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所承载的真、善、美等价值观和正能量,其传承和保护在国内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工作者而言,传承和保护“非遗”是自觉,更是责任。本文就安徽博物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面的实践,从收藏、研究、展示、宣教、文创等方面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今天的文化财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强烈冲击,许多精湛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大量极为珍贵的实物与资料遭到严重破坏。关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诸多问题,引发了政府和相关社会群体的关注。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典藏、保护和展示机构,在推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在对非遗的收藏、研究、展示、宣教、文创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优势和发展空间。笔者结合安徽博物院近年来的相关实践活动,总结相关经验和不足,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开放性的收藏体系
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馆藏能够使民族文化得到世代传承,通过博物馆的整理和展示,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感受各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财富,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历史对文化的雕琢和塑造,并深刻理解某种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现实意义。
安徽博物院一直注重非遗藏品的征集与收藏,藏品种类丰富,有民间文学类的徽州楹联匾额、传统戏剧类的皮影、徽剧、黄梅戏戏服、道具,民间美术类的剪纸、徽派版画,传统手工技艺的徽州三雕、界首彩陶、芜湖铁画、万安罗盘、安徽文房四宝、徽州漆器、徽州篆刻,民俗类的徽州祠祭、珠算等,这些藏品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囊括了安徽境内众多“非遗”内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传统博物馆而言,其藏品基本集中在对实物的收藏上。但是,“非遗”项目更加强调的是以人为载体的实践过程,这些实践过程往往比实物更难保存和流传,这也是许多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博物馆应该建立更加开放性的收藏体系,除了實物收藏外,还要重视对非遗项目其他资料的搜集与收藏,如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等视频资料,最好还有教学授课的视频和文字资料等等。利用文物的数字化平台,建立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双重馆藏体系。多样化的典藏内容,不仅能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留存重要资料,还为对非遗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展示和宣传教育提供更加了丰富的资源。
二、前瞻性的研究基础
在不断丰富非遗藏品的基础上,博物馆要加强对非遗项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包括文物藏品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对某件或某类文物的研究、非遗传统技艺的研究、对非遗展览展示的研究等。只有以充分的研究基础,才能为非遗的保护、展示和宣传提供更加坚实的学术支持。
安徽博物院近年来陆续发表了一批非遗的研究书籍或文章,如石谷风《徽州容像艺术》、方林《笔墨纸砚竞风流——安徽文房四宝》、郝颜飞《绘刻双绝的三十二观音雕版》、高奥《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探析》、徐大珍《精工墨印 墨艺遗韵——兼论墨模制作历史、技艺流程》、刘畅《徽州石雕——凝固的精髓》等,这类研究多以对馆藏非遗文物进行鉴赏为主,同时探讨其产生的历史、发展、功能和技艺特征;院级课题如《安徽博物院陈列设计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以徽派版画为实践素材,对馆藏徽派版画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对其展示进行了系列研究,这是对文物藏品整理以及非遗展览展示方面的研究。此外,还有专门针对非遗技艺及传承的研究,如靳鹏《窃曲纹鼎的修复与分析研究》、李瑞亮《浅谈南派青铜传统修复技艺传承与发展——以安徽博物院为例》等。
从院内研究成果来看,安徽博物院一直对非遗有着持续的关注和研究,但多限于静态的文物藏品,而对各项非遗的传统技艺以及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加强非遗藏品及其相关的活态技艺的研究、完善藏品研究体系,是今后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发散性的策展理念
展示是博物馆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展览中对文物展品尤其是对非遗展品的展示,不能片面追求其艺术价值,而应利用不同展示手段,揭示传统手工技艺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展示器物及工艺背后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探寻其对现代生活的启发。
安徽博物院近年来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内容,丰富了博物馆展示的内容,也带来了多样化的展示形式。
(一)发挥馆藏特色,充分展示丰富文化遗产的同时,让观众了解非遗传统技艺
