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遇到传播渠道单一、人口素质偏低、汉语交流障碍等问题。民族语广播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障碍,并扮演了农业科技信息译介者、传播渠道、知识传播者和观念引导者的角色。但受限于当前节目短小、单向传播特点、覆盖不均、人才缺乏等因素,民族语广播电视要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加大农业科技类节目比重,整合现有媒介,合作互补办节目,借各级资源扩大覆盖和影响力,并探索人才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民族语广播电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4-0100-09
  一、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方法
  云南边疆地理环境复杂,超过20多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居住于此,有14个少民族跨境而居。大多数人口居住于高原山区,受地理、交通、环境、历史等因素影响,贫困问题极为突出。其中,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于2008年被国家民族事物委员会列为特困民族2008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对全国6个特别贫困的少数民族要给予特别关注和扶持,其中包括云南省的景颇、佤、拉祜、傈僳四个特困民族。如何脱贫发展,关系到云南边疆各民族的生活,对国家安全与稳定也具有积极意义。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与脱贫之间关系密切。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农业科技信息又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现状,2010 年至2012年期间,课题小组以云南四个特困民族主要聚居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州傈僳族自治州为核心区域,以随机选择的方式,选择了以下村庄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是德宏潞西市西山乡景颇族聚居的毛讲村、弄丙村、营盘村,傈僳族聚居的腾冲猴桥镇猴桥村、太平新村、怒江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左洛底村,拉祜族聚居的澜沧糯扎渡镇谦迈村、竜山村、竹塘乡大塘子村、勐朗镇唐胜村、勐朗镇大平掌村,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乡中科村、永不落村、勐梭镇秧落村、戈药村。调查过程中,先后发放问卷36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334份,访谈100多份,问卷回收率为92%。调查发现,调查地区手机与电视的普及率非常高,受访者中仅有2%的受访者没有电视,高达83%的人使用手机。电视在当地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受访者获取国家政策信息、天气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的首选。但受语言、文化、环境等特殊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主要遇到三个障碍,即传播渠道单一、人口素质低下和汉语交流障碍。具体来说,“传播渠道单一”体现在除了电视、手机外,其它媒介普及率非常低。除电视之外,亲戚、朋友和村干部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人口素质低下”,体现在受访者中,文盲率高达18%,仅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占46%,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不足7%(见表1),“听不懂培训的内容”“不识字”“培训了也学不会”,成为农业科技学习的阻碍。
  “汉语交流障碍”,体现在受访者中有近三成的人无法用汉语进行交流,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无法流利使用汉语。上述三个传播障碍可以归结为硬件问题、人的素养问题和语言问题。其中,语言问题在以往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媒介与信息传播的研究中,往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要解决信息传播中的语言问题,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针对不同的民族,对传播的信息进行翻译。承担各地民族语翻译工作的主要有民族事务机关、研究机构、学校、出版社和媒体,媒体主要有各地广播电视局下设的民族语译制中心、民族语报刊。其中,前者主要译制民族语广播电视、电影,后者主要发行民族语报刊。目前,云南省有“46个广播电台(站)用15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9个电视台(站)用彝语、傣语、哈尼语、藏语等语种制作、播放电视节目”[1]。受人口素质影响,民族语广播电视比民族语报刊在信息传播中更具优势。此外,通过调研发现,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克服传播障碍方面具有多重角色及作用。
  二、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2012-2013年,课题组先后对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语部(主译拉祜语、傈僳语、佤语、德宏傣语、西双版纳傣语广播)、西双版纳州广播电视台民族语译制中心(主译傣语、哈尼语)、德宏广播电视台民族语译制中心(主译傣语、景颇语、载佤语景颇族中自称“载瓦”的人所使用的语言、缅甸语)、怒江州广播影视民族语译制管理中心(主译傈僳语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访谈中了解到,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了农业科技信息译介者、传播渠道、知识传播者和观念引导者等诸多角色。通过发挥这些角色和作用,民族语广播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硬件问题、人的素养偏低的问题和语言问题。
  (一)农业科技信息重要的译介者
