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5-01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预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为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中并发消化道出血37例(36.3%)的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其发病年龄、病情轻重、出血量及部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7例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43~78岁,平均70.3岁,其中60岁以下5例,60~70岁13例,70岁以上19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高血压,且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1],并经脑CT或MRI证实为脑出血。
1.2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既往无胃肠疾病史,无肿瘤、慢性肝病或出血性疾病史,所有病例均经电子胃镜证实为消化道出血,且起病后经胃管抽吸液呈血性或咖啡色或隐血阳性,或发生呕血、黑便、大便隐血阳性。
1.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2]:轻度0~15分;中度16~30分;重度31~45分。在37例患者中轻度7例,中度14例,重度16例。
1.4 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基底节区出血22例,丘脑出血7例,原发性脑室出血5例,脑干出血2例,脑叶出血1例。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π/6×宽cm×长cm×高cm=出血量ml)[3];少量出血≦30ml,中量出血31~50ml,大量出血51~80ml,80ml以上为极大量。37例患者中少量脑出血9例,中量脑出血21例,大量脑出血5例,极大量脑出血2例。
1.5 发病到出现消化道出血时间:最短为20分钟,最长为11天,平均为4.9天。
2 结果
2.1 消化道出血发生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消化道出血在≦60岁组中有5例,占13.5%;>60岁组共32例,占86.5%。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消化道出血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在37例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7例,占18.9%;中重度30例,占81.1%。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消化道出血与脑出血量的关系:在37例中少量脑出血9例,占24.3%;中量以上脑出血28例,占75.7%。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消化道出血发生于脑出血部位的关系:本组消化道出血发生者其脑出血病灶位于基底节区占37.3%(22/59),位于丘脑占46.7%(7/15),位于脑室占41.7%(5/12),位于腦干占66.7%(2/3),与脑出血病灶位于脑叶占7.7%(1/13)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显著差异(p<0.05)。
2.5 治疗及死亡时间:所有3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均以内科治疗,采用降颅压,控制血压、抗感染等处理外,均予以西咪替叮1.2g静脉治疗,每日一次,严重者改用洛赛克40mg精注,每日2次,必要时可以用冰盐水洗胃或胃内注入凝血酶或胃粘膜保护剂。37例中直接死于消化道出血者2例,死于脑疝者1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者12例。
3 讨论
3.1 脑出血后发生消化道出血时间:本组病例脑出血后发生消化道出血时间与文献报道相近,常发生在发病后数小时至数周,其中第一周是91.8%,多数在3~7天内,严重者发病同时就有呕血。
3.2 发生率与病死率: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各家报道不一,发生率自14%~76%不等,其病死率高达78.6%。本组病例发病率为36.6%,病死率为78.4%(29/37),且发病率与发病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出血量呈正相关。
3.3 发病机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目前普遍认为本病是由神经应激反应所致。应激因素对胃的影响是通过神经和体液两个途径而发生作用,引起神经内分泌改变。前者涉及皮层、下丘脑、脑干引起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使胃壁血管痉挛收缩,胃液分泌增多及粘膜血管通透性增高。后者涉及垂体、肾上腺,发生ACTH及肾上腺皮激素的释放,除了引起胃酸及胃蛋白酶高分泌,还可改变胃粘液分泌量及粘多糖的组成,使胃黏膜对于酸和蛋白酶的抵抗力降低,导致粘膜的自身消化和形成急性应激性溃疡。且在颅内疾患处于应激状态时,ACTH可猛增10~20倍,更加说明液体途径在本病发生中的作用。此外,应激状态下,通过自主神经和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使胃黏膜循环衰竭,引起胃黏膜血管痉挛,粘膜下层的动静脉短路开放,导致粘膜缺血缺氧而出现消化道出血。本组脑出血中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以60岁以上多见,可能与老年人全身血管硬化,包括脑血管及胃黏膜血管亦硬化,从而使胃黏膜缺血缺氧加重有关。而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为中重度者,由于其意识障碍相对较重,体内神经肽Y(NPY)含量增多,NPY参与脑出血后应激反应,继而导致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高,脑出血量越大,颅内占位效应明显,以及脑深部出血,如本组病例脑干、基底节区、丘脑、脑室等部位出血最容易累及下丘脑而发生消化道出血。
