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比较银行贷款和债券不同的公司治理作用的基础上,以2000年-201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银行贷款和债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相比于债券融资,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的投资效率低于债券,而且银行贷款融资的公司的投资支出高于债券融资的公司。
关键词:银行贷款;债券;投资效率
1.引言
银行贷款受货币政策影响大,当货币政策调整时,企业可得的银行贷款量受到直接明显的影响。如果企业只依靠银行贷款获得融资,则投资行为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在不少方面债券优于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我国债券起步比较晚,整个金融市场也不那么成熟,使得债券没有发挥它本有的效应。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能否产生治理效应,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呢?既然银行贷款和债券的成本、对企业的要求、对企业的公司治理效应等不同,那么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也应该不同,但是实际是这样吗?如果是,是哪种融资方式更有效呢?
2.提出假设
银行贷款和债券作为负债融资来源,同样都受到股东——债权人的委托代理问题,还有内部管理者外部债权人之间就现有资产价值和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它们各自有很不同的特点。
首先,企业债券融资比银行贷款成本更低,对著名企业、盈利企业或大型企业尤其如此。因为一般这些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并且多元化经营,所以这类企业的违约风险也较低。企业债券筹资成本成为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的主要解释变量,大企业和发行规模较大的企业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其银行贷款的比例较低,而小企业和发行规模较小的企业因为债券市场高昂的发行成本不得不寻求银行贷款。
其次,银行获取内部信息都是通过自身与企业的“关系”,以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决策。而在企业债券市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是明晰的契约关系,具有公幵的资本市场,企业自身需要进行主动的信息披露,同时证监会、信用评级机构和广大投资者都可以给当事人提供详细且具有权威性的参考信息。
然后,银行贷款具有很大灵活性,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是很模糊。贷款对企业是一种“软约束”;而企业债券存在众多的债权人,契约条款也相当明确。在企业因不能履行合同义务而违约时,债券投资者之间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债权人更容易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迫使企业更快进入清算程序,对企业形成一种硬约束。
除了后期治理作用外,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已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而且债券发行门槛高,对公司要求多。所以我们预期债券对提高公司绩效,且效果大于银行贷款;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得出:相比于债券,银行贷款的投资效率低。
3.银行贷款与债券投资效率比较的研究设计
3.1数据选取及样本设计
本文所采用的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2000-2013年数据。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实效性,本文对样本进行了筛选。最后得到5618个观测值,为了削除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上下1%分位数分别进行了缩尾处理。
投资-Q敏感度法:该模型运用投资支出对投资机会(TobinsQ)的敏感度衡量公司的投资效率,即敏感度越高,投资效率越高;敏感对越低,投资效率越低。Chenetal.(2011,JCF)是这种方法的代表性文献。
本文采用投资——Q敏感度法衡量投资效率的计量模型,核心变量为企业的负债融资来源,是长期银行贷款还是通过发行债券,以此来比较银行贷款和债券的投资效率。本文构建的模型为:
Invit=β0+β1TQi;t–1+β2TQi;t–1×Kind+β3Kind+β4CFOi;t–1+β5Levi;t–1+β6Sizei;t–1+β7Agei;t–1+Firmfixedeffects
因变量Inv是公司在一年里的投资支出,是用公司当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去处置这些资产收到的现金,再除以期初总资产。TQ代表投资机会,是普通股市值、优先股市值、负债账面价值的和除以总资产的账面价值。
3.2变量定义
本文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及的债券的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所以均为企业债券或公司债券。本文要研究上期的不同的负债融资方式对当期投资支出的影响,Kind是用来识别企业上期负债来源为银行贷款还是债券,通过查看从2000年-2013年的债券发行情况,最低金额:0.03亿元,为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发行。对于样本区间的债券发行额小于1亿元的公司为3家,本文选取1亿元作为区分界线。如果上期期末的应付债券减去上期期初的应付债券>1亿元,并且上期长期借款期末初差额<10万元,就令kind=0,表示公司上期的负债融资方式为发行债券。
我国银行贷款的融资规模远小于债券,本文选取5百万作为区分界线。如果上期期末的长期借款减去上期期初的长期借款>5百万,并且上期应付债券期末初差额<10万元,就令kind=1,表示公司上期的负债融资方式为银行借款。以下为控制变量:
CFO为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一个公司越多的净经营现金流,则公司投资所需要资金的来源越多,是公司内源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预期CFO对投资支出有正向作用。公司越高的资产负债率Levi则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而且也更难融资,从而限制了投资。所以我们预期Levi与投资支出是负相关关系。因为规模Size越大的公司可能有更多的融资来源,从而投资也增多,所以规模Size与投资支出为正相关关系。另一个控制变量上市时间Age,公司上市时间越长,越有可能正处在成熟期或者衰退期,会减少投资,从而与投资支出为负相关关系。本文数据为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统计回归。