  农业科技信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是“外来物”。 许多科技内容和实践不但与其原有的传统农业经验不同,有些内容甚至与民族传统文化是相背离的。例如,在“农家肥”的使用问题上,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认为,“农家肥”是脏的,使用它会污染农作物。因此,要想理解和接受现代农业科技,需要一个重要的转译过程。这种转译即包含了语言的翻译,更包含对外来文化的转译。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工作者通常来自本民族内部,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既精通汉语和本民族语言,又熟悉现代文化与本民族文化,是两种文化间重要的交流使者,也承担着转译人的身份。民族语广播电视工作者通过选编适合于对象地区的农业科技信息,在经过翻译、转述的过程后传达给听众和观众。从选编内容到翻译和转述,完成了从编码、释码、译码再重新编码的过程。在这样的循环中完成了农业科技在语言文化上的转译。
  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民族语广播为例。“1981年以来,民族语广播中建立和固定了《科技知识》《卫生常识》两个专题。近年来,结合边疆地区的生产水平和民族风俗习惯,向各民族群众播出了大量宣传科学种田、医药卫生等方面的知识”[2]34。经过民族语广播电视译介的农业科技类节目往往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特点;同时,在内容上针对各民族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对农业科技内容进行了选编,从而更适应对象地区。例如:针对许多少数民族不习惯使用“农家肥”的情况,多个民族的广播节目特别制作了“农家肥是个宝”等节目;针对拉祜族地区种植甘蔗的特点,拉祜语广播制作了“甘蔗渣的综合利用”等节目;德宏傣语广播则针对区域特点,“主要传播了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改良、肥料施用等方面的知识”[2]60。而针对傈僳族人的生产生活特点,傈僳语广播节目中特别制作了关于“如何种植和管理地膜包谷、如何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林木等内容”[2]67。在转译和表达方面,民族语广播电视非常注重符合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为了使翻译的语言更贴近群众,下乡收集语言词汇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傈僳族老播音员李纬翰回忆到,“为了提高翻译和播音的质量,我们还不断深入傈僳族人民群众之中,组织他们收听傈僳语广播,征求他们对翻译和播音的意见,并借此机会广泛收集语言词汇,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词汇增强和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3]。德宏傣语老播音员回忆,“我们带着广播翻译中的问题,轮流下乡到边疆各个村寨,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学习群众语言”[4]。在宣传形式上,为了使节目更通俗易懂,更贴近少数民族,播音员也会通过快板、对话、问答、歌唱等生动的方式进行播报,从而扮演了一个生动的农业科技信息讲解员的角色,深受听众和观众的欢迎。   (二)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
  受云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以来信息传播闭塞,传播手段落后。近年来,国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之后,上述情况有所缓解。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可接触的传媒主要为广播和电视。调研显示,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可接收卫星或有线广播信号,电视机普及率高,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却非常缺乏,超过71%的人没有接触过互联网。受语言因素干扰,汉语类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看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之相反,民族语广播电视尽管在节目时长、节目内容、节目播出时间等方面无法与汉语类节目相比,但由于“天生”与少数民族亲近,民族语广播电视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信息输入的重要渠道。
  目前,云南省有46个广播电台(站)用15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9个电视台用民族语播音,数量为全国之最。建立了 “能够覆盖全省主要跨境而居民族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听众的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网,民族语言广播电视工作者也已发展到200多人”[5]。民族语广播电视发展现状使其有能力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与汉语类媒介相比,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或频道的接触更为积极主动。课题组在西双版纳州广播电视局民族语译制中心听到了这样的案例:版纳当地电信运营商在推广IPTV的过程中,曾游说版纳州勐腊县的一个傣族村庄入网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在铺设了宽带的前提下,利用宽带接入有线电视网,集合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服务。网络电视,工作人员承诺能接收版纳一套的傣语节目。结果,入网后,村民因无法接收版纳一套的相关傣语节目而纷纷退网。另一个案例是民族语译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下乡调研,在与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曼勉村的村民座谈时,村民们提到,农业科技类节目是他们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即便下地干活时,村民都背着收音机去听。对于在场素未蒙面的电台主持人,村民们都能通过声音准确辨认。
  民族语类广播电视更加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覆盖和宣传,与少数民族互动相对更多,无论内容还是节目制作方式都更贴近少数民族,从而赢得少数民族的喜爱。少数民族也更容易对本民族语言的媒介内容产生认同。
