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的选择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在不同粘连牵拉状况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地研究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共321例(321眼),根据选用的术式分为巩膜外加压术和玻璃体手术两组,各组分别统计裂孔的大小、位置关系以及局部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牵拉的程度,并分别对两种术式的效果进行比较性研究,分析上列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1)实施巩膜外加压手术211例,其中181例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85.78%;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10例,其中93例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84.60%.(2)在巩膜外加压术中,裂孔的范围》2PD、多个象限分布以及裂孔部位玻璃体与视网膜粘连牵拉张力大者,其成功率分别为61.29%、62.50%和58.62%;在玻璃体手术组中其成功率则分别为82.81%、86.67%和90.2%.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马蹄形裂孔部位视网膜玻璃体粘连牵拉张力大,裂孔位于多个象限,其大小超过2PD者应选择玻璃体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改良前路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分析其疗效.方法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2例134个骨化节段,其中连续型35例122个节段,跳跃型4例9个节段,局限型3例3个节段.术前CT检查骨化灶厚度指数(O-Index)为12.4%~78.8%,平均43.2%.手术经颈前路于椎体开槽,深至椎体后缘时用微型磨钻向骨化灶边缘游离.处理与硬膜严重粘连不宜切除的骨化灶时,可用丝线缝穿骨化灶一侧残余的后纵韧
目的 探讨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临床特征、病理与基因改变及诊断方法。方法 调查先证者及其家族的发病情况及遗传方式,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先证者中年起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血性卒中,波动渐进性记忆、认知功能减退,痴呆。磁共振显示皮层下多发腔隙性或小灶性梗死,脑深部白质广泛稀疏,呈现典型的O′Sull
目的 :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 (magneticresonanceper fusionweightedimaging,MRPWI)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共 2 6例 .行常规MR及MR灌注成
目的 探索不同b值和扩散张量成像参数的定量关系.方法对12例正常成人进行扩散张量磁共振扫描,测量多个灰白质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最大特征值、各向异性比率(FA)、各向异性指数(AI)和相对各向异性(RA)等参数,分析这些参数随着b值的变化趋势.结果 FA和RA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以及变异系数都不随b值变化(P>0.5);而ADC、EADC及最大特征值受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IL)-1β-31、IL-1β-511和IL-1受体拮抗因子基因(IL-1RN)多态性在北京地区胃癌患者及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IL-1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地区57例胃癌患者和12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入选患者的IL-1基因多态性情况,并比较这些基因多态性在胃癌组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圈套寡核苷酸(ODN)对NF-κB活性及创伤炎症反应大鼠肝脏功能损害的影响. 方法利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测定合成的环状哑铃形圈套ODN对NF-κB的DNA结合能力的竞争抑制作用;利用NF-κB反应性报告细胞株HEK-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d2EGFP),观察圈套ODN瞬时转染对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性炎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