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改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做到把教材用好、用活,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尽可能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对使用的教材做出相宜的“裁剪”,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加深、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创造性;教材;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9(2010)3-070-001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16页是“几和第几”的教学,其中“想想做做”第5题教材是这样安排的:有一幢5层每层5室的楼房,有5个小动物分别住在不同的房间,请小朋友指出每个动物住在几楼几室。笔者在一次听课中,教师利用挂图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这一题的教学过程。
(案例)
教师出示挂图。
1、师:瞧,这是小动物们的公寓,看看有几层,每层有几室?生:这幢房子有5层,每层有5室。
师:你能说出每个小动物住在几楼第几窒吗?
生:(略)
2、师:我也想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一起住。我打算住在3楼第4室,你能帮我找到那个房间吗?
学生兴奋的小脸通红,争先恐后想来帮忙。教师指名学生在图中找到位置,并把教师的照片贴在上面,学生感到很新鲜,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3、这时,教师趁热打铁,问:我想邀请你们一起来住,你们高兴吗?你打算住在几楼第几室?
教室中立刻像炸开了锅,激动、兴奋写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甚至有的小朋友怕机会被别人抢去,跑到教师跟前举手。
生1:我想住在3楼第2室。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3楼不高不矮,上楼不累,而且我还能和小熊猫当邻居。教师示意让生1把照片贴在房间上,其余的学生兴致更高涨。
生2:我想住在5楼第1室,因为我能看见蓝天、白云,还能听见小鸟唱歌。
生3:我想住在1楼第1室,地震的时候我能快速的跑出来。(可见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生存意识有多强)
师:由于时间有限,咱们不能一一说了,没安排好房间的小朋友你想住在哪间房,请主动到前面把照片贴在房间上。
学生纷纷来到台前,争先恐后的贴上自己的照片,课堂上又掀起了一个高潮。
4、师:我们一起住在这幢大房子里,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要和睦相处。你能找到你的好朋友住在那里吗?
生1:我的好朋友住在3楼第1室。
生2:我的好朋友住在4楼第2室,住在我楼上。
生3:我的好朋友有两个,一个住在1楼第5室,—个住在2楼第4室。
5、师出示一张老奶奶的图片说:“有—位老奶奶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热情,也想搬进来住,你们觉得老奶奶住在哪儿比较合适?”学生积极发言。
生1:让老奶奶住在5楼第3室,因为5楼高,空气好。(学生中顿时出现了强烈的抗议声)
生2:我觉得老奶奶应该住在1楼,你看她的头发都白了,上楼时爬不动。
生3:我也觉得老奶奶应该住在1楼,因为她拄着拐杖上下楼很危险,而且地震时也能很快出来。
师:我觉得刚才几个小朋友分析的很有道理,(故作为难状)可是1楼已经住满了,怎么办?
学生沉默了片刻,马上有学生说:“老师,我愿意把我的房间让给老奶奶”,接着又有几个同学响应说:“我也愿意。”(听课的老师都被学生的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所感动)
师:小朋友们真是好样的,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尤其是蔡易含同学,真是好样的,我替老奶奶谢谢你。你把1楼第1室的房间让给老奶奶,以后你和我一起住好吗?
(蔡易含很高兴,教师把她的照片换下来贴在3楼第4室。)
(反思)
1、教师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新的课程改革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现状,教师不再仅是传统意义上教材的执行者、使用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造者。
本节课教师在使用教材和处理教材时,做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不再像以前那样照本宣科,而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使之成为学生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材料。变“教材牵着教师走”为“教师瓴着教材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个民主自由、有吸引力、无强迫性的课堂气氛中形成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有意义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本题教者通过让一年级学生自己选楼房和帮老奶奶选楼房,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个性。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扮演的不再是领导者、权威者的角色,而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全心全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朋友。
3、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本题的设计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教者通过让学生给自己、给老奶奶选楼房等现实有意义的、富有创新及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能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去应用,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多向思维。学生在给“老奶奶”选楼房时又遇到了“一楼已住满”的麻烦,那位学生舍己为人的思想鼓舞和感染了其他的同学和在座的所有老师。
“了不起”的学生,“了不起”的一课!