  与中央电视台的农业节目相比,民族语农业科技节目不但力求接近本民族文化传统和习惯,也从当地应季的农业科技需求出发制作节目,节目中出现的人和事大多出自本民族。因此,在“接近性”方面更胜一筹。例如,以橡胶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西双版纳州,在其农业科技节目中增加了割胶、橡胶防病等节目内容,与之接壤的拉祜族地区,因种植甘蔗的特点,拉祜语广播制作了“甘蔗渣的综合利用”等节目得到听众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语广播电视是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渠道。
  (三)科技知识的传播者和观念的引导者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语广播电视致力于扎根民族、服务民族,在少数民族间逐渐树立了威信,建立了感情,更在少数民族间产生了影响力,如“澜沧县的几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昆明开会主动要求记者多播化肥、农药的使用常识和畜禽疾病的防疫知识。泸水县片古岗一位傈僳族小学教师听了近亲不能结婚的广播,中断了与她表哥的恋爱关系”[2]35。从这些案例可见少数民族对民族语广播电视的认可和对“科技”的认可。现代科技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得到少数民族的认可,融入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族语广播电视通过相关节目,长期致力于宣传“科技致富典型人物”“科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被少数民族赋予了“科技”的象征,从而扮演了科技知识传播者和观念的引导者的角色。
  作为科技知识传播者和观念的引导者,民族语广播电视通过传播实用应季的科技信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通过精心选编的科技知识,增加少数民族科技素养。通过塑造“民族科技能人”“科技致富能人”“科技爱好者”的人物形象,倡导科技与致富的理念。以西双版纳民族语广播电视译制中心译制的傣语和哈尼语《农业科普天地》为例,2011年,该节目共译制 158期,由于受当地少数民族喜爱而被称为“银屏科技员”[6]。无论是被称为“银屏科技员”还是“科学引路人”,民族语广播电视通过与少数民族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继而发挥“引导”的作用。这样的影响力超越了信息本身的作用。
  三、当前云南民族语广播电视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存在的问题
  前文讲述了民族语广播电视作为农业科技信息的译介者、传播渠道,知识传播者和观念引导者,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与影响力。但就目前而言,民族语广播电视传播农业科技信息仍有许多问题与局限,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时长短,节目所占比例小
  受经费、政策、受众、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地民族语广播电视普遍存在节目数量少、时长短、农业科技类节目所占比例小的情况。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语广播为例,该台设有5个民族的广播频率,分别是德宏傣语、西双版纳傣语、傈僳语、景颇语、拉祜语的广播节目,但每天分别仅播出45分钟,其中15分钟为新闻,10分钟为专题,20分钟为文艺节目。10分钟专题的内容分别是科技、卫生、法律法规。科技专题通常在周三播出,周四进行重播。这样一来,即使将重播的时间计算进来,一周内科技内容的播出的时间仅仅为20分钟,对比一周内总长315分钟的节目时间,科技类节目的时长仅占总时长的63%,所占比例小。此外,由于播放时长短暂,听众和观众非常容易错过。另以西双版纳州傣语电视节目为例,播出内容主要为傣语本地新闻、傣语译播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自办的傣语综艺、娱乐、农业科普节目。两档新闻节目时长全年累计不超过6000分钟,农业科技节目作为自办节目,播出则不规律,通常一周才有一期。其他州、市的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情况类似。就目前而言,民族语广播电视作为面向民族地区的“喉舌”,其当前任务主要定位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承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生活。尽管民族语类农业科技节目的比重在近年有所上升,但总体数量和比例仍然非常少。   (二)内容转瞬即逝,受众难以记录
  广播电视节目在播放过程中具有节目播放时间固定、转瞬即逝、难以保存和记录难的特点。民族语广播电视也不例外,受众对于感兴趣的农业科技内容很难进行记录。有的科技节目播放周期相对较长,不容易形成影响力。民族语广播电视上传到互联网上,可以满足节目记录、节目点播、重复播放的需求,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互联网入户率低。因此,就目前而言,广大的少数民族家庭仍然无法从互联网中受益。农业科技节目与娱乐节目不同,要记录节目讲述的技术细节和内容,通常要求受众辅之一定的记录方式,而节目播放转瞬即逝的特点,使其不适合在节目中描述大量细节。为了使更多受众听懂、看懂节目,民族语农业科技节目力求简单、直白,这使农业科技节目大多停留在农业科普知识介绍阶段,无法满足受众不同层次的技术需求。
  (三)单向传播,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目前,民族语类农业科技节目主要以信息播报为主。由于单向传播的特点明显,互动性不足。因此,无法及时掌握受众的需求和反馈。民族语广播电视工作者对此的解决方式是,定期到少数民族间采风,掌握需求动向,获得反馈信息。这对于州、市、县级的工作者而言有条件实现,但对于工作地点坐落于省会城市的工作者而言则较困难。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为例,民族语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常2-3年才有一次下乡采风的机会,这样的互动“频率”似乎无法满足对需求动态的掌握。而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具有针对性、应季性的特点,一旦缺乏与受众的积极互动和沟通,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势必减弱。对于受众而言,反馈渠道的缺乏,使得他们对农业科技类节目报以较高期望,但在现实生活中个性化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
