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诊断和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works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由肝素类药物引起的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HIT可分为两型:最常见的为Ⅰ型,主要发生在初次使用普通肝素(UFH)治疗后的1~3d内。通常认为是由大剂量肝素引起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而导致的一种轻微的血小板减少症,属非免疫系统介导反应,表现为血小板计数一过性轻微减少,随着继续应用肝素治疗,血小板计数将会逐渐上升,预后多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硝酸甘油(NTG)耐药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其中8只用于动脉环实验,测出最大舒张反应百分率,绘出浓
<正>~~
期刊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常规剂量和高剂量阿托伐他汀与丁苯酞联用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重要机制是冠脉斑块破裂及随之发生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急性功能不全或完全闭塞,临床可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Q波及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人群中总发病率达1%,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75岁以上者可达10%。我国部分地区AF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发
心内直视手术一般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及心脏停跳液灌注保护心肌,其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我院2002年4月-2003年4月在不阻断升主动脉低温心室颤动(室颤)下,
尽管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药物治疗有很大进展,但患者的预后差依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患者常伴有心脏电传导异常,如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
目的 分析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改体外循环的原因及处理经验。方法 对11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术中被迫改为体外循环下手术进行分析。结果 立即改为
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外语与翻译》学刊顾问刘重德先生因病于2008年2月11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4岁。
2000年5月-2003年10月我院共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96例,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