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困难生”在运动心理学中称“体育学习困难生”(以下沿用心理学中的称呼),是指体能开口运动能力等方面发展水平与运动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他们不属于有伤、有病和残病的学生,但是他们体育成绩常常不合格。造成体育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本文着重讨论心理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体育困难生 心理
一、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不良心理特征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心理不良特征是不同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形成运动技能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两个方面。
(一)认知因素方面的不良心理特征。
1、感知觉统和失调,学习适应不良。感知觉统和失调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中,具有感知觉统和失调的学生,往往不能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适宜的反应,不能把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很好的结合,进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不能把自己的意识投向某一特定的动作上;2、动作概念掌握不良。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动作的实质、要领和规则及完成动作所必须服从的规律,使学习没有目的性、方向性和自觉性;3、本体运动感知觉发展不良。体育是以身心运动为基本手段,而身体运动是人支配自身所发生的运动,学生对动作的感觉,是完成身体动作的前提。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不能感知本位动作的方位、速度、时间和用力大小等;4、注意发展水平偏低。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注意稳定、注意集中等注意发展特征的水平低于一般的学生,经常表现为自制力差,容易与老师的行为、思路脱节,跟不上节拍。
(二)非认知因素方面的不良心理特征。
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放弃自我努力。有研究表明,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水平低于一般的学生,他们的体育学习愿望、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坚持性也明显偏低,多次的失败体验,以致对失败习以为常,对成功没有了渴望,就放弃了自我的努力;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人有寻求良好体验的倾向,良好体验可以使个体从中获得愉快和满足感,体育学习困难学生长期的失败体验,很少体验过成功的愉悦,造成积极情感体验追求的缺乏;3、意志品质薄弱。体育困难学生在意志品质上往往表现以下特征:怕吃苦,一碰到困难,就只有放弃,而不做任何努力;害怕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为了不失败,就对成功无所追求;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优柔寡断,造成在完成动作时,失去时机导致失败。
二、体育弱势群体的成因
结合本人体育教学实践,根据中学生弱势心理表现,本人认为中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体育弱势学生首先表现为对体育运动科学知识知之甚少。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教学认识肤浅,加上体育理论课上得又少,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解出现偏差,影响了其对体育课的热情。
(二)体育弱势学生常常表现出对自己极度的不自信。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他人,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缺乏足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冷漠心理,引起消极情绪,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而体育教学中技术性、对抗性、柔韧性的技术学习,却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自信力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所以,缺乏良好的自信力才使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逆反心理。
(三)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以及对运动中安全性的担忧促使其产生焦虑心理。
由于体育课项目本身的危险性和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这些学生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和经验,学习中碰到的内容与以前经历相类似时,伤害事故的情境就会再现,而引发了对该内容心理上的抑郁。还有一些灵活性,协调性较差的同学,在进行技术动作结构比较复杂,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如跨栏、跳马、滚翻时,就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排斥心理。
三、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对策
(一)运动表象训练。
对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同时,教师要正确示范动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表象。有意识地突出重点、难点,用语言强调动作的实质、要领和规则及完成动作的规律,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动作的概念,帮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动作,强化动觉,从而使视觉和动觉相结合,形成动作表象,发展感知觉统和协调能力,辅导鼓励学生勤于练习,以发展学生对本位动作的方位、速度和用力大小等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运动水平。
(二)对集中注意的训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利用各种调节注意的方法。如暗示调节、激励调节等对体育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集中注意力训练,培养他们注意的稳定性,自我控制思维、意识的能力。
(三)提高学习动机水平,尽可能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成功感。
学生对过去经历过并获得过成功结果的事情容易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要把“帮助学生成功
学生尝试成功
学生争取成功”纳入教学轨道。由此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制定他们力所能及的目标,或选择他们较强的项目进行教学练习,让他们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心理定势,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从而逐步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对其成功强化成内部的稳定因素,增强自我效能感。
(四)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归因。
许多体育学困生常常把技能学习上的失败归结到一些内部稳定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帮助他们通过榜样学习,归因重朔和行为训练等方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导他们将个人的注意投入到体育学习活动中,在学习动作技能中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强处;引导他们从原有基础,以及稳定性和可控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活动的结果,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确立一种“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的教育观,而且要真正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体育学习困难生,根据其特殊心理特点,尊重信任他们,发现并培养其特长,寻找其闪光点,因势利导,让他体验获得的成功,增强其信心,克服自卑,达到心理健康,成为高素质的社会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温州市瓯海区丽岙华侨中学)