  (四)覆盖不均,无法惠及许多少数民族
  受云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广播电视无论是有线、无线覆盖率均会出现一些覆盖盲区。云南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分别由省、市两级的民族语广播电视相关部门完成。省级仅有云南省人民广播电台5个民族语广播节目而无电视,节目信号通过卫星、中波、短波、调频、互联网等几种手段传输,信号覆盖全省及东南亚。市级民族语广播电视针对当地主体民族制作,通过无线、有线、互联网三种方式传输。少数民族地区各地信号覆盖不均。例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语译制中心主任岩光称:“当地民族语广播电视覆盖率高达982%指的是有线、无线、互联网混合覆盖率。此外,有线广播、电视使用的是同一个传输线路。,居全省前列,边境信号覆盖直达缅甸等地”。 而与之相邻的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族人口超过50万,仅能接收省级和县级广播台播出的拉祜语广播,无任何拉祜语电视节目。受地理、认知等因素影响,当地拉祜语广播的收听情况也并不理想。此外,德宏、版纳、怒江等地出现省级民族语广播和州、市、县民族语广播电视的混合覆盖,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却无法接收民族语广播电视信号。此外,少数民族居住格局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而民族语节目仅针对主体民族进行制作,有线广播电视也仅覆盖州、市所在范围。因此,对于杂居于非本民族自治区的民族来说,很难接触到本民族语的广播电视节目。这造成了另一个层面的覆盖不均。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民族语节目上传于互联网,跨境居住于世界各地的对象民族,可以通过互联网收听收看节目,而受制于地理、硬件、认知等因素影响,境内许多对象民族甚至不知道本民族广播电视节目的存在。此外,尽管云南省办有15个语种的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但15个语种之间的发展差距非常大。以白语广播为例,当前仅有1档栏目,播出间隔较长,在白族地区的认知率也非常低。因此,通过民族语广播电视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因覆盖率不均的问题,而使许多少数民族至今无法受惠。
  (五)人才缺乏,影响信息传播质量
  除了经费投入不足、硬件滞后外,人才的缺乏是民族语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阻碍。人才不足又导致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质量长期无法提升。通过对民族语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访谈发现,由于民族语译制过程的特殊性,要胜任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工作,不仅要很好地掌握汉语、民族语和新闻业务,同时还要精通本民族文字并掌握电脑录入民族文字的技术。这样的人往往“一人难求”。用西双版纳民族语译制作中心岩光主任的话来说,“一个工作者从招聘到成为合格的民族语工作者往往需要磨练8年,但仅就招聘而言就已经困难重重,一边是老的员工即将退休,另一边迟迟招不到合适的工作者”,这或许是当下民族语广播电视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才问题制约了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发展,也间接地影响了农业科技节目的质量。
  四、改进云南民族语广播电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对策
  民族语广播电视是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突破口,发挥民族语广播电视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作用、提升其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能力意义重大。针对当前云南民族语广播电视在传播农业科技信息中存在的问题,民族语广播电视的改进策略应该把握如下两点:问题的改进与节目质量的提升并举,知名度的提升与影响力的提升并举。在实施步骤上,应采取“解决问题——提升节目质量——增大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的四步走方式,既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又让民族语广播电视在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时,从原来“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转变为“有切实传播效果的渠道”再转变为“有影响力的渠道”,同时考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具体来说,实施策略如下:
  (一)加大节目比重
  如前文所述,当前省内民族语广播电视整体存在日播时长比较短,栏目主要固定为新闻、专题和文艺三类等问题,这极大地制约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制约了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发展。
  在整体时长得不到增加的情况下,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民族语广播电视不但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现有的农业科技节目也将逐渐丧失影响力。为了强化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和云南省先后出台了许多重大纲要和决策,核心内容都指向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建设。国务院在关于《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 “建立社会化、多元化、信息化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7]。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情况特别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普工作,加大双语科普工作力度”[7]和“继续实施西新工程,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译制能力建设”[7]。