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自编量表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8个省的4581个农户的调查,探索出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因素具有4个纬度,即中介支持、土地权益及收益、他人影响以及土地眷顾。
关键词:社会学 土地流转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37-02
合理的土地流转对于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营造区域经济优势、改善土地资源配置以及加快新农村建设作用重大,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对于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科学地推动土地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统计分析为手段,在社会学、心理学视野下对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探索,借以丰富对此问题的研究。
一、问卷的编制
与农民座谈,以开放性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根据调查的初步结果,结合文献研究及研究假设,然后编制调查问卷。
初步编制的调查问卷共有65个题项,假设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收益、政策稳定性、传统思想、农村社保、劳动力适合度、惠农政策与措施、中介组织、外部影响、对土地流转方式的偏好等10个因素。
二、问卷施测
随机抽取广东、山东、陕西、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海南等8个省农村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4581份,回收率为91.16%。每份问卷由受试者独立完成。鉴于受试者文化程度导致的对专业词汇的理解的差异,在调查问卷加入了注释对土地流转、转包、转租等词汇进行了注释。
三、数据处理
问卷的每个题项分:A完全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完全符合五个级别,逐级递进,A至E,分别计1、2、3、4、5分。测试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目前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经济学视角下的实证研究,其结论是社会经济、市场与产权状况、参与主体状况三类因素综合作用,影响着农户土地流转行为{1}。
四、结果与分析
1.信度分析。计算数据的信度得知,说明问卷有效,其数据很适合做因子分析。
2.偏斜度分析。根据偏斜度分析的原理,若偏斜值大于两倍的偏斜值标准误,认为数据不对称。若偏斜值大于0,尾部在数据右边;偏斜值小于0,尾部在数据左边。据此,得到三类因子,第一类是正常的因子,其因子分布是对称的,共有21个题目;第二类是影响小的因子,其大多数选择小于“3”,不符合大多数样本的情况,此类题目共有9个,进行因子分析时可以忽略这些题目;第三类是影响大的因子,因为大部分样本的选择大于“3”,共有35个题目。
需要删除的题目见表1。
3.因子分析。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2的因素。表2显示,剔除不重要指标后,特征值大于1.4的因子有7个,总计解释了39.11%总变异。其中,特征值大于2的因子有4个,总计解释了30.65%的总变异。为了探索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因此抽取前4个因素。
其次,以最大变异法正交旋转抽取因子载荷大于0.40的题目。然后,根据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在相关系数大于0.5的题项中只选取因子载荷最大的一个,其它题项作为冗余题目去除。经过相关性分析,在第一个因素中,题项62与63、64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55,63与64的相关系数为0.60,其相关系数均≥0.5,故只选因子载荷为0.736539的题项63,将题项62、64删除;在第二个因素中,由于题项45在第一、二因子中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4,故予以删除;在第三个因素中,题项1与2、3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57,题项2与3的相关系数为0.53,其相关系数均≥0.5,只能选因子载荷最大的题项3,其载荷为0.792493,将题项1、2删除;在第四个因素中,题项30、31的相关系数为0.51,其相关系数均≥0.5,故只选因子载荷为0.604643的题项31。去除冗余题目后的因素归属及其题项的因子载荷见表3。
4.因子的命名。第1因子包括4个题项,分别为:如果有一个流转土地的中介机构,会让我更方便把土地流转出去;如果由政府成立一个便于农民流转土地的中介机构,我会更容易租到土地;如果有人能为我分析一下我要流转土地的价格,我会很乐意;提前支付一部分租金给我,会让我更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别人。命名为中介支持。
第2因子包括6个题项,分别为:我更喜欢把土地暂时租给别人,出租的时间不能太长;我更喜欢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别人使用,而不是转让掉我对土地的使用权;如果我年龄大了,可以考虑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别人种,自己靠租金过日子;如果别人给的租金比我自己种地的收入还高,我会考虑把土地流转给别人;如果在合同期间我能收到自己预想的回报,我会更放心地将土地流转给别人;如果合同期限比较合理,我愿意把自己不想种的土地流转给别人。命名为土地权益及收益。
第3个因子包括3个题项,分别是:看到其他人外出打工赚钱,所以我也想流转出自己的土地给别人;别人不种地,却能赚更多钱,所以我也不想种地了;种地挣钱太少,不如像别人那样把田地流转出去,我就可以去做其他的工作。命名为他人影响。
第4个因子共包括7个题目,分别是:我没有其他的手艺出去挣钱,只能靠种这几亩地,所以不能把土地流转给别人;种地虽然收入不高,可是比外出打工更保险;如果卖给国家的粮食越多,国家给的补贴越多,我会选择种更多地;如果政府把灌溉设施搞好些,我会愿意承包更多土地来耕种;如果有企业长期收购我的农产品,我就不会把地包给别人;只要国家不收取土地的使用费,我就不会把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别人;如果村委会与企业谈妥统一种植某一种农作物,然后由企业来收购这些作物,我会按他们的要求去种植这种作物,但不想把土地流转出去。命名为土地眷顾。
5.问卷信度分析。各项因素确定之后,计算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其α值为0.86~0.81,表明内部一致性良好,达到理想的统计要求。
