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思考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q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所承载的真、善、美等价值观和正能量,其传承和保护在国内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工作者而言,传承和保护“非遗”是自觉,更是责任。本文就安徽博物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面的实践,从收藏、研究、展示、宣教、文创等方面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今天的文化财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强烈冲击,许多精湛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大量极为珍贵的实物与资料遭到严重破坏。关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诸多问题,引发了政府和相关社会群体的关注。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典藏、保护和展示机构,在推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在对非遗的收藏、研究、展示、宣教、文创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优势和发展空间。笔者结合安徽博物院近年来的相关实践活动,总结相关经验和不足,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开放性的收藏体系
  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馆藏能够使民族文化得到世代传承,通过博物馆的整理和展示,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感受各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财富,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历史对文化的雕琢和塑造,并深刻理解某种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现实意义。
  安徽博物院一直注重非遗藏品的征集与收藏,藏品种类丰富,有民间文学类的徽州楹联匾额、传统戏剧类的皮影、徽剧、黄梅戏戏服、道具,民间美术类的剪纸、徽派版画,传统手工技艺的徽州三雕、界首彩陶、芜湖铁画、万安罗盘、安徽文房四宝、徽州漆器、徽州篆刻,民俗类的徽州祠祭、珠算等,这些藏品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囊括了安徽境内众多“非遗”内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传统博物馆而言,其藏品基本集中在对实物的收藏上。但是,“非遗”项目更加强调的是以人为载体的实践过程,这些实践过程往往比实物更难保存和流传,这也是许多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博物馆应该建立更加开放性的收藏体系,除了實物收藏外,还要重视对非遗项目其他资料的搜集与收藏,如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等视频资料,最好还有教学授课的视频和文字资料等等。利用文物的数字化平台,建立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双重馆藏体系。多样化的典藏内容,不仅能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留存重要资料,还为对非遗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展示和宣传教育提供更加了丰富的资源。
  二、前瞻性的研究基础
  在不断丰富非遗藏品的基础上,博物馆要加强对非遗项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包括文物藏品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对某件或某类文物的研究、非遗传统技艺的研究、对非遗展览展示的研究等。只有以充分的研究基础,才能为非遗的保护、展示和宣传提供更加坚实的学术支持。
  安徽博物院近年来陆续发表了一批非遗的研究书籍或文章,如石谷风《徽州容像艺术》、方林《笔墨纸砚竞风流——安徽文房四宝》、郝颜飞《绘刻双绝的三十二观音雕版》、高奥《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探析》、徐大珍《精工墨印 墨艺遗韵——兼论墨模制作历史、技艺流程》、刘畅《徽州石雕——凝固的精髓》等,这类研究多以对馆藏非遗文物进行鉴赏为主,同时探讨其产生的历史、发展、功能和技艺特征;院级课题如《安徽博物院陈列设计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以徽派版画为实践素材,对馆藏徽派版画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对其展示进行了系列研究,这是对文物藏品整理以及非遗展览展示方面的研究。此外,还有专门针对非遗技艺及传承的研究,如靳鹏《窃曲纹鼎的修复与分析研究》、李瑞亮《浅谈南派青铜传统修复技艺传承与发展——以安徽博物院为例》等。
  从院内研究成果来看,安徽博物院一直对非遗有着持续的关注和研究,但多限于静态的文物藏品,而对各项非遗的传统技艺以及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加强非遗藏品及其相关的活态技艺的研究、完善藏品研究体系,是今后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发散性的策展理念
  展示是博物馆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展览中对文物展品尤其是对非遗展品的展示,不能片面追求其艺术价值,而应利用不同展示手段,揭示传统手工技艺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展示器物及工艺背后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探寻其对现代生活的启发。
  安徽博物院近年来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内容,丰富了博物馆展示的内容,也带来了多样化的展示形式。
  (一)发挥馆藏特色,充分展示丰富文化遗产的同时,让观众了解非遗传统技艺
  安徽博物院在2011年新馆开放之际,就推出了《安徽文房四宝陈列》和《徽州古建筑陈列》。在《安徽文房四宝陈列》中,除集中展示纸、墨、笔、砚及相关文房用具以外,展览更加注重对安徽文房四宝传统制作技艺的展示,结合视频、场景复原等方式,展示了宣纸、徽墨、宣笔、歙砚从取材到制作等一系列工序和技艺。《徽州古建筑陈列》通过对徽州古村落的水口、祠堂、牌坊、民宅、建筑结构与装饰艺术等展示,综合展现徽州古建筑的魅力,向观众传达古徽州在建筑技艺、民众生活、伦理观念、审美追求等方面的诸多文化信息,阐述了古徽州先民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展览将清代古民居冯仁镜宅从徽州整体搬迁到展厅内,观众可以直接走进民居内部参观,有亲临徽州人家做客之感。利用多媒体手段立体动态地诠释了徽州古民居的建造过程;设置多媒体互动区,观众可通过触摸屏点击观看徽州民居营造技艺。
