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济天下 独善其身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ewmy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强调对学生知识性的教育,更強调对学生素养方面的教育,而在学生素养教育方向的选择中,运用探本溯源的方法可以寻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教学经典——《论语》来作为高中课堂上德育和美育的方向。
  本文从《论语》中“德育”思想的探寻出发,挖掘《论语》中有关德育的表现,以此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指导,以期树立“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正确价值观,用以引导语文课堂上的教与学。
  关键词:《论语》  德育  高中新课标  价值观
  一、在《论语》思想中探寻“德育”
  两千多年前,“万世师表”孔子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开启私学的先河。此后,“学在官府”逐渐变为“学在民间”,同时,私学的兴盛,使得读书论道的风气广为盛行,读而思,读而感,这就有了思想的分化。作为孔子毕生道德思想和政治理想的结晶,《论语》中的言行,体现了孔子宝贵的教育理念,这对于后世教师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思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功效。
  高中新课标中指出,教与学在价值观上不仅应该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应该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点与千百年前孔子的价值观是不谋而合的。孔子的思想继承者——孟子将其概述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而这一点,恰好就是孔子毕生所追求的“德”——于自身修养的德,于国之荣盛的德。在新课标之下,它的指导意义在于对学生德育和美育的要求。
  《论语》中孔子思想的表达是零散的,没有系统的,但这只是表面的“零”,而不是内在的“散”或者“乱”,我们可以通过整理归纳找到其内在的联系,找到孔子思想中那些日后沉淀为中华民族教育中关乎德育美育所特有的精神气质的智慧内涵。这些,于学习之人而言,可以用于自修自省,自我指导;于教育之人而言,可以作为来自“远方”而又不失当下教育意义的育人之术。
  二、用《论语》思想指导“德育”
  《论语》相关内容的教学在我们小学、初中、高中教学中从未缺席,但是,大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中止于读与背,这样的处理显然是暴殄天物。因为在《论语》中,孔子的教学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文”这一样,行为符合礼仪,为人忠实,诚信这些“德育美育”的指导和引导应是教学过程中所必须强调的。这一点在纷乱的春秋时代尤为难得,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小学特别是中学教育中更为难得。在当下的教学思考中,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教什么?这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思。这个问题想清楚,想透彻,才能让它成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文”即书本,这是呈现出的“表”,若止于教书,那只是单纯的复制,在读的过程中,“悟”才是最重要的。教读中,读什么、怎么读,读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很重要,读文的目的在于行、忠和信。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习做人。
  《论语·学而》中有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又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人永远生活在社会关系的复杂网络当中,世界上最大的学问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学问,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所以,认识到道德的重要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就可以说是懂得了学习的真正内涵了。孔子博学广识,但是从来都是将品德作为评判人的第一标准。可是同时承担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基础双重身份,道德修养在此是矛盾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孔子认为,较高的道德修养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前提,否则知识便无法被合理、正当地利用。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使人格境界得到升华。因此,在追求更高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知和德必不可缺,也就是所谓“知德合一”。《论语·颜渊》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也说明了这一点。而在《论语·卫灵公》中,这种道德进一步提升了,这就是当子贡问及可以一辈子去学习的一言时,得到的答案是关乎道德的“恕”,而不是单纯的读书学习。在儒家的观念中,最高的“德”当然不是一己之德,而是“推己及人”,也就是“仁”。在孔子的学习及教授过程中,“仁”是其始终不渝的标准和理想。在《论语》中,“仁”的概念是模糊的,宽泛的。孔子对其多次论述,虽然意思不尽相同,但是不可否认,“仁”是个人道德推而广之的结果。推行道德,使每个人都能够协调好自己的关系网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这就是施行仁政。
  在孔子看来,追求个人的道德高尚显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孔子承认自己并非仁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人之不倦,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矣”(《论语·述而》)。孔子开始将“仁”上升为一种政治品德,它的要求对象为当权者。正因如此,儒家的学者才迫切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相对于道家的消极避世,儒家的积极入世绝对不是纯粹为求功名利禄,也正因如此,曾点“童子六七人,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才会如此切中孔子内心的渴望。春秋时期的儒家不会把满足物质需求看作至关重要,这在封建经济萌芽兴起,重利轻义的春秋时代是何等宝贵。
   三、将《论语》的“德育”融入价值观
  由此可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儒家所推崇的,是不变的“德”,推行“仁政”的资格最先是建立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之上。这样,在充满物欲和诱惑的时代,专心于求仁的人也就难能可贵了。《论语·雍也》中,孔子对颜回夸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外界的条件会时时变更,但是内心的志向则始终不渝,这就是孔子不论身居要职还是穷困潦倒都泰然自若,淡然处之的原因。这就是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断去追求儒家思想中的“大德”,渴望着“达”的机会去“济”天下,但若困厄,也退而修身,这恐怕也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的处事标准吧。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儒家的积极入世非但不是汲汲于名利的世俗之心,反而是心系天下的强烈责任感,是矢志于仁的坚定与执着,是处变不惊的达观与坦然,这些应该成为当代学生乃至教师教与学的价值观。
