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行业属于信息技术行业,更新速度快,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1.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前很多高校在计算机专业的设置与教学活动开展中选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这些都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方面,对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
2.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教材陈旧。计算机教学的课程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课程教材陈旧,二是课程内容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在课程教材陈旧问题这一方面,当前部分长校仍在沿用以往比较旧的教材,一些教材的使用时间长达五六年。然而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这些同旧教材之间构成了一定的矛盾。这些陈旧的教材用于教学,使得学生无法获取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自身的知识系统无法更新,更无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计算机教学的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在开展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常常照本宣科,以课本内容为依据进行实验教学,忽视了实验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开展综合性的研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教师都是以各个语法知识点为依据设计单个独立实验。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课程体系的完善。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应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首先要更新计算机教材。在编制计算机教材时要紧跟当代科技发展,将最新科技成果及科研成果加入教材中。要保证教材定时更新,更新时间定为二年以内。其次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可以将计算机发展较快国家的教育经验作为参考,并结合自身的办学能力进行创新。再次,在课程内容方面,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与计算机行业顶尖的企业合作共同制订教育培养计划。
2.加强实践环节建设。利用各种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些环节主要包括随课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各种竞赛等。随课实验通常情况下是对计算机原理的深入研究,它的独立性要求较高,能够为后面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应用这一方面时,要重点分析这种方式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在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试验箱选择时,我们选择的是基于FPGA的组成原理试验箱,并且利用了部分仿真软件,提高了计算机原理教学的有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竞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更为重大。首先,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要求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需满足学生在4年完成4万行代码的要求。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阶段实现一个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综合系统。其次,为学生参加各种嵌入式、物联网等方面的设计竞赛提供帮助。再次,我们与计算机企业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
3.促进学科竞赛,培养创新人才。学科竞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科竞赛来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开展,应注意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参加诸如包括计算机网络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大赛与地区计算机应用大赛等学科竞赛。(2)将教师科研项目作为依托,选择优秀的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并对他们进行相关的知识训练。(3)在参加一次计算机竞赛时,训练基地可以选择“科研项目案例”的实训基地,并针对竞赛的内容,选择相应的科研项目成果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学科竞赛,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与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就必须认清当前计算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加强实践环节建设、建设新教学评价体系、开展学科竞赛等途径,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风,朱韶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3-24.
[2]田贤忠,刘楠,孙国道,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学习模式探讨[J].高教与经济,2009,22(4):46-49.
[3]冼广铭,曾碧卿,冼广淋.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4):242-243.
[4]赵莉萍.整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J].中国冶金教育,2009(5):52-53.
[5]牛丽.软件高技能人才CDIO工程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注:本文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自选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1.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前很多高校在计算机专业的设置与教学活动开展中选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这些都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方面,对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
2.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教材陈旧。计算机教学的课程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课程教材陈旧,二是课程内容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在课程教材陈旧问题这一方面,当前部分长校仍在沿用以往比较旧的教材,一些教材的使用时间长达五六年。然而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这些同旧教材之间构成了一定的矛盾。这些陈旧的教材用于教学,使得学生无法获取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自身的知识系统无法更新,更无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计算机教学的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在开展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常常照本宣科,以课本内容为依据进行实验教学,忽视了实验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开展综合性的研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教师都是以各个语法知识点为依据设计单个独立实验。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课程体系的完善。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应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首先要更新计算机教材。在编制计算机教材时要紧跟当代科技发展,将最新科技成果及科研成果加入教材中。要保证教材定时更新,更新时间定为二年以内。其次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可以将计算机发展较快国家的教育经验作为参考,并结合自身的办学能力进行创新。再次,在课程内容方面,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与计算机行业顶尖的企业合作共同制订教育培养计划。
2.加强实践环节建设。利用各种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些环节主要包括随课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各种竞赛等。随课实验通常情况下是对计算机原理的深入研究,它的独立性要求较高,能够为后面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应用这一方面时,要重点分析这种方式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在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试验箱选择时,我们选择的是基于FPGA的组成原理试验箱,并且利用了部分仿真软件,提高了计算机原理教学的有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竞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更为重大。首先,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要求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需满足学生在4年完成4万行代码的要求。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阶段实现一个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综合系统。其次,为学生参加各种嵌入式、物联网等方面的设计竞赛提供帮助。再次,我们与计算机企业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
3.促进学科竞赛,培养创新人才。学科竞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科竞赛来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开展,应注意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参加诸如包括计算机网络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大赛与地区计算机应用大赛等学科竞赛。(2)将教师科研项目作为依托,选择优秀的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并对他们进行相关的知识训练。(3)在参加一次计算机竞赛时,训练基地可以选择“科研项目案例”的实训基地,并针对竞赛的内容,选择相应的科研项目成果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学科竞赛,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与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就必须认清当前计算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加强实践环节建设、建设新教学评价体系、开展学科竞赛等途径,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风,朱韶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3-24.
[2]田贤忠,刘楠,孙国道,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学习模式探讨[J].高教与经济,2009,22(4):46-49.
[3]冼广铭,曾碧卿,冼广淋.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4):242-243.
[4]赵莉萍.整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J].中国冶金教育,2009(5):52-53.
[5]牛丽.软件高技能人才CDIO工程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注:本文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自选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