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常见“劣习”
我们常常见到这种现象,有些企业制度、流程一大堆,但却执行不了或执行打折扣。究其原因,是企业没有形成一套保障行动力的惯性机制。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不仅要强化制度流程的可操作性,更要看这些制度能否约束、训练和改变员工的职业习惯。所以,破除企业的种种“劣习”,就要运用管理的热炉法则来教育和训练员工,用规则的约束力改变组织和员工职业习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劣习”很多,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随意性太强
企业内部制度形同虚设。内部人情化严重,面子文化盛行,没有规则意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做事凭感觉
这种“劣习”在家族企业中表现尤其明显。特别是财务、采购类的工作,只放心让亲戚朋友做,而“自己人”却又做不好,不仅起不到表率作用,还影响了其他人的积极性。
●无责任推诿
或许这种情景我们都似曾相识:企业不能按时发货,销售找生产,生产找采购,采购把责任推给财务,财务又说,销售不回款让我拿什么付……这就是制造业最为常见的“管理死环”现象。
坏习惯之源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企业有这么多的坏习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企业缺少规则,特别是能从行为上影响员工职业行为习惯的规则才是其主要根源。
制造业向来追求精益求精,讲究的是稳定、精准、可靠,但中国文化中“差不多”原则,却是制约制造业生长的贫瘠土壤。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就如同种小麦,上午八点种与九点种没有太大的区别。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将简单的事情每天都做好,就是不简单。”将简单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才是一个人职业精神的完美体现。而制造业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职业精神,往往只把事情做到“差不多”就止步不前了。
从汉末曹操的“割发代首”到转型变革,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和特定社会时期的影响,根深蒂固地自然养成了不遵守规则的坏习惯。而要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改变这种落后的意识,改变人们趋利避害、自私利己的思想,就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以引导。
建立一个组织,首先是要保证组织成员行为上的融入,其次才是思想上的融合。所以,在未能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阶段,首先要对其行为进行限制和引导。在当前人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形下,企业管理者更要深谙“和而不同”的道理,允许员工有各自的价值观,但在行为和习惯上,必须强调标准和统一。
在有规则和没有规则两种情况下,企业、个人的自由度,哪个更大?理论上,有规则的情况下自由度大,因为规则里没有明文禁止的,就都是自由的。而无规则情况下,什么都可以做,又什么都不能做,让人无所适从,自由度反而降低。为什么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快?因为高速公路限定了更多的规则,不能随意上下,不能随意掉头,不能随意快慢,不能随意停顿……这充分说明了规则出效率:减少了随意性,便得到了高效率。
坏习惯怎么改
古印度有句名言“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
格,性格决定命运”,规则制度决定人的改变。所以,企业制定规则一定要从约束员工的职业行为开始。这里说的改变不是学习,而是让人按照要求做事。规则最终就是实现横向管事,减少对人的依赖,减少犯错;纵向管人,只对事不对人。管理者是桥梁,首先是管理者自身的改变,作为管理者不能靠嘴巴去催,也不能靠人盯人的模式,更不能靠哥们义气,而应更多地强调对事谈事,用实际行动传递“定了就干,说了就算”的执行作风。
●用规则约束
俗话说,管理十个人靠魅力,管理一百个人靠制度,管理一万个人靠文化。制度就是“铁规”,要保证它作为员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员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员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
制定各种规范,员工就会明确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养成规范意识,从而改掉坏习惯,形成好习惯。
搭建合理的组织架构、明晰了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员工能够更清晰自己的上下游还有哪些岗位,又怎么进行工作流转和串接的,才更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绩效与公司确立的目标尺度的正负距,既能合理评估员工工作的完成情况,更能够达到对优秀员工正激励、对犯错员工负激励的作用。
张瑞敏拿着大锤砸冰箱,砸的就是人的坏品性。一次不遵守开整改单,两次不遵守开罚单,开上几次罚单,自然就记住了。管理者要应用动作来训练员工,这样才能改变他们的固有习惯,从动作入手,通过事情来改变人。
●用数据说话
明确、准确、精确的“用数据说话”,讲求的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准则。数据是衡量一个人、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公司效率的最有力依据。在任何工作当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考核和工作监管方面,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可以责任到人,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零缺陷。
用数据说话,首先要有确定的、量化的工作目标,也就是年、季、月、每、日的阶段形象目标。只有首先明确目标,才能用最后完成的数据来衡量。其次,要严格把握工作进程。有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接下来就是如何在工作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开展工作的过程了。想拿出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就必须严格把握整个工作的进程。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研究、不断提升。再次,要实时用数据对工作进行有效及时的监管。通常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无形的多具体的少,定性的多量化的少,笼统的多精确的少,务虚的多实证的少,现在讲究“用数据说话”,少形容词、副词,只看时间和结果,养成用量词说话的习惯,让工作结果更加直观。
●用稽核监督
好习惯是“逼”出来的。如果制度是第一道保障,告诉员工该怎么做,那么稽核就是第二道保障,防止他不按照要求做。
稽核查哪里?什么地方查?查谁?什么时间查?这就是稽核过程。让稽核存在于制度、流程等企业管理运营中的每个环节,对于每项工作,建立稽查、复核机制,形成专职检查、互相检查及自我检查的系统及氛围,确保流程制度及各项管理工作持续推进。
“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打败别人,但所有的人都不想被别人打败”,对于稽核结果,进行张贴公示,对未及时完成工作的进行惩罚,让被罚者掏钱还要丢面子,既教育了当事人,也警示了他人。通过稽核跟进,既能及时发现问题、让问题无处可藏,又能形成内部制约机制和控制体系,形成雷厉风行的执行文化。 责编/寇斌
