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不管是在媒体人看来还是老百姓看来,新闻媒体只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一直被忽视和淡化。随着2002年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的新鲜出炉,风生水起的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各级电视媒体上遍地开花,电视新闻也由此从“播”新闻向“说”新闻演变,进入“平民时代”。老百姓成了新闻的主角,电视新闻也越来越有人情味,电视新闻的服务性逐渐回归并被重视被凸显,演化出多样的表现形式。
服务性是新闻媒体的内在属性
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我国媒体呈现出双重属性,即所谓“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绝大多数媒体“断奶”,媒体的商品属性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所承认和接受,这也要求新闻媒体增强服务性,以满足受众的“消费欲”,从而赢得足够多的广告客户以保证媒体的正常运行。
服务性对于电视媒体更为重要。“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接触媒体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电视媒体作为我国当前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媒体——根据央视国际网站的数据,我国4亿家庭中,几乎每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也更应该凸显服务性,否则电视媒体将难以在网络媒体呼啸而来的今天安身立命。
电视新闻工作者服务人民意识的具体表现
在电视新闻策划中渗透服务意识。“新闻策划是立足于客观新闻这一前提,对报道活动进行的有前瞻性的、有巧妙创意和构思的、能够解答重要新闻热点问题的谋划与设计。”①我们新闻媒体一定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方向,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在新闻报道策划中,一定要贯彻好“三贴近”原则,突出“服务”的特点,把现阶段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事件,尤其是与平常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话题,作为新闻报道策划的方向与选题,比如关注粮价和菜价、房产、股市、民工子女教育、高考、保险、医疗、税收、环境、交通、治安、农民创业增收、贫困群众的生活等。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媒体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只有把这些群众关注的新闻事实加以提炼,让受众感受到新闻传播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事,新闻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民群众才会既容易接受又乐于再传播新闻,从而也有利于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
2007年7月,瑞安电视台策划推出《记者高温体验》小栏目,让记者走近孤寡老人、外来民工、环卫工人、工程建设者等群体,体验他们在高温下的工作和生活,反映他们的疾苦。在记者的带动下,一些个人和企业纷纷加入“清凉使者”的行列,送去高温下的关怀和清凉,节目浓浓的人情味得到受众的喜爱。
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一个新的备受关注的群体。瑞安电视台推出的《留守儿童的快乐暑期》系列报道,选取了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几个乡镇和社区,通过关注本地留守儿童和外来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社区群众、学校教师和回乡大学生们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关爱,留守儿童也有了一个快乐丰富而精彩的暑假。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用实践诠释服务内涵。记者是采访报道现场的目击者、感受者,与群众最接近,也最能了解到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最能体会到采访对象的心情。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始终存有“为民服务”的想法、人文关怀的情感,以平民视角感受百姓的喜怒哀乐,抓住报道现场的精彩细节,碰触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用朴实生动的镜头语言展示人格的力量,体现对生命的敬畏,才能使报道打动人心。
记者写新闻时应该更多地从人的角度去考虑,最大限度地尊重受众的知情权,用一颗充满服务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爱心去发掘和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张扬人的生命价值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践行新闻媒体的责任。
在编辑整合新闻信息中传达服务理念
其实,新闻体现为民服务的理念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帮助帮忙类的民生新闻中,在我们编辑整合新闻信息时一些日常性的信息资源也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引导和方便。比如,交通线路提示、各项活动指南、天气变化的提醒、停电停水通知、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等,这些细化具化的服务信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是必需又实用的。而随着大众对信息资讯需求量的增加,从央视、省市台到县级台都加大了信息服务的力度,像中央二套的《第一时间》、中央电视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无不体现着新闻节目的服务特点,信息量大,贴近生活,服务性强,给受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2007年10月,《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还专门推出了一档长达60分钟的特色服务类新闻节目《新7点》。《新7点》高举服务牌,让农村的观众及时了解种养殖信息、外出务工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最新的实用信息。受到农民和城里观众的广泛好评,节目开播以来收视率呈现出业内少有的高开高走的态势。在节目里,记者成了百姓的服务员、市场的特派员、产品的导购员、农家乐的导游,让媒体成了服务百姓的中间站,联系城乡的幸福桥,这也恰恰切合了媒体“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
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服务百姓、服务大局,是电视新闻感应变化、呼应需求、适应市场的需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只有加强服务意识,让观众切实感受到来自媒体的“服务”,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进而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得有利位置。电视媒体作为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媒体,也有责任凸显服务性,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何砾:《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新闻知识》,2005(7)。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广播电视台)