  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下,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学习,从“德”的角度,首先要明确的是学习态度,《论语·雍也》“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学思合一的方法,如《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事求是的态度,如《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论语》给了我们教和学的理念。在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教要教得明白,要明白自己为何而教,教什么;作为学生,学要学得清楚,在学完之后有所收获和领悟。这就是《论语》从学习的根源上给予我们的深刻指导。我们期盼着在当下的教与学中,在“德”的指导下,《论语》给我们教师以及我们的学生们带来一场心灵的洗礼,让这样的学习观成为当下华夏儿女安身立命的根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今的我们,更应该静静地聆听回荡在历史长廊里春秋的余音,但愿孔子高尚人格的光辉照亮心灵世俗和阴暗的角落。
其他文献
摘要:元素化合物知识单元教学设计立足内容进行全局性整体安排,本文力求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通过真实的教学情境将分散的知识有序地联系起来,实现学生深度学习、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单元教学 铁及其化合物 问题 核心素养 “价—类”二维图  一、问题提出  单元教学是以一个主题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整合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围绕有趣且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
期刊
摘要:针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职业院校教学产生的影响,本文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五步工作法”,助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通过对几种主流教学平台与直播互动平台的结合运用,努力做到线上教学标准不降、课程目标不降和考核评价不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应用表明,该案例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互联网+ 五步工作法  Abstract:Aiming at the
期刊
摘要: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泰勒模式的阐述、具体实施、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泰勒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利与弊的个人观点。  关键词:泰勒模式 物理课堂教学 泰勒模式的利与弊  一、理论支撑  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教育测量由于一味地强调客观性和定量化,企图将能动的人映射到一条数轴上,因此,难免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抨击。泰勒(R.W.Tyler
期刊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因而小学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而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德育教育应该结合本校校情具体实施,六十九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出“守礼法、立志向”的德育理念,以期培育“守礼有志”的阳光好少年。  关键词:法治 校本课程 德育创新 守礼有志  加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品学兼优的好少年,是学校思考最多的问题。德育在
期刊
摘要: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落实在教师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每一道习题的解答中。充分有效地挖掘教材资源,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热情。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能达到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教材资源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素养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任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留白是一种教学艺术与机智,它就像绘画中的留白,让课堂留下无限的遐想;也像音乐中的留白,让课堂盈溢着绵绵情意。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也需要适度留白。适度留白才能虛实相生,以少胜多。笔者结合《学会合理消费》教学案例,尝试通过留内容、留空间、留时间等留白方式,给道德与法治课堂增添一抹暖色,从而构建灵动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适度留白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留白”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
期刊
摘要: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已然成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此背景,本文从培养学生兴趣、设计生活实验、增强实验能力和拓展探究领域四个方面探讨小学科学教学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 科学探究 案例分析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活动性质的课程,重点在于其实践性,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探究能力不僅
期刊
摘要:时代在发展,教育自当跟上脚步,借助于新的教学手段,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让孩子们乐学、好学、善学。  关键词:微课 传统文化 实用性 高效性 操作性强  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后,教师们欣喜地发现,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课程大量编排在教材中,那些历经千年而依旧璀璨的文化是我们的民族魂。习近平总书记说:“传统文化孕育文化自信,是站稳脚跟的根基。”作为教师,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责无
期刊
摘要:以“双师课堂”的模式开展进行线上数学知识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我们教师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学习,更是构建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下的家校联动发展体系,将使学生家长和孩子在相伴相生中亲密彼此,并步前行。本文由班级小管家类的网络学习媒介来构建“双师”教学模式的设计,并为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线上教学 班级小管家  一、引言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全省普通中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关系到整个小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习惯的养成。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掌握丰富的班级管理知识和理念,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然而,低年级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