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余年从事城市、建筑文化以及建筑批评理论教学和研究的经历,让徐千里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城市和建筑的本质。用他自己的话说,数十年来他的学术研究所关注的核心,归结起来就是追问“什么是好的城市,什么是好的建筑;城市应该怎样,建筑应该怎样”这类基本问题。
城市“布道者”
担任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以后,他不得不经常接受媒体的采访,但记者和编辑们发现,徐千里在与他们讨论城市开发建设有关问题时经常“跑题”,往往不愿直接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而是将问题引向一个特别的角度和层次。他经常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因为当教师并从事城市和建筑文化批评多年,养成了“好为人师”和“布道”的“坏”毛病,特别当看见自己认为不对的东西,便一定要批评,不吐不快。
徐千里谈问题不喜欢就事论事,也不关注一招一式的得失,而是尽力把问题放在更大的语境中去述说,因此听他分析和解答问题,往往给人以深刻和通彻之感。比如说到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他提出的问题是:城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演进,城市自然也应当相应地进化,但是我们究竟应当如何使城市更好地进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
他说,近二十余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我们当前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大多伴随并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旧城拆建、筑路,城市“开发”如建立开发区、大量建设新住宅区和商业区等。从城市的“功能”用途乃至经济效益上看,这种城市化、现代化的确为正在迅速扩大的都市人口提供了新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广场、道路、立交桥等。然而这种高度物质化城市空间的发展,却有许多不仅是以城市生态环境不可修复的破坏为代价而获得的,而且,这种发展和建设自身的目的也常常是模糊不清,甚至是心有旁骛的。由于单纯经济目标的驱动,我们城市的建设,往往在实际上沦为了某种经济、技术的运作而不是依据人文价值尺度的创造。城市往往被当做一种可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机器,而不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所;于是,不仅评判城市建设的尺度标准被根本改变,而且看待和思考城市、建筑问题的角度与视野也同以往大相径庭。
当前我们的许多城市在城市新区不断扩展建设的同时,“旧城改造”亦日益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关于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话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热议,这当然是好事,它应当使我们对于城市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入和广泛。然而实际的情况又似乎并非如此。当前人们对此问题的许多讨论似乎常常难于触及应有的深度。而这又显然与人们看待和思考这一问题的角度有关。
在徐千里看来,对城市进行改造与更新,并不是一种新的理念,更不是一项新的任务。因为城市就如一种有机体,就整体而言,它们总会经历从初建到发展、成熟,再到衰落从而需要改造和更新的历程。对于不同的城市而言,这一历程或快或慢或短或长,当然与其城市建设的背景、成长的条件以及影响其发展的种种因素有着极其复杂的关系。而从组成城市的细胞或个体——如建筑、邻里、街道、社区等等——来看,显然也同样要经历一种类似的生长、变化过程。城市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就如同有机整体与细胞的关系一样。因此他始终坚信,改造与更新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项基本和常态化的工作,它甚至比城市的初建——包括扩建——更加接近“城市建设”的基本含义和核心内容。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放眼整个人类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便很容易理解,城市的初建(包括扩城)虽然也是一个极为漫长并至今尚未完成的事业,但毕竟比之其后必然要不断进行的改造和更新,它只是一个起点。与初建相比,改造和更新乃是城市建设更加主要和常态的工作。强调这样的区别,并非为了分辨二者孰重孰轻,而是为了厘清城市改造更新的思想与观念。
