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学生在自主初读之后,提出了他们认为亟待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归类分析后,发现学生的“阅读盲点”;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及“阅读盲点”,将《红星照耀中国》的閱读任务做了整合,以专题探究的形式,扫除“阅读盲点”。整本书阅读专题任务设计依托文体,重视重构,关注情境。
关键词:《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阅读盲点任务设计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中以领袖为代表的进步力量斗争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展示了边区革命者的奋斗精神。其文笔细腻、优美,内容精练、简洁,但因为时代久远,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一些距离。笔者以为,要想拉近这一距离,需要在发现并扫除学生“阅读盲点”的过程中,实现《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深度阅读。
一、自主初读,发现“阅读盲点”
作者埃德加·斯诺说过,“这些故事却是中国的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这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由此可见,纪实作品的指向是明确的——“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与真实事件的文学作品”。在原著中,该指向明确为“反映中国革命中以领袖为代表的进步力量的斗争生活”。这一特质提示我们,阅读本书不能像阅读小说那样,剖析其人物形象与主旨,也不能像阅读散文那样涵泳语言、感悟情感,而是要着重了解作者通过本书想要传递的特定价值。
提问,是开启整本书阅读探究的一把钥匙。笔者请学生自主初读文本,小组交流,提出他们认为亟待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摘录如下:
1.在读这部作品之前就知道这是一部红色经典,我自然对其中的核心词“红军”“共产党”“苏维埃”产生兴趣,请问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差异?
2.书中多次出现“赤匪”“红小鬼”这种外界带有对红军有污蔑性的词语,可书中也有斯诺对红军的赞叹,那为何还要用这些词语呢?
3.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作者每遇到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时候,那个人说出的最骄傲的一句话就是“我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何如此艰苦的长征却令共产党人骄傲?
4.斯诺在采访共产党员时,希望他们谈谈主观或个人的事情。可是,许多人都不记得与私人有关的细节。到底是什么使共产党员认为个人是无关紧要的?
5.作者斯诺作为一个外国记者,为何只身犯险去当时被“妖魔化”的“红区”一探究竟?
综观上述问题,可以发现:问题1指向对核心词的内涵解读;问题2从词语感情色彩的角度,指向体会纪实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可引申为纪实作品的类型阅读;问题3指向本书的核心,即关注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内因,有主题意识;问题4观点新颖,指向对共产党员特质的探索,与问题1一脉相承;问题5关注作者的身份,是从作者的视角关注整本书的价值意义。初读体验往往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的。不难看出,以下三个方面是学生的“阅读盲点”:
第一,从纪实作品即文体角度看待这一本,关注作者视角下的“观点”,即“事实”背后表达的情感倾向,从而习得纪实作品的阅读策略。
第二,对红军形象共性的把握与个性的探究:他们的革命理想与信念都十分坚定,不怕困难、勇于牺牲,与人民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然而,这些领袖身上普通人的一面,如毛泽东“瘦弱的、颇有林肯式特点的人物”,彭德怀“充满了玩笑”,是一个“大滑稽家”,也值得探究。
第三,对于同一题材的内容,这一本与其他文本的关联,如将本书某些章节与同类作品王树增的《长征》摘选片段加以比较、分析。
帮助学生发现这些“阅读盲点”,是开展《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深度阅读的重要前提。
二、专题探究,扫除“阅读盲点”
(一)专题任务设计
斯诺以“他者”的目光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也会带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戴“有色眼镜”,更没有刻意“过滤”,从而保留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报道什么事实?如何选择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立场?《红星照耀中国》应该怎么读?笔者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及“阅读盲点”,将《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任务做了整合,供学生专题探究,实现整本书的深度阅读。专题任务设计如下:
