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逆行英雄的抗疫日记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麻醉科主管护师
  2020年4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援鄂的医疗队员达到了4.86万名,其中护士占总人数的70%,达到2.86万名。在这些护士当中,女性占了近90%,达到2.53万名。作为其中的一员,中国科大附一院(下称“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护士刘颖至今仍觉自豪与感慨。
  2020年1月21日晚,武汉的“疫情警报”正在拉响,新闻媒体上的报道铺天盖地。人们眉头紧锁,火红的灯笼和对联也无法驱散人们心头的不安。此时,正在客厅与丈夫看电视的刘颖收到了医院招募援鄂医护人员的通知:“因疫情的不可预见性,现全员招募人员作为(援鄂)后备。”
  看着通知,她与丈夫“对视了几分钟”。刘颖知道内心的答案,丈夫也知道——两人当初在支援汶川的救灾现场结缘,国家再次有难,妻子的选择丈夫猜得到,却不敢说出口。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电视节目吵得人心慌。后来刘颖打破了沉默:“我想去。”丈夫紧接着说:“你去吧。”之后,刘颖在手机上提交了报名信息。
从武汉归来后,援鄂医疗队员又“请战”出国支援(左图)。 3月10日,部分援鄂医疗队员在下榻酒店合影(中图)。在援鄂前线刘颖遇到了一位与自己姥姥长得像的患者,她感到非常亲切(右图)。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心里其实也挺忐忑的,因为已经知道是要去支援协和医院。”她口中的“协和医院”,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当晚,夫妻二人都没睡着。
  2020年1月23日,武汉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媒体将此称为“武汉封城”。2月12日,刘颖接到了“援鄂医疗队正式集结”的通知。
  集结之前,刘颖的母亲做了一桌子菜,但刘颖“匆匆忙忙的,没顾上吃”。临走前,7岁的大女儿问她“能不能不去……”刘颖回答:“不行的,那边的病人需要妈妈。”说完她抱了抱两个女儿,一直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2月13日,安徽省立医院的137名医护人员一起踏上了去往武汉的航班,真正成为“疫情中的逆行者”。
  下飞机时已是深夜,那是刘颖第二次来到“大武汉”。与之前不同的是,这座往日熙熙攘攘的码头城市,彼时已空荡荡一片。到达下榻宾馆后,医疗队因雇不到装卸工人,不得不自己搬运物资到深夜1点。忙完躺在床上的那一刻,刘颖已经没有精力回想这几天经历过的别离与奔波。“当时只想着保存体力,很快会接诊。”
  第二天休整一天后,她所在的小组于第三天在武汉协和医院正式接诊。当时的情况,刘颖记得很清楚:“早上6点半出门,7点到医院,8点就已经穿戴好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了。”一进病区,映入她眼帘的是一排病房门,在门后面,有真正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心里还是有点怕的。第一次觉得离新冠病毒如此之近,也是第一次‘真枪实弹’地穿防护服,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穿好。”
  在抗疫一线,“全副武装”的防护服就像中世纪的“重型盔甲”:虽然它保护着医护人员不受病毒侵害,但牺牲的除了“舒适度”,还有“灵活性”。据刘颖介绍,防护服穿上后整个人用“笨拙”来形容并不为过。“平时非常娴熟的专业工作,穿上防护服后会变得非常艰难。”在病区内,医护人员走路要降低步频,用垃圾桶时就像“慢动作”。
  对于护士们来说,更难的挑战还有“穿着防护服扎针”。因为新冠肺炎的特殊性,病区里往往有许多老年人。這些老年人的血管细,平时就不易进针,穿上防护服后护士们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刘颖说:“有的同事会遇到扎几次才能扎进血管的情况。还有在抽针时,因为手套的原因也会有扎到自己的危险。”不过让刘颖感动的是,病区里的病人大都理解护士们的工作,“即使扎了多次才把针扎好,也没有人讲什么”。
  在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如履薄冰。刘颖说,很多人想不到,其实每天最危险的是下班时,因为那时要完成一套超高难度的动作——脱防护服。“防护服不是按你的身高体重定做的,穿起来并不合身。哪怕是经过多次训练,每次脱防护服时还是会有‘防不胜防’的感觉,要一点一点向外卷着脱,生怕接触到防护服的最外层。”说起这些,刘颖仍心有余悸。“有同事在脱防护服时不小心被护目镜划到了眼睛,当时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万幸后来她并没有被感染。”