编辑 李文亮
[关键词]体育困难生 心理
一、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不良心理特征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心理不良特征是不同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形成运动技能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两个方面。
(一)认知因素方面的不良心理特征。
1、感知觉统和失调,学习适应不良。感知觉统和失调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中,具有感知觉统和失调的学生,往往不能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适宜的反应,不能把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很好的结合,进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不能把自己的意识投向某一特定的动作上;2、动作概念掌握不良。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动作的实质、要领和规则及完成动作所必须服从的规律,使学习没有目的性、方向性和自觉性;3、本体运动感知觉发展不良。体育是以身心运动为基本手段,而身体运动是人支配自身所发生的运动,学生对动作的感觉,是完成身体动作的前提。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不能感知本位动作的方位、速度、时间和用力大小等;4、注意发展水平偏低。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注意稳定、注意集中等注意发展特征的水平低于一般的学生,经常表现为自制力差,容易与老师的行为、思路脱节,跟不上节拍。
(二)非认知因素方面的不良心理特征。
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放弃自我努力。有研究表明,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水平低于一般的学生,他们的体育学习愿望、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坚持性也明显偏低,多次的失败体验,以致对失败习以为常,对成功没有了渴望,就放弃了自我的努力;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人有寻求良好体验的倾向,良好体验可以使个体从中获得愉快和满足感,体育学习困难学生长期的失败体验,很少体验过成功的愉悦,造成积极情感体验追求的缺乏;3、意志品质薄弱。体育困难学生在意志品质上往往表现以下特征:怕吃苦,一碰到困难,就只有放弃,而不做任何努力;害怕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为了不失败,就对成功无所追求;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优柔寡断,造成在完成动作时,失去时机导致失败。
二、体育弱势群体的成因
结合本人体育教学实践,根据中学生弱势心理表现,本人认为中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体育弱势学生首先表现为对体育运动科学知识知之甚少。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教学认识肤浅,加上体育理论课上得又少,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解出现偏差,影响了其对体育课的热情。
(二)体育弱势学生常常表现出对自己极度的不自信。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他人,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缺乏足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冷漠心理,引起消极情绪,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而体育教学中技术性、对抗性、柔韧性的技术学习,却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自信力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所以,缺乏良好的自信力才使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逆反心理。
(三)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以及对运动中安全性的担忧促使其产生焦虑心理。
由于体育课项目本身的危险性和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这些学生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和经验,学习中碰到的内容与以前经历相类似时,伤害事故的情境就会再现,而引发了对该内容心理上的抑郁。还有一些灵活性,协调性较差的同学,在进行技术动作结构比较复杂,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如跨栏、跳马、滚翻时,就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排斥心理。
三、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对策
(一)运动表象训练。
对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同时,教师要正确示范动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表象。有意识地突出重点、难点,用语言强调动作的实质、要领和规则及完成动作的规律,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动作的概念,帮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动作,强化动觉,从而使视觉和动觉相结合,形成动作表象,发展感知觉统和协调能力,辅导鼓励学生勤于练习,以发展学生对本位动作的方位、速度和用力大小等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运动水平。
(二)对集中注意的训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利用各种调节注意的方法。如暗示调节、激励调节等对体育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集中注意力训练,培养他们注意的稳定性,自我控制思维、意识的能力。
(三)提高学习动机水平,尽可能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成功感。
学生对过去经历过并获得过成功结果的事情容易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要把“帮助学生成功
学生尝试成功
学生争取成功”纳入教学轨道。由此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制定他们力所能及的目标,或选择他们较强的项目进行教学练习,让他们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心理定势,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从而逐步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对其成功强化成内部的稳定因素,增强自我效能感。
(四)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归因。
许多体育学困生常常把技能学习上的失败归结到一些内部稳定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帮助他们通过榜样学习,归因重朔和行为训练等方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导他们将个人的注意投入到体育学习活动中,在学习动作技能中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强处;引导他们从原有基础,以及稳定性和可控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活动的结果,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确立一种“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的教育观,而且要真正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体育学习困难生,根据其特殊心理特点,尊重信任他们,发现并培养其特长,寻找其闪光点,因势利导,让他体验获得的成功,增强其信心,克服自卑,达到心理健康,成为高素质的社会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温州市瓯海区丽岙华侨中学)
编辑 李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