国家广电总局在近年来也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影视创作、译制中心建设方面的扶持。此外,《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云南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提到要加大少数民族语广播影视译制、播控建设的投入。省内先后在文山、德宏、版纳、红河等五个边境民族自治州建立了民族语译制中心,意在加强边境民族地区民族语广播影视的发展。云南省内,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已率先于1997年建立了专门的民族语频道,每天用德宏傣语、景颇语、载瓦语轮播。频道成立后,节目日播出量比原来大大增加。2012年,日播出时长达到420分钟(重播时间120分钟)。除了译制新闻外,还制作了《农村实用科技》等节目和其他专题、文艺节目,在少数民族间有广泛影响力[8]。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发展,为提升其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影响力铺垫了基础。以国家和云南省的“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为提高民族语广播电视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作用力,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建设应增加日播时长,由原来每天只播放半小时至1小时,逐渐过度到播放2小时以上。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像德宏州民族语频道一样,成立专门的民族语频率或频道。在此前提下,适当增加农业科技节目的比重,使之日播化、常态化,由此提升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传播方面的影响力。   (二)整合现有媒介
  广播电视节目具有播放时间固定、转瞬即逝、难以保存等不足,给受众记录和记忆农业科技内容带来了困难。解决的方法除了适当增加节目播出次数,定期循环播出外,还可以通过媒介整合解决难题。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有效整合的媒介有手机、互联网、农村有线广播网与行政村扩音喇叭。调研发现,受访者中拥有手机的人数高达83%,利用手机信息到达率高的特点,可与移动通讯部门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三农通”之类的短信平台,将节目中播放的农业科技类信息编辑成短信对农村用户进行免费传播。从调研来看,针对各民族自治州的“三农通”短信平台主要由当地农业部门进行维护,由当地移动通讯分支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农民免费接收信息。“三农通”信息员通常自己寻找和编辑信息进行发布,每月获得一定的短信补贴。因此,操作上可以由节目制作人员将信息编辑好,通过短信或微信发送给当地“三农通”短信信息员,由其编辑发送到短信平台上。这样既丰富了“三农通”信息内容,也缓解了广播电视信息记录难的问题。此外,利用手机、电话等通讯设施在少数民族乡村普及,省内972%数据来源于《云南省十二五规划》中对“十一五”期间的云南省通讯情况的总结。的行政村通电话的便利,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节目播出时间可以宣传和设立科技热线,收集听众和观众意见,对需求较大的节目进行适当重播,或制作成DVD光碟免费向农村发放,从而提高节目针对性、提升传播效果。尽管从2012年的调研来看,互联网的普及率仍然很低,但这个数据在悄然改变。从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来看,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有望大幅度提高。根据方案,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云南省在《云南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消息消费的实施意见》中也设定目标,到2015年,云南省要有95%的行政村以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通宽带,2017年,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并加快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这些方案为整合互联网、广播电视网服务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支持。当前,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大多都同步上传到互联网,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观看或收听节目,对于无条件的农户或地区可以采取“无线调频/互联网+村扩音喇叭”的方式收听节目。村扩音喇叭是有线广播的一部分,随着当前云南各地广泛实施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各行政村有线广播建设和扩音喇叭配备的情况改善,扩音喇叭成为面向村民信息传播的一个有效终端。通过“村村响”工程的实施,中央、省、市、县等各级广播节目还可免费传输到行政村广播室进行播放,这些节目中包括了各级广播电视部门主办的民族语节目。通过整合现有媒介资源,不但可以解决信息传播难、记录难的问题,还可以扩大节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合作互补办节目