  除了每天与防护服“斗争”,刘颖和其他护士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与病人沟通,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有些病人情绪低落,与外界沟通的欲望较低,不利于治疗。作为每天与他们接触最多的护士,安慰他们成了重要工作之一。刘颖想起了一个人:“有个男性患者,他从核酸检测呈阳性开始就不停地说‘我什么都不怕’。虽然他一直重复这句话,但我们能感觉到那是一种焦虑。”也正是通过这位患者,刘颖认识到“在灾难或疾病面前,男性有时反而会更脆弱”。
  还有一位男性患者也让刘颖印象深刻。他“看起来像知识分子”,最开始情绪还很乐观,但随着病情慢慢恶化,他的情绪逐渐低落。尤其是要给他上呼吸机时,刘颖明显感觉到了他情绪上的绝望。“我就跟他讲,上呼吸机并不是很可怕的事情,目的只是为了让你的肺功能得到缓解,不用呼吸得那么累。呼吸机会让你‘缓过劲来’。”观察到他的情绪后,刘颖尽量用最通俗的话对他解释呼吸机的作用。“你不要觉得上了呼吸机就下不来了,很多病情比你严重的病人最后也出院了。”   后来,随着这位患者的病情好转,他的脸上终于又露出了笑容,还主动与刘颖聊起了自己的女儿以及家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位患者康复出院。
  在那样特殊的时间和地点,刘颖与同事们还会遇到更棘手的事情。比如曾有一位女患者对医护人员“极度不信任”,“所有的东西都要问‘是不是一次性的’”。面对这样的患者,刘颖觉得尽快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才是最重要的。“患者觉得我们嫌弃她,于是我们某个同事就主动上去拥抱了她,随后这种‘医患不信任’的情况就慢慢缓解了。”在前线,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可以说病房里上演着人间百态。刘颖曾因一位“长得像自己姥姥”的病人出院而高兴得互留联系方式,并且直到现在还与对方的女儿保持联系;也曾因“接诊后负责的第一位病人去世”感到十分悲伤。
  在如此强大的工作压力下,有医护人员的身体出现透支情况,刘颖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我刚进入病区,就开始全身冒冷汗,眼前也开始发黑。”那段时间广西一位援鄂护士晕倒在岗位上的新闻刚刚爆出,这让刘颖感到了一丝害怕。“后来我坐了一会儿,但感觉越来越不舒服。没办法,我只能提前出仓(下班)。”当被问到“当时是否怕自己被感染”时,她却说:“当时实在是太忙了,忙到根本没有空去想这种可能性,就一直觉得是累的。后来想想,当时情况也挺可怕的。”
  援鄂期间,刘颖偶尔会与丈夫视频,但这件事她一直等到第二天身体恢复过来时才敢跟丈夫说,因为她怕丈夫担心。就这样,刘颖在武汉待了一个多月,每天忙忙碌碌,为多救助几个病人。撤离通知来得很突然,“几乎是第一天下达通知,第二天就离开了武汉”。在回去的路上,武汉人民夹道欢送,合肥机场也摆出了代表最高礼仪的“水门仪式”迎接,但这一切都没有见到家人的那一刻更让她激动。
  回到合肥完成14天的隔离后,刘颖在2020年4月1日这天终于见到了家人。与丈夫见面的时候,她百感交集,后来丈夫对她说了一句“辛苦了”,两人便忍不住相拥而泣。这些场景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但刘颖时常还是会回想。当记者问起“当初决定去一线时内心是什么感受”时,她说:“我是党员,且自觉是个党性挺高的人。报名时内心没有任何杂念,非常纯粹地想去一线。国家需要自己的次数并不多,我一定要担负起该担负的责任!”
  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振东、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主管护师刘颖,他们都是中国医务工作者。我们不能写下所有在危险关头逆行的医务工作者,也不能写尽他们的每一次挺身而出。他们是人民英雄,是逆行的英雄,他们的坚毅与勇敢,给患难中的人们带来平安与健康。
  但是,他们也只有肉体之躯,他们也只有有限的时间,他们的付出与失去不应该被忘记:有人曾在岗位上泣不成声,因为得知自己的好友患上新冠且病情危重;有人曾經濒临崩溃,因为病人激增,自己却分身乏术;有人在抗疫一线突然失去至亲,却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有人因为自己救治的病人去世,那种竭尽全力后的无力感,让她感到特别虚弱……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却为了患者而勇敢;他们也有小家,却为了大家而奔赴战场。
  记录2020年,不应忘记中国医生。
其他文献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标志。  史蒂芬·斯坦尼克乘坐一条10米长的小船,正在菲律宾北部的海面上航行。乌云低垂,水色苍茫,这条小船在海上划出一条孤零零的白色浪迹。此时,代号“海高斯”的热带风暴正从太平洋上袭来,并将袭击整个菲律宾。不过,气象专家预测“海高斯”将会转变方向,避开斯坦尼克所要去的地方。  斯坦尼克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下文称中情局)的特工。这是2008年9月28日,他奉命前往中国南海的一个小岛侦察