【专题1】我看“纪实文学”
任务1:根据目录,按时间顺序标注出重大历史事件。
任务2:选择斯诺笔下的某一事件,比较《道德与法治》《历史》教科书中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表达,从中感受作者对事实的观点和态度。
任务3:结合作者所筛选的事实及对事实的感悟与表达,辨析纪实文学里的“事实”与历史“事实”的关系,体会纪实文学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特点。
【专题2】我评“红军形象”
一本厚重的书,一定有充满魅力的人物形象等待你去发现。阅读中运用圈点勾画及精彩处批注的方法,勾画人物主要经历,批注令你感动或欣赏的人物细节,摘录作者评价人物的关键词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袖、普通红军战士等人物形象。
任务1:仔细阅读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袖的相关章节,选择一位你印象最深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为他写一份小传。写作时注意体现传记的特点。
任务2:结合《闪闪的“红星”》作业单(如下页表1所示),从书中找寻你感兴趣的几位红军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红小鬼”等,从肖像、出身、相关情节(关键词)、作者评价等方面提炼。先概括人物个性,再对人物群像做共性提炼。表1
红军形象肖像出身相关情节作者评价人物个性共性特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任务3:在斯诺的采访对象中,有不少是你们的同龄人,或者是讲述了他们在你们这个年龄段所经历的故事。假如你是跟随斯诺一起去采访的小记者,结合表2所示的采访提纲,采访一个“红小鬼”并完成采访手记。 时间、地点采访对象采访目的采访方式采访器材采访问题采访手记:在这段采访中,我看到一个的红小鬼。比如(勾画的精彩词句分享),给我的感受(谈对我的影响)。
【专题3】我品“长征精神”
任务1:借助中国地图,绘制一张红军长征路线思维导图。建议用不同色彩的笔标注重大会议、重大战役、重大困难、红军牺牲情况等,并结合原著的评论来总结长征胜利的原因。
任务2:将《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与电视剧《长征》加以对比欣赏,跨媒介阅读,发现“改编”之处,探究电影文学与纪实文学的不同特点,尝试撰写主题为“我品长征精神”的小论文。
任务3: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思考长征精神的内涵并说说作为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模仿《少年中国说》的节目形式,开展“少年长征说”的主题演讲活动。
(二)设计思路解读
专题探究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与任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促进学生用图示、表格、讨论、演讲、写作等形式,将知识、思维、情感和价值观形成外显成果的过程。《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专题任务设计思路如下:
1.依托文体。
纪实文学兼具“纪实”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虚构性双重特征。首先,须事件真、环境真、人物真。不仅是实有,而且是准确无误。即使写作对象所处环境纷繁复杂,作者也会力求拨开乱象追寻和报告真实事件,揭示真相,还原真貌。因此,任务设计首先应从文体出发,具有真实感。如设计专题3“我品‘长征精神’”的任务1,以绘制长征线路思维导图为驱动性任务,对于学生了解长征,进一步感受长征对共产党的重大影响及长征精神的深远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专题2“我评‘红军形象’”,任务1让学生选择一位印象最深刻的红军人物,为他写一份小传,写作时注意体现传记的特点;任务2提供的《闪闪的“红星”》作业单中有“作者评价”及“共性特点”,意在让学生结合斯诺的观点概括出共产党人的共性特质,从中感受“红星”可以照耀中国的真正原因。
既然是文学,那就要有某种虚构性。纪实文学可以虚构什么?人物的心理、神态、精神状态等只能用心灵感受,作者可以根据事件发展的逻辑合理展开虚构与推论。比如专题2“我评‘红军形象’”中,《闪闪的“紅星”》作业单除了涉及人物的相关信息外,还增加了“作者评价”这个栏目,有助于学生借助斯诺的采访,同步“观察”“体验”“对话”,近距离地感受共产党人的那份信仰以及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此外,纪实文学还具有三大实用功能。一是向读者传递知识,包括重要事件的真相以及背景的揭示。通过《红星照耀中国》,学生不但可以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更可以探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二是帮助读者习得借助事实表达观点的方法,如本书作者在对人物事件的叙述中直接或间接表达看法。三是为读者树立人生榜样。本书中,关于毛泽东、朱德、贺龙等人物传记式的内容,形象展现了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以及理想信仰、处事经验等,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极有价值的素材。比如专题3“我品‘长征精神’”的任务3,让学生模仿《少年中国说》的节目形式,开展“少年长征说”的演讲活动,这有助于他们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思考长征精神的内涵及作为青少年传承长征精神的方式。