徐千里认为,在城市和建筑领域,我们习惯的形式主义思维方式可谓影响深远,无所不在。在当前旧城改造热潮中普遍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尽管表现的形式各种各样,但究其根本,显然大都涉及城市改造更新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就是过于强调改造更新的景观目的和形式意义,而对于城市空间和功能的整体改进普遍关注不够;大多较为关心单体建筑的形式、风格、色彩等等,却漠视城市尺度的规划和设计。然而实际上,仅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最基本的常识着眼,城市改造更新的目标和意义皆远不止于城市景观、形象的改善与提升,同样重要,或者说更加重要的,是它应当指向城市功能的调整与完善。而且,不论是对于功能的完善还是对于形象的提升,城市的整体都比建筑的个体远为重要。但遗憾的是,这个基本常识却往往被人们遗忘。
依照徐千里的观点,不论城市的形式和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它们为人的生活服务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设计城市和建筑,表面上关注的是由各种建筑材料和结构所构成的建筑实体和界面,然而设计的真正目标却显然不是这些建筑实体,而是由这些实体围合形成的承载人们各种活动的空间。建筑设计的问题,最终都应当归结于或上升为城市设计的问题,尤其是与人们的公共活动密切关联的公共建筑和空间,它们对整个城市的形态、交通、基础设施和区域结构往往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不能只用狭义的“建筑学”自身规律来探讨和解决。其复杂性和层次性只有在城市设计的层面上去认识才可能获得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建筑的改造与更新时,关注的目标显然就不应当仅仅是建筑的形式,而应当是这些建筑所要服务的人们的生活和活动,是承载这些生活和活动的空间。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许多城市的建设,都把大量的精力和几乎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了城市和建筑的形式上,却对城市能否满足人们生活的真正需要抱以漠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底色”与“标志”
近年来重庆不少城区的面貌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半岛的变化,更是令人赞叹不已。而论及这些变化,不少知情者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和谈到了徐千里。2008年调任渝中区副区长,徐千里有了将其城市建筑理念付诸实践的机会,他主持和参与了近年渝中区几乎所有改造更新项目,其间所进行的若干探索,对其他区县的城市整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重庆市从2008年开始在主城区进行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拆旧建新、拆危建绿。随后,从2009年起,又启动了一轮较大规模的城市主干道和社区的“综合整治”。在徐千里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渝中区的这一轮城市整治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次对大部分城市干道——以及后来推及老旧社区——进行的较为彻底的整治,不是简单地给沿街的建筑“穿衣戴帽”,而是将建筑、环境、绿化、市政设施以及广告、店招等综合起来一并考虑和设计,实际上是以一条条街道为单元而进行的一次城市设计,它关注的首先不是某一幢或几幢建筑孤立的形式、风格或色彩的“完美”,而是着眼于整条街道服务于市民生活与活动的功能的完善,是一条街道甚至更大区域内城市空间、尺度和肌理的整体协调。
徐千里强调,人们之所以普遍感觉改造后的旧建筑比大多数新建筑更加漂亮,其实主要并不是由于改造前后建筑之间本身的差别,而是单体与整体的区别,或者说是单纯强调单体建筑形式与注重城市整体功能的区别。因为此番改造更新遵从了城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它着眼的是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不是单个建筑的形式之美。而前些年的建设则因普遍缺乏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意识,规划审批过于看重单体形式而忽视城市整体的设计,造成了城市的模糊、混乱和功能缺失。在这个问题上,欧洲城市同样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教益。
徐千里说,很多年前曾听欧洲的同行说,欧洲的城市街区中如果有建筑需要被改造或翻建,他们运用的理念是“镶牙”!意思是新建筑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和对话。因此,欧洲的城市大都给人以非常清晰的城市意象,他们的建筑以及城市中极具特色的广场空间和路径空间,总是显示出毫不含混的尺度感和整体感,城市的空间格局和肌理也是那样整体、清晰和有序,那是最大量性的普通建筑所铺陈出的城市“底色”,它奠定了整个城市的基调。于是,那些少数极为特殊和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才有可能从城市整体的背景上凸显出来。由此对比我们的城市,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试图突出自身而获得某种“标志性”。在拆旧建新的时候,新建筑更是希望自己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突显出来,以突出其标志性。而事实上可想而知,它们反而得不到真正的标志性。