吉斯莱恩·麦克斯韦尔1961年生于法国,英国传媒大亨罗伯特·麦克斯韦尔之女。毕业于牛津大学,活跃于英美交际圈。在美国富豪爱泼斯坦性侵案中被指控多项罪名,2020年7月在美国被捕。  2020年7月3日上午,一支由15辆警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扑向美国新罕布什州布拉德福德的一处庄园。空中,无人机伴飞监控。8点30分,执法人员敲开了大门。58岁的吉斯莱恩·麦克斯韦尔没有反抗,顺从地被带上警车。此前,她被
大型明星自助远行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第三季在7月9日迎来了大结局。分别总是让人真情流露,姐姐与妹妹、妹妹与哥哥、哥哥与姐姐,互相诉说这一段旅行的互相陪伴,共同回忆难忘的旅途细节。  《花儿与少年》是真人秀方面一个颇具创意的大胆尝试,在第一季与观众见面时,就给人留下了惊艳之感。第一季《花儿与少年》节目中,郑佩佩、张凯丽、许晴、刘涛,是不同时代的“花儿”。把“花儿”与“少年”放在一起,会产生诸多微
人物简介:  汪曾祺(1920年—1997年),江苏高邮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  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  就,作品有《异秉》《受戒》《蒲桥集》《晚饭花集》等。  汪朗:汪曾祺长子。1951年生于北京。散文作家、美食家、资  深媒体人。作品有《刁嘴》《衣食大义》《食之白话》等。与  两个妹妹汪明、汪朝合写《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  。  5月16日,是“老头儿
“吭哧吭哧!”外地人走在甘肃定西的街上,时不时就会被这声响吓到,定西人则气定神闲。原来,他们在砸洋芋,以便制作定西最常见的美食,洋芋搅团。  人们先挑选粗皮、个圆、水少的定西洋芋,把它们洗净、蒸熟、剥去外皮,待放凉后放进一截凿空的木桩,再用一把带长手柄的T字形木槌使劲地往木桩凹处反复敲、砸。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但可有不少讲究。一来讲究分工,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女人将蒸熟的洋芋洗净、剥皮,
刘慈欣 1963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紀元》《球状闪电》《三体》等。2015年,凭借《三体》获得第七十三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小破球,要学会抬头!”  大年初一的午后,导演郭帆在微博上唤着自己给《流浪地球》取的昵称“小破球”,期望它在这个好片扎堆的春节档表现出色。谁也没想到,34分钟后,执导过美国著名科幻电影《阿凡达》《终结者》系列的导演卡
教育,是孩子心智发展的基石,在各项教育中,家庭教育扮演着相当的影响力。父母亲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行为的反应等,攸关着孩子人生观、人格优劣、为人处世的态度。  有一则故事,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美国有位医药发明家,自小就爱喝牛奶。有一回,他打开冰箱想拿牛奶喝,一没抓稳,整罐牛奶泼了一地。看着满地的牛奶,他惶惶无措,不一会儿,妈妈朝厨房走来,他更是胆战心惊。只见妈妈惊喜地说道:“好漂亮喔!你看,多壮观的牛
韩笑工作10年,接待过多国政要,被称为这座皇家园林的形象大使  今天的颐和园共有7个宫门,其中的东宫门,在清朝时,是帝后出入颐和园的正门。从东宫门进了园,再穿过一道宫门仁寿门,途经乾隆皇帝为母亲预备的寝宫乐寿堂,就来到了颐和园著名的彩画长廊。长廊北侧坐落着养云轩,这座幽静的院落曾经是清代妃嫔、命妇以及格格们的休息室,如今辟为颐和园的一处办公室。刚刚获得“五四奖章”的韩笑就在这里接待了《环球人物》记
每年6月,日本全国各地高中都要进行一场热热闹闹的俳句选拔赛。等到8月,风靡日本的甲子园棒球赛一结束,就会开始另一场“甲子园大会”——全国高中俳句夺冠大赛,到今年已经是第二十二届了。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被称为“世界最短的诗”。传统俳句由“五—七—五”共十七个字音组成,“国际化”后经常排列成三行。虽短小,但意蕴悠长,法国作家罗兰·巴特将其比作“最精炼的小说”。  提到俳句,就不得不提被称为“
竞技体育的运动场上,鲜花、掌声和传奇往往属于胜者。只有极少数失败者,会让观众在惋惜的同时给予铭记。套用一句时下流行语,传奇的成功者千篇一律,有料的失败者万里挑一。奥斯卡冲奖影片《我,花样女王》的女主角,就是这样一个万里挑一的失败者。电影《我,花样女王》剧照,演员玛格特·罗比饰演女主角。上世纪90年代比赛中的坦雅·哈丁。  影片根据美国花样滑冰女运动员坦雅·哈丁的经历改编,在片头就宣告“绝不讽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