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63. 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采用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时,不同通气技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通气参数、通气模式及呼吸机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将患者分为I、II、III期,比较面罩通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通气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采用通气治疗的舒适度和密闭性,主要受到气垫充盈度、面罩材料和固定方法的影响,与其他通气技术相比,面罩机械通气技术同步性更好,质量也更高。结论: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通气参数、通气模式、面罩特性和呼吸机性能都会决定面罩通气的成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面罩机械通气、临床效果
结合已有的临床资料来看,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1];当下关于该疾病的治疗采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面罩机械通气技术,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患者无需行气管插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少;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固定方法、面罩的性能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因素都会对面罩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基于此,我院将以实例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其在该方法在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取得一定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且伴有呼吸衰竭症状,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平均年龄(62.5±3.5)岁;医生以不同时期的通气技术为基准,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并将患者分为I、II、III期;三期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I期患者(n=23),呼吸机:SC-3和SC-2型号;潮气量为10~15mL/kg,通气模式:C或者(A/C)面罩材料选取国产橡胶材质并借助固定直管将呼吸机与面罩相连,然后再使用橡皮带对两者进行额外的固定,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呼吸机和面罩不会出现漏气的情况。
(2)II期患者(n=18),呼吸机:New port E200型/Servo900C型。潮气量为10~15mL/kg,通气模式:A/C;面罩材料为塑料,采用可转动性的弯管将呼吸机和面罩进行连接,并且在将塑料期待放置在周围,然后以布带将呼吸机和面罩进行固定。
(3)III期患者(n=19),呼吸机:Servo900C型。潮气量8~10mL/kg然后逐渐增加至10~15mL/kg,通气模式:PSV;面罩与II期一样均选择塑料,固定方法也与II期一致。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出现了漏气的情况,首先使用聚丙烯双面胶材质进行粘贴,并且将气垫对于患者面部的压力尽可能的控制在4kPa以下。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三期患者依从率对比
三期患者依从率比较,I期、II期、III期患者面罩通气治疗的依从率分别为:30.43%(7/23)、61.11%(11/18)、78.95%(15/19)。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相比于I期和II期,III期患者的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
2.2患者副作用对比
(1)胃胀;经过对患者资料的整合发现,I期患者胃胀发生率为47.83%,II期患者的胃胀发生率为33.33%,III期患者的胃胀发生率为15.79%,组间比较III期患者的胃胀发生率明显低于I期和II期(P<0.05)。
(2)糜烂;经过对患者资料的整合发现,I期患者鼻梁部位发生糜烂6例(26.09%);II期患者鼻梁部位发生糜烂3例(16.67%);III期患者鼻梁部位发生糜烂2例(10.53%),三期患者鼻梁部位糜烂发生率组间比较,III期患者明显低于I期和II期患者(P<0.05)。
3.讨论
结合研究来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并发症中呼吸衰竭是发生率是比较高的一种,并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还有可能会出现难治性低氧血症,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即在治疗慢阻肺疾病中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便是控制呼吸衰竭症状的发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面罩机械通气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临床效果较好,但是,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如果机械通气过度或者不足都会对通气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2],而且从理论上来说还有可能会产生其他副作用的可能,结合我院的研究结果来看,我们采用各种通气技术对选取的60例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发现,采用PSV通气模式并且选取压力适当的气垫来为患者进行通气,然后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准对通气的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可获得比其他通气技术更好的治疗效果,从文章结果统计的数据便可得知。
基于此,将研究结果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我们认为采用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否起到很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是否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通气模式的选择是否科学,面罩材质是否属实;因此,加强对于统计其实选择工作的重视,是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景春.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30例分析[J]. 中国医疗前沿,2012,1(8):79-80.