其他文献
【摘要】挪威伟大作曲家格里格,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无法泯灭的优秀作品。在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钢琴小品无疑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同时,作品中所包含的音乐知识,如结构特征、艺术特征、情感表达等更能让后世加以学习应用,其精神力量与艺术魅力极高。在此,作者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学习和解析以获得自身提高。  【关键词】格里格;钢琴小品;音乐结构;创作手法;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
【摘要】根据相关实践探索发现,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生态建设智慧结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屏障,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能够有效继承发扬哈尼族优秀文化,彻底解决以往强势文化所带来的众多消极影响,借助哈尼族民族文化实现生态屏障建设最佳成效。本文主要以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为例,针对屏障与生态建设展开深入化研究分析。  【关键词】屏障;生态建设;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  【中图
【摘要】近年来,各地的“民族风情园”景区蓬勃发展,游客可于此有限的“观光场域”内感受无限的民族文化。满族的民俗旅游也备受关注,但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民俗文化旅游所展现的历史与文化其实是当代的重新建构。本文运用文化变迁、民族边界等理论,讨论发展旅游业与提高民族认同、建构民族边界、传承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  【关键词】满族;民俗旅游;民族认同;建构边界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戏曲作为中国的国粹,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许多元素在中国古典舞发展过程,特别是舞台表演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古典舞剧目在表演过程中大量运用戏曲元素来表现舞蹈的神韵和阴柔之美。本文以北京市第五十中学金帆舞蹈团专场演出”京艺求精”的剧目《镜像梨园》为例,分析中国戏曲元素与古典舞的融合与具体应用。  【关键词】戏曲元素;古典舞;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J7
【摘要】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于2014年底开始着手本馆馆藏古籍的普查登记工作,对馆藏古籍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全面了解了本馆现存古籍的种类、数量、版本、存藏及破损情况等信息,并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对未来古籍保护及利用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深入积极的思考。  【关键词】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古籍普查;古籍保护;古籍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古籍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摘 要】为了解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研究提供启示,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的51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幼儿园和师范院校是主要研究力量但缺乏核心作者;该领域研究形成九大研究热点,二孩家庭中大孩的心理健康维护是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趋势。针对当前研究现状,可以通过加强“校-园”协同,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质量;通过加强“园
【摘要】南音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古泉州府的一种优美、典雅、古朴的优秀乐种。它历史悠久,深受群众喜爱。南音流传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香港、澳门、台湾及南洋诸国闽南华侨聚居地。随着人们对南音审美需求的变化,南音不再只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如何让舞美、灯光为其所用,让演员轻松自如地驾驭其中,更让观众视听愉悦,这就对“导演”在传统南音中的创新和起到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导演的职能就是挖掘即将展现之艺术
【摘要】四川以西地区的汉族传统古村落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不可被分隔与取代的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与时间的流逝中陪伴并证明着四川以西地区各种文化的传承与变革和时代转移与变迁。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使得绝大多数古村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惊人变化。加之广大普通群众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严重缺失,不能作出正确的保护措施,从而使得大批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慢慢的从我们身边消失。
【摘要】纵观历史长河,各个时代都是盛况与苍凉相织相错。本文把时代背后的苍凉统称为时代的饥饿性。“饥饿”代表的不仅仅是字面本义,而更多涵盖了其横纵延伸方面。每一个时代,“饥饿”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物质、精神、人性、社会等方面,而随着时代的更迭,“饥饿”的表现形式也不断演变。然而,在本文看来,产生“饥饿”的源头在万千变化中永恒。“饥饿”是各个历史阶段的永恒主题,对于人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饥
【摘要】近年来,异族舞蹈在我国很是流行,尤其是来自中东地区的舞蹈犹如旋风一般席卷了中国大陆,2013年央视春晚的肚皮舞《火》的精彩演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火》的亮相为我们逐渐揭开中东舞的神秘面纱,同时也激起了更多舞迷们的热情和弘扬中东舞的决心。而如何在中国引领和发展中东舞,则一直是舞者们苦苦探索的问题。特别是目前中东舞在我国处于发展中时期,面临着太多的抉择和挑战,这个问题也就更加突出了。那么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