  当前民族语类农业科技节目由于单向传播的特点明显,互动性不足,导致节目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久而久之会对节目收听收视率带来较大影响。而农业科技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提到,整合开放各类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要让民族语广播电视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转变为“有切实传播效果的渠道”,需要其与农业部门展开广泛合作,切实提高节目的针对性和质量。操作方面,可以利用农业推广部门的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农民需求,聘请农业推广方面的专家作为节目制作的顾问,指导编译农业科技节目。针对热点难点技术问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做客农业节目,设置热线,解答观众或者听众的问题。通过合作,农业部门可利用民族语广播电视宣传新政策、新技术,民族语广播电视可提高农业科技节目质量和针对性,听众和观众可以通过民族语广播电视实现与农业技术专家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三方共赢。由此,民族语广播电视也由原来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提升为信息传播兼服务协调的功能,从而可提升影响力。互补办节目还包括省、市、县各级民族语广播电视互补与互动,以实现节目共享,提升节目质量。此外,基于宽带、互联网入户的建设,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网的融合,云南省当前实施了“信息惠民”工程,该工程提出加强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民族语广播电视也可以广泛与科研单位、教育部门、其它政府部门展开合作,拓宽互动渠道,共同译制或合办更多农业科技节目,节目库同期制作成数据库上传互联网,供听众和观众随时下载和学习。
  (四)借力各级资源
  民族语广播电视覆盖不均的情况在上文中已有详细介绍,覆盖不均导致居住于特殊地形的少数民族和杂居民族出现覆盖盲区。要解决上述问题,当前在技术上可以借助国家正在实施的“宽带中国”工程和云南省各地实施的有线广播电视“村村响”工程。具体实施时把握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大对民族语广播电视及农业科技节目的宣传力度,提高节目知名度。第二,借力当前各项建设实现补点覆盖。例如,借力“宽带中国”和“村村响”工程在硬件和技术方面的投入,可通过“无线调频/互联网/有线广播+村扩音喇叭”的方式对无法接收节目的地区实行补点覆盖。以德宏州的操作经验为例,为扩大民族语广播的覆盖率,相关技术人员在少数民族村寨“设立定点收听试点,已在23个民族村寨、24个农场生产队安装了有线广播,定时播放各语种广播节目,受到各民族群众的欢迎”[8]。第三,针对群众需要选播节目。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仅针对自治区主体民族而制作,要解决杂居民族节目覆盖的问题,技术上也可借助当前“村村响”工程。由于工程实施后,行政村可免费获得中央、省、市、县等各级广播节目资源,行政村广播室可根据本村民族情况和需要选择节目进行播放。此外,通过“互联网+村扩音喇叭”的方式,也可以实现按需点播。通过上述方案可有效缓解覆盖不均的问题。
  (五)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问题严重制约了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发展,也成为节目创新、信息质量提升的瓶颈。民族语广播电视要获得长足发展,加强“民族语—汉语”的双语新闻人才的培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双语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民族类院校,而具有新闻专业的院校却不一定设置民族语专业。因此,联合培养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在操作方面,以本科生培养为例,可选拔精通双语的人才进入该校新闻专业或其它新闻院校进行联合培养。本校学习可实行双学位模式,跨校学习采用“2×2”以本科培养为例,前两年在民族语院校学习,后两年到新闻院校学习。联合培养模式。此外,为提高民族语广播电视人才的实践水平,人才培养中与民族语广播电视机构展开广泛实习合作也必不可少。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使双语人才同时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又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可探索出新闻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上述策略的提出,以整合现有资源、借力实现双赢为原则。最大的特点是在不投入项目经费或投入最低经费的情况下,既可有效缓解少数民族听不懂、看不懂农业节目的问题,又能提升民语广播电视的影响力。策略实施后,可由广播电视系统内的数据调查机构收集相关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数据进行回馈和对比,补充了来自试听或试看点的访谈信息,收集各合作部门的反馈意见,最终修正和改进策略。
  五、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农业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农业科技信息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有助于农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农业生产观念的更新。这对于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和边疆的繁荣与稳定都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下大力气狠抓农业科技传播、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素质,但总是遭遇所谓“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限制。突破“最后一公里”障碍,盲目靠硬件的投入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只有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文化习惯、语言等诸多因素之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传播障碍,民族语广播电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但是,目前这个“突破口”却受限于诸多因素而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相关的改进与提升势在必行。通过改进与提升,不但有益于民族语广播电视提高影响力与竞争力,也为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脱贫致富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云南民族网. 云南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1-10-11)[2014-04-28]. http://www.ynmyw.cn/T/1/Info_Detail.aspx?int_InfoID=684.
