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问题意识”并不是简单提出和解决问题,它是学生对数学教学中相对情境作出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探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问题;数学;实用性;善于提问
  数学课程标准初中阶段情感与态度中要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認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就是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是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同时获得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一、对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分析
  1、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我们的学生不善于提问,也不敢提问。这并不是天生的,它是传统教育的“产物”。在小学课堂里小手林立,在初中课堂里举手就寥若晨星了,到了高中,几乎已经没有答问和提问的欲望。原因:一是怕回答错了或觉得提出问题是无知识的表现,怕受到嘲笑和指责;二是老师对所有问题都有了标准答案,久而久之被动听课使学生问题意识淡薄。
  2、传统的教学,是“去问题教学”。所谓学问,贵在能问。二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不耻下问”,教师的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也非常重视学生要多问。经常听到教师下课前问学生“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显然这种问题是指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地方是否理解,这种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没有问题走出课堂,有人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这样教育方式下走出教室的学生也就没有了问题。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1、注重创设情境的趣味性。“苦学之不如好学之,好学之不如乐学之”,学生在欢快、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带有趣味性的情境是初中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例如,利用趣味故事和数学史话创设情境。我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一节时,首先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古时候,在一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并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向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上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学生们对此十分惊奇,都认为国库中的米应该绰绰有余。在老师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后,他们带着无比的期待开始了这一节课的学习。
  2、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提出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就需要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解题教学,必须给学生创造观察的场所和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题前或解题后都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思考解题途径,反思解题过程,促进他们提出新见解、新思路、新设想和新途径,指出推广的前景。
  3、创设多元学习情境、让学生善问。多元学习情境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达到理性参与。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困难的是提出公式,而不是证明公式。爱因斯坦强调,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处于求知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经验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问题,不容易找出隐含其中的实质性问题。因此,关键还是需要教师创设多元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發现问题。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学生质疑,师生探究,是一种不刻意挑选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它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课堂学习的氛围。通过质疑探究,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探究的能力,学会学习。通过争辩表述,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我意识,从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主要是个体行为,因而我们强调开动脑筋,刻苦学习,独立思考,深入理解。但学习也是一种群体行为,尤其是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合作学习更是一种重要手段。学生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思维碰撞、互相交流求得解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可以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攻关,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捕捉各种契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带着学生对一个个疑惑的问题,群策群力,优势互补,共同进行一步步探索,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既解决问题,又真正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注重问题创设的实用性。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好数学是为了用好数学,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该有意识的与生活中的问题相融合,创设的问题情景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正比例函数时,有如下问题:已知正比例函数 y=8x,求当x≥4时y的取值范围。这是一个纯数学题,很抽象,虽然这个问题最终学生能解答,但他们会感觉离生活太遥远。不妨把问题情境改为:如果每kg苹果8元,我买了xkg,花了y元,若我买的苹果重量不低于4kg,那么我花的钱应在什么范围?这样一来,他们会觉得函数知识能简单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自然会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应当从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中要努力达成的目标。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创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任慧东.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80.
  [2] 冯敬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J]. 科技展望,2016,06:224.
  [3] 王鹤.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亚太教育,2016,08:158.
其他文献
  A new method of preparing SiO2 nanofiber without the polymer matrix by electrospinning, was studied and the morphology of obtained SiO2-PMMA nanofiber was c
会议
会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省城内的清朝大小官员,既走避一空,全城2000多巡警,除消防队、教练队、巡查队、中和门附近少数岗警偶有抵抗外,其他各局署和各岗警,俱闻警逃走
我省一些果园宿根性杂草发生量较大,为害严重的是禾本科的碱草(太谷一带农民叫“尖草”)。尖草不但强烈地与果树争水争肥,而且人工极难防除,投资高,劳动强度大。为解放生产
之一(2006年9月11日)鲍传江:北京我一个远房侄女接了一个单——《新中国美术大典》,是我在幕后策划的人民出版社的大项目,遇到一些问题,急招我去(我明确说过我不挂名、不要利
予东黄河故道地区,是实现百万亩葡萄商品基地的好地方。但因以前葡萄生产品种单纯,加之成熟季节正值雨季,病害猖獗,严重影响酒质,以及葡萄生产必须架栽,投资昂贵。为此,选育
会议
辽宁省赴日苹果考察团一行五人,应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于1984年11月赴日本国对福岛、岩手、秋田、长野等县的果树生产、科研、果品加工及市场进行了考察,现将日本苹果特别是
在体育活动中,有时学生会发生低血糖症,主要表现为头痛、心悸、乏力、饥饿感、出冷汗等。但有时也可伴发腹痛,或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这往往容易与其它腹痛混淆,而不能得到
多年来我区传统采用假植的方法贮藏菜花,此方法比较费工,贮藏量小,花球易长霉。1984年11月中旬,我们改进了贮藏菜花的方法,作了土窖内搭架贮藏菜花试验。一、土窖的结构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