城市的乐章
当今,人们生活的城市日益趋同,日益丧失各自的特色,许多人将其归咎于城市建筑的“千篇一律”,以为城市的特色是靠建筑的丰富多采和争奇斗艳成就的。在徐千里看来,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缘于对城市的无知。他谈到在欧洲旅行的感受,如巴黎和佛罗伦萨这样的世界名城,它们的城市建筑从形式、风格,到城市的天际轮廓线都非常统一,用我们的话说,也可谓“千篇一律”。但是,这些城市的特色却极为鲜明,哪怕你只曾短暂地到访,也往往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并绝不会将它们相混淆。甚至很多年后,当你看到有关这个城市的影像或图片,哪怕仅仅是一个街角,也会轻易地辩识出来。那种让你魂牵梦绕、难以忘怀,和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的东西,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气质,也才是这个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所在。这种气质和特色主要并不是来自城市里那些充满戏剧性的奇特夸张的“标志性建筑”,而恰恰是蕴藏在城市最大量的、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普通建筑之中。
我们当前的城市建设之所以缺乏特色,原因在于人们往往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标志”与“底色”的关系,仅仅关注“标志性建筑”,即使建造大量性普通建筑,也不甘“平庸”,希望每栋建筑都张显个性,结果不仅“五花八门”成了新的“千篇一律”,而且,城市也丧失了文化的根基。似乎现代化的城市都在努力地抹杀着城市最本质的魅力,用那些造型华丽的所谓标志性的建筑物宣示着与城市文化记忆的断裂,与人的日常生活细节的分离……他认为,城市就像由音符谱写的乐章,有它自己的节奏和旋律,而为了成就这种节奏和旋律每个音符都必须在作曲家和乐队指挥的安排指挥下扮演恰当的角色。
徐千里关于城市建设的理念,在渝中区的旧城改造中得到了实践。某种意义上说,他在这些实践中正是充当了一个作曲家和乐队指挥的角色。
渝中作为重庆的母城和核心城区,沿着城市干道,有着连续的建筑界面。这些建筑基本都是底层为商铺,其上为住宅的格局和形制。过去这些沿街的店铺大多十分凌乱,与人行道的关系也非常含混,商贩喜欢将货物摆到门口以便向路人兜售。徐千里主持与参与的这次改造设计,在不影响路人通行的前提下,将商铺门面的立柱统一向外加厚800~1200,并在沿街的柱子上增设了凹槽和壁灯等细节。在有的地段,甚至直接加建了柱廊,使人行道变成了半室内的风雨长廊。这样,在原来基础上向外突出的柱子,变成了几乎所有建筑新的临街界面的共同元素,同时也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造型要素。
但是,这样一种几乎在全区所有主干道同时推行的做法,绝非仅仅是出于一种美学的考虑,或者一种建筑立面形式和风格的追求。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功能的改进和完善。沿着街道方向展开延伸、凹凸有致的柱列,在视觉上极富韵律感和立体感,由此形成的每个店铺入口的“灰空间” 不仅增加了人行道与商铺间的过渡空间,大大丰富了的街道空间的层次,而且,这个动作不大的改造,在商铺外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界面,原来摆在门口销售的货柜无形中“缩”到了“店内”;此次门柱的改造,将原来沿街连续但高低不一的台级分成了段落,形成一店一阶的格局,解决了原有的问题。在改造立柱的基础上重新统一设计和规范店招、广告等,也使街道的空间秩序和形态都得到了改善和强化。一些以往被忽视的街道空间,都被改造成为顺应环境条件的大大小小的街头绿地,为市民们增加了许多亲切、有趣、方便活动和休憩的去处。许多市民表示,行走在这些经过改造的街道上,其宜人的尺度、和谐的空间、丰富的形式和优雅的格调,令他们对自己曾经熟悉的城市又凭添了几分亲切,几分新奇和几许自豪。
然而谈起这些,徐千里的表情更多的不是自豪,而是对当前城市建设中依然存在大量认识误区的忧虑。由此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还在继续思考和追问城市与建筑的终极问题:什么是好的建筑?什么是好的城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理解好和坏,需要长期专业知识的浸淫、见多识广的眼界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有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
徐千里正是这样一位学者型官员。在本职岗位上,他身体力行,从专家的角度引导帮助房地产业树立正确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念,提高城市建筑的文化品味,避免破坏性的建设。同时,他还以专家的身份,继续参与渝中区等许多区县的城市更新工作。徐千里说,有许多工作的确不属于职责份内,但他不仅乐在其中,而且非常投入。这显然出于一种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正是有了像徐千里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的这份责任,我们的城市才不断奏响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章。
