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他们能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8)32-0268-01
鲁迅笔下有一个“百草园”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他们在里面是欢乐的、自由自在的,“百草园”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智慧。如果让幼儿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之外,按照成人的安排来生活,那么就如同鲁迅小说《故乡》中活泼、机灵、可爱的闰土慢慢地变成了木呐的、循规蹈矩的成年闰土。所以孩子们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审美欲望及创新冲动都能够得到发展。教育就是需要这种符合幼儿生活本性的教育。
一、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只要孩子与老师的预设活动有了一些偏差,老师就会马上千方百计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的预设目标走去,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老师的干预是非常多的,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控制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
角色是幼儿游戏的主要部分。平时在玩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会根据幼儿各自特点、和幼儿自身的条件来分配角色,这往往忽略了能力差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了这些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而大胆地去表演。也可让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去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角色。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孩子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他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能够进行游戏。游戏材料虽然是代替品,但孩子们对他们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常常自发的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拿什么作材料。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二、教师的指导
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解读者、支持者,实际指导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进行有效的观察。
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有效的指导,就必须以有计划的观察作为指导游戏的前提,这样教师才能深入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地知道幼儿的游戏,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
2.进行适宜的指导。
对幼儿游戏的指导要适宜,要给孩子提供合理的帮助,使得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有效促进自身富有个性的发展。
(1)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幼儿往往能玩得更有兴致。在游戏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应以平等的身份当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教师的童心会使幼儿备亲切、自然,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及时施加影响,协调游戏者之间的各种关系。比如,游戏乐乐服装城中,教师以一个顾客身份参与其中,向营业员打听各种衣服与自己是否相称,并试衣请营业员参考等等,有效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提高游戏水平。当然,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参与的目的,要把握好时机与分寸,以不干预幼儿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
(2)直接给幼儿以建议和帮助。
游戏的内容大多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有关。在游戏时,幼儿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细心地观察,及时给予帮助,促使游戏顺利进行,满足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比如在游戏鲜花店中,一些孩子对于鲜花的制作与包扎成束感到困难,式样比较单一。这时教师可以直接给予帮助,指导他们怎样使花束让顾客满意;有时也可以直接教给孩子新的制作方法,激发孩子继续游戏的兴趣。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幼儿是游戏活动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彭海蕾.《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58-112.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关键词】自主;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8)32-0268-01
鲁迅笔下有一个“百草园”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他们在里面是欢乐的、自由自在的,“百草园”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智慧。如果让幼儿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之外,按照成人的安排来生活,那么就如同鲁迅小说《故乡》中活泼、机灵、可爱的闰土慢慢地变成了木呐的、循规蹈矩的成年闰土。所以孩子们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审美欲望及创新冲动都能够得到发展。教育就是需要这种符合幼儿生活本性的教育。
一、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只要孩子与老师的预设活动有了一些偏差,老师就会马上千方百计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的预设目标走去,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老师的干预是非常多的,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控制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
角色是幼儿游戏的主要部分。平时在玩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会根据幼儿各自特点、和幼儿自身的条件来分配角色,这往往忽略了能力差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了这些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而大胆地去表演。也可让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去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角色。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孩子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他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能够进行游戏。游戏材料虽然是代替品,但孩子们对他们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常常自发的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拿什么作材料。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二、教师的指导
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解读者、支持者,实际指导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进行有效的观察。
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有效的指导,就必须以有计划的观察作为指导游戏的前提,这样教师才能深入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地知道幼儿的游戏,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
2.进行适宜的指导。
对幼儿游戏的指导要适宜,要给孩子提供合理的帮助,使得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有效促进自身富有个性的发展。
(1)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幼儿往往能玩得更有兴致。在游戏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应以平等的身份当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教师的童心会使幼儿备亲切、自然,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及时施加影响,协调游戏者之间的各种关系。比如,游戏乐乐服装城中,教师以一个顾客身份参与其中,向营业员打听各种衣服与自己是否相称,并试衣请营业员参考等等,有效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提高游戏水平。当然,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参与的目的,要把握好时机与分寸,以不干预幼儿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
(2)直接给幼儿以建议和帮助。
游戏的内容大多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有关。在游戏时,幼儿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细心地观察,及时给予帮助,促使游戏顺利进行,满足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比如在游戏鲜花店中,一些孩子对于鲜花的制作与包扎成束感到困难,式样比较单一。这时教师可以直接给予帮助,指导他们怎样使花束让顾客满意;有时也可以直接教给孩子新的制作方法,激发孩子继续游戏的兴趣。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幼儿是游戏活动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彭海蕾.《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58-112.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