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出发,简要论述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分层教学;有效策略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对于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表现为:首先,分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其在教学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客观条件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公平的发展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灵活引进现代教学模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而在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则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每一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1.学生层面
分层教学的第一步自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划分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学习能力进行三个层次的划分:A层次为数学基础扎实,新课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端正且成绩优秀的学生;B层次为数学成绩处于中游,能够领会消化大部分学习内容,且学习态度一般的学生;C层次则为数学基础薄弱,成绩较差,知识接受能力不高,且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其次,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层次的划分,由于层次划分的基本标准是动态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层次进行流动管理,这样可以为B、C层次的学生确定奋斗的目标,进而激发其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授课层面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够根据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够在原有的学习水平上有所提高。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知识讲解的全面性,既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形成自主探究能力,又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立足于教材的重难点,利用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将重点放在“打基础”上,以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的理解与记忆,并适当进行基础练习。例如,在“百分数的应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让C层次的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让B层次的学生能够正确完成此类问题的列式与解答;对于A层次的学生則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这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量力而行,完成学习目标,提升学习自信。
3.训练层面
训练环节是教学中发现学生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实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有层次性的训练内容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进而完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在分层教学的训练层面,教师可以将训练内容确定为两个部分和三个层次,所谓两个部分是指试题中既要包含必做题,又要包含选做题,而三个层次则是指题目中必须包含基础类题目、变形类题目以及综合拓展类题目,例如,在“分数乘法”的练习设置中,教师应该为A层次的学生设计应用拓展练习;为B层次的学生设计同分母分数相加与分数乘以整数之间的关系一类的题目,为C层次的学生设计分数乘以整数的运算法则练习的基础性题目。
4.考核评价层面
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收集教学反馈,增强学生继续学习信心的重要环节,在分层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一刀切”的教学评价方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有差异的评价体系,例如,某教师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评价中,设计了甲、乙两套试卷,其中甲试卷主要为A层次以及部分B层次的学生准备的内容,这其中的题目不仅包括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重难点练习,还包含附加题目,以考查学生举一反三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乙试卷则是为C层次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B层次的学生准备的,这份试卷中多数为基础知识,集中考查了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的运用,进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分层教学可以兼顾小学生的基础性及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然后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格特点以及思维能力去开展教学活动,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明清.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6(31):139-140.
[2]寇学昭.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6(32):125-126.
编辑 谢尾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分层教学;有效策略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对于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表现为:首先,分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其在教学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客观条件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公平的发展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灵活引进现代教学模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而在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则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每一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1.学生层面
分层教学的第一步自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划分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学习能力进行三个层次的划分:A层次为数学基础扎实,新课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端正且成绩优秀的学生;B层次为数学成绩处于中游,能够领会消化大部分学习内容,且学习态度一般的学生;C层次则为数学基础薄弱,成绩较差,知识接受能力不高,且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其次,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层次的划分,由于层次划分的基本标准是动态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层次进行流动管理,这样可以为B、C层次的学生确定奋斗的目标,进而激发其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授课层面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够根据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够在原有的学习水平上有所提高。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知识讲解的全面性,既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形成自主探究能力,又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立足于教材的重难点,利用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将重点放在“打基础”上,以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的理解与记忆,并适当进行基础练习。例如,在“百分数的应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让C层次的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让B层次的学生能够正确完成此类问题的列式与解答;对于A层次的学生則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这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量力而行,完成学习目标,提升学习自信。
3.训练层面
训练环节是教学中发现学生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实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有层次性的训练内容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进而完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在分层教学的训练层面,教师可以将训练内容确定为两个部分和三个层次,所谓两个部分是指试题中既要包含必做题,又要包含选做题,而三个层次则是指题目中必须包含基础类题目、变形类题目以及综合拓展类题目,例如,在“分数乘法”的练习设置中,教师应该为A层次的学生设计应用拓展练习;为B层次的学生设计同分母分数相加与分数乘以整数之间的关系一类的题目,为C层次的学生设计分数乘以整数的运算法则练习的基础性题目。
4.考核评价层面
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收集教学反馈,增强学生继续学习信心的重要环节,在分层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一刀切”的教学评价方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有差异的评价体系,例如,某教师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评价中,设计了甲、乙两套试卷,其中甲试卷主要为A层次以及部分B层次的学生准备的内容,这其中的题目不仅包括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重难点练习,还包含附加题目,以考查学生举一反三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乙试卷则是为C层次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B层次的学生准备的,这份试卷中多数为基础知识,集中考查了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的运用,进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分层教学可以兼顾小学生的基础性及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然后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格特点以及思维能力去开展教学活动,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明清.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6(31):139-140.
[2]寇学昭.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6(32):125-126.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