[2]甘乐文,张睢扬,梅开城,马建新,王东霞,常艳. 面罩机械通气效果不佳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Ⅱ型呼吸衰竭15例临床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2012,8(11):176-177.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采用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时,不同通气技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通气参数、通气模式及呼吸机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将患者分为I、II、III期,比较面罩通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通气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采用通气治疗的舒适度和密闭性,主要受到气垫充盈度、面罩材料和固定方法的影响,与其他通气技术相比,面罩机械通气技术同步性更好,质量也更高。结论: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通气参数、通气模式、面罩特性和呼吸机性能都会决定面罩通气的成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面罩机械通气、临床效果
结合已有的临床资料来看,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1];当下关于该疾病的治疗采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面罩机械通气技术,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患者无需行气管插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少;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固定方法、面罩的性能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因素都会对面罩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基于此,我院将以实例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其在该方法在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取得一定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且伴有呼吸衰竭症状,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平均年龄(62.5±3.5)岁;医生以不同时期的通气技术为基准,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并将患者分为I、II、III期;三期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I期患者(n=23),呼吸机:SC-3和SC-2型号;潮气量为10~15mL/kg,通气模式:C或者(A/C)面罩材料选取国产橡胶材质并借助固定直管将呼吸机与面罩相连,然后再使用橡皮带对两者进行额外的固定,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呼吸机和面罩不会出现漏气的情况。
(2)II期患者(n=18),呼吸机:New port E200型/Servo900C型。潮气量为10~15mL/kg,通气模式:A/C;面罩材料为塑料,采用可转动性的弯管将呼吸机和面罩进行连接,并且在将塑料期待放置在周围,然后以布带将呼吸机和面罩进行固定。
(3)III期患者(n=19),呼吸机:Servo900C型。潮气量8~10mL/kg然后逐渐增加至10~15mL/kg,通气模式:PSV;面罩与II期一样均选择塑料,固定方法也与II期一致。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出现了漏气的情况,首先使用聚丙烯双面胶材质进行粘贴,并且将气垫对于患者面部的压力尽可能的控制在4kPa以下。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三期患者依从率对比
三期患者依从率比较,I期、II期、III期患者面罩通气治疗的依从率分别为:30.43%(7/23)、61.11%(11/18)、78.95%(15/19)。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相比于I期和II期,III期患者的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
2.2患者副作用对比
(1)胃胀;经过对患者资料的整合发现,I期患者胃胀发生率为47.83%,II期患者的胃胀发生率为33.33%,III期患者的胃胀发生率为15.79%,组间比较III期患者的胃胀发生率明显低于I期和II期(P<0.05)。
(2)糜烂;经过对患者资料的整合发现,I期患者鼻梁部位发生糜烂6例(26.09%);II期患者鼻梁部位发生糜烂3例(16.67%);III期患者鼻梁部位发生糜烂2例(10.53%),三期患者鼻梁部位糜烂发生率组间比较,III期患者明显低于I期和II期患者(P<0.05)。
3.讨论
结合研究来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并发症中呼吸衰竭是发生率是比较高的一种,并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还有可能会出现难治性低氧血症,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即在治疗慢阻肺疾病中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便是控制呼吸衰竭症状的发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面罩机械通气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临床效果较好,但是,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如果机械通气过度或者不足都会对通气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2],而且从理论上来说还有可能会产生其他副作用的可能,结合我院的研究结果来看,我们采用各种通气技术对选取的60例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发现,采用PSV通气模式并且选取压力适当的气垫来为患者进行通气,然后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准对通气的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可获得比其他通气技术更好的治疗效果,从文章结果统计的数据便可得知。
基于此,将研究结果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我们认为采用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否起到很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是否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通气模式的选择是否科学,面罩材质是否属实;因此,加强对于统计其实选择工作的重视,是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景春.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30例分析[J]. 中国医疗前沿,2012,1(8):79-80.
[2]甘乐文,张睢扬,梅开城,马建新,王东霞,常艳. 面罩机械通气效果不佳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Ⅱ型呼吸衰竭15例临床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2012,8(1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