我们常常见到这种现象,有些企业制度、流程一大堆,但却执行不了或执行打折扣。究其原因,是企业没有形成一套保障行动力的惯性机制。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不仅要强化制度流程的可操作性,更要看这些制度能否约束、训练和改变员工的职业习惯。所以,破除企业的种种“劣习”,就要运用管理的热炉法则来教育和训练员工,用规则的约束力改变组织和员工职业习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劣习”很多,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随意性太强
企业内部制度形同虚设。内部人情化严重,面子文化盛行,没有规则意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做事凭感觉
这种“劣习”在家族企业中表现尤其明显。特别是财务、采购类的工作,只放心让亲戚朋友做,而“自己人”却又做不好,不仅起不到表率作用,还影响了其他人的积极性。
●无责任推诿
或许这种情景我们都似曾相识:企业不能按时发货,销售找生产,生产找采购,采购把责任推给财务,财务又说,销售不回款让我拿什么付……这就是制造业最为常见的“管理死环”现象。
坏习惯之源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企业有这么多的坏习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企业缺少规则,特别是能从行为上影响员工职业行为习惯的规则才是其主要根源。
制造业向来追求精益求精,讲究的是稳定、精准、可靠,但中国文化中“差不多”原则,却是制约制造业生长的贫瘠土壤。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就如同种小麦,上午八点种与九点种没有太大的区别。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将简单的事情每天都做好,就是不简单。”将简单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才是一个人职业精神的完美体现。而制造业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职业精神,往往只把事情做到“差不多”就止步不前了。
从汉末曹操的“割发代首”到转型变革,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和特定社会时期的影响,根深蒂固地自然养成了不遵守规则的坏习惯。而要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改变这种落后的意识,改变人们趋利避害、自私利己的思想,就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以引导。
建立一个组织,首先是要保证组织成员行为上的融入,其次才是思想上的融合。所以,在未能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阶段,首先要对其行为进行限制和引导。在当前人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形下,企业管理者更要深谙“和而不同”的道理,允许员工有各自的价值观,但在行为和习惯上,必须强调标准和统一。
在有规则和没有规则两种情况下,企业、个人的自由度,哪个更大?理论上,有规则的情况下自由度大,因为规则里没有明文禁止的,就都是自由的。而无规则情况下,什么都可以做,又什么都不能做,让人无所适从,自由度反而降低。为什么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快?因为高速公路限定了更多的规则,不能随意上下,不能随意掉头,不能随意快慢,不能随意停顿……这充分说明了规则出效率:减少了随意性,便得到了高效率。
坏习惯怎么改
古印度有句名言“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
格,性格决定命运”,规则制度决定人的改变。所以,企业制定规则一定要从约束员工的职业行为开始。这里说的改变不是学习,而是让人按照要求做事。规则最终就是实现横向管事,减少对人的依赖,减少犯错;纵向管人,只对事不对人。管理者是桥梁,首先是管理者自身的改变,作为管理者不能靠嘴巴去催,也不能靠人盯人的模式,更不能靠哥们义气,而应更多地强调对事谈事,用实际行动传递“定了就干,说了就算”的执行作风。
●用规则约束
俗话说,管理十个人靠魅力,管理一百个人靠制度,管理一万个人靠文化。制度就是“铁规”,要保证它作为员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员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员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
制定各种规范,员工就会明确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养成规范意识,从而改掉坏习惯,形成好习惯。
搭建合理的组织架构、明晰了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员工能够更清晰自己的上下游还有哪些岗位,又怎么进行工作流转和串接的,才更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绩效与公司确立的目标尺度的正负距,既能合理评估员工工作的完成情况,更能够达到对优秀员工正激励、对犯错员工负激励的作用。
张瑞敏拿着大锤砸冰箱,砸的就是人的坏品性。一次不遵守开整改单,两次不遵守开罚单,开上几次罚单,自然就记住了。管理者要应用动作来训练员工,这样才能改变他们的固有习惯,从动作入手,通过事情来改变人。
●用数据说话
明确、准确、精确的“用数据说话”,讲求的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准则。数据是衡量一个人、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公司效率的最有力依据。在任何工作当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考核和工作监管方面,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可以责任到人,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零缺陷。
用数据说话,首先要有确定的、量化的工作目标,也就是年、季、月、每、日的阶段形象目标。只有首先明确目标,才能用最后完成的数据来衡量。其次,要严格把握工作进程。有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接下来就是如何在工作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开展工作的过程了。想拿出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就必须严格把握整个工作的进程。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研究、不断提升。再次,要实时用数据对工作进行有效及时的监管。通常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无形的多具体的少,定性的多量化的少,笼统的多精确的少,务虚的多实证的少,现在讲究“用数据说话”,少形容词、副词,只看时间和结果,养成用量词说话的习惯,让工作结果更加直观。
●用稽核监督
好习惯是“逼”出来的。如果制度是第一道保障,告诉员工该怎么做,那么稽核就是第二道保障,防止他不按照要求做。
稽核查哪里?什么地方查?查谁?什么时间查?这就是稽核过程。让稽核存在于制度、流程等企业管理运营中的每个环节,对于每项工作,建立稽查、复核机制,形成专职检查、互相检查及自我检查的系统及氛围,确保流程制度及各项管理工作持续推进。
“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打败别人,但所有的人都不想被别人打败”,对于稽核结果,进行张贴公示,对未及时完成工作的进行惩罚,让被罚者掏钱还要丢面子,既教育了当事人,也警示了他人。通过稽核跟进,既能及时发现问题、让问题无处可藏,又能形成内部制约机制和控制体系,形成雷厉风行的执行文化。 责编/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