2.重视重构。
经典名著一般篇幅较长,有时某一人物及其相关事件会散落在整本书中。可以在初读整本书的基础上,以某种形式重新组合,将厚书读薄。比如,专题2的任务1,要求将人物速写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呈现,获得对某一人物的整体感知;专题3的任务1,要求将长征的全过程绘制成思维导图,这些都是内容重构。
再者,在阅读中,将相互关联的人物、事件、场景前勾后连,对比参照,比同求异,也是一种内容重构。比如专题2的任务2,以作业单的形式展现红军人物,要求学生从不同层面比较异同,总结这些人物的个性魅力,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整体特质。这有助于学生建立联系,生成更为丰富而完整的印象。
3.关注情境。
指将知识放在一定的或特定的情境中,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尝试设计生活化的、与时俱进的专题任务,激发学生参与、建构的兴趣。
如专题2的任务3设置的情境为:假如你是跟随斯诺一起采访的小记者,结合表2所示的采访提纲,采访一个“红小鬼”并完成采访手记。这一情境的创设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以采访的方式认识“红小鬼”,感受同龄人对信仰的追求,汲取中国力量;二是以采访手记的方式增强现场感,巩固统编教材新闻活动单元的写作要求。
再如专题3的任务3,要求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思考长征精神的内涵并说说青少年传承长征精神的方式。模仿《少年中国说》的节目形式,开展“少年长征说”的演讲活动,侧重以自己的视角,放眼当下,赋予长征以新的内涵,与时俱进地传承与发扬长征精神。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强调情境的真实性,要求情境的设计关注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PISA认为,尽管大部分的阅读是个人活动,但阅读仍具有社会性,阅读活动不仅包括阅读者,还包括其他内容,如作者、话题以及设定阅读任务的人。因此,阅读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向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红星照耀中国》魅力何在[N].人民日报,20180508.
[2]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董乐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3] 钱荃,陈沛. PISA视角下解析全国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评变化[J].语文建设,2019(1).
[4] 吴效刚.论纪实文学的文体规范[J].江苏社会科学,2012(5).
关键词:《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阅读盲点任务设计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中以领袖为代表的进步力量斗争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展示了边区革命者的奋斗精神。其文笔细腻、优美,内容精练、简洁,但因为时代久远,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一些距离。笔者以为,要想拉近这一距离,需要在发现并扫除学生“阅读盲点”的过程中,实现《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深度阅读。
一、自主初读,发现“阅读盲点”
作者埃德加·斯诺说过,“这些故事却是中国的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这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由此可见,纪实作品的指向是明确的——“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与真实事件的文学作品”。在原著中,该指向明确为“反映中国革命中以领袖为代表的进步力量的斗争生活”。这一特质提示我们,阅读本书不能像阅读小说那样,剖析其人物形象与主旨,也不能像阅读散文那样涵泳语言、感悟情感,而是要着重了解作者通过本书想要传递的特定价值。
提问,是开启整本书阅读探究的一把钥匙。笔者请学生自主初读文本,小组交流,提出他们认为亟待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摘录如下:
1.在读这部作品之前就知道这是一部红色经典,我自然对其中的核心词“红军”“共产党”“苏维埃”产生兴趣,请问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差异?
2.书中多次出现“赤匪”“红小鬼”这种外界带有对红军有污蔑性的词语,可书中也有斯诺对红军的赞叹,那为何还要用这些词语呢?
3.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作者每遇到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时候,那个人说出的最骄傲的一句话就是“我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何如此艰苦的长征却令共产党人骄傲?
4.斯诺在采访共产党员时,希望他们谈谈主观或个人的事情。可是,许多人都不记得与私人有关的细节。到底是什么使共产党员认为个人是无关紧要的?
5.作者斯诺作为一个外国记者,为何只身犯险去当时被“妖魔化”的“红区”一探究竟?