城市“布道者”
担任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以后,他不得不经常接受媒体的采访,但记者和编辑们发现,徐千里在与他们讨论城市开发建设有关问题时经常“跑题”,往往不愿直接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而是将问题引向一个特别的角度和层次。他经常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因为当教师并从事城市和建筑文化批评多年,养成了“好为人师”和“布道”的“坏”毛病,特别当看见自己认为不对的东西,便一定要批评,不吐不快。
徐千里谈问题不喜欢就事论事,也不关注一招一式的得失,而是尽力把问题放在更大的语境中去述说,因此听他分析和解答问题,往往给人以深刻和通彻之感。比如说到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他提出的问题是:城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演进,城市自然也应当相应地进化,但是我们究竟应当如何使城市更好地进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
他说,近二十余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我们当前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大多伴随并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旧城拆建、筑路,城市“开发”如建立开发区、大量建设新住宅区和商业区等。从城市的“功能”用途乃至经济效益上看,这种城市化、现代化的确为正在迅速扩大的都市人口提供了新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广场、道路、立交桥等。然而这种高度物质化城市空间的发展,却有许多不仅是以城市生态环境不可修复的破坏为代价而获得的,而且,这种发展和建设自身的目的也常常是模糊不清,甚至是心有旁骛的。由于单纯经济目标的驱动,我们城市的建设,往往在实际上沦为了某种经济、技术的运作而不是依据人文价值尺度的创造。城市往往被当做一种可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机器,而不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所;于是,不仅评判城市建设的尺度标准被根本改变,而且看待和思考城市、建筑问题的角度与视野也同以往大相径庭。
当前我们的许多城市在城市新区不断扩展建设的同时,“旧城改造”亦日益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关于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话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热议,这当然是好事,它应当使我们对于城市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入和广泛。然而实际的情况又似乎并非如此。当前人们对此问题的许多讨论似乎常常难于触及应有的深度。而这又显然与人们看待和思考这一问题的角度有关。
在徐千里看来,对城市进行改造与更新,并不是一种新的理念,更不是一项新的任务。因为城市就如一种有机体,就整体而言,它们总会经历从初建到发展、成熟,再到衰落从而需要改造和更新的历程。对于不同的城市而言,这一历程或快或慢或短或长,当然与其城市建设的背景、成长的条件以及影响其发展的种种因素有着极其复杂的关系。而从组成城市的细胞或个体——如建筑、邻里、街道、社区等等——来看,显然也同样要经历一种类似的生长、变化过程。城市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就如同有机整体与细胞的关系一样。因此他始终坚信,改造与更新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项基本和常态化的工作,它甚至比城市的初建——包括扩建——更加接近“城市建设”的基本含义和核心内容。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放眼整个人类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便很容易理解,城市的初建(包括扩城)虽然也是一个极为漫长并至今尚未完成的事业,但毕竟比之其后必然要不断进行的改造和更新,它只是一个起点。与初建相比,改造和更新乃是城市建设更加主要和常态的工作。强调这样的区别,并非为了分辨二者孰重孰轻,而是为了厘清城市改造更新的思想与观念。
徐千里认为,在城市和建筑领域,我们习惯的形式主义思维方式可谓影响深远,无所不在。在当前旧城改造热潮中普遍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尽管表现的形式各种各样,但究其根本,显然大都涉及城市改造更新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就是过于强调改造更新的景观目的和形式意义,而对于城市空间和功能的整体改进普遍关注不够;大多较为关心单体建筑的形式、风格、色彩等等,却漠视城市尺度的规划和设计。然而实际上,仅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最基本的常识着眼,城市改造更新的目标和意义皆远不止于城市景观、形象的改善与提升,同样重要,或者说更加重要的,是它应当指向城市功能的调整与完善。而且,不论是对于功能的完善还是对于形象的提升,城市的整体都比建筑的个体远为重要。但遗憾的是,这个基本常识却往往被人们遗忘。