3.3相关性分析
为使统计结果不因各自变量间的高度相关性而影响统计分析结果,本文以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及对每一个相关系数做显著性检验。得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投资支出Inv与投资机会tq显著正相关;投资支出与kind显著正相关,即新增负债融资为银行贷款时,相比于债券融资,投资支出更多。投资支出inv与公司规模size显著负相关,这与假设不符。投资支出inv与资产负债率levi显著负相关。投资支出inv与经营净现金流量显著正相关,与上市时间显著负相关。
除2个相关系数不显著外,其他相关系数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且大多是1%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均低于0.273,因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
3.4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以第t年的投资支出/年初总资产为因变量,设置代表融资方式的变量kind,若上期新增债务融资为债券时,令kind=0,为银行贷款时,令kind=1。通过tq和kind的交叉乘数来比较哪种融资方式的投资支出—Q敏感系数大。
回归结果显示,投资机会tq与融资方式kind的交叉系数为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与假设1相符。Kind=0,代表融资方式为债券,kind=1,代表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交叉系数为负,说明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的上市公司投资支出—Q敏感性小于债券融资。即相比于相比于债券,银行贷款的投资效率低。
与kind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投资支出比对应的投资机会较多,或者说当投资机会较低时,也不会减少投资。这样的过度投资倾向与银行贷款的”软约束”理论相符,银行贷款的契约设置为不完全契约,再谈判成本低。与规模在1%水平显著负相关,规模越大,企业的投资支出反而越少,这与预期相反。与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在5%显著正相关,Inv与资产负债率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Inv与上市时间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与上市时间越长公司可能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理论相一致。
4.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梳理银行贷款和债券本身具备的不同点及不同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影响的比较。利用投资支出—Q敏感性来衡量投资效率。对于全样本的回归分析证实:相比于债券融资,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的投资效率低于债券,而且银行贷款融资的公司的投资支出高于债券融资的公司。
为了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应大力展债券市场并完善债券市场,实现资本的高效流动。另一方面,要完善与债券相关的制度,比如债券信用评级。(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关键词:银行贷款;债券;投资效率
1.引言
银行贷款受货币政策影响大,当货币政策调整时,企业可得的银行贷款量受到直接明显的影响。如果企业只依靠银行贷款获得融资,则投资行为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在不少方面债券优于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我国债券起步比较晚,整个金融市场也不那么成熟,使得债券没有发挥它本有的效应。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能否产生治理效应,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呢?既然银行贷款和债券的成本、对企业的要求、对企业的公司治理效应等不同,那么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也应该不同,但是实际是这样吗?如果是,是哪种融资方式更有效呢?
2.提出假设
银行贷款和债券作为负债融资来源,同样都受到股东——债权人的委托代理问题,还有内部管理者外部债权人之间就现有资产价值和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它们各自有很不同的特点。
首先,企业债券融资比银行贷款成本更低,对著名企业、盈利企业或大型企业尤其如此。因为一般这些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并且多元化经营,所以这类企业的违约风险也较低。企业债券筹资成本成为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的主要解释变量,大企业和发行规模较大的企业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其银行贷款的比例较低,而小企业和发行规模较小的企业因为债券市场高昂的发行成本不得不寻求银行贷款。
其次,银行获取内部信息都是通过自身与企业的“关系”,以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决策。而在企业债券市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是明晰的契约关系,具有公幵的资本市场,企业自身需要进行主动的信息披露,同时证监会、信用评级机构和广大投资者都可以给当事人提供详细且具有权威性的参考信息。
然后,银行贷款具有很大灵活性,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是很模糊。贷款对企业是一种“软约束”;而企业债券存在众多的债权人,契约条款也相当明确。在企业因不能履行合同义务而违约时,债券投资者之间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债权人更容易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迫使企业更快进入清算程序,对企业形成一种硬约束。
除了后期治理作用外,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已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而且债券发行门槛高,对公司要求多。所以我们预期债券对提高公司绩效,且效果大于银行贷款;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得出:相比于债券,银行贷款的投资效率低。
