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社会价值的多样化和大学生个性化导致校园惨案频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思高校因人文关怀的不足和交流渠道的不畅而引发的惨剧,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实际,文中从心理疏导的真义入手, 在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深远意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缺失,进而提出了融入和注重心理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即"安人"。
关键词:心理疏导;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心理疏导",从医学角度来理解,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等,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理解,心理疏导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行为。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学校共同价值观念的外化,其核心是在学校内部协调各方面关系,沟通情况,化解矛盾,鼓舞士气,增进感情,提高认同感,进而激发人的创造力、凝聚力、竞争力,达到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的目的,最终达到"安人",即"安人心"的根本目的。
一 探究不安是"安人"的前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生活较为富裕的历史时期。不仅逐步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发展速度也为世人所瞩目,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开始凸显:伴随社会转型期急剧的社会变化,大学生成为社会中最敏感、最活泼、最朝气蓬勃、最生龙活虎而又最容易情绪化、非理性、心态极易失衡的群体。目前高校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在脱离父母的监护下,一人在外求学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普遍存在着焦燥、厌学等情绪;同时还存在着就业、恋爱、交友、学业上的压力,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困惑。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只有真心、诚心地和学生交朋友,把探究不安作为心理疏导的根本,作为"安人"、"安人心"之道的基础和前提,才会想办法把蕴藏在学生心中的不安之处找出来。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提高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整合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构建一个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心理图像即自我心像。这不仅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需要,也为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 消除化解不安是"安人"的關键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千千万万的教育对象,各自的年龄、背景、心理状态是形形色色的,各自要求和接受心理疏导的愿望和程度也是有差别的。尊重教育对象作为现实个人在事实上存在的这种差异,从整体上而言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实施心理疏导时要真正尊重、关怀、接纳和理解教育对象,营造一个安全、舒适、自由的教育氛围。尊重差异的核心是要实施有差异的心理疏导。在心理疏导中,要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带着一个"情"字,突出一个"诚'字,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突出诚心诚意,干实事、真干事、干成事,这样才能对症不安的原因去设法加以化解。教育人员在尊重、接纳和理解教育对象在事实上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更要注意因应教育对象在事实上存在的这种差异性,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设计并组织灵活的、弹性的、动态生成的心理疏导,让教育对象在自主选择、差异共享中,实现个体的差异性心理发展。
三 健全人格凝塑品德是"安人"的精髓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把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其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由此可见,塑造健全人格不仅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健康平和的心态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优良人格的特质。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其劳动工具不是物,而是教师自身的个性品质和人格特征。因此,教师的人格具有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道德意义。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甚至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因此,教师只有首先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形象,并注意将高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人格素养及科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同化在学生的认知、情感、人格与审美结构中,才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
总之,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心理和谐是一种能力、一种力量,是人生的重大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推动师生的心理和谐,自觉在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关系和机制,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环境,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 王洋(1980-),女,讲师,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心理疏导;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心理疏导",从医学角度来理解,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等,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理解,心理疏导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行为。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学校共同价值观念的外化,其核心是在学校内部协调各方面关系,沟通情况,化解矛盾,鼓舞士气,增进感情,提高认同感,进而激发人的创造力、凝聚力、竞争力,达到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的目的,最终达到"安人",即"安人心"的根本目的。
一 探究不安是"安人"的前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生活较为富裕的历史时期。不仅逐步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发展速度也为世人所瞩目,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开始凸显:伴随社会转型期急剧的社会变化,大学生成为社会中最敏感、最活泼、最朝气蓬勃、最生龙活虎而又最容易情绪化、非理性、心态极易失衡的群体。目前高校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在脱离父母的监护下,一人在外求学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普遍存在着焦燥、厌学等情绪;同时还存在着就业、恋爱、交友、学业上的压力,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困惑。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只有真心、诚心地和学生交朋友,把探究不安作为心理疏导的根本,作为"安人"、"安人心"之道的基础和前提,才会想办法把蕴藏在学生心中的不安之处找出来。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提高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整合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构建一个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心理图像即自我心像。这不仅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需要,也为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 消除化解不安是"安人"的關键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千千万万的教育对象,各自的年龄、背景、心理状态是形形色色的,各自要求和接受心理疏导的愿望和程度也是有差别的。尊重教育对象作为现实个人在事实上存在的这种差异,从整体上而言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实施心理疏导时要真正尊重、关怀、接纳和理解教育对象,营造一个安全、舒适、自由的教育氛围。尊重差异的核心是要实施有差异的心理疏导。在心理疏导中,要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带着一个"情"字,突出一个"诚'字,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突出诚心诚意,干实事、真干事、干成事,这样才能对症不安的原因去设法加以化解。教育人员在尊重、接纳和理解教育对象在事实上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更要注意因应教育对象在事实上存在的这种差异性,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设计并组织灵活的、弹性的、动态生成的心理疏导,让教育对象在自主选择、差异共享中,实现个体的差异性心理发展。
三 健全人格凝塑品德是"安人"的精髓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把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其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由此可见,塑造健全人格不仅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健康平和的心态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优良人格的特质。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其劳动工具不是物,而是教师自身的个性品质和人格特征。因此,教师的人格具有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道德意义。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甚至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因此,教师只有首先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形象,并注意将高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人格素养及科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同化在学生的认知、情感、人格与审美结构中,才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
总之,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心理和谐是一种能力、一种力量,是人生的重大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推动师生的心理和谐,自觉在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关系和机制,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环境,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 王洋(1980-),女,讲师,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