依照徐千里的观点,不论城市的形式和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它们为人的生活服务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设计城市和建筑,表面上关注的是由各种建筑材料和结构所构成的建筑实体和界面,然而设计的真正目标却显然不是这些建筑实体,而是由这些实体围合形成的承载人们各种活动的空间。建筑设计的问题,最终都应当归结于或上升为城市设计的问题,尤其是与人们的公共活动密切关联的公共建筑和空间,它们对整个城市的形态、交通、基础设施和区域结构往往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不能只用狭义的“建筑学”自身规律来探讨和解决。其复杂性和层次性只有在城市设计的层面上去认识才可能获得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建筑的改造与更新时,关注的目标显然就不应当仅仅是建筑的形式,而应当是这些建筑所要服务的人们的生活和活动,是承载这些生活和活动的空间。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许多城市的建设,都把大量的精力和几乎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了城市和建筑的形式上,却对城市能否满足人们生活的真正需要抱以漠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底色”与“标志”
近年来重庆不少城区的面貌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半岛的变化,更是令人赞叹不已。而论及这些变化,不少知情者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和谈到了徐千里。2008年调任渝中区副区长,徐千里有了将其城市建筑理念付诸实践的机会,他主持和参与了近年渝中区几乎所有改造更新项目,其间所进行的若干探索,对其他区县的城市整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重庆市从2008年开始在主城区进行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拆旧建新、拆危建绿。随后,从2009年起,又启动了一轮较大规模的城市主干道和社区的“综合整治”。在徐千里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渝中区的这一轮城市整治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次对大部分城市干道——以及后来推及老旧社区——进行的较为彻底的整治,不是简单地给沿街的建筑“穿衣戴帽”,而是将建筑、环境、绿化、市政设施以及广告、店招等综合起来一并考虑和设计,实际上是以一条条街道为单元而进行的一次城市设计,它关注的首先不是某一幢或几幢建筑孤立的形式、风格或色彩的“完美”,而是着眼于整条街道服务于市民生活与活动的功能的完善,是一条街道甚至更大区域内城市空间、尺度和肌理的整体协调。
徐千里强调,人们之所以普遍感觉改造后的旧建筑比大多数新建筑更加漂亮,其实主要并不是由于改造前后建筑之间本身的差别,而是单体与整体的区别,或者说是单纯强调单体建筑形式与注重城市整体功能的区别。因为此番改造更新遵从了城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它着眼的是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不是单个建筑的形式之美。而前些年的建设则因普遍缺乏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意识,规划审批过于看重单体形式而忽视城市整体的设计,造成了城市的模糊、混乱和功能缺失。在这个问题上,欧洲城市同样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教益。
徐千里说,很多年前曾听欧洲的同行说,欧洲的城市街区中如果有建筑需要被改造或翻建,他们运用的理念是“镶牙”!意思是新建筑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和对话。因此,欧洲的城市大都给人以非常清晰的城市意象,他们的建筑以及城市中极具特色的广场空间和路径空间,总是显示出毫不含混的尺度感和整体感,城市的空间格局和肌理也是那样整体、清晰和有序,那是最大量性的普通建筑所铺陈出的城市“底色”,它奠定了整个城市的基调。于是,那些少数极为特殊和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才有可能从城市整体的背景上凸显出来。由此对比我们的城市,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试图突出自身而获得某种“标志性”。在拆旧建新的时候,新建筑更是希望自己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突显出来,以突出其标志性。而事实上可想而知,它们反而得不到真正的标志性。