3.银行贷款与债券投资效率比较的研究设计
3.1数据选取及样本设计
本文所采用的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2000-2013年数据。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实效性,本文对样本进行了筛选。最后得到5618个观测值,为了削除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上下1%分位数分别进行了缩尾处理。
投资-Q敏感度法:该模型运用投资支出对投资机会(TobinsQ)的敏感度衡量公司的投资效率,即敏感度越高,投资效率越高;敏感对越低,投资效率越低。Chenetal.(2011,JCF)是这种方法的代表性文献。
本文采用投资——Q敏感度法衡量投资效率的计量模型,核心变量为企业的负债融资来源,是长期银行贷款还是通过发行债券,以此来比较银行贷款和债券的投资效率。本文构建的模型为:
Invit=β0+β1TQi;t–1+β2TQi;t–1×Kind+β3Kind+β4CFOi;t–1+β5Levi;t–1+β6Sizei;t–1+β7Agei;t–1+Firmfixedeffects
因变量Inv是公司在一年里的投资支出,是用公司当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去处置这些资产收到的现金,再除以期初总资产。TQ代表投资机会,是普通股市值、优先股市值、负债账面价值的和除以总资产的账面价值。
3.2变量定义
本文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及的债券的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所以均为企业债券或公司债券。本文要研究上期的不同的负债融资方式对当期投资支出的影响,Kind是用来识别企业上期负债来源为银行贷款还是债券,通过查看从2000年-2013年的债券发行情况,最低金额:0.03亿元,为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发行。对于样本区间的债券发行额小于1亿元的公司为3家,本文选取1亿元作为区分界线。如果上期期末的应付债券减去上期期初的应付债券>1亿元,并且上期长期借款期末初差额<10万元,就令kind=0,表示公司上期的负债融资方式为发行债券。
我国银行贷款的融资规模远小于债券,本文选取5百万作为区分界线。如果上期期末的长期借款减去上期期初的长期借款>5百万,并且上期应付债券期末初差额<10万元,就令kind=1,表示公司上期的负债融资方式为银行借款。以下为控制变量:
CFO为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一个公司越多的净经营现金流,则公司投资所需要资金的来源越多,是公司内源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预期CFO对投资支出有正向作用。公司越高的资产负债率Levi则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而且也更难融资,从而限制了投资。所以我们预期Levi与投资支出是负相关关系。因为规模Size越大的公司可能有更多的融资来源,从而投资也增多,所以规模Size与投资支出为正相关关系。另一个控制变量上市时间Age,公司上市时间越长,越有可能正处在成熟期或者衰退期,会减少投资,从而与投资支出为负相关关系。本文数据为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统计回归。
3.3相关性分析
为使统计结果不因各自变量间的高度相关性而影响统计分析结果,本文以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及对每一个相关系数做显著性检验。得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投资支出Inv与投资机会tq显著正相关;投资支出与kind显著正相关,即新增负债融资为银行贷款时,相比于债券融资,投资支出更多。投资支出inv与公司规模size显著负相关,这与假设不符。投资支出inv与资产负债率levi显著负相关。投资支出inv与经营净现金流量显著正相关,与上市时间显著负相关。
除2个相关系数不显著外,其他相关系数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且大多是1%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均低于0.273,因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
3.4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以第t年的投资支出/年初总资产为因变量,设置代表融资方式的变量kind,若上期新增债务融资为债券时,令kind=0,为银行贷款时,令kind=1。通过tq和kind的交叉乘数来比较哪种融资方式的投资支出—Q敏感系数大。
回归结果显示,投资机会tq与融资方式kind的交叉系数为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与假设1相符。Kind=0,代表融资方式为债券,kind=1,代表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交叉系数为负,说明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的上市公司投资支出—Q敏感性小于债券融资。即相比于相比于债券,银行贷款的投资效率低。
与kind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投资支出比对应的投资机会较多,或者说当投资机会较低时,也不会减少投资。这样的过度投资倾向与银行贷款的”软约束”理论相符,银行贷款的契约设置为不完全契约,再谈判成本低。与规模在1%水平显著负相关,规模越大,企业的投资支出反而越少,这与预期相反。与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在5%显著正相关,Inv与资产负债率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Inv与上市时间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与上市时间越长公司可能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理论相一致。
4.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梳理银行贷款和债券本身具备的不同点及不同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影响的比较。利用投资支出—Q敏感性来衡量投资效率。对于全样本的回归分析证实:相比于债券融资,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的投资效率低于债券,而且银行贷款融资的公司的投资支出高于债券融资的公司。
为了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应大力展债券市场并完善债券市场,实现资本的高效流动。另一方面,要完善与债券相关的制度,比如债券信用评级。(作者单位:东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