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投入研究是近二、三十年在西方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文献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学生投入研究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从单维度的研究趋向逐渐向多维度的研究的趋向转变,同时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的学生投入等级层次模型。本文介绍了学生投入在国外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学生投入 单维度 多维度 层次结构模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开始关注学生对学校及学习的投入意愿,而学生投入(student engagement)这一概念也开始进入学术领域。目前,在西方国家学生投入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焦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西方世界的观点和研究占主导地位[1],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关于学生投入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将来的研究作出贡献。
1.概念的内涵
许多研究业已表明,学生投入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存在密切相关,研究者也一致认为学生投入能给学生带来积极正向的结果,但是因为研究者所持的哲学观点不同,所以在“学生投入”的概念界定方面存在着不统一的问题。有些研究者把“学生投入”定义为学生的行为,如学习的努力、资源的利用和学习的时间等,还有些研究者则侧重把“学生投入”理解为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的内容,如归属感、尊重感等情感体验。Furlong et al.(2003)[2]和Jimerson,Campos,
关键词: 学生投入 单维度 多维度 层次结构模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开始关注学生对学校及学习的投入意愿,而学生投入(student engagement)这一概念也开始进入学术领域。目前,在西方国家学生投入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焦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西方世界的观点和研究占主导地位[1],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关于学生投入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将来的研究作出贡献。
1.概念的内涵
许多研究业已表明,学生投入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存在密切相关,研究者也一致认为学生投入能给学生带来积极正向的结果,但是因为研究者所持的哲学观点不同,所以在“学生投入”的概念界定方面存在着不统一的问题。有些研究者把“学生投入”定义为学生的行为,如学习的努力、资源的利用和学习的时间等,还有些研究者则侧重把“学生投入”理解为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的内容,如归属感、尊重感等情感体验。Furlong et al.(2003)[2]和Jimerson,Camp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