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角下的海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研究——以长岛为例

来源 :海洋湖沼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u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整合优化的相关研究集中于陆域自然保护地,海域尤其是海岛自然保护地的研究十分稀缺.山东长岛拥有多达7种自然保护地类型,以其作为研究区具有全国的代表性,以及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示范意义,但也存在定位不准、保护空缺、交叉重叠、管理机构参差不齐,保护力度不足、人类活动干扰频繁、管护压力大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长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技术方案应包括四个主要维度:(1)明确定位,科学划定范围;(2)整合优化,设立国家公园;(3)统筹管理,提升管护能力;(4)化解矛盾,保障海岛发展.上述整合优化原则、技术、方案均已通过技术审查和行政审批,可为全国涉海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提供一种创新思路和示范经验.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规划先行和电价补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后海上风电中央补贴取消,政府和企业在共同推进海上风电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新形势.文章基于演化博弈模型探讨政府制定规划和补贴形式与海上风电企业之间的决策演化过程,分析了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并根据海上风电实际数据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政策补贴效率低,对企业研发水平提升有限;企业通过技术研发降低LCOE是促进海上风电发展最有效途径;海上风电带来的减排收益应得到重视.最后,为促进海上风电平价上网提出了政策建议.
学位
学位
根据2018-2019年对永定河莲石湖水生态数据调查结果,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6.5软件构建莲石湖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初步分析莲石湖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包括主要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等共14个功能组.结果 显示:莲石湖生态系统各功能组主要分布于前4个营养级,能量流动主要发生在第Ⅱ和第Ⅲ营养级之间.营养级Ⅰ能量传递效率低下,能量向更高营养层次流动受阻.交互影响结果表明,初级生产者和有机碎屑生物量的增大对大部分功能组的影响为促进效应.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