关键字:创造性;教材;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9(2010)3-070-001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16页是“几和第几”的教学,其中“想想做做”第5题教材是这样安排的:有一幢5层每层5室的楼房,有5个小动物分别住在不同的房间,请小朋友指出每个动物住在几楼几室。笔者在一次听课中,教师利用挂图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这一题的教学过程。
(案例)
教师出示挂图。
1、师:瞧,这是小动物们的公寓,看看有几层,每层有几室?生:这幢房子有5层,每层有5室。
师:你能说出每个小动物住在几楼第几窒吗?
生:(略)
2、师:我也想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一起住。我打算住在3楼第4室,你能帮我找到那个房间吗?
学生兴奋的小脸通红,争先恐后想来帮忙。教师指名学生在图中找到位置,并把教师的照片贴在上面,学生感到很新鲜,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3、这时,教师趁热打铁,问:我想邀请你们一起来住,你们高兴吗?你打算住在几楼第几室?
教室中立刻像炸开了锅,激动、兴奋写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甚至有的小朋友怕机会被别人抢去,跑到教师跟前举手。
生1:我想住在3楼第2室。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3楼不高不矮,上楼不累,而且我还能和小熊猫当邻居。教师示意让生1把照片贴在房间上,其余的学生兴致更高涨。
生2:我想住在5楼第1室,因为我能看见蓝天、白云,还能听见小鸟唱歌。
生3:我想住在1楼第1室,地震的时候我能快速的跑出来。(可见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生存意识有多强)
师:由于时间有限,咱们不能一一说了,没安排好房间的小朋友你想住在哪间房,请主动到前面把照片贴在房间上。
学生纷纷来到台前,争先恐后的贴上自己的照片,课堂上又掀起了一个高潮。
4、师:我们一起住在这幢大房子里,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要和睦相处。你能找到你的好朋友住在那里吗?
生1:我的好朋友住在3楼第1室。
生2:我的好朋友住在4楼第2室,住在我楼上。
生3:我的好朋友有两个,一个住在1楼第5室,—个住在2楼第4室。
5、师出示一张老奶奶的图片说:“有—位老奶奶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热情,也想搬进来住,你们觉得老奶奶住在哪儿比较合适?”学生积极发言。
生1:让老奶奶住在5楼第3室,因为5楼高,空气好。(学生中顿时出现了强烈的抗议声)
生2:我觉得老奶奶应该住在1楼,你看她的头发都白了,上楼时爬不动。
生3:我也觉得老奶奶应该住在1楼,因为她拄着拐杖上下楼很危险,而且地震时也能很快出来。
师:我觉得刚才几个小朋友分析的很有道理,(故作为难状)可是1楼已经住满了,怎么办?
学生沉默了片刻,马上有学生说:“老师,我愿意把我的房间让给老奶奶”,接着又有几个同学响应说:“我也愿意。”(听课的老师都被学生的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所感动)
师:小朋友们真是好样的,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尤其是蔡易含同学,真是好样的,我替老奶奶谢谢你。你把1楼第1室的房间让给老奶奶,以后你和我一起住好吗?
(蔡易含很高兴,教师把她的照片换下来贴在3楼第4室。)
(反思)
1、教师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新的课程改革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现状,教师不再仅是传统意义上教材的执行者、使用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造者。
本节课教师在使用教材和处理教材时,做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不再像以前那样照本宣科,而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使之成为学生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材料。变“教材牵着教师走”为“教师瓴着教材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个民主自由、有吸引力、无强迫性的课堂气氛中形成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有意义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本题教者通过让一年级学生自己选楼房和帮老奶奶选楼房,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个性。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扮演的不再是领导者、权威者的角色,而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全心全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朋友。
3、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本题的设计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教者通过让学生给自己、给老奶奶选楼房等现实有意义的、富有创新及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能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去应用,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多向思维。学生在给“老奶奶”选楼房时又遇到了“一楼已住满”的麻烦,那位学生舍己为人的思想鼓舞和感染了其他的同学和在座的所有老师。
“了不起”的学生,“了不起”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