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对《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不感兴趣,那么如何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产生兴趣,完成教学目标,是值得我们每位德育课教师认真思考的,为此本文就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课中进行了探讨,以便更好地完成德育课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与做事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德育课;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36-0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职校普遍开设这门课。教材前有案例,后有评析与思考,中间为正文,每节有思考与训练,每章有活动天地,理论难度明显降低,可读性强,可教性减小。下面笔者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念。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各种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探索的过程。
一、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选择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基础环节。选择的案例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同时又要贴近学生生活,不能随意选一些牵强附会的东西,甚至一些小道消息作为案例。此外,还要收集整理与大纲要求相符的案例,特别是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的案例.教材上的案例在教学中应重点选择.
(二)讨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教师可布置学生事先预习书上案例.然后进行陈述,讨论,也可将另外准备的案例展示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之中,真正从当事人或企业工作岗位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案例,每个学生可以挖掘出不同的意义,.有的只能找到浅层的信息,有的则能得出透彻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去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其内部特征.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理论连接起来,为此,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的交流研讨.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即使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偏离了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评判,可以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勇气和胆量等.
(三)案例评价
这是对案例讨论的总结.主要由教师来做,指出讨论的优缺点,进行补充与提高性讲授等.目的是引导学生辨清是非曲直,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案例评价也可以发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二、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一) 案例教学有针对性
1.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面临的对象是高一新生,这些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失败者,内心深处充满自卑,对社会了解不多,对职业了解甚少,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认真的思考,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有待形成。由于先选择了专业再进行学习,他们对自己将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非常渴望了解,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但又感到前途未卜。因此,这是进行职业道德与指导教育的最佳契机。
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选择中职成功学生的案例,最好是本校或本专业的;让学生不觉得遥不可及,感受到“行行出状元”的真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热爱所学专业。
2.针对学生所学专业
专业学习是中职学校的重要特点。中职学生往往重视专业课,忽视文化课,不喜欢德育课。这门课要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热爱即将从事的职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如讲“职业与职业能力”时,请了本专业一名在市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同学,现身说法,告诉同学们他是怎样学习专业课的,是怎样形成自己职业能力的,教学重点迎刃而解,收到一定的德育实效。
(二)案例教学要有目的性
教学大纲指出:“要注意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激发职业道德情感,指导职业道德行为,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做到知识统一”。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单纯去引导学生追求一种正确的答案,追求这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教材上结论性语言学生在生活中时有所闻,并不陌生。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案例讨论或辩论过程中,越辩越明,互通有无,由记“条条”到信“条条”,把德育主线落在实处。
(三)处理好自选案例与教材上的案例的关系
教材每节由案例引入,从教学重点的实际需要出发,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且均是针对本节内容的综合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选用。但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选择地使用。笔者所在学校位于农村,因此在讲“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时,选择了本校一名毕业生的案例,这位毕业生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自谋职业的经历中克服重重困难,自强不息,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经几年的努力固定资产近百万元。从而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竞争会这么激烈?自己所学专业有什么优势和前途?如何使自己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教材淡化了职业道德,职业指导原有的学科体系,围绕德育主线进行了内部取舍,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一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各种类型学生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做充分准备,因为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型的,任何问题都可能出现,且涉及的知识面广,跨度大,使得教师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备课,必须对所讲授的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及相关学科都要有较深的造旨。这就要多看书,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德育课;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36-0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职校普遍开设这门课。教材前有案例,后有评析与思考,中间为正文,每节有思考与训练,每章有活动天地,理论难度明显降低,可读性强,可教性减小。下面笔者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念。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各种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探索的过程。
一、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选择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基础环节。选择的案例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同时又要贴近学生生活,不能随意选一些牵强附会的东西,甚至一些小道消息作为案例。此外,还要收集整理与大纲要求相符的案例,特别是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的案例.教材上的案例在教学中应重点选择.
(二)讨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教师可布置学生事先预习书上案例.然后进行陈述,讨论,也可将另外准备的案例展示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之中,真正从当事人或企业工作岗位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案例,每个学生可以挖掘出不同的意义,.有的只能找到浅层的信息,有的则能得出透彻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去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其内部特征.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理论连接起来,为此,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的交流研讨.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即使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偏离了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评判,可以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勇气和胆量等.
(三)案例评价
这是对案例讨论的总结.主要由教师来做,指出讨论的优缺点,进行补充与提高性讲授等.目的是引导学生辨清是非曲直,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案例评价也可以发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二、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一) 案例教学有针对性
1.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面临的对象是高一新生,这些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失败者,内心深处充满自卑,对社会了解不多,对职业了解甚少,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认真的思考,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有待形成。由于先选择了专业再进行学习,他们对自己将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非常渴望了解,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但又感到前途未卜。因此,这是进行职业道德与指导教育的最佳契机。
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选择中职成功学生的案例,最好是本校或本专业的;让学生不觉得遥不可及,感受到“行行出状元”的真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热爱所学专业。
2.针对学生所学专业
专业学习是中职学校的重要特点。中职学生往往重视专业课,忽视文化课,不喜欢德育课。这门课要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热爱即将从事的职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如讲“职业与职业能力”时,请了本专业一名在市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同学,现身说法,告诉同学们他是怎样学习专业课的,是怎样形成自己职业能力的,教学重点迎刃而解,收到一定的德育实效。
(二)案例教学要有目的性
教学大纲指出:“要注意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激发职业道德情感,指导职业道德行为,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做到知识统一”。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单纯去引导学生追求一种正确的答案,追求这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教材上结论性语言学生在生活中时有所闻,并不陌生。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案例讨论或辩论过程中,越辩越明,互通有无,由记“条条”到信“条条”,把德育主线落在实处。
(三)处理好自选案例与教材上的案例的关系
教材每节由案例引入,从教学重点的实际需要出发,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且均是针对本节内容的综合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选用。但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选择地使用。笔者所在学校位于农村,因此在讲“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时,选择了本校一名毕业生的案例,这位毕业生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自谋职业的经历中克服重重困难,自强不息,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经几年的努力固定资产近百万元。从而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竞争会这么激烈?自己所学专业有什么优势和前途?如何使自己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教材淡化了职业道德,职业指导原有的学科体系,围绕德育主线进行了内部取舍,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一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各种类型学生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做充分准备,因为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型的,任何问题都可能出现,且涉及的知识面广,跨度大,使得教师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备课,必须对所讲授的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及相关学科都要有较深的造旨。这就要多看书,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