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学质疑”是六模块建构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过程。“自学质疑”环节的设置,可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欲望,拓展生物教学的空间,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
【关键词】质疑;自学;“六模块”;生物教学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以学为主”、“以教促学”的有效教學策略。“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教学。下面,结合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自学质疑”的几点感悟。
一、自学质疑模块简介
1.自学质疑的要求
自学质疑模块要求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知识基础,有针对性的创设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2.自学质疑的意义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不进。”所以说,在六个模块中,“自学质疑”是前提,是其他五个模块能否实施的关键。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不敢质疑、不能质疑、不会质疑,其根源首先在于教师不让质疑。许多教师仅仅是依照课本及大纲的目标,讲解规定的知识点,使整节课处于“满堂灌”的教法之中,让学生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因而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
二、如何引导学生自学质疑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不让学生质疑,其原因可能有:一是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欲较强;二是担心解决不了学生的疑问而下不了讲台;三是怕完成不了教学进度。然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学质疑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平时教师需要讲几十分钟的内容,学生自主学习不到十分钟就可以了。教师要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足够的信心,坚定只要引导得法,每一名学生都能自学质疑的信念。
1.提高质疑兴趣,让学生乐于质疑
生物教学要重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生物知识的奥妙,增添乐趣。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自然生活中各个方面与生物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提出的问题将会源源不断,自学的兴趣也会日趋浓厚。例如“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问题,以及食品中塑化剂问题” 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生物,生物就在他们的生活中。形成看到现象就要尝试从生物角度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自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2.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的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如在讲述《输血和血型》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血型的知识及输血的原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我创设了这样一组问题情境:①伤员大出血时为什么先要验血而不立即输血?②什么是血型?③ABO血型系统有哪几种血型?④如何鉴定血型?⑤输血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这样巧布疑阵,犹如抽丝剥茧般层层递进,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思考性。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同样,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因此,所提问题要难度适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
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艺术性。若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收不到好的效果。教师应当在提问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景,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质疑并解决问题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景与学生心理情景的最佳融合。如在《人的生殖》一节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课前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是不是很想知道这个秘密?如此创设问题情境,定能激发学生立刻投入新课的自学中,收到相当好的学习效果。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现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学活动应该顺应青少年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提出问题的行为。为此,教师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发表独立见解,标新立异,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大胆质疑。
4.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质疑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认为:“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问,而且要“会”问。在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在质疑环节,老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要注意抓课题质疑,抓重点、难点质疑,使学生质疑为教师的导学指示方向,同时也要要求学生使用正确、流畅、规范的语言来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学生提问题就不难了,所提出的问题才会有质量。
5.鼓励提出不同的想法,合理组织质疑讨论
求异思维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自学质疑教学中,当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时,教师应加以鼓励,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为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比较广,没有质疑到课堂教学的关键处,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值得研究,哪些问题与要解决的问题关系不大,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由杂而多变得精而少。对那些与众不同的正确意见,要肯定并加以赞扬。教师对于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也要有预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自学质疑的成果。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受用。”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其柱,李珊珊.“以学为主,以教促学”的“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0,(10).
[2]吴举宏.全国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点评[J].中学生物教学,2011,(01).
[3]徐杰芝.把握课堂设疑的适度原则[J].生物学教学,2005,(9).
[4]朱文清.高中生物学加强“有效教学”的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6,(01).
【关键词】质疑;自学;“六模块”;生物教学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以学为主”、“以教促学”的有效教學策略。“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教学。下面,结合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自学质疑”的几点感悟。
一、自学质疑模块简介
1.自学质疑的要求
自学质疑模块要求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知识基础,有针对性的创设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2.自学质疑的意义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不进。”所以说,在六个模块中,“自学质疑”是前提,是其他五个模块能否实施的关键。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不敢质疑、不能质疑、不会质疑,其根源首先在于教师不让质疑。许多教师仅仅是依照课本及大纲的目标,讲解规定的知识点,使整节课处于“满堂灌”的教法之中,让学生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因而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
二、如何引导学生自学质疑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不让学生质疑,其原因可能有:一是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欲较强;二是担心解决不了学生的疑问而下不了讲台;三是怕完成不了教学进度。然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学质疑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平时教师需要讲几十分钟的内容,学生自主学习不到十分钟就可以了。教师要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足够的信心,坚定只要引导得法,每一名学生都能自学质疑的信念。
1.提高质疑兴趣,让学生乐于质疑
生物教学要重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生物知识的奥妙,增添乐趣。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自然生活中各个方面与生物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提出的问题将会源源不断,自学的兴趣也会日趋浓厚。例如“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问题,以及食品中塑化剂问题” 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生物,生物就在他们的生活中。形成看到现象就要尝试从生物角度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自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2.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的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如在讲述《输血和血型》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血型的知识及输血的原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我创设了这样一组问题情境:①伤员大出血时为什么先要验血而不立即输血?②什么是血型?③ABO血型系统有哪几种血型?④如何鉴定血型?⑤输血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这样巧布疑阵,犹如抽丝剥茧般层层递进,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思考性。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同样,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因此,所提问题要难度适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
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艺术性。若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收不到好的效果。教师应当在提问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景,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质疑并解决问题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景与学生心理情景的最佳融合。如在《人的生殖》一节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课前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是不是很想知道这个秘密?如此创设问题情境,定能激发学生立刻投入新课的自学中,收到相当好的学习效果。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现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学活动应该顺应青少年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提出问题的行为。为此,教师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发表独立见解,标新立异,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大胆质疑。
4.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质疑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认为:“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问,而且要“会”问。在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在质疑环节,老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要注意抓课题质疑,抓重点、难点质疑,使学生质疑为教师的导学指示方向,同时也要要求学生使用正确、流畅、规范的语言来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学生提问题就不难了,所提出的问题才会有质量。
5.鼓励提出不同的想法,合理组织质疑讨论
求异思维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自学质疑教学中,当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时,教师应加以鼓励,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为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比较广,没有质疑到课堂教学的关键处,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值得研究,哪些问题与要解决的问题关系不大,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由杂而多变得精而少。对那些与众不同的正确意见,要肯定并加以赞扬。教师对于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也要有预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自学质疑的成果。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受用。”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其柱,李珊珊.“以学为主,以教促学”的“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0,(10).
[2]吴举宏.全国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点评[J].中学生物教学,2011,(01).
[3]徐杰芝.把握课堂设疑的适度原则[J].生物学教学,2005,(9).
[4]朱文清.高中生物学加强“有效教学”的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