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英语缺乏兴趣。笔者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一、农村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
1.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顾名思义,即指高中学生独立主动地进行英语学科的学习活动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管理自己的能力。它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水平和效率,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对课堂教学起促进作用。
2.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并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参加各种补习,结果到高中时,书面表达仍是语言苍白、错误百出,口头表达更是词不达意,而语法学习学了忘,忘了学。殊不知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学习不是沙龙闲谈,不是自由论坛,更不是自由活动。
3.影响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因素
目前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英语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非理性的教学方式还有一定的市场,这样势必会影响新课改实施的进程与效果。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地自主学习英语,无论是学生自身意识的改变还是教师教法的改变,实施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第一,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母语对学生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干扰。第二,教师是学生英语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图书、报刊、录音、录像、图表、光盘、微机等教学媒体缺乏,造成了英语信息源的缺乏。第三,教材是英语教学之本,英语只是一门帮助升学的工具课。第四,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唯一形式。
二、农村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农村高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差是自主学习能力弱的重要原因。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不会自然生成的,需要经过有意识的培养而形成。农村高中学生之所以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首要的问题是他们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農村教师对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外并没有适当地开展一些英语活动,没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更好地辅助英语课堂教学。
三、农村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思想观念陈旧、教学设施简陋、考试改革与教学改革不同步、教师认识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外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幻灯片、电脑课件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中的对话、课文,并可以自由发挥,学生大都能表演得形象逼真,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教师也可以布置课外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话题预先组织并练习对话内容,既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虽然有时学生对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学生缺乏毅力,因此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使之明确学习目的,再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英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对语言规则的解释、理解和操练,忽视让学生到语言实践中接触、运用和归纳语言规则。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参与、互相交流的氛围,教师应做到“四带进”,即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带进课堂。在自主性的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选择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材料,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活动,教师在必要时加以引导,帮助和鼓励。同时,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学生间的层次差异与课堂提问技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克服怕羞心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3.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并非是无目的“放羊式”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教师应把教学重点从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
利用网络及时获取对学习有用的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利于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效地清除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相对滞后给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农村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一、农村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
1.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顾名思义,即指高中学生独立主动地进行英语学科的学习活动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管理自己的能力。它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水平和效率,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对课堂教学起促进作用。
2.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并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参加各种补习,结果到高中时,书面表达仍是语言苍白、错误百出,口头表达更是词不达意,而语法学习学了忘,忘了学。殊不知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学习不是沙龙闲谈,不是自由论坛,更不是自由活动。
3.影响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因素
目前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英语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非理性的教学方式还有一定的市场,这样势必会影响新课改实施的进程与效果。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地自主学习英语,无论是学生自身意识的改变还是教师教法的改变,实施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第一,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母语对学生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干扰。第二,教师是学生英语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图书、报刊、录音、录像、图表、光盘、微机等教学媒体缺乏,造成了英语信息源的缺乏。第三,教材是英语教学之本,英语只是一门帮助升学的工具课。第四,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唯一形式。
二、农村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农村高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差是自主学习能力弱的重要原因。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不会自然生成的,需要经过有意识的培养而形成。农村高中学生之所以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首要的问题是他们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農村教师对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外并没有适当地开展一些英语活动,没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更好地辅助英语课堂教学。
三、农村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思想观念陈旧、教学设施简陋、考试改革与教学改革不同步、教师认识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外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幻灯片、电脑课件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中的对话、课文,并可以自由发挥,学生大都能表演得形象逼真,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教师也可以布置课外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话题预先组织并练习对话内容,既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虽然有时学生对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学生缺乏毅力,因此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使之明确学习目的,再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英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对语言规则的解释、理解和操练,忽视让学生到语言实践中接触、运用和归纳语言规则。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参与、互相交流的氛围,教师应做到“四带进”,即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带进课堂。在自主性的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选择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材料,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活动,教师在必要时加以引导,帮助和鼓励。同时,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学生间的层次差异与课堂提问技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克服怕羞心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3.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并非是无目的“放羊式”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教师应把教学重点从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
利用网络及时获取对学习有用的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利于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效地清除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相对滞后给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