综观上述问题,可以发现:问题1指向对核心词的内涵解读;问题2从词语感情色彩的角度,指向体会纪实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可引申为纪实作品的类型阅读;问题3指向本书的核心,即关注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内因,有主题意识;问题4观点新颖,指向对共产党员特质的探索,与问题1一脉相承;问题5关注作者的身份,是从作者的视角关注整本书的价值意义。初读体验往往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的。不难看出,以下三个方面是学生的“阅读盲点”:
第一,从纪实作品即文体角度看待这一本,关注作者视角下的“观点”,即“事实”背后表达的情感倾向,从而习得纪实作品的阅读策略。
第二,对红军形象共性的把握与个性的探究:他们的革命理想与信念都十分坚定,不怕困难、勇于牺牲,与人民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然而,这些领袖身上普通人的一面,如毛泽东“瘦弱的、颇有林肯式特点的人物”,彭德怀“充满了玩笑”,是一个“大滑稽家”,也值得探究。
第三,对于同一题材的内容,这一本与其他文本的关联,如将本书某些章节与同类作品王树增的《长征》摘选片段加以比较、分析。
帮助学生发现这些“阅读盲点”,是开展《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深度阅读的重要前提。
二、专题探究,扫除“阅读盲点”
(一)专题任务设计
斯诺以“他者”的目光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也会带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戴“有色眼镜”,更没有刻意“过滤”,从而保留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报道什么事实?如何选择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立场?《红星照耀中国》应该怎么读?笔者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及“阅读盲点”,将《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任务做了整合,供学生专题探究,实现整本书的深度阅读。专题任务设计如下:
【专题1】我看“纪实文学”
任务1:根据目录,按时间顺序标注出重大历史事件。
任务2:选择斯诺笔下的某一事件,比较《道德与法治》《历史》教科书中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表达,从中感受作者对事实的观点和态度。
任务3:结合作者所筛选的事实及对事实的感悟与表达,辨析纪实文学里的“事实”与历史“事实”的关系,体会纪实文学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特点。
【专题2】我评“红军形象”
一本厚重的书,一定有充满魅力的人物形象等待你去发现。阅读中运用圈点勾画及精彩处批注的方法,勾画人物主要经历,批注令你感动或欣赏的人物细节,摘录作者评价人物的关键词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袖、普通红军战士等人物形象。
任务1:仔细阅读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袖的相关章节,选择一位你印象最深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为他写一份小传。写作时注意体现传记的特点。
任务2:结合《闪闪的“红星”》作业单(如下页表1所示),从书中找寻你感兴趣的几位红军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红小鬼”等,从肖像、出身、相关情节(关键词)、作者评价等方面提炼。先概括人物个性,再对人物群像做共性提炼。表1
红军形象肖像出身相关情节作者评价人物个性共性特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任务3:在斯诺的采访对象中,有不少是你们的同龄人,或者是讲述了他们在你们这个年龄段所经历的故事。假如你是跟随斯诺一起去采访的小记者,结合表2所示的采访提纲,采访一个“红小鬼”并完成采访手记。 时间、地点采访对象采访目的采访方式采访器材采访问题采访手记:在这段采访中,我看到一个的红小鬼。比如(勾画的精彩词句分享),给我的感受(谈对我的影响)。
【专题3】我品“长征精神”
任务1:借助中国地图,绘制一张红军长征路线思维导图。建议用不同色彩的笔标注重大会议、重大战役、重大困难、红军牺牲情况等,并结合原著的评论来总结长征胜利的原因。
任务2:将《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与电视剧《长征》加以对比欣赏,跨媒介阅读,发现“改编”之处,探究电影文学与纪实文学的不同特点,尝试撰写主题为“我品长征精神”的小论文。
任务3: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思考长征精神的内涵并说说作为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模仿《少年中国说》的节目形式,开展“少年长征说”的主题演讲活动。
(二)设计思路解读
专题探究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与任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促进学生用图示、表格、讨论、演讲、写作等形式,将知识、思维、情感和价值观形成外显成果的过程。《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专题任务设计思路如下:
1.依托文体。
纪实文学兼具“纪实”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虚构性双重特征。首先,须事件真、环境真、人物真。不仅是实有,而且是准确无误。即使写作对象所处环境纷繁复杂,作者也会力求拨开乱象追寻和报告真实事件,揭示真相,还原真貌。因此,任务设计首先应从文体出发,具有真实感。如设计专题3“我品‘长征精神’”的任务1,以绘制长征线路思维导图为驱动性任务,对于学生了解长征,进一步感受长征对共产党的重大影响及长征精神的深远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专题2“我评‘红军形象’”,任务1让学生选择一位印象最深刻的红军人物,为他写一份小传,写作时注意体现传记的特点;任务2提供的《闪闪的“红星”》作业单中有“作者评价”及“共性特点”,意在让学生结合斯诺的观点概括出共产党人的共性特质,从中感受“红星”可以照耀中国的真正原因。
既然是文学,那就要有某种虚构性。纪实文学可以虚构什么?人物的心理、神态、精神状态等只能用心灵感受,作者可以根据事件发展的逻辑合理展开虚构与推论。比如专题2“我评‘红军形象’”中,《闪闪的“紅星”》作业单除了涉及人物的相关信息外,还增加了“作者评价”这个栏目,有助于学生借助斯诺的采访,同步“观察”“体验”“对话”,近距离地感受共产党人的那份信仰以及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此外,纪实文学还具有三大实用功能。一是向读者传递知识,包括重要事件的真相以及背景的揭示。通过《红星照耀中国》,学生不但可以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更可以探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二是帮助读者习得借助事实表达观点的方法,如本书作者在对人物事件的叙述中直接或间接表达看法。三是为读者树立人生榜样。本书中,关于毛泽东、朱德、贺龙等人物传记式的内容,形象展现了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以及理想信仰、处事经验等,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极有价值的素材。比如专题3“我品‘长征精神’”的任务3,让学生模仿《少年中国说》的节目形式,开展“少年长征说”的演讲活动,这有助于他们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思考长征精神的内涵及作为青少年传承长征精神的方式。
2.重视重构。
经典名著一般篇幅较长,有时某一人物及其相关事件会散落在整本书中。可以在初读整本书的基础上,以某种形式重新组合,将厚书读薄。比如,专题2的任务1,要求将人物速写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呈现,获得对某一人物的整体感知;专题3的任务1,要求将长征的全过程绘制成思维导图,这些都是内容重构。
再者,在阅读中,将相互关联的人物、事件、场景前勾后连,对比参照,比同求异,也是一种内容重构。比如专题2的任务2,以作业单的形式展现红军人物,要求学生从不同层面比较异同,总结这些人物的个性魅力,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整体特质。这有助于学生建立联系,生成更为丰富而完整的印象。
3.关注情境。
指将知识放在一定的或特定的情境中,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尝试设计生活化的、与时俱进的专题任务,激发学生参与、建构的兴趣。
如专题2的任务3设置的情境为:假如你是跟随斯诺一起采访的小记者,结合表2所示的采访提纲,采访一个“红小鬼”并完成采访手记。这一情境的创设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以采访的方式认识“红小鬼”,感受同龄人对信仰的追求,汲取中国力量;二是以采访手记的方式增强现场感,巩固统编教材新闻活动单元的写作要求。
再如专题3的任务3,要求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思考长征精神的内涵并说说青少年传承长征精神的方式。模仿《少年中国说》的节目形式,开展“少年长征说”的演讲活动,侧重以自己的视角,放眼当下,赋予长征以新的内涵,与时俱进地传承与发扬长征精神。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强调情境的真实性,要求情境的设计关注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PISA认为,尽管大部分的阅读是个人活动,但阅读仍具有社会性,阅读活动不仅包括阅读者,还包括其他内容,如作者、话题以及设定阅读任务的人。因此,阅读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向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红星照耀中国》魅力何在[N].人民日报,20180508.
[2]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董乐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3] 钱荃,陈沛. PISA视角下解析全国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评变化[J].语文建设,2019(1).
[4] 吴效刚.论纪实文学的文体规范[J].江苏社会科学,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