城市的乐章
当今,人们生活的城市日益趋同,日益丧失各自的特色,许多人将其归咎于城市建筑的“千篇一律”,以为城市的特色是靠建筑的丰富多采和争奇斗艳成就的。在徐千里看来,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缘于对城市的无知。他谈到在欧洲旅行的感受,如巴黎和佛罗伦萨这样的世界名城,它们的城市建筑从形式、风格,到城市的天际轮廓线都非常统一,用我们的话说,也可谓“千篇一律”。但是,这些城市的特色却极为鲜明,哪怕你只曾短暂地到访,也往往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并绝不会将它们相混淆。甚至很多年后,当你看到有关这个城市的影像或图片,哪怕仅仅是一个街角,也会轻易地辩识出来。那种让你魂牵梦绕、难以忘怀,和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的东西,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气质,也才是这个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所在。这种气质和特色主要并不是来自城市里那些充满戏剧性的奇特夸张的“标志性建筑”,而恰恰是蕴藏在城市最大量的、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普通建筑之中。
我们当前的城市建设之所以缺乏特色,原因在于人们往往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标志”与“底色”的关系,仅仅关注“标志性建筑”,即使建造大量性普通建筑,也不甘“平庸”,希望每栋建筑都张显个性,结果不仅“五花八门”成了新的“千篇一律”,而且,城市也丧失了文化的根基。似乎现代化的城市都在努力地抹杀着城市最本质的魅力,用那些造型华丽的所谓标志性的建筑物宣示着与城市文化记忆的断裂,与人的日常生活细节的分离……他认为,城市就像由音符谱写的乐章,有它自己的节奏和旋律,而为了成就这种节奏和旋律每个音符都必须在作曲家和乐队指挥的安排指挥下扮演恰当的角色。
徐千里关于城市建设的理念,在渝中区的旧城改造中得到了实践。某种意义上说,他在这些实践中正是充当了一个作曲家和乐队指挥的角色。
渝中作为重庆的母城和核心城区,沿着城市干道,有着连续的建筑界面。这些建筑基本都是底层为商铺,其上为住宅的格局和形制。过去这些沿街的店铺大多十分凌乱,与人行道的关系也非常含混,商贩喜欢将货物摆到门口以便向路人兜售。徐千里主持与参与的这次改造设计,在不影响路人通行的前提下,将商铺门面的立柱统一向外加厚800~1200,并在沿街的柱子上增设了凹槽和壁灯等细节。在有的地段,甚至直接加建了柱廊,使人行道变成了半室内的风雨长廊。这样,在原来基础上向外突出的柱子,变成了几乎所有建筑新的临街界面的共同元素,同时也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造型要素。
但是,这样一种几乎在全区所有主干道同时推行的做法,绝非仅仅是出于一种美学的考虑,或者一种建筑立面形式和风格的追求。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功能的改进和完善。沿着街道方向展开延伸、凹凸有致的柱列,在视觉上极富韵律感和立体感,由此形成的每个店铺入口的“灰空间” 不仅增加了人行道与商铺间的过渡空间,大大丰富了的街道空间的层次,而且,这个动作不大的改造,在商铺外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界面,原来摆在门口销售的货柜无形中“缩”到了“店内”;此次门柱的改造,将原来沿街连续但高低不一的台级分成了段落,形成一店一阶的格局,解决了原有的问题。在改造立柱的基础上重新统一设计和规范店招、广告等,也使街道的空间秩序和形态都得到了改善和强化。一些以往被忽视的街道空间,都被改造成为顺应环境条件的大大小小的街头绿地,为市民们增加了许多亲切、有趣、方便活动和休憩的去处。许多市民表示,行走在这些经过改造的街道上,其宜人的尺度、和谐的空间、丰富的形式和优雅的格调,令他们对自己曾经熟悉的城市又凭添了几分亲切,几分新奇和几许自豪。
然而谈起这些,徐千里的表情更多的不是自豪,而是对当前城市建设中依然存在大量认识误区的忧虑。由此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还在继续思考和追问城市与建筑的终极问题:什么是好的建筑?什么是好的城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理解好和坏,需要长期专业知识的浸淫、见多识广的眼界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有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
徐千里正是这样一位学者型官员。在本职岗位上,他身体力行,从专家的角度引导帮助房地产业树立正确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念,提高城市建筑的文化品味,避免破坏性的建设。同时,他还以专家的身份,继续参与渝中区等许多区县的城市更新工作。徐千里说,有许多工作的确不属于职责份内,但他不仅乐在其中,而且非常投入。这显然出于一种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正是有了像徐千里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的这份责任,我们的城市才不断奏响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