3.4 防治: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后易致胃肠功能衰竭,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率极高。因此,重在早期诊断,尽早插胃管,观察胃内容物及潜血情况、测定胃酸PH值,或以西咪替叮等H2受体拮抗剂静脉预防。但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在治疗原发症基础上,则应积极以H+ -K + -ATP酶抑制剂如洛赛克静注治疗,同时可予以胃管注射凝血酶、云南白药、硫糖铝等综合处理,有望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3] 隋邦森,主编。脑血管疾病-MR·CT· DA与临床.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25-229.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预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为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中并发消化道出血37例(36.3%)的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其发病年龄、病情轻重、出血量及部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7例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43~78岁,平均70.3岁,其中60岁以下5例,60~70岁13例,70岁以上19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高血压,且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1],并经脑CT或MRI证实为脑出血。
1.2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既往无胃肠疾病史,无肿瘤、慢性肝病或出血性疾病史,所有病例均经电子胃镜证实为消化道出血,且起病后经胃管抽吸液呈血性或咖啡色或隐血阳性,或发生呕血、黑便、大便隐血阳性。
1.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2]:轻度0~15分;中度16~30分;重度31~45分。在37例患者中轻度7例,中度14例,重度16例。
1.4 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基底节区出血22例,丘脑出血7例,原发性脑室出血5例,脑干出血2例,脑叶出血1例。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π/6×宽cm×长cm×高cm=出血量ml)[3];少量出血≦30ml,中量出血31~50ml,大量出血51~80ml,80ml以上为极大量。37例患者中少量脑出血9例,中量脑出血21例,大量脑出血5例,极大量脑出血2例。
1.5 发病到出现消化道出血时间:最短为20分钟,最长为11天,平均为4.9天。
2 结果
2.1 消化道出血发生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消化道出血在≦60岁组中有5例,占13.5%;>60岁组共32例,占86.5%。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消化道出血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在37例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7例,占18.9%;中重度30例,占81.1%。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消化道出血与脑出血量的关系:在37例中少量脑出血9例,占24.3%;中量以上脑出血28例,占75.7%。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消化道出血发生于脑出血部位的关系:本组消化道出血发生者其脑出血病灶位于基底节区占37.3%(22/59),位于丘脑占46.7%(7/15),位于脑室占41.7%(5/12),位于腦干占66.7%(2/3),与脑出血病灶位于脑叶占7.7%(1/13)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显著差异(p<0.05)。
2.5 治疗及死亡时间:所有3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均以内科治疗,采用降颅压,控制血压、抗感染等处理外,均予以西咪替叮1.2g静脉治疗,每日一次,严重者改用洛赛克40mg精注,每日2次,必要时可以用冰盐水洗胃或胃内注入凝血酶或胃粘膜保护剂。37例中直接死于消化道出血者2例,死于脑疝者1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者12例。
3 讨论
3.1 脑出血后发生消化道出血时间:本组病例脑出血后发生消化道出血时间与文献报道相近,常发生在发病后数小时至数周,其中第一周是91.8%,多数在3~7天内,严重者发病同时就有呕血。
3.2 发生率与病死率: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各家报道不一,发生率自14%~76%不等,其病死率高达78.6%。本组病例发病率为36.6%,病死率为78.4%(29/37),且发病率与发病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出血量呈正相关。
3.3 发病机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目前普遍认为本病是由神经应激反应所致。应激因素对胃的影响是通过神经和体液两个途径而发生作用,引起神经内分泌改变。前者涉及皮层、下丘脑、脑干引起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使胃壁血管痉挛收缩,胃液分泌增多及粘膜血管通透性增高。后者涉及垂体、肾上腺,发生ACTH及肾上腺皮激素的释放,除了引起胃酸及胃蛋白酶高分泌,还可改变胃粘液分泌量及粘多糖的组成,使胃黏膜对于酸和蛋白酶的抵抗力降低,导致粘膜的自身消化和形成急性应激性溃疡。且在颅内疾患处于应激状态时,ACTH可猛增10~20倍,更加说明液体途径在本病发生中的作用。此外,应激状态下,通过自主神经和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使胃黏膜循环衰竭,引起胃黏膜血管痉挛,粘膜下层的动静脉短路开放,导致粘膜缺血缺氧而出现消化道出血。本组脑出血中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以60岁以上多见,可能与老年人全身血管硬化,包括脑血管及胃黏膜血管亦硬化,从而使胃黏膜缺血缺氧加重有关。而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为中重度者,由于其意识障碍相对较重,体内神经肽Y(NPY)含量增多,NPY参与脑出血后应激反应,继而导致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高,脑出血量越大,颅内占位效应明显,以及脑深部出血,如本组病例脑干、基底节区、丘脑、脑室等部位出血最容易累及下丘脑而发生消化道出血。
3.4 防治: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后易致胃肠功能衰竭,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率极高。因此,重在早期诊断,尽早插胃管,观察胃内容物及潜血情况、测定胃酸PH值,或以西咪替叮等H2受体拮抗剂静脉预防。但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在治疗原发症基础上,则应积极以H+ -K + -ATP酶抑制剂如洛赛克静注治疗,同时可予以胃管注射凝血酶、云南白药、硫糖铝等综合处理,有望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3] 隋邦森,主编。脑血管疾病-MR·CT· DA与临床.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