五、结论及讨论
通过对4581户农民的社会学调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综合性的,主要表现4个纬度,即中介支持、土地权益及收益、他人影响以及土地眷顾。其中,中介支持解释了13.54%的总变异,土地权益及收益解释了7.96%的总变异,他人影响解释了5.22%的总变异,土地眷顾解释了3.94%的总变异。这表明,农户是否参与土地流转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也体现为社会学及心理学问题。
是否有中介机构给与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以支持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这是因为,土地流转在本质上表现为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缺乏一个“供给”与“需求”的双方市场,土地流转则不可能实现。中介机构的建立有助于形成一个完善的交易市场,还能通过提供咨询、保证金支付等形式让农户获得公平感,从而推动土地流转。这启示政府:要推动土地流转的发展,首先要从建立中介机构、培育流转市场、完善流转机制、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入手。
农户是否参与土地流转如否还取决于农民的偏好及比较效益。从“土地权益及收益”因子中可以看出,农民更倾向于以出租、转租等形式流转土地,而不是以转让的形式参与土地。而且,在流转过程中,农户还会努力追求流转土地的收益高于自己种地的收益,并努力使土地收益最大化。这与张文秀等人研究结果一致{2}。
以上统计表明,农民发生土地流转行为受周围人的影响,他人参加非农业生产会引导农民也放弃农业生产走向非农业生产。换句话说,在土地流转方面农民具有从众心理,该心理影响其倾向于“务工”还是“务农”。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或者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土地流转。
土地眷顾因子表明,农民对土地有着较强的依赖感,只要农村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农田基本设施得到改善、农产品有销路,农民就不想流转土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估计一是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二是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认为出去务工没有技术或文化优势,相比之下,只要能获得基本的收益保障,“务农”比“务工”会更有安全感。值得一提是,本文只研究了影响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因素的纬度,至于农民的教育程度及其它社会学特征对这些因素又能产生更为深入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注释:
{1}张文秀,李冬梅,邢殊媛等.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14-17
{2}詹和平,张林秀.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序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4):10-14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 510640)
(责编:若佳)
关键词:社会学 土地流转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37-02
合理的土地流转对于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营造区域经济优势、改善土地资源配置以及加快新农村建设作用重大,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对于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科学地推动土地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统计分析为手段,在社会学、心理学视野下对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探索,借以丰富对此问题的研究。
一、问卷的编制
与农民座谈,以开放性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根据调查的初步结果,结合文献研究及研究假设,然后编制调查问卷。
初步编制的调查问卷共有65个题项,假设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收益、政策稳定性、传统思想、农村社保、劳动力适合度、惠农政策与措施、中介组织、外部影响、对土地流转方式的偏好等10个因素。
二、问卷施测
随机抽取广东、山东、陕西、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海南等8个省农村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4581份,回收率为91.16%。每份问卷由受试者独立完成。鉴于受试者文化程度导致的对专业词汇的理解的差异,在调查问卷加入了注释对土地流转、转包、转租等词汇进行了注释。
三、数据处理
问卷的每个题项分:A完全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完全符合五个级别,逐级递进,A至E,分别计1、2、3、4、5分。测试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目前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经济学视角下的实证研究,其结论是社会经济、市场与产权状况、参与主体状况三类因素综合作用,影响着农户土地流转行为{1}。
四、结果与分析
1.信度分析。计算数据的信度得知,说明问卷有效,其数据很适合做因子分析。
2.偏斜度分析。根据偏斜度分析的原理,若偏斜值大于两倍的偏斜值标准误,认为数据不对称。若偏斜值大于0,尾部在数据右边;偏斜值小于0,尾部在数据左边。据此,得到三类因子,第一类是正常的因子,其因子分布是对称的,共有21个题目;第二类是影响小的因子,其大多数选择小于“3”,不符合大多数样本的情况,此类题目共有9个,进行因子分析时可以忽略这些题目;第三类是影响大的因子,因为大部分样本的选择大于“3”,共有35个题目。
需要删除的题目见表1。
3.因子分析。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2的因素。表2显示,剔除不重要指标后,特征值大于1.4的因子有7个,总计解释了39.11%总变异。其中,特征值大于2的因子有4个,总计解释了30.65%的总变异。为了探索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因此抽取前4个因素。