安徽博物院在2011年新馆开放之际,就推出了《安徽文房四宝陈列》和《徽州古建筑陈列》。在《安徽文房四宝陈列》中,除集中展示纸、墨、笔、砚及相关文房用具以外,展览更加注重对安徽文房四宝传统制作技艺的展示,结合视频、场景复原等方式,展示了宣纸、徽墨、宣笔、歙砚从取材到制作等一系列工序和技艺。《徽州古建筑陈列》通过对徽州古村落的水口、祠堂、牌坊、民宅、建筑结构与装饰艺术等展示,综合展现徽州古建筑的魅力,向观众传达古徽州在建筑技艺、民众生活、伦理观念、审美追求等方面的诸多文化信息,阐述了古徽州先民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展览将清代古民居冯仁镜宅从徽州整体搬迁到展厅内,观众可以直接走进民居内部参观,有亲临徽州人家做客之感。利用多媒体手段立体动态地诠释了徽州古民居的建造过程;设置多媒体互动区,观众可通过触摸屏点击观看徽州民居营造技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今天的文化财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强烈冲击,许多精湛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大量极为珍贵的实物与资料遭到严重破坏。关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诸多问题,引发了政府和相关社会群体的关注。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典藏、保护和展示机构,在推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在对非遗的收藏、研究、展示、宣教、文创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优势和发展空间。笔者结合安徽博物院近年来的相关实践活动,总结相关经验和不足,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开放性的收藏体系
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馆藏能够使民族文化得到世代传承,通过博物馆的整理和展示,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感受各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财富,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历史对文化的雕琢和塑造,并深刻理解某种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现实意义。
安徽博物院一直注重非遗藏品的征集与收藏,藏品种类丰富,有民间文学类的徽州楹联匾额、传统戏剧类的皮影、徽剧、黄梅戏戏服、道具,民间美术类的剪纸、徽派版画,传统手工技艺的徽州三雕、界首彩陶、芜湖铁画、万安罗盘、安徽文房四宝、徽州漆器、徽州篆刻,民俗类的徽州祠祭、珠算等,这些藏品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囊括了安徽境内众多“非遗”内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传统博物馆而言,其藏品基本集中在对实物的收藏上。但是,“非遗”项目更加强调的是以人为载体的实践过程,这些实践过程往往比实物更难保存和流传,这也是许多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博物馆应该建立更加开放性的收藏体系,除了實物收藏外,还要重视对非遗项目其他资料的搜集与收藏,如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等视频资料,最好还有教学授课的视频和文字资料等等。利用文物的数字化平台,建立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双重馆藏体系。多样化的典藏内容,不仅能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留存重要资料,还为对非遗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展示和宣传教育提供更加了丰富的资源。
二、前瞻性的研究基础
在不断丰富非遗藏品的基础上,博物馆要加强对非遗项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包括文物藏品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对某件或某类文物的研究、非遗传统技艺的研究、对非遗展览展示的研究等。只有以充分的研究基础,才能为非遗的保护、展示和宣传提供更加坚实的学术支持。
安徽博物院近年来陆续发表了一批非遗的研究书籍或文章,如石谷风《徽州容像艺术》、方林《笔墨纸砚竞风流——安徽文房四宝》、郝颜飞《绘刻双绝的三十二观音雕版》、高奥《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探析》、徐大珍《精工墨印 墨艺遗韵——兼论墨模制作历史、技艺流程》、刘畅《徽州石雕——凝固的精髓》等,这类研究多以对馆藏非遗文物进行鉴赏为主,同时探讨其产生的历史、发展、功能和技艺特征;院级课题如《安徽博物院陈列设计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以徽派版画为实践素材,对馆藏徽派版画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对其展示进行了系列研究,这是对文物藏品整理以及非遗展览展示方面的研究。此外,还有专门针对非遗技艺及传承的研究,如靳鹏《窃曲纹鼎的修复与分析研究》、李瑞亮《浅谈南派青铜传统修复技艺传承与发展——以安徽博物院为例》等。
从院内研究成果来看,安徽博物院一直对非遗有着持续的关注和研究,但多限于静态的文物藏品,而对各项非遗的传统技艺以及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加强非遗藏品及其相关的活态技艺的研究、完善藏品研究体系,是今后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发散性的策展理念
展示是博物馆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展览中对文物展品尤其是对非遗展品的展示,不能片面追求其艺术价值,而应利用不同展示手段,揭示传统手工技艺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展示器物及工艺背后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探寻其对现代生活的启发。
安徽博物院近年来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内容,丰富了博物馆展示的内容,也带来了多样化的展示形式。
(一)发挥馆藏特色,充分展示丰富文化遗产的同时,让观众了解非遗传统技艺
安徽博物院在2011年新馆开放之际,就推出了《安徽文房四宝陈列》和《徽州古建筑陈列》。在《安徽文房四宝陈列》中,除集中展示纸、墨、笔、砚及相关文房用具以外,展览更加注重对安徽文房四宝传统制作技艺的展示,结合视频、场景复原等方式,展示了宣纸、徽墨、宣笔、歙砚从取材到制作等一系列工序和技艺。《徽州古建筑陈列》通过对徽州古村落的水口、祠堂、牌坊、民宅、建筑结构与装饰艺术等展示,综合展现徽州古建筑的魅力,向观众传达古徽州在建筑技艺、民众生活、伦理观念、审美追求等方面的诸多文化信息,阐述了古徽州先民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展览将清代古民居冯仁镜宅从徽州整体搬迁到展厅内,观众可以直接走进民居内部参观,有亲临徽州人家做客之感。利用多媒体手段立体动态地诠释了徽州古民居的建造过程;设置多媒体互动区,观众可通过触摸屏点击观看徽州民居营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