学的作业设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课堂和课外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通过作业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 ; 语文专题教学 ;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43-01
专题作业主要是以主体性教学活动为基础,主要依靠具体主題的提出,学生在完成专题作业的过程中,对阅读、写作能够有一定的掌握。当一个专题作业结束之后,学生要针对这次专题作业将具体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专题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实行作业设计而展开讨论。
一、初中语文专题教学作业设计要联系实际生活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作业设计要注意和学生的学校生活相联系,例如,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美丽的校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加入进去。学生对此也不会感到有负担,还觉得有具体的东西可以写,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中语文专题设计重点要注意和学校社会生活的联系,学校生活仅仅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全面的,所以就需要社会环境的协调配合发挥作用。学生的多元智力具有很明显的开放性,这就和社会生活的开放性相符合,弥补了学校生活的局限性。
二、将层次性和差异性进行有效的结合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以每个学生不同的语文能力为出发点,可以适当的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量分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减少其作业量,使其不再对学习感到有压力,是一种负担,但是对于基础性的相关联系是不能减少的,要重点引导他们掌握基础性知识,提高其基本技能。对于教师设计的拓展性习题,他们有权力选择不做。这样的一系列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的自信。
作业难度分层:所有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对于作业的设计要做到难易有别。将作业分成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以及创造目标三个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基础的目标,对于发展目标要争取完成,让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试着去完成创造目标。学生通过对自身情况的了解,选择出最合适的作业,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这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完成时间上进行分层,对于后进生的完成质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段落进行背诵,但是不要强制的要求学生必须当堂课就背诵下来,那些感觉背不熟的学生,可以回家继续准备,直到熟练为止,优等生和后进生交作业的具体日期可以不同,可以给后进行适当的宽限几日。这样,后进生的作业质量就得到了保障,也可以巩固其基础知识,在语文学习方面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
三、语文专题教学的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兴趣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给人单一和枯燥的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语文教学失去学习的兴趣。由于我国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就导致语文作业总是机械的进行重复,比较单调和封闭。现如今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要将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结合当前的形式要对学生布置运用性作业,让学生可以更全面的发展。运用性作业机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性学习鼓励学生多和社会、自然亲近,去感受更多的语文信息,逐渐形成语文意识,提高其语文能力,可以很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培养。
四、作业设置要具有多样性
口语表达型作业:学生在家里可以更加自由,所以教师可以有目的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口语练习,比如可以根据单元学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家和父母多谈心,和父母进行双面的互动,将因为教师不在而产生空白进行填补。
观察积累型的作业:知识积累就是观察,学生普遍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更具有兴趣,所以教师就可以结合初中语文教学,让他们完成观察类作业,对于作业要提出具有顺序和重点以及特点。
动手操作型的作业:教师要加强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有效结合,让学生着手做一些实验,事后将自己的感受真实的写出来,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学生通过初中语文专题作业可以提高其判断事物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引起初中语文教学高度的重视,不断总结经验,对于专题作业不断进行改革,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新华. 《故乡》在近百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传播与接受[J]. 教学与管理,2015,03:98-100.
[2]李波. 为师四境——在初中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的成长回眸[J]. 当代教育科学,2015,10:44-49.
[3]陈星.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的利用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10:129-130.
【关键词】初中 ; 语文专题教学 ;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43-01
专题作业主要是以主体性教学活动为基础,主要依靠具体主題的提出,学生在完成专题作业的过程中,对阅读、写作能够有一定的掌握。当一个专题作业结束之后,学生要针对这次专题作业将具体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专题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实行作业设计而展开讨论。
一、初中语文专题教学作业设计要联系实际生活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作业设计要注意和学生的学校生活相联系,例如,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美丽的校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加入进去。学生对此也不会感到有负担,还觉得有具体的东西可以写,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中语文专题设计重点要注意和学校社会生活的联系,学校生活仅仅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全面的,所以就需要社会环境的协调配合发挥作用。学生的多元智力具有很明显的开放性,这就和社会生活的开放性相符合,弥补了学校生活的局限性。
二、将层次性和差异性进行有效的结合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以每个学生不同的语文能力为出发点,可以适当的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量分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减少其作业量,使其不再对学习感到有压力,是一种负担,但是对于基础性的相关联系是不能减少的,要重点引导他们掌握基础性知识,提高其基本技能。对于教师设计的拓展性习题,他们有权力选择不做。这样的一系列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的自信。
作业难度分层:所有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对于作业的设计要做到难易有别。将作业分成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以及创造目标三个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基础的目标,对于发展目标要争取完成,让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试着去完成创造目标。学生通过对自身情况的了解,选择出最合适的作业,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这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完成时间上进行分层,对于后进生的完成质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段落进行背诵,但是不要强制的要求学生必须当堂课就背诵下来,那些感觉背不熟的学生,可以回家继续准备,直到熟练为止,优等生和后进生交作业的具体日期可以不同,可以给后进行适当的宽限几日。这样,后进生的作业质量就得到了保障,也可以巩固其基础知识,在语文学习方面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
三、语文专题教学的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兴趣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给人单一和枯燥的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语文教学失去学习的兴趣。由于我国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就导致语文作业总是机械的进行重复,比较单调和封闭。现如今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要将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结合当前的形式要对学生布置运用性作业,让学生可以更全面的发展。运用性作业机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性学习鼓励学生多和社会、自然亲近,去感受更多的语文信息,逐渐形成语文意识,提高其语文能力,可以很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培养。
四、作业设置要具有多样性
口语表达型作业:学生在家里可以更加自由,所以教师可以有目的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口语练习,比如可以根据单元学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家和父母多谈心,和父母进行双面的互动,将因为教师不在而产生空白进行填补。
观察积累型的作业:知识积累就是观察,学生普遍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更具有兴趣,所以教师就可以结合初中语文教学,让他们完成观察类作业,对于作业要提出具有顺序和重点以及特点。
动手操作型的作业:教师要加强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有效结合,让学生着手做一些实验,事后将自己的感受真实的写出来,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学生通过初中语文专题作业可以提高其判断事物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引起初中语文教学高度的重视,不断总结经验,对于专题作业不断进行改革,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新华. 《故乡》在近百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传播与接受[J]. 教学与管理,2015,03:98-100.
[2]李波. 为师四境——在初中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的成长回眸[J]. 当代教育科学,2015,10:44-49.
[3]陈星.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的利用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1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