编校:郑艳
服务性是新闻媒体的内在属性
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我国媒体呈现出双重属性,即所谓“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绝大多数媒体“断奶”,媒体的商品属性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所承认和接受,这也要求新闻媒体增强服务性,以满足受众的“消费欲”,从而赢得足够多的广告客户以保证媒体的正常运行。
服务性对于电视媒体更为重要。“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接触媒体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电视媒体作为我国当前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媒体——根据央视国际网站的数据,我国4亿家庭中,几乎每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也更应该凸显服务性,否则电视媒体将难以在网络媒体呼啸而来的今天安身立命。
电视新闻工作者服务人民意识的具体表现
在电视新闻策划中渗透服务意识。“新闻策划是立足于客观新闻这一前提,对报道活动进行的有前瞻性的、有巧妙创意和构思的、能够解答重要新闻热点问题的谋划与设计。”①我们新闻媒体一定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方向,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在新闻报道策划中,一定要贯彻好“三贴近”原则,突出“服务”的特点,把现阶段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事件,尤其是与平常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话题,作为新闻报道策划的方向与选题,比如关注粮价和菜价、房产、股市、民工子女教育、高考、保险、医疗、税收、环境、交通、治安、农民创业增收、贫困群众的生活等。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媒体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只有把这些群众关注的新闻事实加以提炼,让受众感受到新闻传播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事,新闻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民群众才会既容易接受又乐于再传播新闻,从而也有利于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
2007年7月,瑞安电视台策划推出《记者高温体验》小栏目,让记者走近孤寡老人、外来民工、环卫工人、工程建设者等群体,体验他们在高温下的工作和生活,反映他们的疾苦。在记者的带动下,一些个人和企业纷纷加入“清凉使者”的行列,送去高温下的关怀和清凉,节目浓浓的人情味得到受众的喜爱。
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一个新的备受关注的群体。瑞安电视台推出的《留守儿童的快乐暑期》系列报道,选取了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几个乡镇和社区,通过关注本地留守儿童和外来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社区群众、学校教师和回乡大学生们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关爱,留守儿童也有了一个快乐丰富而精彩的暑假。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用实践诠释服务内涵。记者是采访报道现场的目击者、感受者,与群众最接近,也最能了解到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最能体会到采访对象的心情。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始终存有“为民服务”的想法、人文关怀的情感,以平民视角感受百姓的喜怒哀乐,抓住报道现场的精彩细节,碰触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用朴实生动的镜头语言展示人格的力量,体现对生命的敬畏,才能使报道打动人心。
记者写新闻时应该更多地从人的角度去考虑,最大限度地尊重受众的知情权,用一颗充满服务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爱心去发掘和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张扬人的生命价值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践行新闻媒体的责任。
在编辑整合新闻信息中传达服务理念
其实,新闻体现为民服务的理念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帮助帮忙类的民生新闻中,在我们编辑整合新闻信息时一些日常性的信息资源也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引导和方便。比如,交通线路提示、各项活动指南、天气变化的提醒、停电停水通知、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等,这些细化具化的服务信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是必需又实用的。而随着大众对信息资讯需求量的增加,从央视、省市台到县级台都加大了信息服务的力度,像中央二套的《第一时间》、中央电视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无不体现着新闻节目的服务特点,信息量大,贴近生活,服务性强,给受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2007年10月,《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还专门推出了一档长达60分钟的特色服务类新闻节目《新7点》。《新7点》高举服务牌,让农村的观众及时了解种养殖信息、外出务工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最新的实用信息。受到农民和城里观众的广泛好评,节目开播以来收视率呈现出业内少有的高开高走的态势。在节目里,记者成了百姓的服务员、市场的特派员、产品的导购员、农家乐的导游,让媒体成了服务百姓的中间站,联系城乡的幸福桥,这也恰恰切合了媒体“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
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服务百姓、服务大局,是电视新闻感应变化、呼应需求、适应市场的需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只有加强服务意识,让观众切实感受到来自媒体的“服务”,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进而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得有利位置。电视媒体作为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媒体,也有责任凸显服务性,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何砾:《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新闻知识》,2005(7)。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广播电视台)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