其次,以最大变异法正交旋转抽取因子载荷大于0.40的题目。然后,根据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在相关系数大于0.5的题项中只选取因子载荷最大的一个,其它题项作为冗余题目去除。经过相关性分析,在第一个因素中,题项62与63、64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55,63与64的相关系数为0.60,其相关系数均≥0.5,故只选因子载荷为0.736539的题项63,将题项62、64删除;在第二个因素中,由于题项45在第一、二因子中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4,故予以删除;在第三个因素中,题项1与2、3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57,题项2与3的相关系数为0.53,其相关系数均≥0.5,只能选因子载荷最大的题项3,其载荷为0.792493,将题项1、2删除;在第四个因素中,题项30、31的相关系数为0.51,其相关系数均≥0.5,故只选因子载荷为0.604643的题项31。去除冗余题目后的因素归属及其题项的因子载荷见表3。
4.因子的命名。第1因子包括4个题项,分别为:如果有一个流转土地的中介机构,会让我更方便把土地流转出去;如果由政府成立一个便于农民流转土地的中介机构,我会更容易租到土地;如果有人能为我分析一下我要流转土地的价格,我会很乐意;提前支付一部分租金给我,会让我更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别人。命名为中介支持。
第2因子包括6个题项,分别为:我更喜欢把土地暂时租给别人,出租的时间不能太长;我更喜欢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别人使用,而不是转让掉我对土地的使用权;如果我年龄大了,可以考虑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别人种,自己靠租金过日子;如果别人给的租金比我自己种地的收入还高,我会考虑把土地流转给别人;如果在合同期间我能收到自己预想的回报,我会更放心地将土地流转给别人;如果合同期限比较合理,我愿意把自己不想种的土地流转给别人。命名为土地权益及收益。
第3个因子包括3个题项,分别是:看到其他人外出打工赚钱,所以我也想流转出自己的土地给别人;别人不种地,却能赚更多钱,所以我也不想种地了;种地挣钱太少,不如像别人那样把田地流转出去,我就可以去做其他的工作。命名为他人影响。
第4个因子共包括7个题目,分别是:我没有其他的手艺出去挣钱,只能靠种这几亩地,所以不能把土地流转给别人;种地虽然收入不高,可是比外出打工更保险;如果卖给国家的粮食越多,国家给的补贴越多,我会选择种更多地;如果政府把灌溉设施搞好些,我会愿意承包更多土地来耕种;如果有企业长期收购我的农产品,我就不会把地包给别人;只要国家不收取土地的使用费,我就不会把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别人;如果村委会与企业谈妥统一种植某一种农作物,然后由企业来收购这些作物,我会按他们的要求去种植这种作物,但不想把土地流转出去。命名为土地眷顾。
5.问卷信度分析。各项因素确定之后,计算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其α值为0.86~0.81,表明内部一致性良好,达到理想的统计要求。
五、结论及讨论
通过对4581户农民的社会学调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综合性的,主要表现4个纬度,即中介支持、土地权益及收益、他人影响以及土地眷顾。其中,中介支持解释了13.54%的总变异,土地权益及收益解释了7.96%的总变异,他人影响解释了5.22%的总变异,土地眷顾解释了3.94%的总变异。这表明,农户是否参与土地流转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也体现为社会学及心理学问题。
是否有中介机构给与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以支持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这是因为,土地流转在本质上表现为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缺乏一个“供给”与“需求”的双方市场,土地流转则不可能实现。中介机构的建立有助于形成一个完善的交易市场,还能通过提供咨询、保证金支付等形式让农户获得公平感,从而推动土地流转。这启示政府:要推动土地流转的发展,首先要从建立中介机构、培育流转市场、完善流转机制、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入手。
农户是否参与土地流转如否还取决于农民的偏好及比较效益。从“土地权益及收益”因子中可以看出,农民更倾向于以出租、转租等形式流转土地,而不是以转让的形式参与土地。而且,在流转过程中,农户还会努力追求流转土地的收益高于自己种地的收益,并努力使土地收益最大化。这与张文秀等人研究结果一致{2}。
以上统计表明,农民发生土地流转行为受周围人的影响,他人参加非农业生产会引导农民也放弃农业生产走向非农业生产。换句话说,在土地流转方面农民具有从众心理,该心理影响其倾向于“务工”还是“务农”。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或者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土地流转。
土地眷顾因子表明,农民对土地有着较强的依赖感,只要农村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农田基本设施得到改善、农产品有销路,农民就不想流转土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估计一是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二是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认为出去务工没有技术或文化优势,相比之下,只要能获得基本的收益保障,“务农”比“务工”会更有安全感。值得一提是,本文只研究了影响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因素的纬度,至于农民的教育程度及其它社会学特征对这些因素又能产生更为深入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注释:
{1}张文秀,李冬梅,邢殊媛等.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14-17
{2}詹和平,张林秀.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序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4):10-14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 510640)
(责编:若佳)