  [2]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金桥银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34-67.
  [3]李维翰.恢复开办傈僳语广播的回顾[G]//覃信刚.声音的记忆:我与云南广播的故事.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369.
  [4]克炳珍.愿为花开洒汗滴——我与德宏傣语广播[G]//华文娟.历程:云南广播60年恋情.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103.
  [5]郗卫宁.云南民族语电视[EB/OL].(2013-04-09)[2014-04-28]. http://wwwynmywcn/T/1/Info_Detailaspx?int_InfoID=682.
  [6]西双版纳新闻网.聚焦于少数民族服务于边疆经济[EB/OL].(2012-02-04)[2014-04-28] .http://wwwbndailycom/bnbs/cjbd/024/cjbd45-2htm.
  [7]中国青年报.国办发布《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EB/OL].(2012-07-20)[2014-04-2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7-20/4048183shtml.
  [8]德宏传媒网.德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译制传播中心发展成就概述[EB/OL].(2013-11-19)[2014-04-28].http://wwwdehonggovcn/bm/dhcm/history/2013/1119/94647html.
  [9]肖素梅. 德宏人民广播电台民语综合频率实现直播 [EB/OL].(2011-01-04)[2014-04-28].http://wwwdehonggovcn/news/dhnews/2011/0104/news-43709html.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胸腺肽与五水头孢唑林钠联用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8月-2018年11月,取66例本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开展研究,回顾分析所有病例临床资料,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试验组33例患者用胸腺肽与五水头孢唑林钠联用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某阶段收治8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各42例,分别在开腹下和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不同方式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对比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住院时间等指标均
期刊
摘要:原不当侵害人对不当防卫能否进行逆防卫,理论上存在赞成与反对两种观点。当面临生命或重大健康安全时人会本能地反击,这是人性的表面,国外立法和我国正当防卫制度都没有否定原不法侵害人的逆防卫权。着眼于加害与被害的关系,否定逆防卫人的逆防卫权有脱离现实之嫌。但逆防卫毕竟是一种特殊的防卫,如果按正当防卫的一般条件要求逆防卫人,不利于原防卫人权利的保护,因而还必须为其设置一些特殊的限制条件。从逆防卫的特殊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5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中选取40例,均行PKP术治疗。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平均时间为(45±16)min,无1例出现肺栓塞、神经根损伤或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有3例(7.5%)骨水泥渗漏。与术前相比,术后半年BI指数、Cobb角、椎体前缘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报道提高SCD(心源性猝死)病患的救治,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诊断明确为SCD后,心肺复苏术并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下,给予深度镇静镇痛等合理治疗。结果 明确SCD原因后,向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目前连转院的机会都没有的情况下,做好心理准备,减少纠纷。结论 冠心病诱发SCD,病情危重,心脏骤停后呼吸消失,给予心肺复苏后,呼吸浅快,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错过急诊PCI的时间,死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深入细致的运用到膝关节滑膜炎,以达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的目的。方法:根据膝关节滑膜炎的发病特征,在治疗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证型,在饮食、用药、生活、功能锻炼等方面,将辨证施护运用到104例膝关节滑膜炎的住院患者中,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远期效果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miR-146a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成纤维细胞IL-6和IL-8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设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通过原代细胞培养技术获得体外培养眼眶成纤维细胞,再利用携带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眼眶成纤维细胞,过表达或抑制眼眶成纤维细胞miR-146a的表达水平,进而通过ELISA法检测IL-6和IL-8的表达水平。结果: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48h上清液中IL-6和IL-8水平明显升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许多高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绩效管理,然而,在实行过程中,却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困惑,虽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高校绩效管理观偏移。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科学观与人文观的两种不同绩效管理观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绩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从树立正确的高等绩效管理观出发,提出了“人文为先,科学为后;人文为主,科学为辅;人文为宗旨,科学为实现”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观的执行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48小时内预见性干预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及程度,对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 方法 通过前瞻性对我院脑梗死患者进行评估,对卒中后抑郁(PSD)高危群体进行预见性干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发病48小时内、3天、7天、14天、21天、28天、2个月、3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估及随访。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III期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用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入院的56例III期混合痔患者,根据患者的住院号尾号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剝内扎术(M-M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等项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术后1月复查,有效27例(96.4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